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静电纺丝法制备胆固醇-g-聚乳酸液晶/聚乳酸复合纳米纤维膜 被引量:5
1
作者 罗丙红 李建华 +3 位作者 杨静 徐宠恩 田金环 周长忍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360-1366,共7页
以辛酸亚锡为催化剂,胆固醇(CHOL)为共引发剂引发D,L-丙交酯开环聚合,制备了胆固醇-g-聚(D,L-乳酸)(CHOL-g-PDLLA)低聚物,采用偏光显微镜(POM)和差示扫描量热(DSC)方法考察了其液晶特性.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CHOL/PDLLA和CHOL-g-PDLLA... 以辛酸亚锡为催化剂,胆固醇(CHOL)为共引发剂引发D,L-丙交酯开环聚合,制备了胆固醇-g-聚(D,L-乳酸)(CHOL-g-PDLLA)低聚物,采用偏光显微镜(POM)和差示扫描量热(DSC)方法考察了其液晶特性.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CHOL/PDLLA和CHOL-g-PDLLA/PDLLA复合纳米纤维膜,对其形貌、界面相容性、孔隙率、拉伸性能和细胞相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HOL-g-PDLLA为一种热致胆甾型液晶,液晶温度区间为21.8~74.5℃;CHOL-g-PDLLA/PDLLA复合纳米纤维膜的纤维形态良好,表面均匀光滑,孔隙率在70%~75%之间,且其界面相容性优于相应的CHOL/PDLLA.随着CHOL和CHOL-g-PDLLA含量的增加,复合纳米纤维膜的拉伸强度逐渐下降,但CHOL-g-PDLLA/PDLLA复合纳米纤维膜的拉伸强度显著大于CHOL/PDLLA.体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结果显示,CHOL-g-PDLLA/PDLLA复合纳米纤维膜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且优于相应的PDLLA和CHOL/PDLLA纳米纤维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聚乳酸 胆固醇-g-聚乳酸 液晶 纳米纤维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CS-g-PDLLA共聚物的微波合成及与聚乳酸的相容性
2
作者 罗丙红 钟翠红 +1 位作者 周长忍 徐宠恩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4,共4页
在微波作用下,以辛酸亚锡为催化剂,羟乙基壳聚糖(HECS)为大分子引发剂引发D,L-丙交酯(D,L-LA)开环聚合制备羟乙基壳聚糖-g-聚乳酸(HECS-g-PDLLA),通过红外(IR)、元素分析(EA)、氢核磁共振(1H-NMR)、X射线衍射(XRD)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 在微波作用下,以辛酸亚锡为催化剂,羟乙基壳聚糖(HECS)为大分子引发剂引发D,L-丙交酯(D,L-LA)开环聚合制备羟乙基壳聚糖-g-聚乳酸(HECS-g-PDLLA),通过红外(IR)、元素分析(EA)、氢核磁共振(1H-NMR)、X射线衍射(XRD)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然后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了消旋聚乳酸(PDLLA)与壳聚糖(CS)、HECS及HECS-g-PDLLA的系列复合膜,对组分间的相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微波作用下快速合成了HECS-g-PDLLA,与HECS相比,共聚物的结晶性能下降;在CS/PDLLA复合膜中,相分离现象明显,CS在基体中的分散不均匀;HECS/PDLLA复合膜中两组分的相容性有所改善,HECS在基体中的分散较均匀,并呈现海岛状结构;而HECS-g-PDLLA/PDLLA复合膜的相容性最好,随着HECS-g-PDLLA含量的增大,两组分间相容性保持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聚乳酸 羟乙基壳聚糖-g-聚乳酸 复合膜 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嵌段高分子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制备及细胞粘附性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郝杰 郑启新 +4 位作者 郭晓东 杨大志 宋玉林 全大萍 罗丙红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9-133,共5页
