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含水阶段重新认识水驱油效率 被引量:89
1
作者 纪淑红 田昌炳 +3 位作者 石成方 叶继根 张祖波 傅秀娟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38-345,共8页
通过实验和理论分析,从影响水驱油效率的主要内在和外在因素出发,分析高含水阶段水驱油效率变化的可能性。内在因素主要包括储集层的非均质性(尤其是微观孔隙结构的非均质性)、润湿性等;外在因素主要为水驱条件,包括注水孔隙体积倍数、... 通过实验和理论分析,从影响水驱油效率的主要内在和外在因素出发,分析高含水阶段水驱油效率变化的可能性。内在因素主要包括储集层的非均质性(尤其是微观孔隙结构的非均质性)、润湿性等;外在因素主要为水驱条件,包括注水孔隙体积倍数、注入速度及油水黏度比等。根据水驱油效率的定义、实验室测定及矿场应用情况,尝试分析水驱油效率变化的机理,提出了高含水阶段储集层润湿性及孔隙结构变化将导致临界毛管数的降低,使残余油饱和度减小,进而提高水驱油效率。水驱油田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后应加强对水驱油效率的关注,从3个层次加深对水驱油效率的研究,首先是水驱油效率的实验取值,其次要研究不同储集层水驱油效率的经济界限,最后要从毛管数出发,着眼于经济有效地提高水驱油效率的技术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驱油效率 高含水阶段 注入孔隙体积倍数 临界毛管数 润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含水期新型水驱特征曲线 被引量:46
2
作者 王继强 石成方 +2 位作者 纪淑红 李冠林 陈映桥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55-960,共6页
基于油田实测相对渗透率数据的统计分析,提出了高含水饱和度下油水相对渗透率比值与归一化含水饱和度间的新型函数表达式,实现了对常规相对渗透率比值关系曲线后段较为精确的拟合。利用新型油水相对渗透率比值表征关系式,结合油藏工程... 基于油田实测相对渗透率数据的统计分析,提出了高含水饱和度下油水相对渗透率比值与归一化含水饱和度间的新型函数表达式,实现了对常规相对渗透率比值关系曲线后段较为精确的拟合。利用新型油水相对渗透率比值表征关系式,结合油藏工程方法推导出两种适用于油田开发特高含水阶段(含水率大于90%)的新型水驱特征曲线。分别采用五点井网数值模拟结果和羊二庄油田、柳赞油田某区块实际生产数据,对新型水驱特征曲线的实用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在甲型或乙型水驱特征曲线发生上翘以后,新型水驱特征曲线较常规水驱特征曲线的预测误差小,可用于预测特高含水阶段的油田生产动态、确定最终采收率以及可采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驱开发 特高含水期 水驱特征曲线 可采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长垣特高含水期表外储层独立开发方法 被引量:6
3
作者 高大鹏 叶继根 +5 位作者 李奇 石成方 胡云鹏 侯绍继 纪淑红 黄磊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81-188,共8页
物性和含油性差的表外储层已经成为大庆长垣特高含水阶段水驱挖潜的主要对象,然而常规的井网加密、分层注水等方法开发效果较差。为此,结合表外储层发育特征和分层压裂工艺,提出了表外储层独立开发方法。根据油水井射孔层位和表内、表... 物性和含油性差的表外储层已经成为大庆长垣特高含水阶段水驱挖潜的主要对象,然而常规的井网加密、分层注水等方法开发效果较差。为此,结合表外储层发育特征和分层压裂工艺,提出了表外储层独立开发方法。根据油水井射孔层位和表内、表外储层空间分布特征,设计了"以水定油"和"以油定水"两种独立开发模式,采用多层人造浇铸岩心开展了水驱物理模拟实验,比较了两种模式的采出程度随注入量的变化特征,推导了考虑启动压力梯度和浅层水平压裂裂缝的分层压裂直井产能公式,计算分析了表外储层独立开发的技术政策界限。研究表明:长垣表外储层独立开发"以油定水"模式优于"以水定油"模式,技术极限井距和经济极限厚度分别为228 m和2 m左右。随着表外储层厚度占总射孔厚度比例的增大,采收率先下降后保持平稳,最后又快速上升。矿场应用表明:表外储层独立开发平均单井日产油量3.7 t,开发效果明显优于三次加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驱纵向波及效率 水平裂缝 分层压裂 特高含水 表外储层 水驱挖潜 大庆长垣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密油藏体积压裂直井非稳态压力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刘雄 田昌炳 +1 位作者 纪淑红 王磊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5-99,155,共5页
针对致密油藏开发特征,基于拉式空间变换,建立了直井体积压裂非稳态压力分析模型,并对影响非稳态压力动态传播的相关参数敏感性做了分析。结果表明:整个渗流过程包括6个阶段,即:线性流、复合边界流、过度流(双重介质裂缝系统径向流)、... 针对致密油藏开发特征,基于拉式空间变换,建立了直井体积压裂非稳态压力分析模型,并对影响非稳态压力动态传播的相关参数敏感性做了分析。结果表明:整个渗流过程包括6个阶段,即:线性流、复合边界流、过度流(双重介质裂缝系统径向流)、基质与裂缝间窜流、整个渗流系统径向流、封闭边界流;导压系数比越大,前期压力传播越快,相同生产时间内井控面积越大;裂缝传导率比越大,整个生产期的压力下降都很显著,井控面积会迅速增大;储容比影响过渡流及窜流阶段非稳态压力传播,储容比越小,窜流越剧烈;窜流系数对窜流阶段井底压力传播有影响,窜流系数越小,窜流发生的越晚;改造半径越小,单井泄流越小,越早出现封闭边界流特征。研究成果为致密油藏直井体积压裂后裂缝及储层属性参数解释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藏 体积压裂 非稳态压力分析 两区复合 拉普拉斯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还原型谷胱甘肽与肝乐注射液合用治疗酒精性肝炎的临床观察
5
作者 纪淑红 张文锐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7期57-57,共1页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与肝乐注射液联合应用对酒精性肝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58例酒精性肝炎的住院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还原性谷胱甘肽注射液1.8mg、肝乐注射液60mg、治疗1个月,对治疗前后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与肝乐注射液联合应用对酒精性肝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58例酒精性肝炎的住院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还原性谷胱甘肽注射液1.8mg、肝乐注射液60mg、治疗1个月,对治疗前后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肝功能(ALT,AST,TBil,DBil,ALP,GT)明显改善。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与肝乐注射液联合应用对酒精性肝炎有显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原性谷胱甘肽注射液 肝乐注射液 酒精性肝病 肝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藏水平井长度优化设计方法 被引量:26
6
作者 范子菲 李云娟 纪淑红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28-30,33,共4页
首先推导了气藏水平井产能公式 ,在推导过程中考虑了天然气的非达西流动和气层各向异性等因素对水平井产能的影响。其次是建立了气藏内流动模型、水平井井筒内流动模型、水平段最优长度数学模型 ,在建立模型过程中考虑了水平段内摩阻损... 首先推导了气藏水平井产能公式 ,在推导过程中考虑了天然气的非达西流动和气层各向异性等因素对水平井产能的影响。其次是建立了气藏内流动模型、水平井井筒内流动模型、水平段最优长度数学模型 ,在建立模型过程中考虑了水平段内摩阻损失和流动状态对水平井产能的影响。所得到的方法对计算气藏水平井产能和设计水平段长度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藏 水平井 非达西流 气层各向异性 最优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