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4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上光伏外围防护-固定式透空堤结构型式研究进展
1
作者 练继建 陈艳佳 +2 位作者 王孝群 王晓伟 刘润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32-341,共10页
固定式透空堤能改善海上漂浮式光伏发电系统的深海运维环境。依据不同的消浪原理和构造将固定式透空堤分为排桩透空堤、桩基透空堤、沉箱透空堤、桩基沉箱透空堤、横板透空堤和组合透空堤6种型式,针对固定式透空堤的研究和发展进行文献... 固定式透空堤能改善海上漂浮式光伏发电系统的深海运维环境。依据不同的消浪原理和构造将固定式透空堤分为排桩透空堤、桩基透空堤、沉箱透空堤、桩基沉箱透空堤、横板透空堤和组合透空堤6种型式,针对固定式透空堤的研究和发展进行文献综述,回顾和讨论不同结构型式研究方法、结构特点、消浪性能和实际工程应用等方面的内容,总结了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并展望了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发电 海洋工程 防波堤 水工结构 海上漂浮式光伏 透水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风电五连筒导管架基础及筒顶节点受力分析
2
作者 练继建 许淑云 +2 位作者 王海军 郭耀华 黎慧珊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64-573,共10页
以广东某深远海域大容量风电机组五连筒导管架基础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软件对五连筒基础在倾斜率、极限承载力和屈曲特性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并对筒顶处导管架与基础连接节点进行多参数敏感性分析,从而得到受力及承载最优的结构体型... 以广东某深远海域大容量风电机组五连筒导管架基础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软件对五连筒基础在倾斜率、极限承载力和屈曲特性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并对筒顶处导管架与基础连接节点进行多参数敏感性分析,从而得到受力及承载最优的结构体型。研究结果表明:满足相同容量机组荷载运行要求的前提下,五连筒基础与单筒基础结构相比,前者在倾斜率、承载力及抗屈曲特性上优势明显;随着筒顶节点的外移,筒型基础边筒竖向变形逐渐增大,中筒则相反;当筒顶节点靠近中筒时,主要由中筒受力,应力最大部位主要集中在边筒和中筒筒裙底部连接处;当筒顶节点向外偏移时,受力部位由中筒转移到边筒,且应力最大部位转移到沿加载方向的边筒筒裙顶部;基础的极限承载力均随导管架根部开度增加呈线性趋势增长,在水平及弯矩荷载分别作用下,旋转中心附近的被动土压力受筒顶节点位置影响较大,筒顶节点越往外偏移,被动土压力越小;旋转中心以下的主动土压力受筒顶节点位置影响同样较大,筒顶节点越往外偏移,主动土压力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 应力分析 承载力 五连筒基础 筒顶节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模糊故障树法的梯级水电站联合运行期风险分析
3
作者 练继建 于雷 +1 位作者 徐奎 马超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1-185,28,共6页
以我国某大型梯级水电站为例,基于文献分析法识别其联合运行期的风险源,建立风险指标体系,对传统的模糊故障树法进行改进,在其量化风险概率的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基本事件重要性权重,二者相结合对梯级水电站联合运行期进行风险分... 以我国某大型梯级水电站为例,基于文献分析法识别其联合运行期的风险源,建立风险指标体系,对传统的模糊故障树法进行改进,在其量化风险概率的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基本事件重要性权重,二者相结合对梯级水电站联合运行期进行风险分析,计算出梯级水电站联合运行期的风险发生概率。结果表明,梯级水电站联合运行期的风险发生概率为4.22×10^(-3),根据《水电站大坝运行安全评价导则》综合判定,风险等级较高,应合理制定相应措施加强风险防范,降低风险损失。研究结果为制定梯级水电站风险防控措施以及进行风险管理提供了基础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级水电站 运行期 故障树 风险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方差驱动随机子空间辨识的参数敏感性分析
