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铁车站弱电设备间设备发热量确定方法
1
作者 王艳 篮杰 +1 位作者 李国栋 王海涛 《暖通空调》 2024年第2期114-120,共7页
介绍了一种地铁车站弱电设备间设备发热量确定新方法,该方法利用弱电设备发热量实测数据与模型预测数据相互验证,可以有效提高弱电设备发热量确定结果的准确性。研究了室内气温、地铁是否运营、设备额定功率和车站类型等因素对设备发热... 介绍了一种地铁车站弱电设备间设备发热量确定新方法,该方法利用弱电设备发热量实测数据与模型预测数据相互验证,可以有效提高弱电设备发热量确定结果的准确性。研究了室内气温、地铁是否运营、设备额定功率和车站类型等因素对设备发热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基于间接测量和预测模型的地铁车站弱电设备间设备发热量确定方法可以提高和保障设备发热量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室内气温会显著影响设备外表面和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及围护结构内表面热流密度,但对设备外表面热流密度的影响较小;地铁是否运营对弱电设备间设备发热量有较大影响,地铁运营期间设备发热量大于非运营期间;设备额定功率对弱电设备间设备发热量峰值有较大影响,车站类型和建筑面积对设备发热量峰值的影响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 弱电设备间 空调负荷 设备发热量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车以最高时速80~140 km/h通过不同长度隧道时车厢内舒适度研究
2
作者 范乐乐 篮杰 +2 位作者 于兴国 闫江涛 袁世杰 《暖通空调》 2024年第S01期294-297,共4页
随着国内大型城市的不断外扩,对轨道交通列车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隧道内压力及压力变化对人员的舒适性影响逐渐暴露出来。为保证乘客及司机的健康、舒适,本文针对隧道内列车中的压力变化等问题,建立了物理模型,设置了不同研究工况,通... 随着国内大型城市的不断外扩,对轨道交通列车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隧道内压力及压力变化对人员的舒适性影响逐渐暴露出来。为保证乘客及司机的健康、舒适,本文针对隧道内列车中的压力变化等问题,建立了物理模型,设置了不同研究工况,通过对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及理论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在列车气密性指数、区间隧道长度不变时,随着列车最高时速的增大,车厢内压力变化率逐渐变大;在列车最高时速、区间隧道长度不变时,随着气密性指数变大,车厢内压力变化率逐渐减小;列车通过区间隧道时,车厢内3 s压力变化幅值沿车长方向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区间隧道 压力变化 列车速度 仿真模拟 舒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车站客流预测方法比较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余伟之 夏三县 +5 位作者 篮杰 刘军 勾宇鹏 何大四 王亚勇 白晓燕 《智慧轨道交通》 2024年第4期98-103,共6页
为了更加合理地进行地铁车辆调度和制定人员配置方案,并在满足人们出行需求的基础上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对地铁客流量进行准确地短时预测是非常必要的,同时客流预测对地铁站厅空调系统的运行调节也具有重要作用。文章通过对郑州某地铁车... 为了更加合理地进行地铁车辆调度和制定人员配置方案,并在满足人们出行需求的基础上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对地铁客流量进行准确地短时预测是非常必要的,同时客流预测对地铁站厅空调系统的运行调节也具有重要作用。文章通过对郑州某地铁车站2014年6—7月的进站小时客流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构建季节性差分自回归滑动平均(SARIMA)模型、非线性自回归神经网络(NAR)模型和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模型,用统计数据进行模型训练并实施预测。通过在工作日客流预测中,发现LSTM模型在MAE、RMSE和R2上均优于其他模型,拟合系数R2达到0.9814,MAE为55.84,均方根误差为88.56;在非工作日客流预测中,LSTM模型同样表现出最好的效果,R2达到0.9817;SARIMA模型精度接近LSTM模型。这说明在对具有明显周期性数据预测时,无论是经典的时间序列方法还是先进的深度学习方法预测结果都很好,传统的神经网络因为无法捕捉周期性所以预测效果较差,预测精度相对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 客流 SARIMA模型 NAR神经网络 长短期记忆网络模型 短时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空调冷冻水系统定温差变供水温度和大温差控制策略转换条件研究
4
作者 夏三县 张少晨 +2 位作者 余伟之 篮杰 何大四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63-270,共8页
