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ACOS患者气道重塑及气道上皮屏障的对比 被引量:5
1
作者 郭伟洪 张丹丹 +2 位作者 缪卓峰 梁剑平 袁小玲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第11期13-16,共4页
目的对比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ACOS患者气道基底膜厚度及气道上皮间连接蛋白表达及分布的差异。方法收集2014年3月~2016年3月中山市人民医院呼吸科就诊的对照组15例、哮喘组14例、慢阻肺组16例及ACOS组14例患者的一般情况。... 目的对比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ACOS患者气道基底膜厚度及气道上皮间连接蛋白表达及分布的差异。方法收集2014年3月~2016年3月中山市人民医院呼吸科就诊的对照组15例、哮喘组14例、慢阻肺组16例及ACOS组14例患者的一般情况。所有受试者行肺功能及纤支镜下气道黏膜活检。气道黏膜活检标本行HE染色,利用光学显微镜及半自动软件测量基底膜厚度。免疫组化检测不同组别患者气道上皮细胞间E钙粘蛋白、β环连蛋白表达及分布的异同。结果哮喘组(47.25±14.38)μm及ACOS组(54.75±18.28)μm气道基底膜厚度较正常组(12.25±3.86)μm明显增厚(P<0.05)。与COPD组(23±7.78)μm相比,ACOS组基底膜厚度明显增厚,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哮喘组相比,ACOS组基底膜厚度有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相比,哮喘组、慢阻肺组及ACOS组气道上皮细胞间E钙粘蛋白表达均有减少、分布紊乱,但三种疾病状态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β环连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患者的气道重塑程度存在明显差异,重叠综合征患者更重;气道上皮间屏障功能差异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重叠综合征 基底膜厚度 气道上皮屏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重叠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郭伟洪 袁小玲 +2 位作者 夏秀琼 黄锡坤 缪卓峰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第1期13-16,29,共5页
目的探讨家庭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重叠综合征(OS,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3个月的疗效。方法随机入选2014年7月~2016年9月本院门诊就诊的符合入选标准的OS患者4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2例和试验组22例,... 目的探讨家庭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重叠综合征(OS,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3个月的疗效。方法随机入选2014年7月~2016年9月本院门诊就诊的符合入选标准的OS患者4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2例和试验组2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行为干预治疗及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每天夜间8h的BiPAP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1、3个月后进行门诊随访,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3个月后疗效指标:呼吸困难评分(mMRC)、嗜睡评分量表(ESS)、多导睡眠监测指标(睡眠紊乱指数AHI、夜间最低氧饱和度minSPO_2)、晨起血气分析指标(PO_2、PCO_2)及3个月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次数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均能耐受相关治疗,无一例脱失;常规治疗及BiPAP治疗均能改善患者1、3个月mMRC评分、ESS评分、AHI、minSPO_2、晨起PO_2和PCO_2指标(P<0.05)。与常规治疗组相比,随着治疗时间延长,BiPAP治疗更能改善mMRC评分、ESS评分、AHI、minSPO_2、晨起PCO_2指标。两组患者3个月内COPD急性加重的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BiPAP治疗可行性良好,可显著逐渐改善患者3个月的预后,值得在OS患者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叠综合征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