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手术对CT显示乳突软组织影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静止期患者的疗效观察
1
作者 孙莎莎 余红兵 罗五根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25年第3期153-157,共5页
目的明确鼓室成形术对于乳突CT中乳突鼓窦软组织影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chronic suppurative otitis media,CSOM)静止期患者的听力改善和鼓膜愈合情况,比较其与完壁式乳突根治术+鼓室成形术的听力改善和鼓膜愈合情况。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 目的明确鼓室成形术对于乳突CT中乳突鼓窦软组织影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chronic suppurative otitis media,CSOM)静止期患者的听力改善和鼓膜愈合情况,比较其与完壁式乳突根治术+鼓室成形术的听力改善和鼓膜愈合情况。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9月~2022年4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诊断为CSOM静止期且术前乳突CT提示乳突鼓窦有软组织影的住院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单纯鼓室成形术组(A组)和完壁式乳突根治术+鼓室成形术组(B组),其中A组中行鼓室成形术Ⅰ型23例为A1组,行鼓室成形术Ⅱ型+听骨链重建术26例为A2组;B组中行完壁式乳突根治术+鼓室成形术Ⅰ型21例为B1组,行完壁式乳突根治术+鼓室成形术Ⅱ型+听骨链重建术20例为B2组。每位患者术后随访1年,术后1年复查耳内镜及纯音听阈检查,分别计算手术前及手术后1年4个频率(500、1000、2000、4000 Hz)的气导听阈(pure tone adiometry,PTA)和气骨导差(air-bone grap,ABG)。结果A组(A1、A2组)与B组(B1、B2组)术后1年PTA分别为(36.35±16.21)dB HL[(31.96±11.78)dB HL、(40.24±18.68)dB HL]和(35.85±12.19)d B HL[(40.24±18.68)dB HL、(39.69±13.69)dB HL)],与术前PTA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A1、A2组)与B组(B1、B2组)术后1年ABG分别为(16.07±6.69)dB HL[(15.16±5.48)dB HL、(16.88±7.63)dB HL)]和(15.21±6.40)dB HL[(13.93±5.29)dB HL、(16.56±7.28)dB HL)]与术前ABG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与B组术后1年PTA、ABG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与B组术后1年复查耳内镜结果显示鼓膜全部愈合良好。结论鼓室成形术与完壁式乳突根治术+鼓室成形术两种手术方式治疗乳突CT中乳突鼓窦软组织影的CSOM静止期患者在听力改善和鼓膜愈合方面无明显差异,在临床工作中,对于乳突CT中乳突鼓窦有软组织影的CSOM静止期患者可以选择单纯鼓室成形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耳炎 化脓性 乳突 鼓室成形术 外科手术 静止期 鼓窦 软组织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一鳃裂囊肿及瘘管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5
2
作者 罗五根 金雪玲 张剑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8年第10期567-568,共2页
第一鳃裂囊肿及瘘管临床较少见,手术较复杂,手术后易出现面瘫。我们采用显微镜下切除囊肿或瘘管上皮层的方法治疗第一鳃裂囊肿及瘘管,方法简单,效果满意。1.1临床资料。从2002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第一鳃裂囊肿及瘘管49例,男29例,女20例... 第一鳃裂囊肿及瘘管临床较少见,手术较复杂,手术后易出现面瘫。我们采用显微镜下切除囊肿或瘘管上皮层的方法治疗第一鳃裂囊肿及瘘管,方法简单,效果满意。1.1临床资料。从2002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第一鳃裂囊肿及瘘管49例,男29例,女20例,年龄3~65岁,均为单侧发病,左侧28例,右侧21例,其中囊肿8例,瘘管41例,合并先天性外耳道狭窄12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手术(Surgical Procedures Operative) 鳃裂囊肿(branchial CLEFT cyst) 鳃裂瘘管(branchial CLEFT fistul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鼓室硬化镫骨固定的手术方法探讨 被引量:1
