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无线网络的农田灌溉智能监测系统 被引量:13
1
作者 纪文义 张继成 +1 位作者 郑萍 张帧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71-173,177,共4页
针对目前农业灌溉监测系统对采集的信息及监控状态未实现远距离实时查询的缺点,研究了一套基于无线网络的农田灌溉智能监测系统。系统以S3C2440微处理器作为核心控制单元,以STC89C52微处理器作为微控制单元,通过nRF905无线通信模块实现... 针对目前农业灌溉监测系统对采集的信息及监控状态未实现远距离实时查询的缺点,研究了一套基于无线网络的农田灌溉智能监测系统。系统以S3C2440微处理器作为核心控制单元,以STC89C52微处理器作为微控制单元,通过nRF905无线通信模块实现散布点的信息汇总,通过GSM/GPRS模块实现对农田灌溉信息和实时状态信息的监测,以及对农田灌溉监测的智能化管理,并以短消息的形式实现实时信息查询。初步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稳定,能实时、准确地查询各个散布点的状态信息,为自动灌溉系统提供实时、多平台的监测方法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灌溉 实时监测 无线网络 S3C2440 GSM GPR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大豆变量施肥模型研究与建立 被引量:2
2
作者 纪文义 陈海涛 +1 位作者 张继成 陈菲 《大豆科技》 2013年第4期49-53,共5页
通过对比国内外处方图生成方法,研究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变量处方施肥关系模型。应用Matlab7.0人工神经网络工具箱,设计了BP人工神经训练网络,实现了以土壤中施氮肥量、磷肥量、钾肥量和种植密度为输入参数,以大豆的产量为预测目标的模... 通过对比国内外处方图生成方法,研究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变量处方施肥关系模型。应用Matlab7.0人工神经网络工具箱,设计了BP人工神经训练网络,实现了以土壤中施氮肥量、磷肥量、钾肥量和种植密度为输入参数,以大豆的产量为预测目标的模拟关系,预测在一定范围内的氮磷钾投入配比可获得的最大产量。该方法能够实现各种营养元素的全面平衡供应,使大豆栽培肥料投入更为科学合理,达到减肥增效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处方图 BP神经网络 土壤养分 密度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窄行精密平播机改进与推广的应用
3
作者 纪文义 杨悦乾 +2 位作者 贾富国 刘宏新 杨广林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80-182,共3页
大豆窄行精密平播是一项具有突破性的增产技术,但由于缺乏成型的、适应农艺要求的播种机械,使窄行精密平播技术的推广受阻。为此,在2BZ-4大豆窄行精密平播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完善和改进;同时,使用改进的播种机进行了中试推广。试验证... 大豆窄行精密平播是一项具有突破性的增产技术,但由于缺乏成型的、适应农艺要求的播种机械,使窄行精密平播技术的推广受阻。为此,在2BZ-4大豆窄行精密平播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完善和改进;同时,使用改进的播种机进行了中试推广。试验证明:改进的播种机工作可靠,性能优越,增产明显,使窄行精密平播技术的推广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工程 播种机 应用 窄行 平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技术探讨
4
作者 纪文义 齐朝杰 孙文峰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79-279,共1页
关键词 机器人 技术探讨 自动控制 可编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BM-2免耕播种机的设计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杨悦乾 纪文义 +3 位作者 赵艳忠 赵淑红 龚振平 马春梅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1-63,共3页