4
作者 赵丽洁 高晓建 练继建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36,共8页
协方差驱动随机子空间辨识(Covariance-driven Stochastic Subspace Identification,SSI-cov)是近年来发展较为成熟的工作模态分析方法。针对其识别精度和效率对参数设置具有较高敏感性的问题,基于敏感性分析方法,利用奇异熵增量跳跃点... 协方差驱动随机子空间辨识(Covariance-driven Stochastic Subspace Identification,SSI-cov)是近年来发展较为成熟的工作模态分析方法。针对其识别精度和效率对参数设置具有较高敏感性的问题,基于敏感性分析方法,利用奇异熵增量跳跃点明显程度、频率平均识别误差、阻尼比总变异系数、振型平均模态置信因子、运行时间5种评价指标以及稳定图,通过一经典五自由度层模型仿真算例,研究Toeplitz矩阵行块数、采样频率、数据长度对SSI-cov识别结果的影响规律。并给出既能满足精度要求又可控制程序运行时间的参数建议取值范围。最后,通过一缩尺三层框架模型在白噪声激励下实测数据对提出的根据SSI-cov改进参数设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提出的各参数建议取值范围均较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随机子空间辨识 敏感性分析 参数优化 Toeplitz矩阵行块数 采样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性联动三棱柱振子流致振动运动特性分析
5
作者 练继建 黄怀毅 +3 位作者 姚帅 邵楠 王孝群 王珂 《水道港口》 2024年第6期892-898,共7页
以流致振动能量转换系统为基础,以间距比和刚度为变量针对刚性联动三棱柱振子进行试验,评估振幅、频率等指标。试验改变间距比以及系统刚度来研究间距比、刚度对刚性联动三棱柱振子的影响。研究旨在探究刚性联动三棱柱振子流致振动的最... 以流致振动能量转换系统为基础,以间距比和刚度为变量针对刚性联动三棱柱振子进行试验,评估振幅、频率等指标。试验改变间距比以及系统刚度来研究间距比、刚度对刚性联动三棱柱振子的影响。研究旨在探究刚性联动三棱柱振子流致振动的最佳振动条件,为后续多振子流致振动研究扩展思路。试验结果表明:刚性联动三棱柱振子,在不同刚度工况下都有较好的振动效果,且振子振动随流速变化表现为典型的软驰振。间距比S/D=1的振子具有最好的振动表现,系统最大振幅比为A^(*)=1.25(K=1800 N/m,S/D=1,Ur=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流能利用 流致振动 刚性联动三棱柱 涡激振动 振动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O-SVM的鹤盛溪流域山洪风险评价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如锴 练继建 +3 位作者 苑希民 田福昌 陈隆吉 马文豪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6-54,共9页
为探究温州市鹤盛溪流域山洪风险空间分布,综合考虑山洪致灾因子、孕灾环境和承灾体3方面的山洪影响因子,建立基于粒子群优化-支持向量机(PSO-SVM)混合算法的山洪风险评价模型。选取准确度、灵敏度、特异性、F-score值、Kappa系数和受... 为探究温州市鹤盛溪流域山洪风险空间分布,综合考虑山洪致灾因子、孕灾环境和承灾体3方面的山洪影响因子,建立基于粒子群优化-支持向量机(PSO-SVM)混合算法的山洪风险评价模型。选取准确度、灵敏度、特异性、F-score值、Kappa系数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等6个指标,采用学习矢量量化(LVQ)算法量化山洪影响因子对山洪灾害发生的影响程度,并将PSO-SVM混合算法模型与单一算法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混合算法具有一定的迁移能力,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山洪风险的空间分布特征;验证集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指标、Kappa系数和准确度分别为0.934、0.833、0.912,PSO-SVM混合算法模型能显著提高山洪风险评价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洪灾害 风险评价模型 山洪影响因子 PSO-SVM 鹤盛溪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加载下海上风电四筒基础地基承载力特性研究
7
