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9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微环境理论的延续性护理对截瘫患者皮瓣修复术后再发压力性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
13
1
作者
缪爱梅
何小兰
+4 位作者
倪亚利
林才
周慧芬
衡晓莎
黄好好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5-38,共4页
目的 探讨基于微环境理论的延续性护理对截瘫患者皮瓣修复术后再发压力性损伤(pressure injury,PI)的影响,以期为提高延续性护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2016年1月至2020年3月,便利抽样法选取截瘫伴PI患者132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
目的 探讨基于微环境理论的延续性护理对截瘫患者皮瓣修复术后再发压力性损伤(pressure injury,PI)的影响,以期为提高延续性护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2016年1月至2020年3月,便利抽样法选取截瘫伴PI患者132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护理和随访,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基于微环境理论的延续性护理,主要包括居室和皮肤局部的温湿度调控。两组患者均进行前瞻性随访记录PI首次再发情况,随访间隙3个月。结果 对照组有9例再发PI,无PI生存时间M(P_(0)~P_(100))为7(1~29)个月;观察组有3例再发PI,无PI生存时间M(P_(0)~P_(100))为32(13~36)个月。两组无PI复发生存曲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58,P=0.047)。结论 在微环境理论指导下的延续性护理能减少深度PI截瘫患者皮瓣修复术后PI的再发,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续性护理
截瘫
微环境
压力性损伤
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腹部闭合隐匿性损伤的观察与护理
被引量:
5
2
作者
缪爱梅
陈勤娥
+2 位作者
陈晓青
黄春霞
孙月华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2年第16期57-59,共3页
目的总结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腹部闭合隐匿性损伤的有效救治与护理措施。方法对12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腹部闭合隐匿性损伤患者的救治和护理经过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且合并有腹部闭合隐匿性损伤,除2例患者行保...
目的总结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腹部闭合隐匿性损伤的有效救治与护理措施。方法对12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腹部闭合隐匿性损伤患者的救治和护理经过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且合并有腹部闭合隐匿性损伤,除2例患者行保守治疗外,其余10例均行手术治疗。结果本组患者治愈5例,好转3例,死亡4例(死于肝破裂并发失血性休克1例,重型颅脑损伤继发脑疝1例、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有腹部受伤患者的闭合隐匿性损伤应保持高度警惕,充分认识腹部闭合隐匿性损伤的临床特点,早期进行全面评估、动态观察与分析、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给予整体有效的护理是取得救治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腹部损伤
隐匿性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保护性机械通气在烧伤合并重度吸入性损伤救治中的护理
被引量:
3
3
作者
缪爱梅
林碎钗
+2 位作者
徐建军
何小兰
杨凡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808-809,共2页
关键词
烧伤
重度吸入性损伤
保护性机械通气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创伤性连枷胸伤员的护理
被引量:
7
4
作者
缪爱梅
黄春霞
+1 位作者
余儒
黄谆谆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1年第5期56-58,共3页
随着交通及建筑业的发展,因交通肇事和高处坠落而导致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日益增多,其中合并胸部外伤者占50%,而创伤性连枷胸是一种严重的胸部创伤,且常合并心肺挫伤、血气胸等。若连枷胸的软化区范围较广泛。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连枷胸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护理干预对急性创伤住院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
4
5
作者
缪爱梅
郑胜丽
王天心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8年第19期4-5,66,共3页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急性创伤住院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按患者住院时间、创伤指数、年龄、文化程度、病程等条件选择急性创伤住院患者100例,按入院时间将50例作为干预组,50例作为对照组。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对照组...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急性创伤住院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按患者住院时间、创伤指数、年龄、文化程度、病程等条件选择急性创伤住院患者100例,按入院时间将50例作为干预组,50例作为对照组。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1周及2周后的创伤后急性心因性反应发生率和发生的严重程度。结果干预组1周后急性创伤后急性心因性反应发生率为10.5%,2周后发生率为4.1%;对照组1周后发生率为16.2%,2周后发生率为6.7%。干预组对急性创伤的应对能力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护理干预对急性创伤住院患者有积极的意义,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疾病应对水平,并有利于患者配合治疗及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创伤
住院患者
心理状况
护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重型剥脱性皮炎患者应用悬浮床的护理
被引量:
2
6
作者
缪爱梅
陈晓青
《浙江临床医学》
2007年第12期1717-1717,共1页
关键词
剥脱性皮炎
护理措施
悬浮床
重型
综合治疗
临床资料
环磷酰胺
原发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PICC两种置管途径在新生儿中应用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
60
7
作者
沈红五
缪爱梅
+3 位作者
茅志娟
丁敏
单君
高妙平
《护士进修杂志》
2013年第4期351-353,共3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经上肢静脉与下肢静脉两种不同途径PICC置管的应用效果,寻找最佳的穿刺途径。方法对74例经上肢静脉及54例经下肢静脉PICC置管出血量、留置时间、操作耗时、一次穿刺成功率、异位发生率及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
目的探讨新生儿经上肢静脉与下肢静脉两种不同途径PICC置管的应用效果,寻找最佳的穿刺途径。方法对74例经上肢静脉及54例经下肢静脉PICC置管出血量、留置时间、操作耗时、一次穿刺成功率、异位发生率及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置管操作耗时、一次穿刺成功率、导管异位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经下肢静脉置管操作耗时缩短、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提高,异位发生率显著低于上肢静脉组;两组置管出血量、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两种置管途径各有优点,在今后新生儿PICC置管中,可尝试常规选择下肢静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PICC
置管途经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经下肢导入中心静脉置管术在新生儿中的应用
被引量:
5
8
作者
姜琴
茅志娟
+4 位作者
缪爱梅
高妙平
殷晓霞
丁敏
沈红五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144-1145,共2页
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PICC)是一种方便、安全、有效的置管方法,对新生儿操作中,其创伤小、保留时间长、并发症少的优势得到很好的发挥。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需要长期静脉给药、静脉营养,PICC有效地减少了患儿反复穿刺造成的痛苦,同时...
