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克拉霉素抑制气道黏液高分泌细胞内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罗琳 尤列.皮尔曼 +1 位作者 维克多.科罗索夫 周向东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30-634,共5页
目的研究克拉霉素(CLA)抑制气道黏液高分泌的细胞内分子机制。方法运用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刺激人类支气管上皮细胞株HBE16构建气道黏液高分泌模型,予以CLA和信号末端调节激酶1/2(ERK1/2)特异性抑制剂U0126进行干预,采用RT-PCR检... 目的研究克拉霉素(CLA)抑制气道黏液高分泌的细胞内分子机制。方法运用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刺激人类支气管上皮细胞株HBE16构建气道黏液高分泌模型,予以CLA和信号末端调节激酶1/2(ERK1/2)特异性抑制剂U0126进行干预,采用RT-PCR检测细胞内黏蛋白(MUC)5AC mRNA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MUC5AC蛋白含量,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内磷酸化表皮生长因子受体(p-EGFR)、磷酸化ERK(p-ERK)、磷酸化c-Jun N端激酶(p-JNK)、磷酸化P38(p-P38)的含量。结果克拉霉素和U0126均能降低气道黏液高分泌模型中MUC5AC基因转录和蛋白表达水平,并且使p-ERK表达水平下降,但对p-EGFR、p-JNK、p-P38的表达无明显作用。结论克拉霉素能抑制细胞内信号通路分子ERK1/2磷酸化水平,从而减少了气道上皮细胞产生MUC5AC,由此发挥抑制气道黏液高分泌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蛋白5AC 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 克拉霉素 信号末端调节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牵张对人气道黏膜上皮细胞黏蛋白5AC表达的影响及其信号通路机制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钟甜 尤列.皮尔曼 +1 位作者 维克多.科罗索夫 周向东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97-400,共4页
目的观察机械牵张对人气道黏膜上皮细胞黏蛋白(MUC)表达的影响,并对其信号转导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采用多功能小型生物撞击机构建体外培养的人气道黏膜上皮细胞牵张模型,分别给予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的三条主要通路抑制... 目的观察机械牵张对人气道黏膜上皮细胞黏蛋白(MUC)表达的影响,并对其信号转导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采用多功能小型生物撞击机构建体外培养的人气道黏膜上皮细胞牵张模型,分别给予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的三条主要通路抑制剂:JNK抑制剂(SP600125)、p38蛋白激酶抑制剂(SB203580)及ERK1/2抑制剂(U0126)(浓度均为30μmol/L),并设未进行机械牵张的对照组和单纯机械牵张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牵张前后胞内游离Ca2+荧光强度的变化,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胞内游离Ca2+的分布情况,并分别采用RT-PCR和ELISA方法检测MUC5AC mRNA表达和蛋白分泌量。结果牵张能显著升高人气道黏膜上皮细胞胞内Ca2+浓度、MUC5AC mRNA和蛋白表达(均P<0.01)。U0126和SB203580能抑制牵张所致MUC5AC mRNA和蛋白表达增加(均P<0.01)。结论机械牵张能升高人气道黏膜上皮细胞黏蛋白表达,其机制可能与胞内Ca2+浓度的升高以及ERK1/2、p38 MAPK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牵张 游离钙离子 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 黏蛋白5A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层肌动结合蛋白不同位点磷酸化对人气道上皮细胞黏蛋白5AC分泌的影响
3
作者 李琪 周向东 +3 位作者 曾曼 钟有清 维克多.科罗索夫 尤列.皮尔曼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8,共8页
