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化学键合法制备长效抗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材料及其性能 被引量:12
1
作者 张祺 陆甦晖 +4 位作者 郑安呐 管涌 危大福 黄添华 李书召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73-880,共8页
通过化学反应将抗菌剂聚六亚甲基盐酸胍(PHMG)键合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基体上,制得抗菌剂质量分数为15%的PET抗菌母料(PET-g-PHMG),PHMG与PET的键合效率达93.7%.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结果表明,化学键的键合作用提高了PHMG与PET... 通过化学反应将抗菌剂聚六亚甲基盐酸胍(PHMG)键合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基体上,制得抗菌剂质量分数为15%的PET抗菌母料(PET-g-PHMG),PHMG与PET的键合效率达93.7%.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结果表明,化学键的键合作用提高了PHMG与PET的相容性,使得极性的PHMG以纳米尺寸均匀分布在PET-g-PHMG中.在PET基体中添加少量PET-g-PHMG,可制成不同抗菌剂含量的PET样品,抗菌母料PET-g-PHMG的添加可抑制PET基体的降解,提高抗菌PET样品的特性黏度.所得抗菌PET样品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均在99%以上,即使反复水洗,抗菌性能也无明显降低.该抗菌PET样品具有良好的可纺性,通过熔融纺丝可以制成抗菌PET纤维,其抗菌性能具有耐水洗性,抗菌动力学测试结果表明,该抗菌PET样品对革兰氏阴性和阳性细菌还具有较快速的杀灭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化学键合 长效抗菌 接枝改性 胍盐抗菌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交联结构对聚丙烯的流变性能及发泡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许治昕 张壮 +3 位作者 许祥 管涌 危大福 郑安呐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1-55,共5页
采用自制的不饱和聚酯对线型均聚聚丙烯进行熔融接枝改性。改性后的聚丙烯形成了一种微交联结构,其中凝胶含量约为10%,且凝胶的交联点之间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达到3.0×105。这种微交联的聚丙烯和未改性的线型聚丙烯相比,具有相近的剪... 采用自制的不饱和聚酯对线型均聚聚丙烯进行熔融接枝改性。改性后的聚丙烯形成了一种微交联结构,其中凝胶含量约为10%,且凝胶的交联点之间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达到3.0×105。这种微交联的聚丙烯和未改性的线型聚丙烯相比,具有相近的剪切黏度和熔体流动速率,但熔体弹性明显增加,且有应变硬化行为,其最大拉伸黏度是本体聚丙烯的10倍。因此,微交联结构的引入改善了聚丙烯的发泡性能。以超临界二氧化碳为发泡剂,在不加入成核剂的条件下,得到了泡孔密度为1.1×109cm-3的微孔泡沫塑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交联 流变 微孔泡沫 超临界二氧化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苯乙烯多单体熔融接枝粉末聚丙烯 被引量:7
3
作者 李书召 肖苗苗 +3 位作者 危大福 管涌 郑安呐 胡福增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4-50,共7页
用转矩流变仪研究了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和粉末聚丙烯(PP)的熔融接枝反应。研究表明:采用粉末PP有利于吸收液态接枝单体,使各组分均匀分散在PP基体中,从而使GMA的接枝效率显著提高。加入第2单体苯乙烯(St)可有效控制PP降解,促进GM... 用转矩流变仪研究了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和粉末聚丙烯(PP)的熔融接枝反应。研究表明:采用粉末PP有利于吸收液态接枝单体,使各组分均匀分散在PP基体中,从而使GMA的接枝效率显著提高。加入第2单体苯乙烯(St)可有效控制PP降解,促进GMA接枝。通过对苯乙烯用量、引发剂用量、温度等影响接枝反应因素的系统研究,确定了优化的熔融接枝反应工艺条件为:在100 g PP粉末中,加入St和GMA各12 g,过氧化二异丙苯DCP 1.4 g,反应温度170℃时,GMA的接枝效率最高,可以达到94.0%,接枝率达11.3%,此时接枝产物的熔体流动速率(MFR)也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末聚丙烯 熔融接枝 苯乙烯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离子本体开环聚合反应挤出合成聚三氟丙基甲基硅氧烷 被引量:6
