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木薯MebZIP11基因克隆与原核表达分析
1
作者 雷鑫芳 潘子墨 +4 位作者 林素妍 罗佳科 吴春来 曾坚 胡伟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9-308,共10页
【目的】研究木薯A类碱性亮氨酸拉链11(Manihot esculenta basic leucine zipper11,MebZIP11)基因的功能,为探讨其转录因子在逆境胁迫中的作用提供依据。【方法】利用RT-PCR技术克隆木薯中的MebZIP11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荧... 【目的】研究木薯A类碱性亮氨酸拉链11(Manihot esculenta basic leucine zipper11,MebZIP11)基因的功能,为探讨其转录因子在逆境胁迫中的作用提供依据。【方法】利用RT-PCR技术克隆木薯中的MebZIP11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MebZIP11基因在木薯不同组织和块根发育不同阶段中的表达模式,并评估其在多种逆境条件下的响应机制。【结果】MebZIP11基因位于木薯的第5号染色体,编码区全长1221 bp,具有典型的bZIP结构特征。序列比对显示,MebZIP11与麻风树和橡胶树的A类bZIP转录因子的序列同源性分别为80.00%和85.41%,确认其属于A类bZIP亚族。亚细胞定位试验显示,MebZIP11位于细胞核内。MebZIP11基因在储藏根的表达量最高。MebZIP11基因的表达量在甘露醇、NaCl和脱落酸处理下均显著升高,在H_(2)O_(2)和低温处理下其表达量均下降。通过原核表达系统获得了MebZIP11蛋白。【结论】木薯中的MebZIP11基因属于A类bZIP家族。MebZIP11基因在不同逆境和激素处理下表现出不同的响应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非生物胁迫 碱性亮氨酸拉链 逆境响应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薯MeEIN3.1基因克隆及其在采后生理性变质中的信号转导 被引量:1
2
作者 赖锦涛 杨静琳 +5 位作者 罗佳科 陈志晟 叶晓雪 颜彦 曾坚 胡伟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14,共8页
【目的】ethylene insensitive 3/ethylene insensitive-like 1(EIN3/EIL1)是乙烯信号通路的重要成员,克隆并分析其在木薯块根采后生理性变质(post-harvest physiological deterioration,PPD)过程中的表达情况,可以为深入研究乙烯信号... 【目的】ethylene insensitive 3/ethylene insensitive-like 1(EIN3/EIL1)是乙烯信号通路的重要成员,克隆并分析其在木薯块根采后生理性变质(post-harvest physiological deterioration,PPD)过程中的表达情况,可以为深入研究乙烯信号在木薯块根PPD过程中的功能提供参考。【方法】通过RT-PCR技术从木薯栽培品种SC8中克隆得到了木薯MeEIN3.1基因,然后对MeEIN3.1基因的遗传进化关系、结构域、蛋白质结构、理化性质等进行分析。对MeEIN3.1蛋白进行亚细胞定位,并通过荧光定量PCR和酵母双杂交技术对MeEIN3.1基因在木薯块根PPD过程中的表达水平以及下游互作转录因子进行分析。【结果】MeEIN3.1基因的长度为1452 bp,编码483个氨基酸残基,等电点和分子质量分别为5.08和55.12 ku,氨基酸序列包含7个EIN3/EIL1结构域,和橡胶HbEIN3-like基因的亲缘关系最近,序列一致性为69.35%。MeEIN3.1蛋白的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该基因位于细胞核。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在木薯块根的PPD过程中MeEIN3.1基因的表达量和对照0 h相比,表现为显著上升趋势,即MeEIN3.1基因的表达受到PPD过程的诱导。另外,酵母双杂交结果显示MeEIN3.1能够与MeERF1.2和MeERF1.3产生互作。【结论】MeEIN3.1基因的表达在采后过程中受到诱导,推测其通过下游转录因子MeERF1.2和MeERF1.3进行乙烯信号转导来参与木薯块根的PPD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乙烯 EIN 活性氧 采后生理性变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