[目的]为实现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空调冷冻水系统在定温差变供水温度和大温差两种工况下的整体能耗最低,需对这两种控制策略的转换条件进行研究。[方法]以郑州某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为例,基于TRNSYS(瞬时系统模拟程序)建立定温差变供水温度和... [目的]为实现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空调冷冻水系统在定温差变供水温度和大温差两种工况下的整体能耗最低,需对这两种控制策略的转换条件进行研究。[方法]以郑州某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为例,基于TRNSYS(瞬时系统模拟程序)建立定温差变供水温度和大温差两种工况下的空调冷冻水系统模型,在满足空调冷冻水系统末端制冷量需求的前提下,分别研究冷冻水温差不变、供水温度为7~12℃,以及供水温度不变、供回水温差为5~10℃时对空调冷冻水系统能耗的影响。[结果及结论]两种控制策略的转换条件为:负荷率小于等于40%时,使用定温差变供水温度控制策略更节能;负荷率大于50%时,更适合采用大温差控制策略。该转换条件不仅能满足车站人员舒适度的要求,还实现了两种控制策略联合调控的目标,最终达到降低空调冷冻水系统整体能耗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车站 空调冷冻水系统 定温差变供水温度控制策略 大温差控制策略 转换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站厅火灾不同排烟模式下的排烟效率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篮杰 范乐乐 +3 位作者 余伟之 王艳 王健 张帅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48-153,共6页
为了提高地铁车站站厅层公共区的排烟效率,针对郑州某地铁车站站厅层公共区设计了不同的排烟工况。通过利用FDS模拟软件对不同的排烟工况进行仿真模拟,得到下排烟口、侧排烟口、顶排烟口3种工况下温度、能见度、CO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图,... 为了提高地铁车站站厅层公共区的排烟效率,针对郑州某地铁车站站厅层公共区设计了不同的排烟工况。通过利用FDS模拟软件对不同的排烟工况进行仿真模拟,得到下排烟口、侧排烟口、顶排烟口3种工况下温度、能见度、CO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图,通过对比分析得出结论:侧排烟口、顶排烟口、顶排风口均能满足人员的安全疏散要求;侧排烟口、顶排烟口比下排烟口的排烟效果好,侧排烟口和顶排烟口的排烟效果基本相同。通过进一步比较侧排烟口个数及大小对人员安全疏散的影响,得出:6个侧排烟口、3个侧排烟口比12个侧排烟口的排烟效果好;6个侧排烟口与3个侧排烟口的排烟效果基本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站厅火灾 仿真模拟 排烟模式 排烟效果 FD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站台屏蔽门漏风原因分析及建议 被引量:5
6
作者 篮杰 杨礼桢 《暖通空调》 2019年第10期1-5,64,共6页
目前国内外对屏蔽门漏风的研究大多关注屏蔽门开启状态下的漏风。通过分析实测数据发现,屏蔽门关闭状态下的漏风量较大。结合屏蔽门相关规范,梳理了屏蔽门在密封性能方面的规定,同时分析了屏蔽门安装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找出屏蔽门门体部... 目前国内外对屏蔽门漏风的研究大多关注屏蔽门开启状态下的漏风。通过分析实测数据发现,屏蔽门关闭状态下的漏风量较大。结合屏蔽门相关规范,梳理了屏蔽门在密封性能方面的规定,同时分析了屏蔽门安装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找出屏蔽门门体部件、门体与土建结构间的漏风原因,并给出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车站 站台屏蔽门 漏风量 密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车站火灾情况下“吸穿效应”对机械排烟效率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篮杰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5-38,共4页
通过理论分析,找出了影响地铁车站机械排烟效率的关键因素——吸穿效应。采用FDS软件模拟分析了下排烟口、侧排烟口工况中不同挡烟垂壁底标高时,排烟口处CO平均体积分数随排烟口下方烟气层厚度变化的情况。对比分析了排烟口下方的烟气... 通过理论分析,找出了影响地铁车站机械排烟效率的关键因素——吸穿效应。采用FDS软件模拟分析了下排烟口、侧排烟口工况中不同挡烟垂壁底标高时,排烟口处CO平均体积分数随排烟口下方烟气层厚度变化的情况。对比分析了排烟口下方的烟气层厚度变化时排烟系统的排烟效率变化情况。找出了最佳的排烟管底标高及站厅层公共区挡烟垂壁底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 火灾 吸穿效应 机械排烟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配式冷冻站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篮杰 杨礼桢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19年第3期245-250,268,共7页