作者 曹政 李智 +3 位作者 江琦 董霄峰 王海军 练继建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0-217,共8页
以福建某海上风电场四筒导管架基础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建立四筒基础-地基整体模型,研究四筒基础在V-H(竖向-水平荷载)、V-M(竖向-弯矩荷载)、H-M(水平-弯矩荷载)和V-H-M(竖向-水平-弯矩荷载)作用下的地基失效模式。结果表明:在... 以福建某海上风电场四筒导管架基础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建立四筒基础-地基整体模型,研究四筒基础在V-H(竖向-水平荷载)、V-M(竖向-弯矩荷载)、H-M(水平-弯矩荷载)和V-H-M(竖向-水平-弯矩荷载)作用下的地基失效模式。结果表明:在V-H和H-M加载模式下,四筒基础竖向极限承载力和弯矩极限承载力均随着水平力的增大而减小,且弯矩极限承载力与水平力之间呈现出线性减小的趋势;在V-M加载模式下,随着竖向荷载的不断增大,四筒基础主要运动形式从转动转换为平动;V-H-M加载模式下的承载力包络线随着竖向荷载的增大向外扩张,且竖向荷载的作用明显提高了地基水平和弯矩极限承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 四筒基础 复合加载 地基承载力 破坏包络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滑坡运动诱导形成的内波特性及破坏分层特征
8
作者 刘宗翰 姚烨 +2 位作者 练继建 陈亮 颜东谊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5-110,共6页
为改善湖库因季节性水温分层而导致的水质恶化现象,通过水下滑坡体扰动的方式人工诱导产生内波,探究了水下滑坡运动诱导形成的内波特性及其对水体温度分层结构的破坏特征,结果表明:水下滑坡破坏水体温度分层结构主要通过扰动引起上下层... 为改善湖库因季节性水温分层而导致的水质恶化现象,通过水下滑坡体扰动的方式人工诱导产生内波,探究了水下滑坡运动诱导形成的内波特性及其对水体温度分层结构的破坏特征,结果表明:水下滑坡破坏水体温度分层结构主要通过扰动引起上下层水体交换实现,在此过程中内波作用效果持久且较为平缓;滑坡倾角和滑坡体运动速度对分层水体破坏效果有重要影响;滑坡倾角为45°工况相较60°工况诱导的内波规模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体温度分层 分层水环境 水下滑坡 内波特性 分层破坏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上光伏覆盖对明渠水质的影响规律研究
9
作者 闫琳琳 练继建 +1 位作者 姚烨 宋芷萱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48-557,共10页
水上光伏带来的太阳短波辐照度变化对缓解输水明渠藻类增殖问题的效果亟需评估。以南水北调中线干渠为例,建立干渠安阳河节制闸至坟庄河节制闸渠段的水动力和水质模型,分析比较明渠水面悬浮式覆盖水上光伏带来的太阳短波辐照度变化和水... 水上光伏带来的太阳短波辐照度变化对缓解输水明渠藻类增殖问题的效果亟需评估。以南水北调中线干渠为例,建立干渠安阳河节制闸至坟庄河节制闸渠段的水动力和水质模型,分析比较明渠水面悬浮式覆盖水上光伏带来的太阳短波辐照度变化和水上光伏不同覆盖位置对渠道水温和水质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在开展水上光伏项目时,渠道接收的太阳短波辐照度降低会使得水温、藻生物量和溶解氧含量下降,营养盐含量有所上升。太阳短波辐照度降低50%后,藻生物量开始逐渐降低。在覆盖率和透射率一定的情况下,不同覆盖位置情景下对藻生物量的削减峰值区别较小。当太阳短波辐照度由高到低逐渐变化时,流速变化对藻生物量的影响幅度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 水质 太阳短波辐照度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流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硫石膏—硅粉协同水泥固化工程渣土的力学性质及固化机理
10
作者 贺帅奇 贾沼霖 +2 位作者 练继建 赵启翔 李更祥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7-51,共5页