随着人类农业生产活动的不断进行,人口的迅速膨胀,要求粮食生产的总产量不断地提高,以满足人口增长的需求。为满足人类对粮食的消耗,掠夺式地开发土地资源,毁林开荒,毁草开荒的现象非常严重。保护性耕作是相对于传统耕作的一种新的耕作... 随着人类农业生产活动的不断进行,人口的迅速膨胀,要求粮食生产的总产量不断地提高,以满足人口增长的需求。为满足人类对粮食的消耗,掠夺式地开发土地资源,毁林开荒,毁草开荒的现象非常严重。保护性耕作是相对于传统耕作的一种新的耕作技术,是作物茎秆还田和免耕、少耕技术的结合。免耕播种机是保护性耕作能否推广的关键性机具。为此,研究设计了2BM-2免耕播种机,并在不同地表条件下进行了试验,试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为保护性耕作的进一步推广提供了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工程 免耕 播种机 设计 保护性耕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窄行平播配套机具技术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刘宏新 杨广林 +2 位作者 周福君 纪文义 杨悦乾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78-80,共3页
窄行平播是一项引进消化的大豆高产新技术,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但该项农艺的推广进展缓慢,其中的重要的因素之一是缺乏配套播种机具。为此,针对窄行平播的各项农艺技术要求,综合各类部件特点,结合多年实践结果,给出播种机具的各项技术... 窄行平播是一项引进消化的大豆高产新技术,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但该项农艺的推广进展缓慢,其中的重要的因素之一是缺乏配套播种机具。为此,针对窄行平播的各项农艺技术要求,综合各类部件特点,结合多年实践结果,给出播种机具的各项技术关键及实现途径,如采用专用精密排种器、轻量化部件设计、优化整体结构等,使大豆窄行平播技术的全面推广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窄行平播 配套机具 精密排种器 轻量化部件 设计 整体结构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插秧机植物纤维地膜敷设装置开口机构设计 被引量:6
7
作者 张子浩 陈海涛 +3 位作者 顿国强 赵阳 王业成 纪文义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9-82,共4页
针对自制的水稻插秧机植物纤维地膜敷设装置由秧爪直接进行开口插秧、而导致开口质量较差的问题,利用ADAMS建立了偏心齿轮式分插机构的运动仿真模型,通过轨迹跟踪及逐次逼近的方法确定了开口刀尖点的最优坐标为(-159.8,54.9)。依此建立... 针对自制的水稻插秧机植物纤维地膜敷设装置由秧爪直接进行开口插秧、而导致开口质量较差的问题,利用ADAMS建立了偏心齿轮式分插机构的运动仿真模型,通过轨迹跟踪及逐次逼近的方法确定了开口刀尖点的最优坐标为(-159.8,54.9)。依此建立双臂同步开口机构仿真模型并对开口插秧过程进行了仿真模拟,结果表明机构满足设计要求。最后,对同步开口机构开口刀的装配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膜插秧机 植物纤维地膜 仿真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护性耕作体系及配套机械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杨悦乾 龚振平 +3 位作者 纪文义 马春梅 赵淑红 赵艳忠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1-62,65,共3页
保护性耕作是相对于传统耕作的一种新的耕作技术,是以作物秸秆还田和免耕、少耕技术相结合来进行农业生产的。松嫩平原纬度较高,种植制度多为一年一熟制,主要作物为小麦、玉米、大豆和水稻。为此,在探讨松嫩平原旱田秸秆还田模式的同时... 保护性耕作是相对于传统耕作的一种新的耕作技术,是以作物秸秆还田和免耕、少耕技术相结合来进行农业生产的。松嫩平原纬度较高,种植制度多为一年一熟制,主要作物为小麦、玉米、大豆和水稻。为此,在探讨松嫩平原旱田秸秆还田模式的同时,对配套机械进行实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学 保护性耕作 综述 秸秆还田 配套机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窄行密植平作高速气吸式精密播种机性能试验 被引量:6
9
作者 李杞超 陈海涛 纪文义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63-167,共5页