4
作者 高亚娟 杨鹏 +2 位作者 管涌 危大福 郑安呐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0-23,共4页
以同向紧啮合双螺杆挤出机为反应器,硅醇钠/乙酸乙酯(EA)为引发体系,通过三氟丙基甲基环三硅氧烷(F3)阴离子本体开环聚合,制备了聚三氟丙基甲基硅氧烷(PMTFPS)。采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1H-NMR)和凝胶渗透色谱(GPC)确认了聚合物... 以同向紧啮合双螺杆挤出机为反应器,硅醇钠/乙酸乙酯(EA)为引发体系,通过三氟丙基甲基环三硅氧烷(F3)阴离子本体开环聚合,制备了聚三氟丙基甲基硅氧烷(PMTFPS)。采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1H-NMR)和凝胶渗透色谱(GPC)确认了聚合物的结构与分子量,用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分析了副产物的组成。研究表明,提高反应温度和EA用量可使反应平衡点提前到达。而螺杆转速对反应的主要影响在于改变聚合反应时间。因此,控制适当反应条件,使反应在平衡点到来时间之前终止,可得到高分子量以及高收率的PMTFPS。所得产物的数均分子量为2.41×105,分子量分散指数为1.12,产率为9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离子本体开环聚合 乙酸乙酯 聚三氟丙基甲基硅氧烷 反应挤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键合型抗菌水凝胶敷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周雯婷 郭吟竹 +2 位作者 李兴茂 管涌 郑安呐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26-229,共4页
以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为偶联剂,将胍盐低聚物(PHMG)接枝到聚乙烯醇(PVA)上,合成了PVA接枝物(PVA-g-PHMG)。然后,将一定比例的PVA-g-PHMG与明胶共混,制备了抗菌水凝胶敷料(AHD)。通过红外光谱(FTIR)、元素分析证实了PHMG对PVA的接枝反应... 以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为偶联剂,将胍盐低聚物(PHMG)接枝到聚乙烯醇(PVA)上,合成了PVA接枝物(PVA-g-PHMG)。然后,将一定比例的PVA-g-PHMG与明胶共混,制备了抗菌水凝胶敷料(AHD)。通过红外光谱(FTIR)、元素分析证实了PHMG对PVA的接枝反应;通过吸液测试、抗菌测试表征了AHD的理化性能。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wNaOH=0.6%(wt,质量分数,下同),wGDE=8%,反应时间3h时,PVA-g-PHMG中PHMG的接枝效率最高,可达35.5%;当wPHMG>0.94%时,AHD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与大肠杆菌的抑菌率可以达到99%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敷料 水凝胶 抗菌 键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艺温度对超临界CO2发泡聚丙烯泡孔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张壮 许治昕 +1 位作者 郑安呐 管涌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55-661,共7页
以自制的高熔体强度聚丙烯为原料,利用超临界流体技术制备了聚丙烯发泡材料。重点考察了发泡温度对所得聚丙烯泡孔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155-170℃为适宜发泡的温度区间,随着温度的降低,泡孔密度增加,平均泡孔直径减小;当发泡温度为16... 以自制的高熔体强度聚丙烯为原料,利用超临界流体技术制备了聚丙烯发泡材料。重点考察了发泡温度对所得聚丙烯泡孔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155-170℃为适宜发泡的温度区间,随着温度的降低,泡孔密度增加,平均泡孔直径减小;当发泡温度为160℃时,泡孔密度、平均泡孔直径和表观密度依次分别为1.03×107cell/cm3、73.86μm和0.016 g/cm3,此时发泡倍率最大,达到55倍;温度通过影响聚丙烯的结晶速率、熔体的黏弹性以及发泡剂在聚丙烯熔体中的溶解度和扩散系数等来控制泡孔结构和发泡倍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2 聚丙烯 发泡 泡孔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容剂对阻燃剂/聚丙烯体系热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娜 夏寅 +3 位作者 毛纵文 王良 管涌 郑安呐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90-93,98,共5页
