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洪山鸳鸯溪河漫滩植物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袁龙义 李守淳 +1 位作者 经博翰 刘贵华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06-211,共6页
以大洪山鸳鸯溪河漫滩为实验地点,采用样线法和随机样方调查法,开展不同水位点的河漫滩植物多样性的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鸳鸯溪河岸带植物共有29科44属47种,其中草本植物30种,灌木6种,藤本植物5种,灌木或小乔木3种,乔木3种;离水越近... 以大洪山鸳鸯溪河漫滩为实验地点,采用样线法和随机样方调查法,开展不同水位点的河漫滩植物多样性的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鸳鸯溪河岸带植物共有29科44属47种,其中草本植物30种,灌木6种,藤本植物5种,灌木或小乔木3种,乔木3种;离水越近的样地更多的物种是多年生草本,远离水的样地更多分布的物种是木本植物,1年生物种在2个样地中的分布无统计学意义上显著差异;鸳鸯溪河岸道分布有群丛类型16个,湿生类有2个,两栖耐受类有3个,陆生类有4个,灌木类有4个,乔木类有2个;2个样地多样性指数存在统计学意义上显著差异,离水越近的样地的物种数显著高于远离水的样地物种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岸带 植物多样性 植物群落 生态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藻与苦草在不同水深下光合作用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经博翰 袁龙义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45-649,共5页
以沉水植物较为丰富的洪湖凹沟子作为采样区域,利用水下调制荧光仪研究洪湖常见的2种高耐污、高吸污水鳖科沉水植物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L.f.)Royle)与苦草(Vallisneria natans(Lour.)Hara)分别在100 cm及50 cm水深条件下光合作... 以沉水植物较为丰富的洪湖凹沟子作为采样区域,利用水下调制荧光仪研究洪湖常见的2种高耐污、高吸污水鳖科沉水植物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L.f.)Royle)与苦草(Vallisneria natans(Lour.)Hara)分别在100 cm及50 cm水深条件下光合作用的差异.结果表明:在100 cm水深条件下,当PAR值稳定为342μmol·m-2·s-1时,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的ETR值趋近25.10μmol·m-2·s-1,而苦草(Vallisneria natans)的ETR值趋近10.10μmol·m-2·s-1;当PAR渐强时,黑藻在PAR值为219μmol·m-2·s-1时其ETR达到峰值21.76μmol·m-2·s-1,苦草在PAR值为515μmol·m-2·s-1时其ETR达到峰值12.65μmol·m-2·s-1;在50 cm水深条件下,当PAR值稳定为342μmol·m-2·s-1时,黑藻的ETR值趋近26.20μmol·m-2·s-1,而苦草的ETR值趋近11.90μmol·m-2·s-1;当PAR渐强时,黑藻在PAR值为219μmol·m-2·s-1时其ETR达到峰值25.27μmol·m-2·s-1,苦草在PAR值为1 042μmol·m-2·s-1时其ETR达到峰值4.80μmol·m-2·s-1.综上所述,在100 cm或50 cm水深条件下,黑藻的光合作用强度皆强于苦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水植物 水深 苦草 黑藻 光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洪湖5种优势沉水植物光合荧光特性比较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经博翰 袁龙义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44-349,共6页
利用水下饱和脉冲荧光仪(DIVING-PAM),原位观测洪湖5种优势沉水植物——苦草[Vallisneria natans(Lour.)Hara]、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L.f.)Royle]、狐尾藻(Myriophyllum verticillatum L.)、菹草(Potamogeton crispus L.)和马来... 利用水下饱和脉冲荧光仪(DIVING-PAM),原位观测洪湖5种优势沉水植物——苦草[Vallisneria natans(Lour.)Hara]、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L.f.)Royle]、狐尾藻(Myriophyllum verticillatum L.)、菹草(Potamogeton crispus L.)和马来眼子菜(Potamogeton wrightii Morong)的量子产量及快速光曲线。结果显示:5种沉水植物苦草、黑藻、狐尾藻、菹草和马来眼子菜最大量子产量(Fv/Fm)分别为0.603、0.723、0.751、0.778和0.646。各物种的开放PSⅡ反应中心原初光能捕获效率(Fv′/Fm′)的大小依次为菹草>狐尾藻>黑藻>马来眼子菜>苦草,且除黑藻与狐尾藻间差异不显著外,其他物种间差异均显著;各物种光能利用能力(α)的大小依次为菹草>黑藻>狐尾藻>马来眼子菜>苦草,且除黑藻与狐尾藻间差异不显著外,其他物种间差异均显著;各物种无光抑制的最大潜在相对电子传递速率(rETRm)的大小依次为菹草>狐尾藻>黑藻>马来眼子菜>苦草,且各物种间差异显著;半饱和光强(Ek)的大小依次为狐尾藻>菹草>黑藻>苦草>马来眼子菜,且除狐尾藻与菹草间差异不显著外,其他物种间差异均显著。研究表明:洪湖5种优势沉水植物中,菹草和狐尾藻较耐强光,光合速率较高,而苦草则有较强的耐弱光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湖 沉水植物 量子产量 快速光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中游河漫滩种子库组成与地上植被关系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陈刚梅 经博翰 +1 位作者 袁龙义 薛兴华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461-1470,共10页
引江济汉工程是从长江荆江河段龙洲垸引水至汉江高石碑镇兴隆河段的大型输水工程,该工程可能引起长江中下游地区环境因子及植被特征变化。为揭示这种变化,在引江济汉工程正式分流前,对长江中游河漫滩种子库进行调查研究。以长江中游较... 引江济汉工程是从长江荆江河段龙洲垸引水至汉江高石碑镇兴隆河段的大型输水工程,该工程可能引起长江中下游地区环境因子及植被特征变化。为揭示这种变化,在引江济汉工程正式分流前,对长江中游河漫滩种子库进行调查研究。以长江中游较为典型江段中的石首芦苇站河漫滩、岳阳七弓岭河漫滩及九江沙洲村河漫滩为研究对象,利用种子萌发法结合野外植被群落调查,研究长江中游河漫滩种子库的种类组成及种子库与地表植被的关系。结果表明,(1)种子库种子密度九江(6 541±5 534)seeds?m-2>岳阳(3 840±2 948)seeds?m-2>石首(1 981±1 818)seeds?m^(-2),其中九江与岳阳、石首差异显著(P<0.05),而岳阳与石首差异不显著;物种数为九江(39)>石首(35)>岳阳(30),禾本科与菊科植物种类较多,且一年生物种明显多于多年生物种;所有萌发物种中有19个物种为3个位点共有,19个共有种皆为3个位点中的优势种,但在不同位点,不同优势种的种子密度与分布频率差异很大。(2)种子库与地表植被的物种相似性都较低,岳阳(0.25)>九江(0.173)>石首(0.127),其中石首与岳阳种子库物种数高于地表植被物种数,而九江反之;3个位点种子库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与Plelou均匀度指数均高于地表植被;石首与九江种子库Simpson优势度指数高于地表植被,而岳阳反之;3个位点种子库Shannon、Plelou、Simpson指数的变化趋势与地表植被的变化趋势一致,表现为石首、九江高而岳阳低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江济汉”工程 河漫滩 种子库 物种组成 地表植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