目的 制备三嵌段高分子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聚丙交酯 /乙交酯 /天冬氨酸 聚乙二醇 ,并比较与聚丙交酯 共 乙交酯材料对骨髓基质细胞的粘附性 ,为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本体开环共聚法合成聚丙交酯 /乙... 目的 制备三嵌段高分子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聚丙交酯 /乙交酯 /天冬氨酸 聚乙二醇 ,并比较与聚丙交酯 共 乙交酯材料对骨髓基质细胞的粘附性 ,为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本体开环共聚法合成聚丙交酯 /乙交酯 /天冬氨酸 聚乙二醇三嵌段共聚物 ,用红外光谱检测 ;利用高温显微镜测定两种材料的表面接触角 ;体外培养骨髓基质细胞 ,然后分别接种至上述两种材料上 ,测定细胞粘附率和细胞粘附力 ,并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红外光谱证明聚丙交酯 /乙交酯 /天冬氨酸 聚乙二醇三嵌段共聚物形成 ;聚丙交酯 /乙交酯 /天冬氨酸 聚乙二醇材料的表面接触角是 6 3 3度 ,聚丙交酯 共 乙交酯材料的表面接触角是 6 7 5度 ;细胞粘附率分别为 6 9 .7%和 6 1. 3% ;细胞粘附力分别为 32 1 . 1 5± 92. 39× 1 0 - 1 0 牛顿和 2 1 6. 96± 73 .76× 1 0 - 1 0 牛顿 ;扫描电镜观察结果为聚丙交酯 /乙交酯 /天冬氨酸 聚乙二醇材料表面粘附的细胞数明显多于聚丙交酯 共 乙交酯材料表面粘附的细胞数。结论 聚丙交酯 /乙交酯 /天冬氨酸 聚乙二醇材料的粘附性优于聚丙交酯 共 乙交酯材料的粘附性 ,是一种理想的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生物材料 聚乳酸 细胞粘附 骨髓基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乙基壳聚糖的合成及其与聚乳酸的相容性 被引量:11
4
作者 钟翠红 罗丙红 +1 位作者 周长忍 何柱国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102-1107,共6页
本文以异丙醇为溶剂,碱化壳聚糖与2-氯乙醇反应制备了羟乙基壳聚糖,对产物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分析表征;然后以二甲基亚砜为溶剂,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组成的壳聚糖/聚乳酸和羟乙基壳聚糖/聚乳酸复合膜,对两组分间的相容性进... 本文以异丙醇为溶剂,碱化壳聚糖与2-氯乙醇反应制备了羟乙基壳聚糖,对产物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分析表征;然后以二甲基亚砜为溶剂,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组成的壳聚糖/聚乳酸和羟乙基壳聚糖/聚乳酸复合膜,对两组分间的相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羟乙基化反应在-OH和-NH2上均有发生,壳聚糖单元糖环上的羟乙基取代度为2.46;改性后,壳聚糖结晶性能和起始热分解温度下降,溶解性能得到改善。复合膜的电镜结果显示,在壳聚糖/聚乳酸复合膜中,相分离现象显著存在,壳聚糖在聚乳酸基体中的分散不均匀,有团聚现象,随着壳聚糖含量增加,两组分间的相分离程度增大,团聚现象更为严重,当壳聚糖含量达到50%时,已难以制备完整的复合膜;与之相反,羟乙基壳聚糖/聚乳酸复合膜中两种组分之间的相容性有所改善,相分离现象不明显,并且,当羟乙基壳聚糖含量从10%增加到50%,复合膜中两种组分之间的相容性变化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羟乙基壳聚糖 聚乳酸 复合膜 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辅助壳聚糖接枝聚乳酸共聚物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9
5
作者 何柱国 罗丙红 +3 位作者 周长忍 程松 张奕 钟翠红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134-1138,共5页
在微波辅助下,以辛酸亚锡为催化剂、壳聚糖(CS)为大分子引发剂引发消旋丙交酯(D,L-LA)本体开环聚合制备了壳聚糖接枝聚乳酸共聚物。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合成条件:微波功率10W,反应温度120℃,反应时间15min,催化剂用量:n(丙交酯)∶n(... 在微波辅助下,以辛酸亚锡为催化剂、壳聚糖(CS)为大分子引发剂引发消旋丙交酯(D,L-LA)本体开环聚合制备了壳聚糖接枝聚乳酸共聚物。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合成条件:微波功率10W,反应温度120℃,反应时间15min,催化剂用量:n(丙交酯)∶n(辛酸亚锡)=1000∶1。通过红外光谱、元素分析、核磁共振氢谱、X射线衍射和热分析测试技术对接枝共聚物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和测试。