选用丙烯酸接枝聚丙烯(PP-g-AA)、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P-g-MAH)及N-羟甲基丙烯酰胺接枝聚丙烯(PP-g-NMAM)3种相容剂来改善聚磷酸铵/季戊四醇膨胀型阻燃剂(IFR)与聚丙烯的相容性。力学性能和扫描电镜(SEM)分析结果表明,PP-g-MAH/PP/IFR... 选用丙烯酸接枝聚丙烯(PP-g-AA)、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P-g-MAH)及N-羟甲基丙烯酰胺接枝聚丙烯(PP-g-NMAM)3种相容剂来改善聚磷酸铵/季戊四醇膨胀型阻燃剂(IFR)与聚丙烯的相容性。力学性能和扫描电镜(SEM)分析结果表明,PP-g-MAH/PP/IFR具有较好的相容性及力学性能,能较好地解决阻燃剂在聚丙烯体系中的团聚现象。氧指数(LOI)和垂直燃烧UL94测试结果表明,相容剂的加入对PP/IFR体系的燃烧性能影响不大,PP-g-MAH效果最佳,加入10%的PP-g-MAH,IFR的含量为30%时,LOI达到32.8%,UL94测试达到V-0级。热分析发现,季戊四醇和聚磷酸铵是通过酯化反应成炭而形成一层保护膜,保护膜起到隔热隔氧的作用而阻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容剂 膨胀型阻燃剂 聚丙烯 接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性单体锂系阴离子嵌段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3
8
作者 陈波 王继铭 +3 位作者 束民泽 邹斌 管涌 郑安呐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007-2013,共7页
以酚锂作为副反应抑制剂,以正丁基锂或1,1-二苯基乙烯盖帽的正丁基锂为引发剂,通过顺次添加单体的方法,合成了结构明确的聚异戊二烯-b-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I-b-PMMA)和聚甲基丙烯酸正丁酯-b-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BMA-b-PMMA)2种嵌段聚合物... 以酚锂作为副反应抑制剂,以正丁基锂或1,1-二苯基乙烯盖帽的正丁基锂为引发剂,通过顺次添加单体的方法,合成了结构明确的聚异戊二烯-b-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I-b-PMMA)和聚甲基丙烯酸正丁酯-b-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BMA-b-PMMA)2种嵌段聚合物.嵌段聚合反应中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转化率均高于90%,通过核磁图谱计算的链节摩尔比与理论设计值吻合.PI-b-PMMA和PBMA-b-PMMA的分子量分别达到4×104和1.6×104.在环己烷中,通过顺次添加单体的方法,合成了结构明确的聚苯乙烯-b-聚异戊二烯-b-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S-b-PI-b-PMMA)三嵌段共聚物,各单体的转化率均达到100%,并且产物中的链节摩尔比和理论设计值一致,最终产物的分子量达到7.4×104,分子量分布仅为1.28,为极性三嵌段热塑性弹性体以及有机玻璃透明增韧剂的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离子活性聚合 酚锂 甲基丙烯酸甲酯 嵌段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乙叉二膦酸三聚氰胺盐的合成及膨胀阻燃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金芳芳 丁逸飞 +2 位作者 夏寅 管涌 郑安呐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2-27,33,共7页
利用羟基乙叉二膦酸(HEDP)与三聚氰胺(MEL)合成了水溶性很小的羟基乙叉二膦酸三聚氰胺盐(HEDP·MEL)。通过ICP,N-S分析得出HEDP与MEL以摩尔比为1∶1进行反应,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结果证明了HEDP·MEL是一种新型的结晶型盐。热... 利用羟基乙叉二膦酸(HEDP)与三聚氰胺(MEL)合成了水溶性很小的羟基乙叉二膦酸三聚氰胺盐(HEDP·MEL)。通过ICP,N-S分析得出HEDP与MEL以摩尔比为1∶1进行反应,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结果证明了HEDP·MEL是一种新型的结晶型盐。热重分析及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测试,结果表明HEDP·MEL的热稳定性良好,与季戊四醇(PER)复配形成的HEDP·MEL-PER体系燃烧后得到稳定的炭质。将HEDP·MEL-PER阻燃体系用于聚丙烯(PP)的阻燃改性与传统的聚磷酸铵-季戊四醇(APP-PER)体系及相似的羟基乙叉二膦酸铵-季戊四醇(HEDPAPER)体系进行对比发现,阻燃体系在基体中的分散性较好,阻燃试样力学性能较好,水洗后阻燃性能几乎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乙叉二膦酸三聚氰胺盐 水溶性 聚丙烯 阻燃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效剂在PP/IFR体系中的协效作用机理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娜 夏寅 +2 位作者 毛纵文 管涌 郑安呐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3-40,共8页
