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平滑肌定量分析染色法的改进 被引量:10
1
作者 糜建红 陈尔瑜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83-184,共2页
关键词 血管平滑肌 定量分析 染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指蛋白基因抑制氧损伤诱导的内皮细胞E-选择素的表达
2
作者 糜建红 朱楚洪 应大君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45-347,F002,共4页
目的 :探讨外源性锌指蛋白基因A2 0对氧损伤诱导的内皮细胞E 选择素表达的影响。方法 :DOTAP脂质体介导 pcDNA3 .1EHA2 0质粒转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经G41 8筛选 ,免疫荧光检测A2 0基因的表达 ,原位杂交、免疫组化分别检测过氧化氢诱导... 目的 :探讨外源性锌指蛋白基因A2 0对氧损伤诱导的内皮细胞E 选择素表达的影响。方法 :DOTAP脂质体介导 pcDNA3 .1EHA2 0质粒转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经G41 8筛选 ,免疫荧光检测A2 0基因的表达 ,原位杂交、免疫组化分别检测过氧化氢诱导的内皮细胞E 选择素表达。结果 :A2 0基因在经G41 8筛选后的内皮细胞中得到高效表达 ,过氧化氢能诱导人内皮细胞E 选择素高表达 ,而A2 0基因能抑制 80 %以上过氧化氢诱导的内皮细胞E 选择素表达 ,两者间相差显著。结论 :A2 0基因能够显著抑制过氧化氢诱导的内皮细胞活化 ,有助于氧损伤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指蛋白 基因抑制 氧损伤 内皮细胞 E-选择素 基因表达 过氧化氢 A20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剂对动脉管壁弹性蛋白染色的影响
3
作者 糜建红 余汇洋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87-288,共2页
血管壁的形态和弹性问题与临床联系较密切,而管壁中弹性蛋白(弹性纤维)的相对含量、立体构筑及代谢状况对维持血管尤其是动脉的正常结构及弹性回缩功能起着重要作用。在用图像分析技术对动脉管壁弹性蛋白进行定量分析时,为避免其它成份... 血管壁的形态和弹性问题与临床联系较密切,而管壁中弹性蛋白(弹性纤维)的相对含量、立体构筑及代谢状况对维持血管尤其是动脉的正常结构及弹性回缩功能起着重要作用。在用图像分析技术对动脉管壁弹性蛋白进行定量分析时,为避免其它成份混染造成的测量误差,常采用特殊染色法单独显示弹性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管壁 弹性蛋白染色 固定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nt/β-catenin对低氧诱导绿色荧光蛋白小鼠神经干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崔晓萍 应大君 +5 位作者 陈建梅 余资江 董世武 张伟 糜建红 王廷华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5-129,共5页
目的:体外观察低氧对绿色荧光蛋白(GFP)小鼠神经干细胞(NSCs)增殖的影响,并探讨Wnt/β-catenin通路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经低氧(3±2)%O_2和常氧205O_2培养GFP小鼠海马组织NSCs,通过NSCs克隆形成率检测、BrdU掺入法和四唑盐比色... 目的:体外观察低氧对绿色荧光蛋白(GFP)小鼠神经干细胞(NSCs)增殖的影响,并探讨Wnt/β-catenin通路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经低氧(3±2)%O_2和常氧205O_2培养GFP小鼠海马组织NSCs,通过NSCs克隆形成率检测、BrdU掺入法和四唑盐比色法(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脂质体介导法将NSCs转染β-catenin,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染色、Western印迹法检测β-catenin表达情况,MTT法检测转染β-catenin后低氧对NSCs增殖的影响。结果:低氧组细胞克隆球形成率、BrdU阳性细胞数量、NSCs增殖活性、NSCs内β-catenin表达均显著高于常氧组;转染β- catenin的NSCs经低氧培养后,NSCs增殖活性明显高于未转染组。结论:体外低氧培养能促进NSCs增殖和NSCs内β-catenin表达;增加NSCs中β-catenin表达能促进低氧培养下NSCs的增殖。表明Wnt/β-catenin通路具有促进低氧诱导NSCs增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 绿色荧光蛋白 神经干细胞 增殖 WNT/Β-CATEN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 noggin 基因的重组腺病毒构建与鉴定 被引量:7
5
作者 余资江 应大君 +3 位作者 董世武 张伟 崔晓萍 糜建红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1-54,共4页
