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实际地铁线路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李晓锋
王荔
+3 位作者
栾承志
于秋燕
解建华
罗丞朝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2-87,共6页
在双碳战略的重大战略部署下,对轨道交通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进行研究,合理量化其碳排放水平是实现交通部门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措施。本文基于北京某新建地铁线路,对轨道交通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进行分析,建立了轨道交通全线、全生命周期的...
在双碳战略的重大战略部署下,对轨道交通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进行研究,合理量化其碳排放水平是实现交通部门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措施。本文基于北京某新建地铁线路,对轨道交通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进行分析,建立了轨道交通全线、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计算模型,并定量计算新建地铁线路全线、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量。同时,对建设阶段和运营阶段的降碳措施做出分析,定量评估其降碳潜力。对全长81 km新建地铁线路进行碳排放量计算,得到建设阶段碳排放量为257万t CO_(2)eq,运营阶段为5.35万t CO_(2)eq/a,50年运营周期总计碳排放量524万t CO_(2)eq。建设阶段使用可再生材料及预制结构可减少碳排放量7%;运营阶段综合采用多种节能降碳措施后,可降碳27%;50年运营周期降碳潜力总计17%。该模型的建立对城轨交通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定量计算有指导意义,降碳措施的研究成果以期为城轨交通完成绿色低碳转型、实现交通部门碳达峰、碳中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生命周期分析
碳排放
绿色低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绿色城轨的北京地铁车辆基地分布式耦合供热方案研究
2
作者
翁雪飞
董骥
+1 位作者
李科
罗丞朝
《暖通空调》
2024年第6期176-180,共5页
结合北京地铁既有车辆基地的供热能耗特点,建立了新建车辆基地的供热模型,从绿色低碳角度分析了分布式耦合供热方案的节能降碳潜力。该供热方案满足北京市的相关供热政策,且达到了《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绿色城轨发展行动方案》规定的绿色...
结合北京地铁既有车辆基地的供热能耗特点,建立了新建车辆基地的供热模型,从绿色低碳角度分析了分布式耦合供热方案的节能降碳潜力。该供热方案满足北京市的相关供热政策,且达到了《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绿色城轨发展行动方案》规定的绿色能源利用指标要求,是未来寒冷地区车辆基地低碳供热发展的方向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城轨
车辆基地
供热模型
分布式供热
多能耦合
节能
降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北方某城市高架车站蒸发冷却系统应用分析
3
作者
王起
赵明珠
+4 位作者
卢泽泉
王龙
李科
董骥
罗丞朝
《暖通空调》
2024年第S2期352-356,共5页
随着地铁车站建设逐渐成熟,人们对轨道交通出行的需求不断提高,在当前高质量发展的引领下,改善车站候车环境、提升高架车站服务品质是当前车站设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分析了各地高架车站的热环境改善措施,并进行了适用范围及优劣...
随着地铁车站建设逐渐成熟,人们对轨道交通出行的需求不断提高,在当前高质量发展的引领下,改善车站候车环境、提升高架车站服务品质是当前车站设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分析了各地高架车站的热环境改善措施,并进行了适用范围及优劣分析,提出了采用带冷水补水功能的直接蒸发式冷却送风系统来改善高架车站夏季热环境;对北方某城市高架车站热环境恶劣程度进行了分级统计,并基于车站特点,进行了直接蒸发式冷却送风系统方案设计,并提出了应用中的注意事项。这对于提升直接蒸发式冷却送风系统在高架车站中的应用,提升并改善高架车站热环境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架车站
直接蒸发冷却
改造
热环境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数值计算的地源热泵系统热平衡控制策略
被引量:
2
4
作者
罗丞朝
曹勇
+1 位作者
柳靖
张亮
《建筑节能》
CAS
2019年第9期22-25,共4页
对拥有云数据管控平台的复合式地源热泵系统的热平衡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对使用地源热泵系统的某小区采用eQuest软件模拟建筑全年逐时负荷。在逐时负荷下,通过MATLAB软件计算机组的逐时功率并得到热泵机组的逐时释热量和吸热量,进而确...