结果表明,在微波条件下,能快速、有效地合成壳聚糖接枝聚乳酸共聚物,单位糖环上聚乳酸支链的平均乳酰单元数大于17.46;聚乳酸支链的引入有效削弱了壳聚糖分子间和分子内较强的氢键作用,与壳聚糖相比较,共聚物的结晶性能下降,热分解发生在246℃,低于壳聚糖的253℃;随n(D,L-LA)/n(CS糖环数)值增大,共聚物中平均乳酰单元数逐渐增大,共聚物的结晶性能、起始分解温度逐渐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合成 壳聚糖 聚乳酸 接枝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乳酸表面的氨等离子处理及成骨细胞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田金环 焦延鹏 +3 位作者 丁珊 罗丙红 田冶 周长忍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08-312,共5页
聚乳酸材料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可降解的组织工程支架材料,但是由于其表面亲水性差,影响了细胞的黏附和生长。为了提高聚乳酸材料表面的细胞相容性,首先利用溶液浇铸法制备聚L-乳酸(PLLA)膜材料,然后采用氨等离子技术进行表面处理,采用光... 聚乳酸材料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可降解的组织工程支架材料,但是由于其表面亲水性差,影响了细胞的黏附和生长。为了提高聚乳酸材料表面的细胞相容性,首先利用溶液浇铸法制备聚L-乳酸(PLLA)膜材料,然后采用氨等离子技术进行表面处理,采用光电子能谱(XPS)和原子力显微镜(AFM)研究了处理条件对材料表面的化学结构和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后的PLLA膜的亲水性基团和表面平均粗糙度明显增加。最后研究了成骨细胞在材料表面的黏附,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表明成骨细胞在处理后的材料表面的黏附和生长较改性前有了很大提高,细胞能够更快地进入细胞分裂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氨等离子体 表面性能 细胞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乳酸膜等离子接枝聚合PVP及表面性能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李立华 田冶 +4 位作者 李丽虹 杨媛 罗丙红 焦延鹏 周长忍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18-622,共5页
为改善聚乳酸(PLA)材料的亲水性,本研究利用低温等离子技术对其进行了表面改性。通过改变不同的工作条件(Wf=150w,t=3min,2min,1min;Wf=30w,t=10min,8min,5min,3min,1min)对其进行了优化条件的选择,然后通过气相法和常压液相法两种方法... 为改善聚乳酸(PLA)材料的亲水性,本研究利用低温等离子技术对其进行了表面改性。通过改变不同的工作条件(Wf=150w,t=3min,2min,1min;Wf=30w,t=10min,8min,5min,3min,1min)对其进行了优化条件的选择,然后通过气相法和常压液相法两种方法进行了PLA-NVP接枝反应,并通过SEM和AFM观察了材料的表面形态,水接触角测量表征了材料等离子处理和等离子接枝前后亲水性的变化,FTIR表征了材料的结构变化,通过材料改性前后质量的变化分析了材料的接枝情况。结果表明等离子处理和接枝后的材料表面呈现大小不一的气孔和沟痕,这种粗糙的表面将有利于细胞的粘附;材料的亲水性有明显的变化,接枝后的接触角由原来的78°下降到50°;FTIR谱图表征1750cm-1吸收峰的低波数侧1637.19cm-1出现新的吸收峰,该峰对应于PVP链段上酰胺基团中的羰基伸缩振动吸收,并且改性前后的质量变化进一步验证了其接枝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乙烯基吡咯烷酮 等离子 接枝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链含炔丙基的PLGA-PEG-PLGA三嵌段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3
8
作者 徐宠恩 杨静 +3 位作者 罗丙红 李建华 徐湾 周长忍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138-2140,共3页
生物降解聚酯如聚乳酸(PLA)和聚羟基乙酸(PGA)及其共聚物聚(乳酸一羟基乙酸,PLGA)具有生物可降解性及良好的力学和加工性,在生物医药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但是这类材料疏水性强,缺乏可与细胞、蛋白产生特异性相互作用的功能性... 生物降解聚酯如聚乳酸(PLA)和聚羟基乙酸(PGA)及其共聚物聚(乳酸一羟基乙酸,PLGA)具有生物可降解性及良好的力学和加工性,在生物医药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但是这类材料疏水性强,缺乏可与细胞、蛋白产生特异性相互作用的功能性基团,其生物相容性不理想,因此需对其表面进行必要的生物学修饰.“点击化学”80是通过Cu(Ⅰ)催化炔基与叠氮基反应生成单一的反式三氮唑分子,属于1,3-双偶极Huisgen环加成反应.由于反应条件温和、快速、有效、高产率和高选择性,因此“点击化学”被应用于生物降解聚酯的改性归“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降解聚酯 改性 点击化学 炔丙基化乙交酯 PLGA-PEG-PLGA三嵌段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生物降解交联剂的合成及应用(英文) 被引量:3