目的:构建小鼠 noggin 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并鉴定。方法:采用基因工程技术。经过2次亚克隆将 noggin 基因片段克隆至穿梭质粒 AdTrack-CMV 上,利用 pAdEasy-1系统进行细菌内同源重组后,脂质体转染 293T 细胞包装、扩增。采用 PCR ... 目的:构建小鼠 noggin 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并鉴定。方法:采用基因工程技术。经过2次亚克隆将 noggin 基因片段克隆至穿梭质粒 AdTrack-CMV 上,利用 pAdEasy-1系统进行细菌内同源重组后,脂质体转染 293T 细胞包装、扩增。采用 PCR 方法对重组体腺病毒进行鉴定,利用穿梭质粒中带有绿色荧光蛋白 GFP 报告基因,对病毒滴度和感染效率进行监测。结果:酶切鉴定及 PCR 结果证明 noggin 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构建成功,病毒滴度达6.3×10^(10)pfu/ml。结论:应用细菌内同源重组法成功构建了含小鼠 noggin 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病毒 noggin基因 同源重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20基因抑制内皮细胞组织因子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朱楚洪 应大君 +3 位作者 李黔宁 糜建红 张伟 孙建森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2年第6期404-407,共4页
目的 探讨外源性A2 0基因在内皮细胞获得表达及对脂多糖诱导的内皮细胞组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DOTAP脂质体介导的pCAGGSEHA2 0和pMAMneo基因转染 ,经G4 18筛选阳性单克隆 ,再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检测A2 0基因的表达 ,将转染A2 0基... 目的 探讨外源性A2 0基因在内皮细胞获得表达及对脂多糖诱导的内皮细胞组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DOTAP脂质体介导的pCAGGSEHA2 0和pMAMneo基因转染 ,经G4 18筛选阳性单克隆 ,再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检测A2 0基因的表达 ,将转染A2 0基因的内皮细胞与未转染的内皮细胞分别加脂多糖 ,经原位杂交及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检测组织因子基因的转录和表达 ,采用裂解内皮细胞一步复钙凝块时间测定法测定组织因子促凝活性。结果 成功构建了pCAGGSEHA2 0真核表达重组体 ,A2 0基因在经G4 18筛选后的内皮细胞中得到有效表达 ,能抑制 70 %组织因子的表达及凝块的形成。结论 A2 0基因能够明显抑制脂多糖诱导的内皮细胞组织因子的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20基因 内皮细胞组织因子 脂多糖类 血栓形成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制大鼠门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模型的解剖基础 被引量:5
7
作者 周丁华 应大君 +3 位作者 朱楚洪 糜建红 宋林 孙建森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09-111,共3页
采用血管灌注技术 ,对 4 0例成年 Wistar大鼠肝外门脉系统和侧副循环途径作了系统观察。结果表明 :大鼠脾静脉多为 2条 ,且具有由胃十二指肠静脉、胃冠状静脉与脾静脉合成的胃脾静脉干 ,肠系膜后静脉均汇入到肠系膜前静脉。除食管静脉... 采用血管灌注技术 ,对 4 0例成年 Wistar大鼠肝外门脉系统和侧副循环途径作了系统观察。结果表明 :大鼠脾静脉多为 2条 ,且具有由胃十二指肠静脉、胃冠状静脉与脾静脉合成的胃脾静脉干 ,肠系膜后静脉均汇入到肠系膜前静脉。除食管静脉与直肠下静脉外 ,左肾上腺静脉、精索内静脉或子宫静脉也是门脉高压时门腔侧副循环的重要通道。结扎门脉主干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脉高压 食管静脉曲张 动物模型 解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20基因在动脉粥样硬化损伤中对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6
8
作者 朱楚洪 应大君 +3 位作者 糜建红 董世武 张伟 魏勇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3年第5期325-327,共3页
目的 探讨A2 0基因抑制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oxidizedlowdensitylipoprotein ,oxLDL)诱导内皮细胞凋亡及相关机制。方法 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A2 0基因在oxLDL诱导内皮细胞中的表达。DOTAP脂质体转染pCAGGSEHA2 0和pMAMneo于原代... 目的 探讨A2 0基因抑制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oxidizedlowdensitylipoprotein ,oxLDL)诱导内皮细胞凋亡及相关机制。方法 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A2 0基因在oxLDL诱导内皮细胞中的表达。DOTAP脂质体转染pCAGGSEHA2 0和pMAMneo于原代培养的脐静脉内皮细胞 ,经G4 18筛选 ,A2 0表达经免疫荧光鉴定。原位末端标记法、原位杂交检测转染前后oxLDL诱导内皮细胞凋亡情况及同型半胱氨酸蛋白酶 (caspase 3)的表达情况。结果 A2 0基因在oxLDL诱导内皮细胞中不表达。oxLDL诱导内皮细胞凋亡达 2 6 % ,A2 0基因能显著抑制oxLDL诱导的内皮细胞凋亡情况及caspase 3的表达。结论 A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脂蛋白类 动脉硬化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小鼠神经干细胞的培养与鉴定 被引量:3
9
作者 崔晓萍 应大君 +4 位作者 余资江 陈建梅 董世武 糜建红 王廷华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92-595,共4页
