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激光雷达技术估算钱江源国家公园森林的地上生物量 被引量:8
1
作者 米湘成 余建平 +5 位作者 王宁宁 荚文 任海保 陈磊 庞勇 马克平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77-84,共8页
【目的】采用激光雷达结合地面调查的方法,拟合并预测钱江源国家公园森林的地上生物量,为国家公园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和动物生境质量评估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采用冠层结构指数量化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冠层高度和垂直复杂度,并结合地面... 【目的】采用激光雷达结合地面调查的方法,拟合并预测钱江源国家公园森林的地上生物量,为国家公园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和动物生境质量评估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采用冠层结构指数量化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冠层高度和垂直复杂度,并结合地面调查数据和地形数据,用模型拟合和预测钱江源国家公园的地上生物量。【结果】冠层结构指数中,与地上生物量的相关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冠层平均高度、冠层垂直复杂度、冠层最大高度。钱江源国家公园生物量分布主要在27.24~210.31 Mg/hm^(2)(0.05~0.95分位数),平均为111.21 Mg/hm^(2),总的生物量约为2.57×10^(6) Mg。【结论】结合冠层指数和地形变量能较好地模拟和预测钱江源国家公园地上生物量。钱江源国家公园有大面积低海拔集中分布的常绿阔叶林,冠层平均高度和冠层垂直复杂度都比较大,地上生物量高;同时,也有大面积人工林和次生林,这些人工林和次生林主要分布在国家公园成立后才开始保护的两个片区,冠层平均高度和冠层垂直复杂度小,地上生物量较低,有待进一步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上生物量 遥感 激光雷达 冠层结构指数 常绿阔叶林 钱江源国家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高产栽培专家决策系统的研制 被引量:24
2
作者 米湘成 邹应斌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88-191,共4页
为了给水稻高产栽培管理决策提供优化方案 ,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 ,以VisualC ++6 .0为开发工具 ,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用原型类表示知识类型 ,以及原型和瀑布型自顶向下的方法 ,开发出了南方双季稻区水稻栽培专家决策系统 .该系统依据可... 为了给水稻高产栽培管理决策提供优化方案 ,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 ,以VisualC ++6 .0为开发工具 ,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用原型类表示知识类型 ,以及原型和瀑布型自顶向下的方法 ,开发出了南方双季稻区水稻栽培专家决策系统 .该系统依据可视水稻生长模型 (VRGM)系统为基础 ,以水稻“旺壮重”高产栽培技术体系、一次性全层施肥法、水稻生产全程化控栽培管理技术等研究成果为知识中心 ,试图覆盖水稻生产全部栽培过程和方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高产栽培 专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级杂交水稻理想株型图像识别的探讨 被引量:4
3
作者 米湘成 邹应斌 +1 位作者 赵炳然 卢正川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51-153,共3页
为提供评判超级杂交水稻理想株型的方法和手段 ,以 Visual C+ +为工具 ,利用图像识别技术 ,提供了超级杂交水稻理想株型经图像的二值化、细线化处理。
关键词 超级杂交水稻 理想株型 图像识别 形态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码图像处理技术在水稻生长模拟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米湘成 邹应斌 +1 位作者 汤剑峰 朱贤林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4期287-289,共3页
利用数码图像技术,以 Visual C+ + 为开发工具,以图像管理系统为核心,建立水稻生长动态模拟系统.该系统由图形数据库、数值模拟系统及图形管理系统三部分组成,由图形管理系统动态地结合数值模拟的计算结果,进行水稻个体... 利用数码图像技术,以 Visual C+ + 为开发工具,以图像管理系统为核心,建立水稻生长动态模拟系统.该系统由图形数据库、数值模拟系统及图形管理系统三部分组成,由图形管理系统动态地结合数值模拟的计算结果,进行水稻个体及群体的生长过程图像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图像技术 生长模拟 可视C++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温敏核不育水稻雄性不育性的遗传与育种学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盛孝邦 徐庆国 +4 位作者 贾炜 陈立云 周国峰 汪扩军 米湘成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7年第3期214-218,共5页