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PICC)是一种方便、安全、有效的置管方法,对新生儿操作中,其创伤小、保留时间长、并发症少的优势得到很好的发挥。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需要长期静脉给药、静脉营养,PICC有效地减少了患儿反复穿刺造成的痛苦,同时给抢救重危患儿开辟了一条绿色的生命通道。2007年5月~2010年3月,我科新生儿病房对34例新生儿经下肢PICC进行观察护理,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下肢
中心静脉置管
并发症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以颅脑损伤为主的多发伤一体化救治的护理
被引量:
8
9
作者
陈晓青
缪爱梅
孟湘琴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127-1129,共3页
关键词
颅脑损伤
多发伤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微环境理论的延续性护理对截瘫患者皮瓣修复术后再发压力性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
13
1
作者
缪爱梅
何小兰
倪亚利
林才
周慧芬
衡晓莎
黄好好
机构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烧伤/伤口中心
出处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5-38,共4页
基金
温州市2017年公益性科技计划项目(Y20170114)。
文摘
目的 探讨基于微环境理论的延续性护理对截瘫患者皮瓣修复术后再发压力性损伤(pressure injury,PI)的影响,以期为提高延续性护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2016年1月至2020年3月,便利抽样法选取截瘫伴PI患者132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护理和随访,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基于微环境理论的延续性护理,主要包括居室和皮肤局部的温湿度调控。两组患者均进行前瞻性随访记录PI首次再发情况,随访间隙3个月。结果 对照组有9例再发PI,无PI生存时间M(P_(0)~P_(100))为7(1~29)个月;观察组有3例再发PI,无PI生存时间M(P_(0)~P_(100))为32(13~36)个月。两组无PI复发生存曲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58,P=0.047)。结论 在微环境理论指导下的延续性护理能减少深度PI截瘫患者皮瓣修复术后PI的再发,值得推广。
关键词
延续性护理
截瘫
微环境
压力性损伤
再发
Keywords
continuity of care
paraplegia
microclimate
pressure injury
recurrence
分类号
R473.3 [医药卫生—护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腹部闭合隐匿性损伤的观察与护理
被引量:
5
2
作者
缪爱梅
陈勤娥
陈晓青
黄春霞
孙月华
机构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创伤外科
出处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2年第16期57-59,共3页
文摘
目的总结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腹部闭合隐匿性损伤的有效救治与护理措施。方法对12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腹部闭合隐匿性损伤患者的救治和护理经过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且合并有腹部闭合隐匿性损伤,除2例患者行保守治疗外,其余10例均行手术治疗。结果本组患者治愈5例,好转3例,死亡4例(死于肝破裂并发失血性休克1例,重型颅脑损伤继发脑疝1例、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有腹部受伤患者的闭合隐匿性损伤应保持高度警惕,充分认识腹部闭合隐匿性损伤的临床特点,早期进行全面评估、动态观察与分析、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给予整体有效的护理是取得救治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
颅脑损伤
腹部损伤
隐匿性
护理
分类号
R651.15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保护性机械通气在烧伤合并重度吸入性损伤救治中的护理
被引量:
3
3
作者
缪爱梅
林碎钗
徐建军
何小兰
杨凡
机构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烧伤外科
出处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808-809,共2页
关键词
烧伤
重度吸入性损伤
保护性机械通气
护理
分类号
R473.6 [医药卫生—护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创伤性连枷胸伤员的护理
被引量:
7
4
作者
缪爱梅
黄春霞
余儒
黄谆谆
机构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创伤外科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儿科
出处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1年第5期56-58,共3页
文摘
随着交通及建筑业的发展,因交通肇事和高处坠落而导致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日益增多,其中合并胸部外伤者占50%,而创伤性连枷胸是一种严重的胸部创伤,且常合并心肺挫伤、血气胸等。若连枷胸的软化区范围较广泛。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连枷胸
护理
分类号
R651.15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护理干预对急性创伤住院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
4
5
作者
缪爱梅
郑胜丽
王天心
机构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创伤烧伤外科
温州市民康医院优抚病区
出处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8年第19期4-5,66,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急性创伤住院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按患者住院时间、创伤指数、年龄、文化程度、病程等条件选择急性创伤住院患者100例,按入院时间将50例作为干预组,50例作为对照组。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1周及2周后的创伤后急性心因性反应发生率和发生的严重程度。结果干预组1周后急性创伤后急性心因性反应发生率为10.5%,2周后发生率为4.1%;对照组1周后发生率为16.2%,2周后发生率为6.7%。干预组对急性创伤的应对能力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护理干预对急性创伤住院患者有积极的意义,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疾病应对水平,并有利于患者配合治疗及康复。