9
作者 刘源岗 罗丙红 周长忍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94-398,共5页
制备出新型两亲性可生物降解聚合物膜.膜由3种成分组成,其一为新型的可生物降解交联剂,用以调节膜的降解速率;其二为亲水单体乙烯基吡咯烷酮,用以提高材料的亲水性,并最终提高材料与细胞的相互作用;其三为羟乙基甲基丙烯酸酯封端聚乳酸... 制备出新型两亲性可生物降解聚合物膜.膜由3种成分组成,其一为新型的可生物降解交联剂,用以调节膜的降解速率;其二为亲水单体乙烯基吡咯烷酮,用以提高材料的亲水性,并最终提高材料与细胞的相互作用;其三为羟乙基甲基丙烯酸酯封端聚乳酸,用以调节膜的机械强度,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NMR)分析,结果表明,成功合成可生物降解的交联剂及大分子单体HEMA-PLA,并制备出可应用于组织工程的新型膜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剂 乙烯基吡略烷酮 羟乙基甲基丙烯酸酯封端聚乳酸 两亲性 生物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对骨组织工程中组织修复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焦延鹏 李立华 +1 位作者 罗丙红 周长忍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2012年第9期35-39,50,共5页
材料植入体内必然引起宿主体的应答,促进或抑制组织愈合。由于降解材料在体内的降解产物会随时间而变,产生的宿主体应答就会不同,进而会影响组织的愈合。而促进或抑制组织愈合的机制就成为新型医用高分子材料设计和制备的理论基础。壳... 材料植入体内必然引起宿主体的应答,促进或抑制组织愈合。由于降解材料在体内的降解产物会随时间而变,产生的宿主体应答就会不同,进而会影响组织的愈合。而促进或抑制组织愈合的机制就成为新型医用高分子材料设计和制备的理论基础。壳聚糖是理想的骨组织修复材料之一,但至今还不清楚壳聚糖体内不同降解过程对组织修复的影响机制,也就无法设计出性能优良的壳聚糖基新材料。文章没有罗列壳聚糖基生物材料在骨组织工程中应用所取得的进展,而是重点阐述了壳聚糖在骨组织工程中应用的复杂性和对组织修复的影响,探讨了壳聚糖进一步用于骨组织工程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骨组织工程 组织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环氧生物降解交联剂的制备及交联壳聚糖膜的性能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媛 李立华 +1 位作者 罗丙红 周长忍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14-418,共5页
利用聚乙二醇和丙交酯在辛酸亚锡的催化作用下开环聚合了分子量可控的可降解的二羟基中间体,在NaH存在的条件下形成大分子活性醇钠盐溶液,与环氧氯丙烷均相反应,制备了双环氧基封端的生物可降解交联剂。使用GPC对中间体进行了分子量测... 利用聚乙二醇和丙交酯在辛酸亚锡的催化作用下开环聚合了分子量可控的可降解的二羟基中间体,在NaH存在的条件下形成大分子活性醇钠盐溶液,与环氧氯丙烷均相反应,制备了双环氧基封端的生物可降解交联剂。使用GPC对中间体进行了分子量测定。讨论了反应的影响因素,测定了交联剂的环氧值。应用交联剂对壳聚糖进行交联,并对交联材料进行了吸水率、表面接触角及力学性能的测定。结果表明,最佳的反应条件是投料质量比1∶2,反应时间4 h,反应温度60℃时,交联剂的环氧值为1.034 mmol/g。新型生物降解交联剂的运用不仅改善了材料吸水性,也提高了材料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降解材料 环氧 交联剂 壳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游处理对PLGA微球分离制备的影响
12
作者 刘源岗 李立华 +2 位作者 罗丙红 廖问陶 周长忍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66-269,共4页