研究了聚丙烯(PP)/膨胀型阻燃剂(IFR)体系所使用协效剂的协效作用。极限氧指数(LOI)与垂直燃烧(UL-94)测试结果表明:将各种协效剂加入到PP/IFR中,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阻燃性能;通过热重分析(TGA)测试,将协效剂按作用机理分为3类:与... 研究了聚丙烯(PP)/膨胀型阻燃剂(IFR)体系所使用协效剂的协效作用。极限氧指数(LOI)与垂直燃烧(UL-94)测试结果表明:将各种协效剂加入到PP/IFR中,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阻燃性能;通过热重分析(TGA)测试,将协效剂按作用机理分为3类:与聚磷酸铵(APP)和季戊四醇(PER)均不发生化学反应的协效剂;仅与APP反应而不与PER反应的协效剂;与APP,PER都发生化学反应的协效剂。并通过电子扫描显微镜(SEM)和炭层强度测试对燃烧后所形成的炭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虽然协效剂作用机理不同,但本质上都对炭层具有一定的增强作用,使炭层附着于基体表面,阻隔热量与氧气进入到燃烧区域,从而达到阻燃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PP) 膨胀型阻燃剂(IFR) 协效剂 协效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填料对不同膨胀型阻燃体系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夏寅 金芳芳 +3 位作者 毛纵文 丁逸飞 管涌 郑安呐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4-50,共7页
对比了聚丙烯(PP)基体中,不同填料对聚磷酸铵(APP)-季戊四醇(PER)与磷酸胍(GP)-PER膨胀型阻燃(IFR)体系产生的不同影响,并以填料Si O2、Ca CO3、Sb2O3以及Al2O3为代表,进行了研究。极限氧指数(LOI)结果表明填料与APP-PER体系复配后,LOI... 对比了聚丙烯(PP)基体中,不同填料对聚磷酸铵(APP)-季戊四醇(PER)与磷酸胍(GP)-PER膨胀型阻燃(IFR)体系产生的不同影响,并以填料Si O2、Ca CO3、Sb2O3以及Al2O3为代表,进行了研究。极限氧指数(LOI)结果表明填料与APP-PER体系复配后,LOI提高,并产生协同作用,但与GP-PER体系复配后,LOI降低,产生拮抗作用。SEM-EDS结果表明,填料加入APP-PER体系后改善了炭层致密性,炭层中的填料被大量可溶性含磷降解产物(PDPs)包覆、粘结,而填料加入GP-PER体系后却富集在炭层表面,破坏炭层致密性。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GP-PER体系的炭层表面富集的粒子为填料本身或相应磷酸盐以及聚磷酸盐。热失重、离子色谱等测试表明,在2种IFR体系产生的炭层中,PDPs的含量和性状差异较大,应是填料对炭层产生协同或拮抗作用的关键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料 膨胀型阻燃体系 聚丙烯 炭层 含磷降解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酸乙酯在D3F阴离子开环聚合中的促进作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鹏 高亚娟 +1 位作者 管涌 郑安呐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431-1435,共5页
以硅醇钠为引发剂,乙酸乙酯(EA)为极性调节剂,在HAAKE转矩流变仪中合成了聚三氟丙基甲基硅氧烷(PMTFPS),探讨了三氟丙基甲基环三硅氧烷(D3F)聚合过程中EA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在120℃下,引发剂质量分数为2.74%,EA极性调节剂浓度为0.30 m... 以硅醇钠为引发剂,乙酸乙酯(EA)为极性调节剂,在HAAKE转矩流变仪中合成了聚三氟丙基甲基硅氧烷(PMTFPS),探讨了三氟丙基甲基环三硅氧烷(D3F)聚合过程中EA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在120℃下,引发剂质量分数为2.74%,EA极性调节剂浓度为0.30 mol/L,反应4 min时,PMTFPS的数均分子量(M-n)达到最大(2.45×105),产率为89.2%.通过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分析可知,此反应条件下环状硅氧烷副产物含量较低,仅为0.74%,说明此条件下链反咬副反应得到很好的抑制.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热失重分析(TGA)结果表明,PMTFPS可以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硅聚合物 乙酸乙酯 阴离子开环聚合 转矩流变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系阴离子聚合机理及形成的插花状聚合物超分子 被引量:2