研制了一台与窄平密栽培模式相配套的大型气吸式精密播种机,并对其进行了田间试验,介绍了播种机的结构、特性及其技术参数。从大豆种子的株距、播深和施肥状况3个方面对该播种机的工作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理论株距8cm时,株距合格指数... 研制了一台与窄平密栽培模式相配套的大型气吸式精密播种机,并对其进行了田间试验,介绍了播种机的结构、特性及其技术参数。从大豆种子的株距、播深和施肥状况3个方面对该播种机的工作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理论株距8cm时,株距合格指数76.7%,重播指数9.5%,漏播指数13.8%,变异系数23.6,播种深度合格率85.19%;理论株距6cm时,株距合格指数77.4%,重播指数8.3%,漏播指数14.3%,变异系数21.6,播种深度合格率85.13%。以上指标均达到了《中耕作物精密播种机产品质量分级》中一等品的标准,同时侧深施肥也满足农艺上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窄平密栽培技术 精密播种机 高速气吸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苗期收膜机的研制 被引量:2
10
作者 周福君 纪文义 杨树森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76-77,共2页
随着玉米大垄双覆栽培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玉米苗期收膜问题亟待解决。阐述了玉米苗期收膜机的总体结构、工作原理及主要工作部件的设计;对设计和试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加以分析;并进一步探讨了推广和应用玉米苗期收膜机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收膜机 苗期收膜 玉米 大垄双覆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机液压油污染与维护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杞超 李涛 +1 位作者 任国晶 纪文义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87-188,共2页
随着液压技术的迅速发展,液压油日益精细与成熟,但油品的污染还很难避免。液压油的污染是系统发生故障的主要原因,加强对液压油的维护管理,是延长液压设备及液压油寿命的重要手段,且可以提高液压系统的灵活性与工作效率。为此,着重介绍... 随着液压技术的迅速发展,液压油日益精细与成熟,但油品的污染还很难避免。液压油的污染是系统发生故障的主要原因,加强对液压油的维护管理,是延长液压设备及液压油寿命的重要手段,且可以提高液压系统的灵活性与工作效率。为此,着重介绍了固体、水、空气对液压油污染和正确维护管理液压油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 液压油 综述 液压系统 污染 维护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性螺旋式覆土镇压器的设计与参数优化试验 被引量:3
12
作者 侯守印 魏志鹏 +2 位作者 史乃煜 纪文义 邹震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2-51,共10页
针对2BMFJ系列原茬地免耕覆秸精量播种机春播作业时,触土工作部件表面土壤粘附量较大、搅乱土层问题,设计了一种具有主动输送土壤和克服粘附力的弹性螺旋式覆土镇压器。确定了弹性螺旋式覆土镇压轮的关键结构参数,应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 针对2BMFJ系列原茬地免耕覆秸精量播种机春播作业时,触土工作部件表面土壤粘附量较大、搅乱土层问题,设计了一种具有主动输送土壤和克服粘附力的弹性螺旋式覆土镇压器。确定了弹性螺旋式覆土镇压轮的关键结构参数,应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法,以机具作业速度、螺距、垂直载荷和土壤含水率为试验因素,覆土厚度、土壤坚实度和土壤粘附量为评价指标,对影响覆土镇压器作业性能的结构与工作参数开展优化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作业速度8km/h、螺距25mm、垂直载荷600N、土壤含水率25%条件下,覆土厚度3.9cm,土壤坚实度40.3kPa,土壤粘附量0.35kg。该覆土镇压器在满足作物所需覆土厚度和镇压强度条件下,可有效减少土壤粘附量,为覆土镇压器设计与精准播种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土镇压 弹性螺旋 土壤粘附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BMFJ-3(B)型茬地大豆免耕覆秸精播机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王汉羊 陈海涛 +1 位作者 纪文义 吴广伟 《大豆科技》 2012年第2期43-46,共4页
