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康德批判哲学中的主体性思想 被引量:1
1
作者 罗从志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3期3-7,共5页
主体性思想是康德批判哲学的精髓和灵魂。在知识领域中,康德明确完整地确立了认识的主体,把认识论的方向由机械被动的认识论转变到以人为中心的主客统一的能动的认识论上来,实现了认识论上哥白尼式革命;在道德领域中,康德确立了以... 主体性思想是康德批判哲学的精髓和灵魂。在知识领域中,康德明确完整地确立了认识的主体,把认识论的方向由机械被动的认识论转变到以人为中心的主客统一的能动的认识论上来,实现了认识论上哥白尼式革命;在道德领域中,康德确立了以迪德主体为中心的主客统一的原则,扭转了伦理学说史上的那种以对象为中心的主客体关系,从而把主体自我提到道德哲学的最高位置,实现了欧洲道德哲学发展的一场哥白尼式革命;在情感领域中,康德把审美主体提高到主客体关系中的主导地位,也就是把“人”提升到审美的中心位置,并从主客体关系来揭示美的本质,把美的本质看成是人作为审美主体的判断力和客体对象(美)的形式的统一,从而实现了欧洲美学发展史上的一场哥白尼大革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性 认识主体 道德主体 审美主体 客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英国经验论的演变 被引量:1
2
作者 罗从志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2期12-17,共6页
在与唯理论进行激烈斗争和反复较量的同时,英国经验论哲学内部经历了一次重大的转折,即以洛克为代表的唯物的经验论转变为以巴克莱为代表的唯心的经验论。英国经验论为什么会发生性质的变化?巴克莱是怎样实现这个转变的?
关键词 英国经验论 巴克莱 洛克 第一性质 物质实体 精神实体 物体 唯物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第二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