13
作者 吴尚翰 管涌 +3 位作者 陈波 危大福 李书召 郑安呐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7-61,共5页
采用n-BuLi与t-BuLi分别引发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以及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本体及溶液的阴离子聚合。用凝胶渗透色谱及核磁共振锂谱对聚合过程进行了研究。发现以n-BuLi引发聚合初期,可形成一种插花状聚合物超分子,并违反经典的真溶液理... 采用n-BuLi与t-BuLi分别引发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以及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本体及溶液的阴离子聚合。用凝胶渗透色谱及核磁共振锂谱对聚合过程进行了研究。发现以n-BuLi引发聚合初期,可形成一种插花状聚合物超分子,并违反经典的真溶液理论。其在室温时在自身的良溶剂中保持不溶,除非在接近该聚合物Tg温度长时间搅拌,方可令其解离。t-BuLi在引发聚合时,同时存在四缔合体及二缔合体活性种。随着聚合的延续,四缔合体逐渐解离成二缔合体活性种。在非极性条件下,t-BuLi可形成少量无活性的超大缔合物,四氢呋喃可令其解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锂 阴离子聚合 机理 插花状 超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化及交联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制备及其发泡性能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军 吴祖鹏 +2 位作者 郑安呐 管涌 危大福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9-35,共7页
采用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与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低聚物(GS)的化学键合产物(PBT-GS)为扩链剂,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熔融反应,制备了支化及交联PET。分析了反应过程的扭矩变化,以及支化及交联PET的特性黏数、交联度... 采用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与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低聚物(GS)的化学键合产物(PBT-GS)为扩链剂,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熔融反应,制备了支化及交联PET。分析了反应过程的扭矩变化,以及支化及交联PET的特性黏数、交联度和流变性能。并以超临界CO2为物理发泡剂,通过釜式发泡对比了支化及交联PET的可发性,制备了平均泡孔直径为50~75μm、泡孔密度为1×108~4×108 cells/cm3、泡孔形貌规整的PET泡沫材料,研究了发泡温度和饱和压力对发泡过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支化 交联 发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增塑剂和紫外光辐射对SBS压敏胶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郑阳 蔡梦霞 +1 位作者 管涌 郑安呐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93-96,共4页
以合成的丙烯酸长链烷烃酯为活性增塑剂,研究其添加量对于SBS热熔型压敏胶性能的影响,同时研究了体系中加入TPO为光引发剂后,UV辐射对于压敏胶性能的影响。通过DMA和压敏胶带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10%活性增塑剂加入可将压敏胶体系的... 以合成的丙烯酸长链烷烃酯为活性增塑剂,研究其添加量对于SBS热熔型压敏胶性能的影响,同时研究了体系中加入TPO为光引发剂后,UV辐射对于压敏胶性能的影响。通过DMA和压敏胶带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10%活性增塑剂加入可将压敏胶体系的初粘力从小于4号提高到粘住6号小球,UV辐射可以在保证初粘性能的同时获得30h的持粘性能,得到性能和丙烯酸酯类压敏胶带相似的SBS为基体的热熔型压敏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增塑剂 热熔型压敏胶(HMPSA) 紫外光辐射 DM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支化聚丙烯结晶性对低温釜式发泡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胡渠敦 李军 +2 位作者 郑安呐 管涌 李书召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33-138,共6页