采用水泥固化的方式处理工程渣土会造成碳排放量提高、环境污染加剧的问题,为降低渣土处理中水泥用量,对工程应用中渣土处理提供可行性方案。采用固废材料脱硫石膏和硅粉协同水泥固化工程渣土,开展了不同液固比、不同固化材料掺量配比... 采用水泥固化的方式处理工程渣土会造成碳排放量提高、环境污染加剧的问题,为降低渣土处理中水泥用量,对工程应用中渣土处理提供可行性方案。采用固废材料脱硫石膏和硅粉协同水泥固化工程渣土,开展了不同液固比、不同固化材料掺量配比下的定量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pH试验、X射线衍射试验(XRD)和电镜扫描试验(SEM),分析了改良渣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影响因素、微观结构发展规律及材料间协同固化的适用环境。结果表明,液固比的大小与固化渣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大小呈先增后减的相关性,且在0.2~0.3之间时效果最好。各配比下改良土浊液均呈碱性,随着浊液pH值增加,无侧限抗压强度不断增加,同配比试样随着养护龄期增加,浊液pH值不断降低。改良渣土随养护龄期增长,土体内部结构逐渐致密,形成针状、棒状物质的致密层大幅提升土体强度。研究结果可为我国工程渣土处理提供可选方案,亦为协同固化机理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硫石膏 硅粉 固化 无侧限抗压强度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大水利水电枢纽调控与安全运行研究进展与前沿 被引量:20
11
作者 练继建 杨阳 +3 位作者 胡少伟 常晓林 翁永红 姚烨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7-32,共6页
特大水利水电枢纽防洪、发电、通航运行调控复杂且安全运行保障难度大。为破解特大水利水电枢纽长期安全运行的难题,满足特大水利水电枢纽长期安全运行的重大需求,基于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工程实践,项目凝练了该领域三大共性科学技术问题:1... 特大水利水电枢纽防洪、发电、通航运行调控复杂且安全运行保障难度大。为破解特大水利水电枢纽长期安全运行的难题,满足特大水利水电枢纽长期安全运行的重大需求,基于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工程实践,项目凝练了该领域三大共性科学技术问题:1)高速水流、高压瞬变流、高水头渗流等水力致灾机理与复杂运行环境高坝结构和近坝库岸调控响应及性能衰减规律;2)枢纽运行安全控制指标与综合评价理论方法创新;3)枢纽运行安全多因素耦联监测检测新技术与装备研发。面向具体枢纽安全问题,提出五大亟需突破的前沿技术:1)防洪与泄洪安全实时调控技术;2)水力发电系统耦联动力安全及智能运行技术;3)枢纽发电、泄洪、通航联合优化调控技术;4)枢纽运行初期风险调控与安全保障技术;5)复杂运行环境下高坝结构及库岸长期安全稳定运行技术。最后,指出特大水利水电枢纽调控与安全运行未来的研究方向应围绕理论机理方法创新、监测仪器装备创新、枢纽安全运行保障技术创新、实时调控技术创新、系统集成技术创新等几个方面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水电枢纽 泄洪 发电 通航 调控 安全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拱型水垫塘底板结构的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31
12
作者 练继建 杨敏 +1 位作者 安刚 胡明罡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24-26,共3页
在研究反拱型水垫塘底板上整体水动力荷载特征的基础上,针对反拱底板的结构受力特点,提出了“随机拱”分析模型,对反拱型水垫塘底板结构局部和整体的稳定性进行了定量分析,从板块极限平衡角度给出了反拱型底板优于平底板的量化指标。
关键词 反拱型水垫塘 底板 稳定性 随机拱 整体水动力 荷载特征 结构受力特点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泄洪激励下高拱坝模态参数识别研究 被引量:23
13
作者 练继建 张建伟 +1 位作者 李火坤 马斌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01-105,共5页
模态参数的准确识别是对在线结构进行健康监测和损伤诊断的难点和核心之一。以拉西瓦拱坝水弹性模型为工程背景,对拱坝的模态参数进行时域识别。针对时域法所面临的噪声干扰以及由它引起的虚假模态识别与剔除和模型定阶问题,用小波技术... 模态参数的准确识别是对在线结构进行健康监测和损伤诊断的难点和核心之一。以拉西瓦拱坝水弹性模型为工程背景,对拱坝的模态参数进行时域识别。针对时域法所面临的噪声干扰以及由它引起的虚假模态识别与剔除和模型定阶问题,用小波技术对时域信号进行了消噪处理,综合自然激励技术和特征系统实现算法对环境激励下的拱坝结构进行模态参数识别,并用模态置信因子对虚假模态进行剔除。引入奇异熵的概念,建立了用奇异熵增量来实现系统定阶的方法和过程,研究表明,该方法得到的系统阶次有效可靠,使得定阶的界线更加清晰和稳定,避免了其它时域算法对系统定阶的盲目性,提高了数据处理和模态参数识别的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态参数识别 特征系统实现算法 奇异熵增量 定阶 小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机基础钢混组合结构细部损伤分析研究 被引量:24
