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青藏高原东南缘大凉山新生代隆升建造过程——多封闭系统低温热年代学与热模型限制
被引量:
16
1
作者
邓宾
雍自权
+4 位作者
刘树根
李智武
赵高平
米色子哈
汤聪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162-2175,共14页
长波长、低起伏度大凉山构造带新生代隆升剥露与建造过程是解译青藏高原东向扩展过程的关键核心地区之一.本文基于大凉山构造带喜德剖面和沐川剖面9件样品的多封闭系统低温热年代学年龄(即磷灰石(U-Th)/He(AHe)、磷灰石裂变径迹(...
长波长、低起伏度大凉山构造带新生代隆升剥露与建造过程是解译青藏高原东向扩展过程的关键核心地区之一.本文基于大凉山构造带喜德剖面和沐川剖面9件样品的多封闭系统低温热年代学年龄(即磷灰石(U-Th)/He(AHe)、磷灰石裂变径迹(AFT)和锆石(U-Th)/He(ZHe))定年,揭示出多封闭系统热年代学年龄与古岩性柱深度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即伴随古岩性柱深度增大,多封闭系统热年代学年龄明显减小.喜徳剖面多封闭系统低温热年代学AHe、AFT和ZHe年龄值分别为7—9Ma、14—22Ma和25—38Ma;沐川剖面多封闭系统低温热年代学AHe和AFT年龄值分别为10—26Ma、23—85Ma,ZHe年龄值为未完全退火年龄.多封闭系统热年代学和QTQt热史模拟揭示,大凉山构造带喜徳和沐川剖面岩性柱所有样品都经历大致相似的三阶段热演化过程,尤其是晚新生代快速隆升剥露阶段(30—20 Ma以来),其平均剥露速率分别为-0.15mm·a^-1和-0.20mm·a^-1,抬升剥露量分别为-3.0km和-1.5km.结合区域低温热年代学特征的大凉山构造带地表隆升动力学模型,揭示出重力均衡作用下地壳缩短与剥露作用(即构造隆升剥露机制)控制形成了现今大凉山造山带长波长、低起伏和高海拔地貌建造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热年代学
QTQt
隆升剥露
隆升动力学
大凉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四川盆地燕山期古构造发展及对油气的影响
被引量:
12
2
作者
孙玮
刘树根
+3 位作者
韩克猷
米色子哈
代寒松
孙东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0-75,共6页
利用Ro及古地温等资料重建地层的方法,对四川盆地燕山期古构造的演化过程进行分析,恢复其古构造格局。四川盆地燕山运动的主要构造发育期是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最终形成了三隆三拗的构造格局,即龙门山山前古隆起、川中古隆起、华蓥山-川...
利用Ro及古地温等资料重建地层的方法,对四川盆地燕山期古构造的演化过程进行分析,恢复其古构造格局。四川盆地燕山运动的主要构造发育期是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最终形成了三隆三拗的构造格局,即龙门山山前古隆起、川中古隆起、华蓥山-川东南古隆起和川西拗陷、川北拗陷、川鄂拗陷,3个拗陷连在一起形成了以川中、川东南隆起为中心的西、北、东半环状的拗陷的围绕,龙门山山前隆起带则沿龙门山分布。该构造格局的形成,特别是形成的燕山期古隆起对于油气的富集有很重要的指向性,同时对于陆相红层次生气藏的形成也有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山运动
古隆起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青藏高原东南缘大凉山新生代隆升建造过程——多封闭系统低温热年代学与热模型限制
被引量:
16
1
作者
邓宾
雍自权
刘树根
李智武
赵高平
米色子哈
汤聪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德国图宾根大学地球科学系
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攀西地质队
辽河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计算所
出处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162-2175,共1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402119
2014JQ0057
+2 种基金
41472107
41572111
41230313)联合资助
文摘
长波长、低起伏度大凉山构造带新生代隆升剥露与建造过程是解译青藏高原东向扩展过程的关键核心地区之一.本文基于大凉山构造带喜德剖面和沐川剖面9件样品的多封闭系统低温热年代学年龄(即磷灰石(U-Th)/He(AHe)、磷灰石裂变径迹(AFT)和锆石(U-Th)/He(ZHe))定年,揭示出多封闭系统热年代学年龄与古岩性柱深度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即伴随古岩性柱深度增大,多封闭系统热年代学年龄明显减小.喜徳剖面多封闭系统低温热年代学AHe、AFT和ZHe年龄值分别为7—9Ma、14—22Ma和25—38Ma;沐川剖面多封闭系统低温热年代学AHe和AFT年龄值分别为10—26Ma、23—85Ma,ZHe年龄值为未完全退火年龄.多封闭系统热年代学和QTQt热史模拟揭示,大凉山构造带喜徳和沐川剖面岩性柱所有样品都经历大致相似的三阶段热演化过程,尤其是晚新生代快速隆升剥露阶段(30—20 Ma以来),其平均剥露速率分别为-0.15mm·a^-1和-0.20mm·a^-1,抬升剥露量分别为-3.0km和-1.5km.结合区域低温热年代学特征的大凉山构造带地表隆升动力学模型,揭示出重力均衡作用下地壳缩短与剥露作用(即构造隆升剥露机制)控制形成了现今大凉山造山带长波长、低起伏和高海拔地貌建造过程.
关键词
低温热年代学
QTQt
隆升剥露
隆升动力学
大凉山
Keywords
Low-temperature thermochronology
QTQt
Uplift and exhumation
Uplift dynamics
Daliangshan
分类号
P314 [天文地球—固体地球物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四川盆地燕山期古构造发展及对油气的影响
被引量:
12
2
作者
孙玮
刘树根
韩克猷
米色子哈
代寒松
孙东
机构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地质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
出处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0-75,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基金资助项目(40739907)
文摘
利用Ro及古地温等资料重建地层的方法,对四川盆地燕山期古构造的演化过程进行分析,恢复其古构造格局。四川盆地燕山运动的主要构造发育期是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最终形成了三隆三拗的构造格局,即龙门山山前古隆起、川中古隆起、华蓥山-川东南古隆起和川西拗陷、川北拗陷、川鄂拗陷,3个拗陷连在一起形成了以川中、川东南隆起为中心的西、北、东半环状的拗陷的围绕,龙门山山前隆起带则沿龙门山分布。该构造格局的形成,特别是形成的燕山期古隆起对于油气的富集有很重要的指向性,同时对于陆相红层次生气藏的形成也有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
燕山运动
古隆起
四川盆地
Keywords
Yanshan movement ,paleo-uplift,Sichuan Basin
分类号
TE12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青藏高原东南缘大凉山新生代隆升建造过程——多封闭系统低温热年代学与热模型限制
邓宾
雍自权
刘树根
李智武
赵高平
米色子哈
汤聪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四川盆地燕山期古构造发展及对油气的影响
孙玮
刘树根
韩克猷
米色子哈
代寒松
孙东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