为获得球形度较高且表面光滑的PLGA微球,提高微球的生物相容性,考察了直接冷冻干燥法等不同的下游处理过程对微球分离制备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和原子力显微镜对产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直接冷冻干燥法(一步法)可获得镶嵌有微球的纤维状... 为获得球形度较高且表面光滑的PLGA微球,提高微球的生物相容性,考察了直接冷冻干燥法等不同的下游处理过程对微球分离制备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和原子力显微镜对产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直接冷冻干燥法(一步法)可获得镶嵌有微球的纤维状网络结构,是一种构建与微粒结合有关的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新方法;过滤法采用的时间长,不利于酶等物质活性的保持,同时也不易除去PVA;离心处理方法对获取球形度较高且表面光滑的PLGA微球更为有效,而超声分散对微球的形态结构造成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游处理 分离 形态 微球 一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增强磷酸钙骨水泥 被引量:7
13
作者 赵澎 李红 +2 位作者 周长忍 孙土春 罗丙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90-394,共5页
磷酸钙骨水泥(calcium phosphate cement,CPC)是一种常用的骨修复材料,并已应用于临床。但是,由于CPC自身的脆性较大和抗压强度不足,一般只能用于非负重区骨的修复。本文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的生物可降解性聚乳酸纳米纤维来增强CPC,并对... 磷酸钙骨水泥(calcium phosphate cement,CPC)是一种常用的骨修复材料,并已应用于临床。但是,由于CPC自身的脆性较大和抗压强度不足,一般只能用于非负重区骨的修复。本文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的生物可降解性聚乳酸纳米纤维来增强CPC,并对增强后的CPC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加入聚乳酸纳米纤维后,CPC的初凝时间缩短;固化后CPC的主晶相为羟基磷灰石;随着聚乳酸纳米纤维质量分数从0%增加到15%,CPC的平均湿态抗压强度从4.13±0.05MPa增加到8.71±0.10Mpa,湿态断裂韧性提高了约70%;当聚乳酸纳米纤维质量分数达20%时,抗压强度和断裂韧性都随之降低。断口分析和裂纹扩展实验结果表明,沿纤维能量耗散过程和纤维的桥联作用可能是性能增强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钙骨水泥 聚乳酸 纤维 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法合成β-环糊精-聚乳酸共聚物 被引量:1
14
作者 齐欲莎 罗丙红 周长忍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1年第8期68-70,共3页
基于微波法合成β-环糊精-聚乳酸共聚物.在微波辐射下丙交酯(D,L-LA)单体开环聚合形成聚乳酸(PLA),然后与β-环糊精(β-CD)发生接枝共聚而成,并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核磁共振技术对所合成聚合物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环糊精 D L-丙交酯 微波合成 接枝共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固醇-(L-乳酸)_n低聚物的微波合成及性能
15
作者 李彩荣 丁珊 +2 位作者 罗丙红 文伟 周长忍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7-31,共5页
在微波辐射作用下,以辛酸亚锡为催化剂,胆固醇为共引发剂引发L-丙交酯开环聚合制备了一组胆固醇-(L-乳酸)n低聚物(C-LAn),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凝胶渗透色谱、差示扫描量热法、偏光显微镜和小角X射线衍射研究了产物的结构与性... 在微波辐射作用下,以辛酸亚锡为催化剂,胆固醇为共引发剂引发L-丙交酯开环聚合制备了一组胆固醇-(L-乳酸)n低聚物(C-LAn),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凝胶渗透色谱、差示扫描量热法、偏光显微镜和小角X射线衍射研究了产物的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C-LAn低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可以通过改变n(胆固醇)∶n(L-丙交酯)值进行调控,其结构是由胆固醇端基和聚乳酸螺旋链构成的层状结构;C-LAn低聚物兼有结晶性和液晶性,且受低聚物分子中聚(L-乳酸)链段的长度影响,随着聚(L-乳酸)链段增长,低聚物呈现液晶态的温度区间变窄、温度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L-乳酸) 胆固醇 微波合成 液晶 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