14
作者 练继建 刘喜珠 +1 位作者 张立英 王海军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8-53,共6页
为了提高风机基础设计的安全性和经济性,结合其基础结构承受大弯矩荷载的情况,通过分析金属环和结构截面尺寸对基础受力、损伤的影响,研究了风机重力式基础以及桩基的上部承台细部钢混结构布置,指出了风机钢混组合基础的损伤主要发生在... 为了提高风机基础设计的安全性和经济性,结合其基础结构承受大弯矩荷载的情况,通过分析金属环和结构截面尺寸对基础受力、损伤的影响,研究了风机重力式基础以及桩基的上部承台细部钢混结构布置,指出了风机钢混组合基础的损伤主要发生在金属环附近混凝土和受压侧基底混凝土,并提出了金属环埋置深度、基础上阶高度和金属环外围混凝土厚度等合理的细部尺寸,以保证结构受力的合理性。这对风机基础结构设计有较强的工程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机基础 钢混组合结构 非线性分析 细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模态混叠的HHT结构模态参数识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练继建 荣钦彪 +2 位作者 董霄峰 王鸿振 刘卓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1-8,共8页
针对传统经验模态分解法(EMD)的模态混叠问题,在分析模态混叠产生机理的基础上,提出基于互补总体平均经验模态分解(CEEMD)与信号调频(FM)结合的组合分解方法(FM-CEEMD),并通过仿真信号验证了FM-CEEMD分解方法的有效性。将FM-CEEMD分解... 针对传统经验模态分解法(EMD)的模态混叠问题,在分析模态混叠产生机理的基础上,提出基于互补总体平均经验模态分解(CEEMD)与信号调频(FM)结合的组合分解方法(FM-CEEMD),并通过仿真信号验证了FM-CEEMD分解方法的有效性。将FM-CEEMD分解取代传统EMD分解应用于希尔伯特-黄变换(HHT),得到抑制模态混叠的改进HHT结构模态参数识别方法。仿真试验与实际拱坝识别结果表明:提出的改进HHT法不仅能避免模态信息丢失、提高模态参数识别精度,同时也适用于实际水利工程模态识别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HHT 经验模态分解(EMD) 信号调频(FM) 模态混叠 参数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致振动发电的效率 被引量:9
16
作者 练继建 燕翔 +3 位作者 刘昉 张军 任泉超 邢仕强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545-1553,共9页
本文为了解流致振动发电功率与振幅、频率、发电机参数及负荷间的强耦合关系,本文建立了水力-振子-电机-负荷耦合运动模型,推导了流致振动发电效率的理论方程,阐明了影响发电效率的控制因素,并提出了最优发电效率的分析方法与发电机的... 本文为了解流致振动发电功率与振幅、频率、发电机参数及负荷间的强耦合关系,本文建立了水力-振子-电机-负荷耦合运动模型,推导了流致振动发电效率的理论方程,阐明了影响发电效率的控制因素,并提出了最优发电效率的分析方法与发电机的选配原则。结果表明:发电机对振子的阻力可视为系统总阻尼的一部分;系统的发电效率决定于系统的上限效率与上限能量的利用率的乘积;通过分别确定上限效率及上限能量利用率与折合阻尼系数间关系,可确定最优的发电效率及负荷条件;发电机的选配原则为在保证经济性的前提下,尽量使最优上限效率与最优上限能量利用率的折合阻尼系数相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致振动 振幅 频率 发电机 负荷电阻 发电效率 折合阻尼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时步的特征线法计算复杂输水系统的水力过渡过程 被引量:13
17
作者 练继建 王俊 +1 位作者 万五一 王云仓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2-14,共3页
