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交互性体验在城市公共艺术设计中的表现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罗伟安 钱丹 《艺术科技》 2017年第10期308-308,共1页
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古往今来,产生了大量优秀的作品,丰富着人民大众的艺术文化生活。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技术的开发,具有交互性体验的城市公共艺术设计逐渐登上历史的舞台,受到大众的青睐。这是现代... 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古往今来,产生了大量优秀的作品,丰富着人民大众的艺术文化生活。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技术的开发,具有交互性体验的城市公共艺术设计逐渐登上历史的舞台,受到大众的青睐。这是现代社会对于公共艺术的新要求以及新发展的体现,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互 城市公共艺术 雕塑 可持续能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材料在公共艺术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罗伟安 胡群 《艺术科技》 2018年第4期133-133,共1页
随着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公共空间中的公共艺术有了更多的表现形式和内涵,其中绿色环保的生态主题作品备受青睐。利用再生材料进行公共艺术创作,不仅可以直观地传达可持续与环境保护的理念,更可以将公共艺术与社会环境进行有机的融合,... 随着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公共空间中的公共艺术有了更多的表现形式和内涵,其中绿色环保的生态主题作品备受青睐。利用再生材料进行公共艺术创作,不仅可以直观地传达可持续与环境保护的理念,更可以将公共艺术与社会环境进行有机的融合,实现人、社会环境、艺术表现的联系,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艺术 再生材料 社会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交通枢纽中公共艺术的文化独特性表达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罗伟安 《美术教育研究》 2020年第18期102-103,共2页
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独特性将成为我国未来城市发展建设中的重点。正如竞争优势论~①所说:"基于文化的优势是最根本的,是难以替代和模仿的,是最持久和最核心的竞争力。""文化"一词源于拉丁语,其内涵丰富。文化和人... 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独特性将成为我国未来城市发展建设中的重点。正如竞争优势论~①所说:"基于文化的优势是最根本的,是难以替代和模仿的,是最持久和最核心的竞争力。""文化"一词源于拉丁语,其内涵丰富。文化和人群的聚集催生了公共艺术,它们出现在大街小巷、公园展馆中,也出现在公共交通枢纽的区域中。当前,越来越多的城市交通枢纽被建造得更加具有文化属性和艺术品质,这是人们在生活水平提高之后对于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该文分析城市交通枢纽中具有文化独特性的公共艺术,从地理空间、人文文化、历史遗产等维度阐述文化独特性在公共艺术中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枢纽 公共艺术 文化独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军亮电影“人民性”的精神主体与叙事维度
4
作者 罗伟安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17-119,共3页
新世纪的中国主流电影不断在生活化的平民叙事中探索着影像的“真实性”,深化现实主义的表达维度。尤其在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指引下,镜头视角转向底层呈现普通百姓生活百态,从微观个体精神折射时代精神底色业... 新世纪的中国主流电影不断在生活化的平民叙事中探索着影像的“真实性”,深化现实主义的表达维度。尤其在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指引下,镜头视角转向底层呈现普通百姓生活百态,从微观个体精神折射时代精神底色业已成为主流创作趋向。方军亮导演的电影创作坚持以“人民性”为核心,呈现平凡生活中的甘苦与冷暖,其影像渐进式地反映了新世纪中国社会的发展,经由“个人—历史”的话语结构,将个体生命体验与国家、社会及时代融合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军亮 导演 精神主体 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雕塑与当代雕塑材料运用的比较研究
5
作者 罗伟安 梁娟 《美术教育研究》 2013年第13期103-104,共2页
雕塑从物理上来讲,是三维空间存在的物体;从精神层面来说,是艺术家思想观念和精神信仰的实体化。雕塑以最清晰的方式呈现了创作者想表达的精神观念。材料是作者赋予雕塑的一种语言,然而材料本身不构成语言,它的价值体现在雕塑艺术家对... 雕塑从物理上来讲,是三维空间存在的物体;从精神层面来说,是艺术家思想观念和精神信仰的实体化。雕塑以最清晰的方式呈现了创作者想表达的精神观念。材料是作者赋予雕塑的一种语言,然而材料本身不构成语言,它的价值体现在雕塑艺术家对材料的运用上。因此,对材料的选择和使用是雕塑艺术家最先要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雕塑语言 综合材料 实践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竞赛驱动视域下公共艺术设计教育的实践育人模式重构探究