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传统冷冻站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合郑州机场至许昌市域铁路工程(郑州段)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提出采用装配式冷冻站,可以有效的解决传统冷冻站在设计、采购、施工、建设管理等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并给出了具体应用方... 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传统冷冻站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合郑州机场至许昌市域铁路工程(郑州段)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提出采用装配式冷冻站,可以有效的解决传统冷冻站在设计、采购、施工、建设管理等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并给出了具体应用方案和对比分析,可供相关工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地铁车站 装配式冷冻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柱壁贴附通风在地铁车站公共区通风空调系统中的创新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孙心明 篮杰 余伟之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2-127,共6页
柱壁贴附通风模式是继传统混合式通风、置换通风等气流组织之后的一种新型送风模式。为改善地铁车站公共区气流组织,基于贴附通风设计原理,以郑州地铁车站站厅层公共区为例,通过CFD模拟研究适合地铁车站公共区使用的柱壁贴附通风系统,... 柱壁贴附通风模式是继传统混合式通风、置换通风等气流组织之后的一种新型送风模式。为改善地铁车站公共区气流组织,基于贴附通风设计原理,以郑州地铁车站站厅层公共区为例,通过CFD模拟研究适合地铁车站公共区使用的柱壁贴附通风系统,对其适用条件、设计方法以及应用优势进行相关分析探讨。研究表明,与传统混合通风模式相比,采用柱壁贴附通风模式的送风量约减少20.0%,冷负荷约减少16.2%,具有较好的节能效果。柱壁贴附通风适用于地铁车站等大空间建筑通风空调系统气流组织,且具有更均匀的温度场分布效果、更舒适的人体感受、更高的通风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 通风空调 贴附通风 气流组织 舒适度 节能性 温度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设备用房VAV变风量系统控制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艳 李焱池 +6 位作者 篮杰 夏三县 严清 余伟之 肖云婷 严天 徐新华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91-196,共6页
为实现碳达峰及碳中和的重大目标,地铁空调系统的能源节约问题愈发凸显。由于地铁设备管理用房的负荷随设备启停变化较为明显,传统定风量空调系统无法改变系统送风量,存在冷量浪费的问题。采用变风量空调系统可实现不同房间、不同时刻... 为实现碳达峰及碳中和的重大目标,地铁空调系统的能源节约问题愈发凸显。由于地铁设备管理用房的负荷随设备启停变化较为明显,传统定风量空调系统无法改变系统送风量,存在冷量浪费的问题。采用变风量空调系统可实现不同房间、不同时刻的按需送风。搭建郑州某地铁车站小系统变风量空调系统模拟平台,并与地铁设备用房负荷模型集成,实现房间风量的按需供给;通过变风量系统模拟平台对该地铁设备用房变风量系统进行控制模拟运行,研究系统的风量控制特性;对末端VAVbox中阀门开度进行控制,实现在不同负荷需求下房间的按需送风。结果表明,该系统实际运行风量与需求风量基本吻合,偏差小于1%;并进一步比较了定风量系统和变风量系统的温控效果,其中采用定风量系统房间温度降低至34℃(低于设计温度36℃),而变风量系统能够精确控制房间温度为36℃,避免了冷量浪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 变风量系统 设备管理用房 按需送风 控制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车站设备间设备发热量测量方法和分析计算
11
作者 李国栋 夏三县 +4 位作者 篮杰 刘军 孙心明 余伟之 王海涛 《河南科技》 2021年第30期72-74,共3页
地铁设备用房设备空调负荷占设备用房总空调负荷的比重很大,但缺少准确可靠的地铁设备用房设备发热量测量方法。该文总结地铁设备用房设备发热量的特点,比较分析了适用于地铁设备用房设备发热量的测量方法,给出了地铁设备用房设备发热... 地铁设备用房设备空调负荷占设备用房总空调负荷的比重很大,但缺少准确可靠的地铁设备用房设备发热量测量方法。该文总结地铁设备用房设备发热量的特点,比较分析了适用于地铁设备用房设备发热量的测量方法,给出了地铁设备用房设备发热量分析处理的理论公式和测量数据的处理方法。研究成果可用于指导地铁设备用房设备发热量测量和测量数据的分析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 设备发热量 测量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