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潮汕坳陷中生界含油气系统 被引量:5
1
作者 纪中云 赵汗青 +1 位作者 王海平 李春雷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4年第3期9-11,15,共4页
中国近海油气勘探中,至今没有发现完全由中生界形成的含油气系统。潮汕坳陷为中生界的残留坳陷,埋藏浅,为揭示潮汕坳陷的成藏特征以及有利勘探区带,从烃源岩、储盖组合、断裂特征、构造特征等基本石油地质条件出发,分析了钻井失利的原因... 中国近海油气勘探中,至今没有发现完全由中生界形成的含油气系统。潮汕坳陷为中生界的残留坳陷,埋藏浅,为揭示潮汕坳陷的成藏特征以及有利勘探区带,从烃源岩、储盖组合、断裂特征、构造特征等基本石油地质条件出发,分析了钻井失利的原因,对油气成藏规律和成藏模式进行总结,通过成藏条件对比,指出中央隆起带为有利勘探区带,同时分析其成藏风险,并为下步工作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汕坳陷 中生界 含油气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蠡县斜坡中北部Es1上段三角洲砂体成藏条件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纪中云 谯晓容 +3 位作者 陈秋生 马庆 许建宁 解辉 《石油仪器》 2006年第4期64-65,共2页
对三角洲砂岩的油气勘探,在世界范围都是重要领域。在饶阳凹陷中部,首先认识三角洲砂体是在1981年大王庄留70断块油藏滚动勘探中期,这套油层厚度大、物性好、分布广。钻井剖面上反映为一组含钙粉细砂岩,夹薄层暗色泥岩,反韵律特征清楚... 对三角洲砂岩的油气勘探,在世界范围都是重要领域。在饶阳凹陷中部,首先认识三角洲砂体是在1981年大王庄留70断块油藏滚动勘探中期,这套油层厚度大、物性好、分布广。钻井剖面上反映为一组含钙粉细砂岩,夹薄层暗色泥岩,反韵律特征清楚。在滚动勘探开发中,逐渐认识到它是一个构造岩性油藏,物源来自西南方向的太行山区,大王庄西部的蠡县斜坡处于广阔的三角洲平原和三角洲前缘,特别是Es1上段底部的三角洲砂体,在地震剖面上前积现象明显,倾入油页岩中,油源充足,储层物性好,利于油气的运移和储集,在上倾封堵有效的情况下,可以富集成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蠡县斜坡 油藏 三角洲砂体 输导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海陆架盆地南部新生代盆地原型及类比与油气勘探意义 被引量:5
3
作者 赵汗青 李德勇 +2 位作者 王海平 李春雷 纪中云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4年第6期21-25,3,共5页
在新生代区域构造演化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平衡剖面技术,同时参考前人研究成果,将东海陆架盆地南部新生代盆地原型演化划分为3个阶段。对各阶段盆地原型结构进行了分类,总结出研究区新生代以来主要受2期构造-热体制控制,具备典型断-坳原... 在新生代区域构造演化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平衡剖面技术,同时参考前人研究成果,将东海陆架盆地南部新生代盆地原型演化划分为3个阶段。对各阶段盆地原型结构进行了分类,总结出研究区新生代以来主要受2期构造-热体制控制,具备典型断-坳原型叠合结构。通过与勘探程度较高的渤海湾复式盆地进行类比,认为区内东部坳陷带继承性断-坳叠合结构较西部坳陷带非继承性断-坳叠合结构更具广阔的油气勘探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陆架盆地南部 新生代 盆地原型及类比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饶阳凹陷长洋淀深潜山油藏勘探技术
4
作者 邢福松 杜宪英 +1 位作者 纪中云 邢光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08年第6期50-52,56,共4页
根据对饶阳凹陷长洋淀潜山勘探实践的归纳总结,初步形成了一套针对深潜山的勘探思路:分析该区综合地质特征和复杂的油水关系,确定勘探目标;充分运用高精度三维地震采集技术和叠前时间偏移处理技术,提高地震资料的品质;精细地震资料解释... 根据对饶阳凹陷长洋淀潜山勘探实践的归纳总结,初步形成了一套针对深潜山的勘探思路:分析该区综合地质特征和复杂的油水关系,确定勘探目标;充分运用高精度三维地震采集技术和叠前时间偏移处理技术,提高地震资料的品质;精细地震资料解释,准确落实圈闭。对油源、储层、封盖条件进行综合评价,从而构建了一个新的成藏模式"新生古堵古储",以此落实了新的潜山圈闭——长3井潜山。经综合论证后设计钻探的长3井在雾迷山组获得高产油气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饶阳凹陷 长洋淀 深潜山 勘探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