对农垦 58S,安农 S- 1,衡农 S- 1等光温敏核不育系及衍生不育系的雄性不育性进行了遗传与育种学研究 .提出了光温敏核不育水稻雄性不育性遗传的“重复基因位点平行突变假说”,对影响光温敏雄性不育性表达的遗传背景进行了新的解释 ,并... 对农垦 58S,安农 S- 1,衡农 S- 1等光温敏核不育系及衍生不育系的雄性不育性进行了遗传与育种学研究 .提出了光温敏核不育水稻雄性不育性遗传的“重复基因位点平行突变假说”,对影响光温敏雄性不育性表达的遗传背景进行了新的解释 ,并提出了光温敏核不育水稻“生态遗传分类理论”和选育实用型光温敏核不育水稻的原理与技术路线 .在此基础上 ,选育出温光弱感型光敏核不育系“30 88S”和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培两优 2 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细菌核雄性不育 细胞遗传学 杂交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景观格局指数的钱江源国家公园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价分析 被引量:15
6
作者 余建平 伊晓霞 +3 位作者 余顺海 徐谊明 米湘成 任海保 《浙江林业科技》 2020年第4期30-36,共7页
利用浙江省开化县2014年二类资源调查数据,采用景观格局分析方法,从景观尺度分析了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以下简称钱江源国家公园)植被的构成和破碎化程度,研究了钱江源国家公园的完整性和原真性。结果表明,钱江源国家公园的景观类... 利用浙江省开化县2014年二类资源调查数据,采用景观格局分析方法,从景观尺度分析了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以下简称钱江源国家公园)植被的构成和破碎化程度,研究了钱江源国家公园的完整性和原真性。结果表明,钱江源国家公园的景观类型以常绿阔叶林、天然针叶林和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林为主;在核心保护区和生态保育区内分布着大面积呈原始状态的低海拔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具有重要保护价值。对各功能区景观破碎化分析表明,破碎化程度由大到小表现为:游憩展示区>传统利用区>生态保育区>核心保护区,与钱江源国家公园各功能区的保护与利用要求相符,但整体景观连通性较低。对各功能区内重要森林类型天然针叶林、常绿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的破碎化分析表明,三种植被类型的破碎化程度与各功能区破碎化程度一致,表现为核心保护区三种植被类型破碎化程度最低,受人为干扰轻,游憩展示区三种植被类型破碎化程度高,受人为干扰严重。以上分析表明,钱江源国家公园生态系统总体保持较好的完整性和原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江源国家公园 生态完整性 原真性 景观格局 景观破碎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小陇山暖温带针阔混交林大样地树木木材密度的空间变化 被引量:2
7
作者 苏巧灵 李梦琳 +8 位作者 田立新 李安民 袁士云 刘文桢 米湘成 黄继红 许玥 丁易 臧润国 《陆地生态系统与保护学报》 2021年第1期12-22,共11页
【目的】分析暖温带针阔混交林内木材密度的变化程度;探讨多元生境因子对不同群落木材密度空间分布的影响,揭示木材密度的种间和种内差异及其影响因素,为研究暖温带针阔混交林的物种共存与群落构建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在甘肃小陇山... 【目的】分析暖温带针阔混交林内木材密度的变化程度;探讨多元生境因子对不同群落木材密度空间分布的影响,揭示木材密度的种间和种内差异及其影响因素,为研究暖温带针阔混交林的物种共存与群落构建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在甘肃小陇山地区的暖温带针阔混交林内布设大样地,依据样地内所有胸径≥10 cm独立个体的木材密度实测数据,利用方差分解分析种内、种间以及群落水平上木材密度的变化程度;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探讨多元生境因子对群落水平木材密度空间分布的影响。【结果】样地内木材密度的差异主要来源于不同群落里树种间的差异,种间差异(71.70%)大于种内差异(28.30%)。在影响群落水平木材密度空间分布的因素中,非生物因子的影响大于生物因子。土壤因子中的pH值和地形因子中的海拔是影响木材密度的主要因子。在土壤pH值较低、海拔较高的群落中,木材密度的加权平均值较高。木材密度方差主要受土壤pH值影响,并随pH值的增大而增大。种内差异对木材密度加权平均值无显著影响,但对木材密度方差影响显著。【结论】甘肃小陇山针阔混交林木材密度空间异质性较强,非生物因子通过影响功能性状的总体分布来影响植物适应性,木材密度较高、种内差异较低的树种倾向于分布在海拔较高、土壤pH值较低的区域;相反,木材密度较低、种内差异较高的树种倾向于分布在海拔较低、土壤pH值较高的区域。在局域尺度下,忽视种内差异会导致木材密度方差被低估,影响对真实群落构建机制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密度 种内差异 生境空间异质性 针阔混交林 小陇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