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激素对红丝青叶组培苗生长及生理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郭雅宁 赵震扬 +8 位作者 梁梦婷 王梅 郭智勇 管连庆 马雯雯 姜炳阳 刘明慧 李俞静 孙验玲 《种子》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2-48,共7页
以水草红丝青叶组培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生长素(IAA、IBA、2,4-D)和6-KT在组培培养基中单独或联合使用对其生长及生理应答的变化影响。结果表明,在0.5~3.0μg/μL范围内,单独使用IBA或2,4-D的组培苗表型优于单独使用IAA或6-KT。当... 以水草红丝青叶组培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生长素(IAA、IBA、2,4-D)和6-KT在组培培养基中单独或联合使用对其生长及生理应答的变化影响。结果表明,在0.5~3.0μg/μL范围内,单独使用IBA或2,4-D的组培苗表型优于单独使用IAA或6-KT。当IAA或6-KT浓度等于或大于2.0μg/μL时,组培苗发育迟缓;在1.0μg/μL IBA和1.0μg/μL 6-KT或0.5μg/μL IBA和2.0μg/μL 6-KT联合使用早期,组培苗长势均突出,叶片的丙二醛含量较低,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较高。1.0~2.0μg/μL IBA和2.0μg/μL 6-KT联合使用早期抑制组培苗生长,长期使用会导致其茎尖烧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丝青叶 组织培养 IBA 6-K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单独或组合使用对红丝青叶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郭雅宁 赵震扬 +5 位作者 梁梦婷 王梅 郭智勇 管连庆 马雯雯 孙验玲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9期57-64,共8页
为探究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对水生植物组培苗的作用规律,研究了生长素(IAA、IBA和2,4-D)与细胞分裂素(6-KT)对典型水生观赏植物红丝青叶(Hygrophila polysperma)的影响。结果表明,组培培养基中单独添加不同浓度梯度的IAA、IBA、2,4-D或6-... 为探究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对水生植物组培苗的作用规律,研究了生长素(IAA、IBA和2,4-D)与细胞分裂素(6-KT)对典型水生观赏植物红丝青叶(Hygrophila polysperma)的影响。结果表明,组培培养基中单独添加不同浓度梯度的IAA、IBA、2,4-D或6-KT,组培苗在各种激素处理下,随着浓度的升高,均表现出先促进后抑制的表型,其中IAA组表现显著,因此进一步研究IAA与6-KT的组合使用对组培苗的影响。组合添加IAA与6-KT处理18 d后,随着处理浓度的升高,整体有促进组培苗生长的趋势,其中1.0μg·μL^(-1)IAA+1.0μg·μL^(-1)6-KT的处理效果最好,但随着6-KT浓度的升高,组培苗的叶片更为膨大。组培苗在培养瓶中继续生长67 d后,较高浓度的IAA+6-KT组合的叶片出现卷曲,底部变焦枯。其中1.0~2.0μg·μL^(-1)IAA+2.0μg·μL^(-1)6-KT组合使其组培苗分孽较多,叶片较大,特别是2.0μg·μL^(-1)IAA+2.0μg·μL^(-1)6-KT的处理,进一步检测叶片的可溶性物质含量,发现该组合叶片的丙二醛含量较高,脯氨酸含量较低。综上可知,植物激素在红丝青叶的组织培养中应用浓度不宜过高,1.0μg·μL^(-1)IAA+1.0μg·μL^(-1)6-KT组合短期处理效果最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培养 红丝青叶 IAA 6-K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草组培污染防治实验教学改革
3
作者 姜炳阳 曹广龙 +9 位作者 李伟杰 赵震扬 郭雅宁 王梅 梁梦婷 郭智勇 管连庆 马雯雯 刘明慧 孙验玲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17期105-108,共4页
为探究水草组织培养污染的污染源及药物防治措施,本研究对水草组培污染防治实验训练进行教学设计,采用水草组织细胞培养课程与水草组培污染防治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对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进行探讨,并分析实验内容及流程。以典型的水草... 为探究水草组织培养污染的污染源及药物防治措施,本研究对水草组培污染防治实验训练进行教学设计,采用水草组织细胞培养课程与水草组培污染防治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对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进行探讨,并分析实验内容及流程。以典型的水草红丝青叶(Hygrophila polysperma)为对象进行组织培养,通过从污染菌中进行细菌和真菌的分离和纯化,采用16S rDNA和ITS基因测序,并结合表型分析进行种类鉴定,明晰了污染菌的种类。进一步对污染菌开展防治药物筛选,通过药敏实验获得了有效的药物组合,加入培养基进行组培培养基优化,取得了一定的抗菌防治效果。该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熟练掌握水草组培污染防治技术原理、方案及应用等,为水草扩繁生产和相关科学研究培养专业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培养 红丝青叶 细菌 真菌 污染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研训练融入水产类专业本科教学的改革与实践——以《水草组织细胞培养》课程为例
4
作者 马雯雯 姜炳阳 +5 位作者 郭智勇 梁梦婷 王梅 管连庆 郭雅宁 孙验玲 《养殖与饲料》 2024年第7期133-138,共6页
[目的]《水草组织细胞培养》是水族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课程,将科研训练融入本门课程教学,以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方法]首先针对水草组培过程中污染频发这一现象,引入科研问题,并设计应对的实验防治方案与操作流程... [目的]《水草组织细胞培养》是水族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课程,将科研训练融入本门课程教学,以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方法]首先针对水草组培过程中污染频发这一现象,引入科研问题,并设计应对的实验防治方案与操作流程,进行详细讲解和实验演示,然后安排同学们分组执行实验,并进行后续实验观察与数据分析,最终有效完成组培污染的治理。[结果]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升了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使课堂教学效果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结论]将科研训练融入课程,既锻炼了同学们的实践能力、理论应用及科研探索能力,又使其能够学以致用,去解决实际生产问题,为以后从事水草扩繁生产和相关科学研究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培养 污染防治 科研训练 教学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