目的:体外分离、培养及鉴定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转基因小鼠神经干细胞(neu- ral stem cells,NSCs),为利用其示踪研究NSCs分化机制奠定基础。方法:从新生GFP小鼠海马组织分离NSCs,采用无血清培养、扩增及传代;... 目的:体外分离、培养及鉴定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转基因小鼠神经干细胞(neu- ral stem cells,NSCs),为利用其示踪研究NSCs分化机制奠定基础。方法:从新生GFP小鼠海马组织分离NSCs,采用无血清培养、扩增及传代;免疫荧光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NSCs和神经细胞;荧光显微镜下观察GFP表达情况。结果:新生GFP小鼠大脑海马组织分离的NSCs具有自我增殖及分化成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的能力;连续传代后,神经球和分化后细胞的GFP表达不受影响。结论:成功分离并获得了GFP新生小鼠NSCs,该细胞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且稳定表达GFP。因此,源自GFP转基因小鼠的NSCs可以作为研究NSCs多向分化机制的有效示踪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荧光蛋白 小鼠 转基因 神经干细胞 细胞 培养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狗股动脉吻接后顺应性变化的形态学基础 被引量:2
10
作者 朱星红 陈尔瑜 +2 位作者 余汇洋 李振强 糜建红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478-481,共4页
目的:探讨动脉吻接后形态学变化、结构成分含量与顺应性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取术后1天、3天、7天、14天、30天、75天吻合口动脉段,切片分别用 HE,Weigert,Aniline blue, Neubert法染色,... 目的:探讨动脉吻接后形态学变化、结构成分含量与顺应性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取术后1天、3天、7天、14天、30天、75天吻合口动脉段,切片分别用 HE,Weigert,Aniline blue, Neubert法染色,光镜观察,图像分析系统测量各结构成分相对含量。结果:术后14天,吻合口已基本疤痕化,各时相点弹性纤维含量变化无显著性差异,胶原纤维含量呈增加之趋势,C/E值术后逐日增高,第14天最高。结论:血管修复过程,结构成分含量改变与吻合动脉顺应性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动脉 动脉吻合 顺应性变化 形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缺血再灌注后小鼠海马神经前体细胞的增殖 被引量:1
11
作者 邢艳 崔晓萍 +3 位作者 余资江 糜建红 宋林 应大君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3-46,共4页
目的:研究小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神经前体细胞的增殖。方法:采用无创微动脉夹夹闭小鼠双侧颈总动脉0·5h的方法制作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分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实验组小鼠脑缺血再灌注后1、3、5、7、14、21、28d组,共7个时相... 目的:研究小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神经前体细胞的增殖。方法:采用无创微动脉夹夹闭小鼠双侧颈总动脉0·5h的方法制作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分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实验组小鼠脑缺血再灌注后1、3、5、7、14、21、28d组,共7个时相点。各组小鼠于各时相点处死前注射5-溴脱氧尿苷嘧啶(BrdU)。处死后取出脑组织制备石蜡切片进行Nissl染色,BrdU免疫组织化学显色,观察脑组织缺血后的病理变化并比较缺血后不同时相点神经前体细胞增殖的差异。同时从小鼠心采血进行血气分析。结果:夹闭小鼠双侧颈总动脉的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可致PO2明显降低,PCO2明显升高,大脑皮质出现了缺血的形态学变化。小鼠海马BrdU+细胞在脑缺血再灌注后1d开始增加,7d达到高峰,28d恢复正常水平。结论:夹闭双侧颈总动脉是致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理想模型。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能激活海马神经前体细胞的增殖,并在术后7d达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 神经前体细胞 海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大脑中动脉原弹性蛋白mRNA表达的增龄变化
12
作者 文灿 朱星红 +2 位作者 孙建森 糜建红 宋林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47-450,共4页
目的 :检测各年龄组大鼠大脑中动脉原弹性蛋白mRNA表达的变化。方法 :原位杂交染色 ,常规光镜观察 ,图像分析 :结果 :大鼠大脑中动脉的内膜、中膜和外膜均有原弹性蛋白mRNA的表达 ,随年龄增加 ,表达显著减弱。结论 :原弹性蛋白mRNA表达... 目的 :检测各年龄组大鼠大脑中动脉原弹性蛋白mRNA表达的变化。方法 :原位杂交染色 ,常规光镜观察 ,图像分析 :结果 :大鼠大脑中动脉的内膜、中膜和外膜均有原弹性蛋白mRNA的表达 ,随年龄增加 ,表达显著减弱。结论 :原弹性蛋白mRNA表达减弱可能是弹性纤维含量随增龄而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 ,与老年性脑血管疾病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大脑中动脉 原弹性蛋白 mRNA 增龄变化 脑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力吻合动脉早期的结构成份与顺应性变化