6
作者 罗伟安 《艺术科技》 2024年第19期247-249,共3页
目的:文章探讨公共艺术设计在推动城市面貌更新与文化传播中的作用,并分析当前公共艺术设计教育实践育人模式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培养的不足,旨在为公共艺术设计教育的改革提供借鉴。方法:文章采用文献研究... 目的:文章探讨公共艺术设计在推动城市面貌更新与文化传播中的作用,并分析当前公共艺术设计教育实践育人模式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培养的不足,旨在为公共艺术设计教育的改革提供借鉴。方法:文章采用文献研究法与案例分析法,基于竞赛驱动视角,从笔者自身多年从事公共艺术设计教育工作和项目实践以及指导学生参加各大赛事的辅导实践经历出发,研究如何通过竞赛这一有效手段重构公共艺术设计教育的实践育人模式。结果:采用竞赛驱动的教育模式,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设计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通过竞赛,学生可以试错和积累经验,巩固专业基础,提升实践能力。参加各大赛事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结论: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文化的多样性,在竞赛驱动视域下,重构公共艺术设计教育实践育人模式成为应对当前教育困境、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赛驱动 公共艺术设计教育 实践育人模式 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新媒体背景下多媒体艺术在公共艺术创作中存在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4
7
作者 孙伟波 罗伟安 《美术教育研究》 2020年第6期48-49,共2页
自20世纪60年代起,艺术家开始使用便携式摄影摄像机等一些电子设备进行艺术创作,多媒体艺术由此产生。它以新技术的强大功能和自身具有的敏感性、综合性、互动性以及强烈的现场感,成为重要的艺术媒介。该文作者就多媒体艺术在公共艺术... 自20世纪60年代起,艺术家开始使用便携式摄影摄像机等一些电子设备进行艺术创作,多媒体艺术由此产生。它以新技术的强大功能和自身具有的敏感性、综合性、互动性以及强烈的现场感,成为重要的艺术媒介。该文作者就多媒体艺术在公共艺术创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以探讨如何更好地呈现多媒体公共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艺术 互动性 边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艺术与数字化重构——城市公共艺术的创新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罗伟安 钱丹 骆浩 《美与时代(城市)》 2020年第8期58-59,共2页
数字时代降临,数字技术在各种艺术门类中悄然渗透,公共艺术也不例外。公共性是公共艺术的首要特征,而由公共性引发的开放性意味着公共艺术总是以更加积极的态度面对创新与发展,数字化本身的科技性和互动性与现代公共艺术的特质有了完美... 数字时代降临,数字技术在各种艺术门类中悄然渗透,公共艺术也不例外。公共性是公共艺术的首要特征,而由公共性引发的开放性意味着公共艺术总是以更加积极的态度面对创新与发展,数字化本身的科技性和互动性与现代公共艺术的特质有了完美的契合点,带来了更好更新的艺术体验,这种新的体验意味着在公共艺术中发生了艺术与审美的重构。以创新为旗帜,以技术为工具,以进化为目标,现代社会公共艺术的数字化新面貌将充分拓展公共艺术的表现力和可能性。基于公共艺术的交互性和前瞻性等特征,其数字化重构的变革是其他艺术门类不断演化创新的排头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艺术 数字化 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文创产品发展现状与创新思考 被引量:1
9
作者 叶凱 罗伟安 《天工》 2022年第13期37-39,共3页
旅游文创产品作为旅游活动重要的衍生品,是自门票降价后景区收入的另一大支柱,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大小景区现已有意识地将文化与旅游相融合,实现共同发展,在旅游纪念品的开发中越来越重视发挥其文化属性和IP效应。... 旅游文创产品作为旅游活动重要的衍生品,是自门票降价后景区收入的另一大支柱,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大小景区现已有意识地将文化与旅游相融合,实现共同发展,在旅游纪念品的开发中越来越重视发挥其文化属性和IP效应。虽然在观念上已经有了正确的方向,但是我国旅游纪念品的设计与开发仍处于初级阶段,在产品的设计上出现了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合理的设计策略、系列IP的开发以及科技创新理念的引入,有助于促进相关产品设计创新,提高其市场表现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创意产品 文化创意设计 旅游纪念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