建立了明渠—管道—明渠复杂输水系统的瞬变流计算模型.与以往不同,在用特征线法进行数值计算时,对管道和明渠分别采用不同的时间步长,用线性插值法处理明渠与管道相接处的内边界.这种变时步的处理方法与采用相同时步的方法相比,具有计... 建立了明渠—管道—明渠复杂输水系统的瞬变流计算模型.与以往不同,在用特征线法进行数值计算时,对管道和明渠分别采用不同的时间步长,用线性插值法处理明渠与管道相接处的内边界.这种变时步的处理方法与采用相同时步的方法相比,具有计算量小、易于编程的优点,能够更好地模拟实际工程中的水力过渡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线法 明渠 有压管道 时间步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方形截面振子在不同来流方向的单自由度流致振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练继建 燕翔 +3 位作者 刘昉 张军 任泉超 徐娜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29-35,共7页
在自循环水槽进行了正方形截面振子的流致振动试验研究,分析了不同来流角度下的振子响应特征,探讨了有利于能量转换的角度安排,阐释了系统刚度与质量因素对该响应的基本影响,并拟合得到了不同来流角度下的斯特罗哈尔数St。结果表明:来... 在自循环水槽进行了正方形截面振子的流致振动试验研究,分析了不同来流角度下的振子响应特征,探讨了有利于能量转换的角度安排,阐释了系统刚度与质量因素对该响应的基本影响,并拟合得到了不同来流角度下的斯特罗哈尔数St。结果表明:来流角度为零条件下的振子响应为驰振主导,而来流角度非零条件下的振子响应为涡激振动主导;低流速时,来流角度大有助于振子对涡激振动能量的汲取,而高流速时,来流角度为零有助于振子对驰振能量的汲取;振动振幅受刚度与质量的影响显著,但频率则几乎不受刚度与质量的影响;来流角度为30°和45°时,St较接近,约0.14,来流角度为15°时,St约0.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致振动 正方形截面振子 来流角度 刚度 质量 斯特罗哈尔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距离分段低压输水的水力特性 被引量:13
19
作者 练继建 万五一 王云仓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45-46,48,共3页
分段低压输水系统能很好地满足适时、适量输水及保护水质的要求,又避免了通常有压输水承受高水头的不利影响,在长距离输水中具有其明显的优越性通过对长距离分段低压输水水力仿真模拟,对分段低压输水的水力衔接、壅水、水面振荡及结合... 分段低压输水系统能很好地满足适时、适量输水及保护水质的要求,又避免了通常有压输水承受高水头的不利影响,在长距离输水中具有其明显的优越性通过对长距离分段低压输水水力仿真模拟,对分段低压输水的水力衔接、壅水、水面振荡及结合井的稳定性等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段低压输水 水力特性 计算模型 壅水过程 输水系统 振荡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冬季输水冰情风险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练继建 杨德明 赵新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3-70,共8页
针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冬季输水冰情的安全运行问题,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北段为研究对象,以热平衡理论为出发点推导出目标单元渠段的整体总热量变化公式;采用单因素局部分析法选出风险评价指标,基于概率论构建了风险评价指标之间的联合... 针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冬季输水冰情的安全运行问题,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北段为研究对象,以热平衡理论为出发点推导出目标单元渠段的整体总热量变化公式;采用单因素局部分析法选出风险评价指标,基于概率论构建了风险评价指标之间的联合概率密度函数,将气象事件发生概率、热量变化率与冰情风险等级一一对应,从而对渠道冰情进行风险评估。对2021年1月6—8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北段输水渠道冰情风险分析结果表明:在整个热交换过程中,短波辐射、蒸发和对流热交换是影响热量变化的主要因素,且夜间渠道的热量散失明显大于白天,加大了夜间发生冰情的风险;沙河节制闸—渠末段虽然与其他渠段风险等级一样,但其单位面积热量损失明显高于其他渠段,接近于极高风险,应加强对该渠段的实时监测并做好冰情防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季输水 冰情风险 热平衡理论 概率分析 联合概率密度函数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