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试论我国教育学院的新模式
- 1
-
-
作者
续思同
-
机构
太原市教育学院
-
出处
《教育理论与实践》
1987年第6期18-21,共4页
-
文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全党工作着重点的转移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展开,我国教育学院的建设,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全国各地贯彻教育部有关师资培训工作的决定,恢复、重建了教育学院或教师进修学院,调整、补充了教育学院的师资队伍,广泛开展了师资培训工作,特别是1980年的全国师范教育工作会议和1982年国务院颁发了《加强教育学院建设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以后,师资培训工作开始走上了正轨。到1984年,全国各地的教育学院已发展到218所,并开展了大量的培训工作,教育学院的建设,出现了从来没有的大好形势。党和国家按照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从我国教育事业的实际状况出发,适应时代发展的趋势,就教育学院的性质、任务、规格、待遇、指导思想等若干问题,作出了符合党的新时期总任务的新规定,教育学院开始确立了适合新时期的新模式。
-
关键词
教育学院
新模式
新时期
培训工作
有中国特色
高等学校
师范教育
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
新阶段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
分类号
G40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
-
题名略谈教育学院新时期的特征和任务
- 2
-
-
作者
续思同
-
出处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1988年第1期17-19,共3页
-
文摘
国务院1982年(130)号文件规定:“教育学院是承担培训中学在职教师、教育行政干部的具有师范性质的高等学校”。据此,它具有师范教育的性质,成人教育的特点,高等学校的地位。因此,教育学院在办学过程中,既要按照师范型人才的规格和师范教育的特点,培育人才,诸如按照教师基本素质的结构(政治思想道德水平要高、文化专业知识要博、教育专业知识要通)、教育行政干部的基本素质要求进行培训,加强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的教学工作。
-
关键词
教育学院
师范教育
思想道德水平
教学工作
教育行政
在职教师
高师教育
培育人才
教育专业知识
基本办学条件
-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