对拥有云数据管控平台的复合式地源热泵系统的热平衡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对使用地源热泵系统的某小区采用eQuest软件模拟建筑全年逐时负荷。在逐时负荷下,通过MATLAB软件计算机组的逐时功率并得到热泵机组的逐时释热量和吸热量,进而确定一个负荷参数值k。对于夏热冬冷地区,当系统夏季逐时负荷达到k时开启热泵机组或冷水机组,使这个基于k值的控制策略可以使地源热泵系统对岩土层的释热量和吸热量达到动态平衡的效果。在TRNSYS平台上模拟运行地源热泵系统,比较新旧热平衡控制策略的优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式地源热泵系统
热平衡控制策略
岩土层释热量
岩土层吸热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实际地铁线路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李晓锋
王荔
栾承志
于秋燕
解建华
罗丞朝
机构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出处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2-87,共6页
基金
北京市科技专项(Z211100003421071)。
文摘
在双碳战略的重大战略部署下,对轨道交通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进行研究,合理量化其碳排放水平是实现交通部门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措施。本文基于北京某新建地铁线路,对轨道交通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进行分析,建立了轨道交通全线、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计算模型,并定量计算新建地铁线路全线、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量。同时,对建设阶段和运营阶段的降碳措施做出分析,定量评估其降碳潜力。对全长81 km新建地铁线路进行碳排放量计算,得到建设阶段碳排放量为257万t CO_(2)eq,运营阶段为5.35万t CO_(2)eq/a,50年运营周期总计碳排放量524万t CO_(2)eq。建设阶段使用可再生材料及预制结构可减少碳排放量7%;运营阶段综合采用多种节能降碳措施后,可降碳27%;50年运营周期降碳潜力总计17%。该模型的建立对城轨交通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定量计算有指导意义,降碳措施的研究成果以期为城轨交通完成绿色低碳转型、实现交通部门碳达峰、碳中和提供参考。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生命周期分析
碳排放
绿色低碳
Keywords
urban rail transit
life-cycle assessment
carbon emissions
green and low carbon
分类号
U231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绿色城轨的北京地铁车辆基地分布式耦合供热方案研究
2
作者
翁雪飞
董骥
李科
罗丞朝
机构
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出处
《暖通空调》
2024年第6期176-180,共5页
基金
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双创基金项目(编号:SCJJ2022009)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科研项目(编号:2023-KNT-076)。
文摘
结合北京地铁既有车辆基地的供热能耗特点,建立了新建车辆基地的供热模型,从绿色低碳角度分析了分布式耦合供热方案的节能降碳潜力。该供热方案满足北京市的相关供热政策,且达到了《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绿色城轨发展行动方案》规定的绿色能源利用指标要求,是未来寒冷地区车辆基地低碳供热发展的方向之一。
关键词
绿色城轨
车辆基地
供热模型
分布式供热
多能耦合
节能
降碳
Keywords
green urban rail
vehicle base
heating model
distributed heating
multi energy coupling
energy saving
carbon reduction
分类号
TU9 [建筑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北方某城市高架车站蒸发冷却系统应用分析
3
作者
王起
赵明珠
卢泽泉
王龙
李科
董骥
罗丞朝
机构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
出处
《暖通空调》
2024年第S2期352-356,共5页
文摘
随着地铁车站建设逐渐成熟,人们对轨道交通出行的需求不断提高,在当前高质量发展的引领下,改善车站候车环境、提升高架车站服务品质是当前车站设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分析了各地高架车站的热环境改善措施,并进行了适用范围及优劣分析,提出了采用带冷水补水功能的直接蒸发式冷却送风系统来改善高架车站夏季热环境;对北方某城市高架车站热环境恶劣程度进行了分级统计,并基于车站特点,进行了直接蒸发式冷却送风系统方案设计,并提出了应用中的注意事项。这对于提升直接蒸发式冷却送风系统在高架车站中的应用,提升并改善高架车站热环境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
关键词
高架车站
直接蒸发冷却
改造
热环境分级
分类号
U231.4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TU83 [建筑科学—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数值计算的地源热泵系统热平衡控制策略
被引量:
2
4
作者
罗丞朝
曹勇
柳靖
张亮
机构
北京科技大学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中国葛洲坝集团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出处
《建筑节能》
CAS
2019年第9期22-25,共4页
基金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公共机构高效用能系统及智能调控技术研发与示范”(2016YFB0601700)
文摘
对拥有云数据管控平台的复合式地源热泵系统的热平衡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对使用地源热泵系统的某小区采用eQuest软件模拟建筑全年逐时负荷。在逐时负荷下,通过MATLAB软件计算机组的逐时功率并得到热泵机组的逐时释热量和吸热量,进而确定一个负荷参数值k。对于夏热冬冷地区,当系统夏季逐时负荷达到k时开启热泵机组或冷水机组,使这个基于k值的控制策略可以使地源热泵系统对岩土层的释热量和吸热量达到动态平衡的效果。在TRNSYS平台上模拟运行地源热泵系统,比较新旧热平衡控制策略的优劣。
关键词
复合式地源热泵系统
热平衡控制策略
岩土层释热量
岩土层吸热量
Keywords
hybrid ground source heat pump
thermal balance control strategy
heat released to the geotechnical layer
heat absorbed from the geotechnical layer
分类号
TU83 [建筑科学—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实际地铁线路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研究
李晓锋
王荔
栾承志
于秋燕
解建华
罗丞朝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绿色城轨的北京地铁车辆基地分布式耦合供热方案研究
翁雪飞
董骥
李科
罗丞朝
《暖通空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北方某城市高架车站蒸发冷却系统应用分析
王起
赵明珠
卢泽泉
王龙
李科
董骥
罗丞朝
《暖通空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基于数值计算的地源热泵系统热平衡控制策略
罗丞朝
曹勇
柳靖
张亮
《建筑节能》
CAS
201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