目的:了解皮层肌动结合蛋白(cortical actin-binding protein,又称cortactin)在人气道上皮细胞黏蛋白(mucin,MUC)5AC分泌中的作用及不同磷酸化位点对其的影响。方法:培养人气道上皮细胞HBE16,以皮层肌动结合蛋白不同磷酸化位点突变载体... 目的:了解皮层肌动结合蛋白(cortical actin-binding protein,又称cortactin)在人气道上皮细胞黏蛋白(mucin,MUC)5AC分泌中的作用及不同磷酸化位点对其的影响。方法:培养人气道上皮细胞HBE16,以皮层肌动结合蛋白不同磷酸化位点突变载体转染细胞,并分为空白对照组、剪应力刺激组、剪应力+增强绿色荧光蛋白质粒(enhanced greenfluorescentproteinplasmid,p EGFP)-N1组、剪应力+p EGFP-N1-cortactin(Cort)组、剪应力+p EGFP-N1-Cort-Y421A组、剪应力+p EGFP-N1-Cort-Y470A组及剪应力+p EGFP-N1-Cort-Y486A组,剪应力设定为4 dynes/cm^2。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real-time PCR法测定转染前后各组细胞及培养上清中MUC5AC蛋白和m RNA水平,Western印迹检测各组皮层肌动结合蛋白及磷酸化皮层肌动结合蛋白含量;异硫氰酸荧光素(fl uorescein isothiocyanate,FITC)标记的鬼笔环肽染色观察丝状肌动蛋白(fi lamentous actin,F-actin)的分布情况。结果:4 dynes/cm^2剪应力刺激30 min后,细胞中磷酸化皮层肌动结合蛋白表达增加,在2 h时表达水平最高;剪应力刺激2 h后,MUC5AC m RNA表达增强,细胞及培养上清中MUC5AC的含量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各组均显著增加(均P<0.05);与剪应力刺激组相比,剪应力+p EGFP-N1-cortactin(Cort)组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MUC5AC蛋白含量显著增加,F-actin在胞膜的分布也明显增多(均P<0.05),而胞质内MUC5AC蛋白及MUC5AC m RNA水平变化不大。与剪应力+p EGFP-N1-Cort组相比,剪应力+p EGFP-N1-Cort-Y421A组、剪应力+p EGFP-N1-Cort-Y470A组培养上清液中的MUC5AC蛋白含量有明显降低,F-actin在胞膜的聚集也有所减少(均P<0.05),而剪应力+p EGFP-N1-Cort-Y486A组中MUC5AC含量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皮层肌动结合蛋白参与了剪应力诱导产生的人气道上皮细胞MUC5AC蛋白分泌,Tyr421和Tyr470位点磷酸化在其中可能起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蛋白类 分泌 剪应力 皮层肌动结合蛋白 丝状肌动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lafin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对气道粘液高分泌的调节
4
作者 余红梅 李琪 +2 位作者 尤列.皮尔曼 维克多.科罗索夫 周向东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40-445,共6页
目的:构建天然内生多肽Elafin真核表达载体,探讨其对气道粘液高分泌的影响。方法:抽提Elafin行RT-PCR获取Elafin cDNA,双酶切后将片段装载到pMD18-T载体上。以pMD18-T-Elafin为模板行PCR反应,产物胶回收并双酶切后定向克隆至pEGFP-N1上... 目的:构建天然内生多肽Elafin真核表达载体,探讨其对气道粘液高分泌的影响。方法:抽提Elafin行RT-PCR获取Elafin cDNA,双酶切后将片段装载到pMD18-T载体上。以pMD18-T-Elafin为模板行PCR反应,产物胶回收并双酶切后定向克隆至pEGFP-N1上,转化,筛选,双酶切鉴定重组质粒。将pEGFP-N1-Elafin转染正常人支气管上皮细胞HBE16,给予脂多糖(LPS)刺激,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Elafin蛋白的相对含量,RT-PCR检测各组Elafin mRNA和粘蛋白(MUC)5AC mRNA表达水平,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测定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活性;ELISA法分析各组细胞MUC5AC蛋白的相对含量。结果:成功构建Elafin真核表达载体,转染重组Elafin的HBE16细胞成功表达Elafin蛋白。LPS刺激可增强NF-κB的活性,该活性在转染重组Elafin后显著降低;MUC5AC蛋白含量及mRNA水平在LPS刺激后也显著升高,在转染重组Elafin后二者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结论:Elafin真核表达载体成功构建,初步发现Elafin可通过降低NFκ-B的活性来下调MUC5AC的表达,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其对气道粘液高分泌的调节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AFIN 粘蛋白 脂多糖 核转录因子-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GR1籍ERK信号通路参与酸性微环境致气道上皮细胞黏蛋白5AC表达 被引量:1