按照国标标准《GB/T6973-2005单粒(精密)播种机试验方法》,设定理论株距8cm和6cm,理论播深3~5cm,对2BMFJ-3(B)型茬地大豆免耕覆秸精播机进行田间性能测试,进而对其作业质量进行等级评定。结果表明:当理论株距为8cm和6cm时,粒距合格指... 按照国标标准《GB/T6973-2005单粒(精密)播种机试验方法》,设定理论株距8cm和6cm,理论播深3~5cm,对2BMFJ-3(B)型茬地大豆免耕覆秸精播机进行田间性能测试,进而对其作业质量进行等级评定。结果表明:当理论株距为8cm和6cm时,粒距合格指数、重播指数、漏播指数及株距变异系数均达到了国家部颁标注优等品要求水平;当理论播深为3~5cm时,播深合格率达到一等品的要求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茬地 免耕覆秸 精播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茬地免耕大豆精密播种机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余嘉 陈海涛 +1 位作者 纪文义 项德响 《大豆科技》 2010年第3期31-33,共3页
从大豆种子的株距、播深和施肥位置三个方面测试小麦茬地免耕大豆精密播种机的工作性能,并做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该机株距合格指数可达68.4%,重播指数为13.4%,漏播指数为18.1,变异系数为26.3,播深合格率为87.7%,达到了《中耕作物精密... 从大豆种子的株距、播深和施肥位置三个方面测试小麦茬地免耕大豆精密播种机的工作性能,并做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该机株距合格指数可达68.4%,重播指数为13.4%,漏播指数为18.1,变异系数为26.3,播深合格率为87.7%,达到了《中耕作物精密播种机产品质量分等》标准中关于一等品的要求。同时,施肥位置也满足农艺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免耕 播种机 性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DEM的轻型凿式深松铲土壤耕作载荷仿真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顿国强 陈海涛 +3 位作者 李兴东 纪文义 朱海 宋文龙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12,共5页
以轻型凿式深松铲为研究对象,利用EDEM建立其离散元仿真模型,确定深松铲土壤深松作业过程中的耕作载荷组成,并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分析了入土深度及作业速度对土壤耕作载荷的影响。结果表明:深松铲土壤耕作阻力主要由前进阻力及垂直阻力... 以轻型凿式深松铲为研究对象,利用EDEM建立其离散元仿真模型,确定深松铲土壤深松作业过程中的耕作载荷组成,并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分析了入土深度及作业速度对土壤耕作载荷的影响。结果表明:深松铲土壤耕作阻力主要由前进阻力及垂直阻力组成,土壤耕作阻力及其前进、竖直分量随着作业速度及入土深度的增大而增大,且土壤耕作阻力与两作业参数间皆成抛物线型二次函数关系;同时,土壤耕作阻力的波动状况随入土深度的增大及作业速度的减小而减小。该研究可为深松铲的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DEM 轻型凿式深松铲 土壤耕作阻力 载荷波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槽轮排肥器排肥离散元仿真及排肥舌参数优化 被引量:10
16
作者 顿国强 于春玲 +3 位作者 杨永振 陈海涛 纪文义 叶金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61-665,共5页
为通过优化外槽轮排肥器排肥舌结构,以提升其排肥均匀性,利用EDEM建立外槽轮排肥器的离散元仿真模型,对其排肥作业过程进行模拟仿真,通过肥料颗粒运动状态仿真结果验证肥料颗粒流动特性。应用虚拟试验方法,分析排肥舌倒角结构参数变化... 为通过优化外槽轮排肥器排肥舌结构,以提升其排肥均匀性,利用EDEM建立外槽轮排肥器的离散元仿真模型,对其排肥作业过程进行模拟仿真,通过肥料颗粒运动状态仿真结果验证肥料颗粒流动特性。应用虚拟试验方法,分析排肥舌倒角结构参数变化对肥料颗粒流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排肥流量变异系数随着排肥舌倒角的增大而先减小后增大,两者间呈负抛物线型二次函数关系,且在排肥舌倒角弧长与单个凹槽弧长比值为0.85时,外槽轮排肥器排肥质量波动最小,排肥均匀性最佳。验证试验结果表明:配装最优结构排肥舌的外槽轮排肥器排肥流量变异系数最小,具有最佳的排肥均匀性,比传统平端排肥舌排肥流量均匀性提高了4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槽轮排肥器 排肥特性 排肥舌 离散元仿真 参数优化 验证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弧齿轮排肥器圆弧结构参数仿真试验及优化 被引量:5
17
作者 顿国强 高志勇 +3 位作者 郭艳玲 刘宇轩 毛宁 纪文义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25-636,共12页