以自制的长支化聚丙烯(LCB PP)为原料,进行不同热历史处理,研究了LCB PP结晶状态与低温固相发泡行为之间的关系。由于自制的LCB PP带有较多的支化结构,在结晶过程中可以起到异相成核的作用,因此在较高降温速率下,可以制得微晶尺寸较小,... 以自制的长支化聚丙烯(LCB PP)为原料,进行不同热历史处理,研究了LCB PP结晶状态与低温固相发泡行为之间的关系。由于自制的LCB PP带有较多的支化结构,在结晶过程中可以起到异相成核的作用,因此在较高降温速率下,可以制得微晶尺寸较小,晶区不完善的LCB PP。结果表明,结晶度、晶区完善程度和微晶尺寸对自制LCB PP熔点以下的低温固相发泡行为有着显著影响,三者之间存在协同作用:随LCB PP结晶度降低,晶区不完善度增加,微晶尺寸减小,CO2在LCB PP基体中的溶解度和扩散系数显著提高,且LCB PP发泡后的泡孔结构明显改善;同时,低结晶度、小微晶尺寸,晶区完善度较低的LCB PP在固相发泡时有更宽的可发泡温度区间和更高的发泡倍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支化聚丙烯 结晶度 晶区完善程度 微晶尺寸 固相发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耐水膨胀型阻燃剂的合成及阻燃聚丙烯 被引量:3
17
作者 朱佳雯 丁逸飞 +2 位作者 吴涛 管涌 郑安呐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4-41,48,共9页
以氨基三亚甲基膦酸(ATMP)和三聚氰胺(MEL)为原料合成了一种耐水膨胀型阻燃剂氨基三亚甲基膦酸三聚氰胺盐(ATMPMEL)。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元素分析和溶解度分析结果表明,ATMP与三聚氰胺的摩尔比接近1:2生成的ATMPMEL表现出优异的耐水... 以氨基三亚甲基膦酸(ATMP)和三聚氰胺(MEL)为原料合成了一种耐水膨胀型阻燃剂氨基三亚甲基膦酸三聚氰胺盐(ATMPMEL)。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元素分析和溶解度分析结果表明,ATMP与三聚氰胺的摩尔比接近1:2生成的ATMPMEL表现出优异的耐水性。通过极限氧指数(LOI)、UL-94垂直测试、锥形量热测试研究了聚丙烯(PP)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结果证实,ATMPMEL/季戊四醇(PER)体系和ATMPMEL/多磷酸铵(APP)/PER体系均能有效提高PP的阻燃性能,降低热释放率和产烟率。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证明,PP/ATMPMEL/APP/PER体系燃烧后形成的泡沫炭层更连续致密。制备的阻燃PP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耐水性能,在25℃水中浸泡168 h后,LOI值仅有轻微降低,UL-94仍然保持在V-0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氨基三亚甲基膦酸 三聚氰胺 膨胀型阻燃剂 耐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体法PC/MABS合金的制备与性能
18
作者 肖明宇 蔡梦霞 +2 位作者 李娜 郑安呐 管涌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41-447,共7页
采用核磁共振氢谱分别分析并考察了一种有马来酸酐(MAH)参与共聚的本体法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树脂(MABS)与一种乳液法ABS树脂(ABS1)的橡胶合量,并采用端基分析法测定了MABS中MAH质量分数。测定了无相容剂情况下的2种ABS树脂(ABS1... 采用核磁共振氢谱分别分析并考察了一种有马来酸酐(MAH)参与共聚的本体法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树脂(MABS)与一种乳液法ABS树脂(ABS1)的橡胶合量,并采用端基分析法测定了MABS中MAH质量分数。测定了无相容剂情况下的2种ABS树脂(ABS1和MABS)与聚碳酸酯(PC)合金力学性能,并通过扫描电镜和动态热机械分析仪对2种合金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C/ABS1合金的相容性要优于PC/MABS,因而其冲击强度和弯曲强度均优于PC/MABS。可以通过提高橡胶质量分数和适当提高共聚物中丙烯腈的质量分数来提高PC/ABS合金的综合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体法 马来酸酐 相容性 PC/ABS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