关键词
急性创伤
住院患者
心理状况
护理干预
Keywords
iwpatients with acute trauma
physiological status
nursing intervention
分类号
R641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重型剥脱性皮炎患者应用悬浮床的护理
被引量:
2
6
作者
缪爱梅
陈晓青
机构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烧伤科
出处
《浙江临床医学》
2007年第12期1717-1717,共1页
关键词
剥脱性皮炎
护理措施
悬浮床
重型
综合治疗
临床资料
环磷酰胺
原发疾病
分类号
R473.75 [医药卫生—护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PICC两种置管途径在新生儿中应用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
60
7
作者
沈红五
缪爱梅
茅志娟
丁敏
单君
高妙平
机构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出处
《护士进修杂志》
2013年第4期351-353,共3页
基金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院级科研资助项目(编号:Tdfy0971)
文摘
目的探讨新生儿经上肢静脉与下肢静脉两种不同途径PICC置管的应用效果,寻找最佳的穿刺途径。方法对74例经上肢静脉及54例经下肢静脉PICC置管出血量、留置时间、操作耗时、一次穿刺成功率、异位发生率及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置管操作耗时、一次穿刺成功率、导管异位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经下肢静脉置管操作耗时缩短、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提高,异位发生率显著低于上肢静脉组;两组置管出血量、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两种置管途径各有优点,在今后新生儿PICC置管中,可尝试常规选择下肢静脉。
关键词
新生儿PICC
置管途经
护理
Keywords
Neonatal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r Catheter ways Nursing
分类号
R472 [医药卫生—护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经下肢导入中心静脉置管术在新生儿中的应用
被引量:
5
8
作者
姜琴
茅志娟
缪爱梅
高妙平
殷晓霞
丁敏
沈红五
机构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出处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144-1145,共2页
文摘
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PICC)是一种方便、安全、有效的置管方法,对新生儿操作中,其创伤小、保留时间长、并发症少的优势得到很好的发挥。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需要长期静脉给药、静脉营养,PICC有效地减少了患儿反复穿刺造成的痛苦,同时给抢救重危患儿开辟了一条绿色的生命通道。2007年5月~2010年3月,我科新生儿病房对34例新生儿经下肢PICC进行观察护理,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关键词
新生儿
下肢
中心静脉置管
并发症
护理
Keywords
Newborn Lower limb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Complications
分类号
R472.9 [医药卫生—护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以颅脑损伤为主的多发伤一体化救治的护理
被引量:
8
9
作者
陈晓青
缪爱梅
孟湘琴
机构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创伤外科
出处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127-1129,共3页
关键词
颅脑损伤
多发伤
护理
分类号
R473.6 [医药卫生—护理学]
R651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微环境理论的延续性护理对截瘫患者皮瓣修复术后再发压力性损伤的影响
缪爱梅
何小兰
倪亚利
林才
周慧芬
衡晓莎
黄好好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腹部闭合隐匿性损伤的观察与护理
缪爱梅
陈勤娥
陈晓青
黄春霞
孙月华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2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保护性机械通气在烧伤合并重度吸入性损伤救治中的护理
缪爱梅
林碎钗
徐建军
何小兰
杨凡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9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创伤性连枷胸伤员的护理
缪爱梅
黄春霞
余儒
黄谆谆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1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护理干预对急性创伤住院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
缪爱梅
郑胜丽
王天心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8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重型剥脱性皮炎患者应用悬浮床的护理
缪爱梅
陈晓青
《浙江临床医学》
200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PICC两种置管途径在新生儿中应用的效果分析
沈红五
缪爱梅
茅志娟
丁敏
单君
高妙平
《护士进修杂志》
2013
6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经下肢导入中心静脉置管术在新生儿中的应用
姜琴
茅志娟
缪爱梅
高妙平
殷晓霞
丁敏
沈红五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11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以颅脑损伤为主的多发伤一体化救治的护理
陈晓青
缪爱梅
孟湘琴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8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