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西前陆盆地侏罗系层序地层 被引量:24
1
作者 胡晓强 陈洪德 +2 位作者 纪相田 林良彪 张闻林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19,共4页
川西前陆盆地侏罗系为陆相碎屑岩地层。其中可以识别的层序界面有不整合面、最大湖泛面。最大进积面即为不整合面,而最大退积面则对应于最大湖泛面。根据川西前陆盆地的构造、沉积作用特点,选择进积体系域底界为层序界面,将川西前陆盆... 川西前陆盆地侏罗系为陆相碎屑岩地层。其中可以识别的层序界面有不整合面、最大湖泛面。最大进积面即为不整合面,而最大退积面则对应于最大湖泛面。根据川西前陆盆地的构造、沉积作用特点,选择进积体系域底界为层序界面,将川西前陆盆地侏罗系划分为8个沉积层序,可以在全盆地进行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 侏罗系 层序地层 最大进积面 最大退积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前陆盆地侏罗系三角洲沉积体系与沉积模式 被引量:40
2
作者 胡晓强 陈洪德 +1 位作者 纪相田 张闻林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26-231,237,共7页
川西前陆盆地侏罗系为陆相碎屑岩沉积,其中的三角洲沉积体系包括湖泊扇三角洲体系和湖泊三角洲体系2类。湖泊扇三角洲体系主要见于上侏罗统遂宁组、莲花口组地层之中,由扇三角洲平原亚相、扇三角洲前缘亚相、前扇三角洲亚相构成。湖泊... 川西前陆盆地侏罗系为陆相碎屑岩沉积,其中的三角洲沉积体系包括湖泊扇三角洲体系和湖泊三角洲体系2类。湖泊扇三角洲体系主要见于上侏罗统遂宁组、莲花口组地层之中,由扇三角洲平原亚相、扇三角洲前缘亚相、前扇三角洲亚相构成。湖泊三角洲体系主要分布于上侏罗统蓬莱镇组等地层中,有长轴三角洲和短轴三角洲2种类型,包含的亚相有三角洲平原亚相、三角洲前缘亚相、前三角洲亚相。川西前陆盆地侏罗系的沉积模式有2种,即冲积扇—河流(冲积平原)—三角洲—湖泊—湖底扇模式及冲积扇—扇三角洲—湖泊—湖底扇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侏罗系 三角洲 沉积体系 沉积模式 川西前陆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北部地区侏罗系层序地层特征 被引量:6
3
作者 张闻林 张哨楠 +2 位作者 陈洪德 纪相田 胡晓强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S1期41-44,9,共5页
四川盆地侏罗系第一口工业气井于1977年发现,自此四川盆地掀起了对侏罗系的勘探和研究,且获得了巨大的成就相继在平落坝、大兴西、新场、白马庙等地区发现了侏罗系气藏。然而,由于勘探程度低和研究的滞后,对川西北部地区侏罗系至今没有... 四川盆地侏罗系第一口工业气井于1977年发现,自此四川盆地掀起了对侏罗系的勘探和研究,且获得了巨大的成就相继在平落坝、大兴西、新场、白马庙等地区发现了侏罗系气藏。然而,由于勘探程度低和研究的滞后,对川西北部地区侏罗系至今没有评价。鉴于此,笔者对川西北部地区侏罗系从层序地层学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从层序界面、体系域及各层序特征进行了研究,以此推动对川西北部地区侏罗系的研究及勘探。将川西北部地区侏罗系划分出13个层序界面、12个三级层序,进而总结出川西北部地区侏罗系各层序主要由退积体系域和进积体系域组成,进积体系域是沉积层序中代表盆缘构造活动强度由弱到强这一阶段期间的产物,退积体系域是沉积层序中代表盆缘构造活动强烈阶段的沉积作用产物。逐一分析了各层序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西北 侏罗纪 层序地层学 沉积 进积体系域 退积体系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北部地区侏罗系层序地层特征及其与油气的关系 被引量:3
4
作者 张闻林 高熙 +2 位作者 陈洪德 纪相田 胡晓强 《天然气技术》 2007年第3期34-37,94,共4页
应用层序地层学理论,对川西北部地区侏罗系的层序界面、体系域及各层序特征进行了分析,将川西北部地区侏罗系划分出13个层序界面和13个三级层序,认为各层序主要由退积体系域和进积体系域组成。结合层序地层学及储层研究,认为进积体系域... 应用层序地层学理论,对川西北部地区侏罗系的层序界面、体系域及各层序特征进行了分析,将川西北部地区侏罗系划分出13个层序界面和13个三级层序,认为各层序主要由退积体系域和进积体系域组成。结合层序地层学及储层研究,认为进积体系域有利于三角洲储层的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北部地区 侏罗系 层序地层 储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