13
作者 余汇洋 章玲 +1 位作者 陈尔瑜 糜建红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11-413,424,共4页
目的 :研究动脉张力吻合后 2周内结构成份及顺应性变化规律。方法 :在体测定狗股动脉张力吻合后不同时相点吻合口段的压力与直径相应的数据 ,计算出动脉的顺应性进行拟合后 ,建立顺应性与平均血压的关系。观测后的动脉常规切片 ,分别对... 目的 :研究动脉张力吻合后 2周内结构成份及顺应性变化规律。方法 :在体测定狗股动脉张力吻合后不同时相点吻合口段的压力与直径相应的数据 ,计算出动脉的顺应性进行拟合后 ,建立顺应性与平均血压的关系。观测后的动脉常规切片 ,分别对弹性纤维、胶原纤维和平滑肌行特殊染色 ,测量各结构成份相对含量。结果 :随术后时间延长 ,张力吻合动脉吻合口段的顺应性较吻合前逐渐降低 ,术后 1 4d降低最显著。术后 1d和 5d弹性纤维变化无显著性差异。术后 1~ 1 4d胶原纤维呈增加趋势 ,胶原纤维与弹性纤维含量的比值术后逐日增高。结论 :动脉张力吻合后近期吻合口段的可扩张能力较正常动脉有明显减弱 ,其变化与结构成份改变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力吻合动脉 结构成份 顺应性 胶原纤维 弹性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研究血管中膜平滑肌细胞形态、配布的方法
14
作者 张放鸣 糜建红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573-575,共3页
全面观察与测量血管平滑肌层的形态,是在纵面研究血管肌层配布及其变化的有效方法之一.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形态结构的研究,早期大多是在血管横断面上进行的.由于血管中膜平滑肌细胞彼此参差相连,一般的染色方法难以显示细胞周界,很难了解... 全面观察与测量血管平滑肌层的形态,是在纵面研究血管肌层配布及其变化的有效方法之一.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形态结构的研究,早期大多是在血管横断面上进行的.由于血管中膜平滑肌细胞彼此参差相连,一般的染色方法难以显示细胞周界,很难了解平滑肌在血管壁中的层次构造.电镜可逐个观察平滑肌细胞的形态和超微结构,但难以显示管壁中肌层的位置和配布.扫描电镜已能显示血管中膜平滑肌层的单层结构,但无法展示多层细胞间的构筑形式.我们在Hautchen技术的启示下,摸索出一种银染平滑肌细胞周界和纵面铺片的方法,在光镜下可大面积展示血管肌层的细胞形态和层间的细胞配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 平滑肌 细胞形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心脏迷走神经节前纤维的起源——HRP法研究
15
作者 江泽厚 许健 +2 位作者 徐敢熊 余建华 糜建红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274-276,共3页
将辣根过氧化物酶(HRP)结晶涂于大鼠右侧迷走神经心支近侧断端,在同侧迷走神经背侧运动核、疑核以及两核之间的网状结构内发现标记细胞。根据实验结果,对心脏迷走神经节前纤维的起源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心脏 迷走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udy of synovialization of non-synovial tendon and its significance
16
作者 张正治 刘正津 糜建红 《Journal of Medical Colleges of PLA(China)》 CAS 1996年第3期194-199,共6页
The non-synovial part of the tendon of the profound digital flexor of rabbits was put into the knee joint cavity aseptically and the non-synovial tendon of the digital flexor of a human fetus was cultured with synovia... The non-synovial part of the tendon of the profound digital flexor of rabbits was put into the knee joint cavity aseptically and the non-synovial tendon of the digital flexor of a human fetus was cultured with synovial cells in vitro.It was found the non-synovial tendon of rabbits was covered with a sheet of membrane-like tissue exhibiting the morphological features of the synovial membrane and the implanted tendon was kept free in the joint cavity without adhesion to the surrounding tissues.The surface of the human non-synovial tendon was covered with a layer of synovial cells.It is concluded that synovialization of a nonsynovial tendon can be achieved either in an environment full of synovial fluid in vivo or through tissue culture in vitr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NDON FLEXOR DIGITALIS SYNOVIAL membrane SYNOVIAL cell TISSUE cultu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