5
作者 周万 周向东 +1 位作者 尤列.皮尔曼 维克多.科罗索夫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2-126,共5页
目的探讨气道酸性微环境诱导气道上皮细胞黏蛋白5AC表达的上游信号通路调节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气道上皮细胞(16HBE),以氯化氢创造细胞酸性环境(pH 6.4),以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特异性抑制剂PD88059及卵巢癌G蛋白耦联受体1(OGR1)si... 目的探讨气道酸性微环境诱导气道上皮细胞黏蛋白5AC表达的上游信号通路调节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气道上皮细胞(16HBE),以氯化氢创造细胞酸性环境(pH 6.4),以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特异性抑制剂PD88059及卵巢癌G蛋白耦联受体1(OGR1)siRNA进行干预,将细胞随机分为8组:对照组、酸刺激组、酸刺激+转染OGR1 siRNA组、pH 7.4+OGR1siRNA组、酸刺激+阴性siRNA组、pH 7.4+阴性siRNA组、酸刺激+PD98059组、pH 7.4+PD98059组。采用RT-PCR、ELISA法分别观察细胞黏蛋白(MUC)5AC转录水平及培养上清液中MUC5AC蛋白水平的改变;Western blot法检测OGR1蛋白及p-ERK蛋白的相对含量。结果酸刺激组内细胞MUC5AC转录及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其OGR1及p-ERK蛋白含量较对照组亦明显增加,酸刺激+转染OGR1 siRNA组MUC5AC mRNA转录及蛋白水平显著低于酸刺激组(P值均<0.05),其p-ERK含量亦明显降低。而pH 7.4+OGR1 siRNA组MUC5AC蛋白含量及mRNA水平较pH7.4对照组无明显差别,其p-ERK含量也变化不大。酸刺激+PD98059组MUC5AC mRNA转录及蛋白水平显著低于酸刺激组(P值均<0.05),而pH 7.4+PD98059组较对照组MUC5AC mRNA转录及蛋白水平无明显差异。结论 OGR1可能通过激活ERK信号通路参与气道酸性微环境所致的人气道黏膜上皮细胞MUC5AC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蛋白 酸性环境 卵巢癌G蛋白耦联受体1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律性压力波对家犬气道黏蛋白分泌平衡的影响及其机制
6
作者 刘诗兰 尤列.皮尔曼 +1 位作者 维克多.科罗索夫 周向东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70-675,共6页
目的:观察不同压力对家犬气道黏液层黏蛋白(MUC)分泌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参与机制。方法:24只健康家犬行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并随机分为4组(n=6)。A组家犬正常呼吸的频率及压力双侧通气(A1,A2);B组一侧不通气(B1),另一侧予以过量通气(B2... 目的:观察不同压力对家犬气道黏液层黏蛋白(MUC)分泌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参与机制。方法:24只健康家犬行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并随机分为4组(n=6)。A组家犬正常呼吸的频率及压力双侧通气(A1,A2);B组一侧不通气(B1),另一侧予以过量通气(B2);C组预先张力敏感性阳离子通道4(TRPV4)阻断剂钉红(RR)后按A组通气模式通气(C1,C2);D组预先TRPV4阻断剂RR处理后按B组通气模式通气(D1,D2)。通气12 h后,ELISA检测3组支气管灌洗液(BALF)中MUC(2,5AC和5B)蛋白含量;RT-PCR检测支气管肺组织匀浆中MUC(2,5AC和5B)mRNA转录水平。结果:与正常通气的A2组比较,过量通气的B2组家犬BALF中3种MUC蛋白含量显著升高,且以MUC5AC为主(P<0.05);与A1组比较,未通气的B1组则明显下降(P<0.05)。与A1,A2组比较,给予RR处理后的C1,C2组蛋白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与过量通气的B2组比较,给予TRPV4特异性阻断剂处理后再过量通气的D2组3种MUC蛋白含量亦明显下降(P<0.05)。与A2组比较过量通气的B2组肺组织MUC(2,5AC和5B)mRNA表达均明显上调(P<0.05);与A1,A2比较,给予RR处理后C1,C2组肺组织3种MUC mRNA转录水平显著下降(P<0.05);给予RR预处理后与B2组相比,D2组内MUC mRNA转录水平显著下调(P<0.05)。结论:节律性压力波参与维持家犬气道上皮黏液层黏蛋白分泌平衡调控,其机制主要通过TRPV4通道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律性压力波 张力敏感性阳离子通道 黏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