为保证排肥器排肥流量的均匀性,设计了一种圆弧齿轮排肥器。运用离散元仿真技术,以圆弧齿轮排肥器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圆弧排肥齿轮的轮槽圆弧半径r1和两圆弧排肥齿轮之间的最小槽长l这2个关键因素对排肥器排肥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为保证排肥器排肥流量的均匀性,设计了一种圆弧齿轮排肥器。运用离散元仿真技术,以圆弧齿轮排肥器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圆弧排肥齿轮的轮槽圆弧半径r1和两圆弧排肥齿轮之间的最小槽长l这2个关键因素对排肥器排肥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圆弧排肥齿轮的轮槽圆弧半径对单位时间排肥量的决定系数影响显著,两圆弧排肥齿轮之间的最小槽长对排肥量稳定性变异系数影响显著,最优的结构参数为r1=8.54 mm,l=5.22 mm,此时,变异系数为0.28,决定系数为0.9972。选择最优结构进行台架试验,排肥量稳定性变异系数为0.27,单位时间排肥量的决定系数为0.9980,仿真试验结果和台架试验结果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 圆弧齿轮排肥器 离散元法 结构参数 排肥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茬地小麦免耕播种机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罗征 孙培灵 +3 位作者 陈海涛 候守印 纪文义 李昂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33-137,共5页
针对黄淮海地区小麦播种技术存在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带有轻型动力种床整备装置的原茬地小麦免耕播种机。该免耕播种机可以一次完成种床整备、开沟、施肥、播种、覆土镇压和秸秆覆盖等多道作业工序。在安徽宿州秋季玉米机收后玉米秸秆根... 针对黄淮海地区小麦播种技术存在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带有轻型动力种床整备装置的原茬地小麦免耕播种机。该免耕播种机可以一次完成种床整备、开沟、施肥、播种、覆土镇压和秸秆覆盖等多道作业工序。在安徽宿州秋季玉米机收后玉米秸秆根茬残留量为2.6kg/m2茬地上,以NY/T 1768-2009《免耕播种机质量评价技术规范》为评价标准,进行了性能测试试验。结果表明:该播种机能有效清除残留秸秆并对播种带进行微耕且均匀覆秸,机具通过性良好;播种均匀性变异系数为32.4%,播种深度合格率为93%,变异系数为11.2%,均满足GB/T 2 0 8 6 5-2 0 0 7《免耕施肥播种机》中小麦免耕播种的要求。该研究为该机的试验示范以及推广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免耕播种 垄间套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界面层方向性对层状ZrB_2-SiC/石墨陶瓷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于长新 王发刚 +3 位作者 尹凯俐 纪文义 刘新超 魏春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047-2050,共4页
利用流延-叠层-热压烧结工艺制备层状ZrB_2-SiC/石墨(ZrB_2-SiC/G)陶瓷,研究了石墨弱界面层的方向性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XRD、SEM等对层状ZrB_2-SiC/G陶瓷的物相、形貌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表明:层状ZrB_2-SiC/G陶瓷在平行方向上的弯... 利用流延-叠层-热压烧结工艺制备层状ZrB_2-SiC/石墨(ZrB_2-SiC/G)陶瓷,研究了石墨弱界面层的方向性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XRD、SEM等对层状ZrB_2-SiC/G陶瓷的物相、形貌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表明:层状ZrB_2-SiC/G陶瓷在平行方向上的弯曲强度为(382±25)MPa,略低于垂直方向的弯曲强度((429±30)MPa);平行方向的断裂韧性为(11.2±0.3)MPa·m^(1/2),比垂直方向的断裂韧性提高了75%。层状ZrB_2-SiC/G陶瓷在平行方向上的断裂韧性的提高主要是由于石墨弱界面层对裂纹的偏转、分叉和脱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结构 ZrB2-SiC陶瓷 石墨弱界面层 方向性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