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孕妇和门诊病人血清乙型肝炎免疫指标测定与医院感染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米亚英 米丽华 刘丽华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7年第2期126-127,共2页
测定356名拟住院孕妇和638例拟住院门诊病人血清HBsAg、HBeAg和HBcAb3项指标。结果显示:孕妇和门诊病人所测3项或前两项指标阳性率分别为2.25%和0.47%,仅HBsAg一项阳性率前者为5.90%,后... 测定356名拟住院孕妇和638例拟住院门诊病人血清HBsAg、HBeAg和HBcAb3项指标。结果显示:孕妇和门诊病人所测3项或前两项指标阳性率分别为2.25%和0.47%,仅HBsAg一项阳性率前者为5.90%,后者为4.33%。认为:对拟住院的孕妇和门诊病人应进行血清乙型肝炎免疫指标测定,以预防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乙型肝炎 放射免疫测定 交叉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因不明自然流产发病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米亚英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第1期24-25,54,共3页
目的通过对正常妊娠模型小鼠CBA×BALB/c与自然流产模型小鼠CBA×DBA/2某些生物学特性对比研究,探讨胎盘单位免疫异常、细胞增生和凋亡失衡以及细胞的识别和黏附能力下降或缺陷等与原因不明自然流产之间的关系。方法建立正常妊... 目的通过对正常妊娠模型小鼠CBA×BALB/c与自然流产模型小鼠CBA×DBA/2某些生物学特性对比研究,探讨胎盘单位免疫异常、细胞增生和凋亡失衡以及细胞的识别和黏附能力下降或缺陷等与原因不明自然流产之间的关系。方法建立正常妊娠小鼠模型CBA×BALB/c和自然流产小鼠模型CBA×DBA/2;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模型绒毛滋养层和蜕膜组织中细胞因子与受体([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其受体(TNFR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凋亡调控蛋白Bcl-2、Bax、Fas、FasL和细胞增殖与黏附相关蛋白PCNA、OPN、Survivin)的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ABC-ELISA)测定两组模型血清sTNFR的表达,采用DNA缺口原位末端标记技术(TUNEL)测定两组模型绒毛滋养层和蜕膜组织细胞凋亡。结果自然流产模型蜕膜组织中TNF-α、MCP-1和TNFR1均显著高于正常妊娠模型,血清sTNFR亦显著高于正常妊娠模型;绒毛滋养层和蜕膜组织中细胞凋亡指数自然流产模型明显高于正常妊娠模型;自然流产模型绒毛滋养层和蜕膜组织中PCNA、OPN和Survivin表达均低于正常妊娠模型。结论原因不明自然流产的发生与胎盘单位免疫异常、细胞的增生和凋亡失衡以及细胞的识别和黏附能力下降缺陷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自然流产 生殖免疫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常舌苔与舌苔溶菌酶含量的关系 被引量:8
3
作者 米丽华 白素青 米亚英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4期306-307,共2页
用琼脂平皿扩散法测定 42例正常舌苔及 6 6例异常舌苔者舌苔溶菌酶含量 ,结果正常舌苔组均值为 19.7mg/L ,异常舌苔组均值为 3 .6 2mg/L。经统计学处理两组舌苔溶菌酶含量有显著差异。为排除年龄因素影响 ,将被检者分两个年龄区对应研... 用琼脂平皿扩散法测定 42例正常舌苔及 6 6例异常舌苔者舌苔溶菌酶含量 ,结果正常舌苔组均值为 19.7mg/L ,异常舌苔组均值为 3 .6 2mg/L。经统计学处理两组舌苔溶菌酶含量有显著差异。为排除年龄因素影响 ,将被检者分两个年龄区对应研究正常舌苔组与异常舌苔组舌苔溶菌酶含量 ,结果正常舌苔组亦显著高于异常舌苔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苔 溶菌酶 异常舌苔 自然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的检测及其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杨秀兰 赵风云 +2 位作者 刘宏 米亚英 田秀娟 《临床医药实践》 2003年第5期325-327,共3页
目的 :研究胃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表达 ,探讨端粒酶活性表达与胃癌发生的关系。方法 :收集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胃癌标本 6 0例 ,将慢性浅表性胃炎及慢性萎缩性胃炎伴中重度非典型增生各 2 0例作为对照 ,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端粒酶。结果 :... 目的 :研究胃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表达 ,探讨端粒酶活性表达与胃癌发生的关系。方法 :收集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胃癌标本 6 0例 ,将慢性浅表性胃炎及慢性萎缩性胃炎伴中重度非典型增生各 2 0例作为对照 ,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端粒酶。结果 :6 0例胃癌中端粒酶的阳性率为 88.3% ( 5 3/ 6 0 ) ,2 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中重度非典型增生 2 0例的阳性率为 35 % ( 7/ 2 0 ) ,2 0例浅表性胃炎阳性率为 5 % ( 1/ 2 0 )。胃癌组与慢性浅表性胃炎及中重度非典型增生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 P<0 .0 1) ,非典型增生与浅表性胃炎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 P<0 .0 1) ,不同组织学分型胃癌其端粒酶阳性率差异均无显著性 ( P>0 .0 5 )。结论 :端粒酶在胃癌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但与组织学类型无相关性 ,同时端粒酶在某些癌前病变中也有一定程度的表达。端粒酶的检测对胃癌的诊断及治疗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端粒酶 活性 检测 癌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军团菌滤液对巨噬细胞消化细菌功能的影响
5
作者 谢皙子 张吉辉 +3 位作者 郭淑清 米亚英 王桂琴 薛有忠 《山西医学院学报》 1993年第2期101-103,250,共3页
豚鼠肺泡巨噬细胞经嗜肺军团菌培养物滤液处理后吞噬金黄色葡萄球菌,超微结构观察,毒力菌组胞内细菌结构基本完整,无毒菌组与对照组大致相似,菌体被消化破坏,提示毒力菌产物对Mφ消化降解胞内细菌的功能具有抑制作用。
关键词 军团病杆菌 巨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