3
作者 罗五根 王栋 +4 位作者 金雪玲 廖辉煌 熊园平 钟伟 张剑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1年第9期538-541,共4页
目的探讨镫骨固定的鼓室硬化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2016年2月~2018年2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住院并完成镫骨手术的45例(45耳)镫骨固定的鼓室硬化患者,根据情况分别采用镫骨撼动术、镫骨底板钻孔活塞术和镫骨切除... 目的探讨镫骨固定的鼓室硬化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2016年2月~2018年2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住院并完成镫骨手术的45例(45耳)镫骨固定的鼓室硬化患者,根据情况分别采用镫骨撼动术、镫骨底板钻孔活塞术和镫骨切除术3种手术方法治疗,分别比较手术前及手术后3个月、术后2年4个频率(500、1000、2000、4000 Hz)的平均气骨导差。结果 45例患者中,行镫骨撼动术30耳,镫骨底板钻孔活塞术11耳,镫骨切除术4耳,术后3个月手术成功率分别为56.7%、72.7%及50%,术后2年手术成功率分别为16.7%、72.7%及50%。结论对镫骨固定的鼓室硬化患者,应分期手术,对保留锤骨柄或保留锤骨和砧骨的患者,二期手术应选择镫骨底板钻孔活塞术,对没有保留锤骨柄的患者,二期手术应选择行镫骨切除和全人工钛听骨植入术,镫骨撼动术远期效果差,应尽量少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耳 耳硬化病 镫骨 鼓室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例听骨链畸形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陈亚琴 曾亮 +2 位作者 李朝霞 罗五根 江红群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9年第3期160-162,共3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听骨链畸形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听骨链畸形患者术前行颞骨CT、声导抗及纯音测听检查,对不同畸形部位或类型者行不同术式人工听骨听骨链重建术,术后随访2个月~1年,评估患者术后听力情况。结果术前气导平... 目的探讨先天性听骨链畸形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听骨链畸形患者术前行颞骨CT、声导抗及纯音测听检查,对不同畸形部位或类型者行不同术式人工听骨听骨链重建术,术后随访2个月~1年,评估患者术后听力情况。结果术前气导平均听阈(0.5、1、2和4 kHz)为(59.6±10.0)dB HL,骨气导差(38.9±8.0)dB HL。术后2个月~1年复查气导平均听阈(45.3±16.0)dB HL,骨气导差为(22.5±10.0)dB HL。术后气导增益(14.3±9.0)dB HL,骨气导差增益(16.4±8.0)dB HL。11例中7例(64%)术后气导增益≥15 dB HL,4例(36%)术后气导增益<15 dB HL;8例(73%)术后骨气导差增益≥15 dB HL,3例(27%)术后骨气导差增益<15 dB HL。结论人工听骨听骨链重建术是治疗听骨链畸形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小骨假体(Ossicular Prosthesis) 耳外科手术(Otologic SURGICAL Procedures) 聋(Deafne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镜脑垂体瘤手术 被引量:5
5
作者 张剑 邹安琪 +1 位作者 罗五根 张志远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7-49,共3页
目的探讨鼻内镜脑垂体瘤手术的方法与疗效。方法鼻内镜单鼻孔蝶窦口入路手术治疗11例脑垂体瘤患者,其中生长激素瘤2例,泌乳素瘤2例,无功能腺瘤7例。11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头痛,泌乳异常2例,肢端肥大症2例,不同程度视力异常6例。结果11例... 目的探讨鼻内镜脑垂体瘤手术的方法与疗效。方法鼻内镜单鼻孔蝶窦口入路手术治疗11例脑垂体瘤患者,其中生长激素瘤2例,泌乳素瘤2例,无功能腺瘤7例。11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头痛,泌乳异常2例,肢端肥大症2例,不同程度视力异常6例。结果11例患者均一次性切除脑垂体瘤,随访2年无复发,所有患者头痛症状消失,视力异常与泌乳异常恢复,肢端肥大症状无变化。术后1例患者出现短暂多尿现象,1例患者出现短暂脑脊液漏,经保守治疗均治愈。结论鼻内镜脑垂体瘤手术优点为微创、无面部切口、视野清晰、操作简单、安全有效且恢复快;不足之处在于单手操作,内镜容易被血液污染,出血较多时手术操作有一定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肿瘤 蝶窦 内窥镜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