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镶式滴灌带配方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管文轲 李涛 徐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36期17884-17888,共5页
运用双螺杆挤出机、注塑剂、万能拉伸测试仪和熔体流动速率仪,对7种不同材料LLDPE0209、LDPE15803、HDPE5410、2426H、HDPE6070、HDPE5000s、HDPE60550滴灌带配方进行试验性能分析,最终找出滴灌带最优配方,使之更好地投入农业生产中。... 运用双螺杆挤出机、注塑剂、万能拉伸测试仪和熔体流动速率仪,对7种不同材料LLDPE0209、LDPE15803、HDPE5410、2426H、HDPE6070、HDPE5000s、HDPE60550滴灌带配方进行试验性能分析,最终找出滴灌带最优配方,使之更好地投入农业生产中。结果显示:①LLDPE0209、HDPE60550、HDPE5000S、LDPE2426各项力学性能较好,设计的配方也能达标,确定这4种原料为内镶式滴灌带的配方用料;②通过对各种原料性能分析后,确定了内镶式滴灌带各配方的比例:HDPE5000S占10%,LDPE2426占24%,LLDPE0209占40%,HDPE60550占23%,炭黑占2%,防老化剂的含量占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灌带 最优配方 配方比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和田地区低覆盖度治沙造林模式的应用成效 被引量:4
2
作者 管文轲 赵忠久 +1 位作者 吴天忠 海妮肯山台 《防护林科技》 2019年第2期71-72,77,共3页
在对和田地区风沙危害情况及近年来风沙治理情况及模式的研究总结,将各种模式与"低覆盖度的造林技术"相结合,通过分析低覆盖(密度)造林模式已经成为和田地区防沙治沙生态治理造林主流模式,可在节约水资源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 在对和田地区风沙危害情况及近年来风沙治理情况及模式的研究总结,将各种模式与"低覆盖度的造林技术"相结合,通过分析低覆盖(密度)造林模式已经成为和田地区防沙治沙生态治理造林主流模式,可在节约水资源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发挥生态及经济效益,具有广泛的可利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干旱 固沙造林 低覆盖度 行带式 和田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河下游胡杨更新主要限制因素及应对措施 被引量:2
3
作者 管文轲 赖帅彬 +2 位作者 张和钰 吴天忠 黄瑾 《防护林科技》 2021年第1期67-70,81,共5页
胡杨(Populus euphratica)是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区荒漠河岸的建群种和表征种,是塔里木河流域荒漠生态系统的支柱。文章以塔里木河下游为例,就胡杨生长与更新恢复的限制因素进行了分析总结,认为影响胡杨林生长和分蘖的主要因素是大坝建设... 胡杨(Populus euphratica)是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区荒漠河岸的建群种和表征种,是塔里木河流域荒漠生态系统的支柱。文章以塔里木河下游为例,就胡杨生长与更新恢复的限制因素进行了分析总结,认为影响胡杨林生长和分蘖的主要因素是大坝建设导致的地下水位下降及病虫害;根据对限制因素的分析,提出了基于水肥管理、育苗、病虫害防治和建立野外监测站点等应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河 胡杨 生态输水 更新 病虫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河县沙棘种质资源的调查与评价 被引量:2
4
作者 管文轲 海妮肯.山台 +1 位作者 徐娜 吴天忠 《防护林科技》 2013年第10期47-48,共2页
本文在调查评价的基础上,对青河沙棘种质资源进行研究。分析了不同沙棘品种果色、果型、果实大小等的差异性。通过进一步调查和选育品种,确定青河优良沙棘品种。通过开展沙棘基础性评价研究,为沙棘产业优良品种推广、大规模繁育及沙棘... 本文在调查评价的基础上,对青河沙棘种质资源进行研究。分析了不同沙棘品种果色、果型、果实大小等的差异性。通过进一步调查和选育品种,确定青河优良沙棘品种。通过开展沙棘基础性评价研究,为沙棘产业优良品种推广、大规模繁育及沙棘产业化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 种质资源 调查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立地条件及施肥方式对杨树生长量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管文轲 海妮肯.山台 +1 位作者 徐娜 吴天忠 《防护林科技》 2013年第7期4-6,16,共4页
以新疆和静县沙壤土、风沙土、砾土质戈壁等3种典型立地条件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杨树生长量的影响因素,以期为杨树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结果表明:3种立地条件下,乌拉斯台农场(沙壤土),地力优,杨树生长好,其次为夏孜尕提(砾土质戈壁),最差... 以新疆和静县沙壤土、风沙土、砾土质戈壁等3种典型立地条件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杨树生长量的影响因素,以期为杨树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结果表明:3种立地条件下,乌拉斯台农场(沙壤土),地力优,杨树生长好,其次为夏孜尕提(砾土质戈壁),最差为沙河子(风沙土);相同施肥条件下,施用复合肥时杨树长势更好,且在施用复合肥100g.株-1时,效果达到最佳。土壤理化性质分析表明: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土壤pH值存在负相关,全氮、全磷与有机质呈极显著相关,土壤有机质、全氮与土壤容重都呈显著负相关,但土壤全钾含量正好相反,即全钾与土壤容重呈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 立地条件 施肥 生长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砾质戈壁区保水剂造林技术试验
6
作者 管文轲 周彬 池文泽 《新疆林业》 2006年第2期21-22,共2页
新疆天山南北麓以及大小盆地周围山前倾斜平原的较高部位,分布着大面积的砾质戈壁,面积为2.84×10^5平方公里,约占全疆总面积的17.08%。这种地类土壤含量少,肥力低,透水性强,保水保肥性差,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比较严... 新疆天山南北麓以及大小盆地周围山前倾斜平原的较高部位,分布着大面积的砾质戈壁,面积为2.84×10^5平方公里,约占全疆总面积的17.08%。这种地类土壤含量少,肥力低,透水性强,保水保肥性差,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比较严重。新疆大多城市周围荒山荒地、绿洲农区外围、交通沿线土壤立地属于砾质戈壁。随着绿化造林的深入进行,砾质戈壁区困难立地造林技术成为林业工作者面临的热点课题之一。结合大规模的砾质戈壁区植树造林,采用保水剂造林技术,对提高砾质戈壁区困难立地造林成活率,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发挥了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化造林 戈壁区 保水剂 技术试验 山前倾斜平原 困难立地 水资源利用率 新疆天山 土壤含量 造林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胡杨国家自然保护区湿地面积在生态输水工程前后的变化 被引量:3
7
作者 刘洪霞 管文轲 +5 位作者 扎依达·斯迪克 张和钰 吴天忠 曹晓明 张谱 冯益明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8,共8页
【目的】探讨生态输水前后塔里木胡杨国家自然保护区湿地面积的时空变化,以期为生态调水工程成效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1992年,1999年和2016年3期遥感影像,在RS与GIS支持下,通过解译遥感影像提取保护区湿地景观信息,采用数理... 【目的】探讨生态输水前后塔里木胡杨国家自然保护区湿地面积的时空变化,以期为生态调水工程成效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1992年,1999年和2016年3期遥感影像,在RS与GIS支持下,通过解译遥感影像提取保护区湿地景观信息,采用数理统计、动态度和分形分维数分析湿地面积在生态输水前后的时空变化。【结果】1992—2016年湿地面积呈先减后增趋势,1992—1999年(生态输水前)减少了16.8%,1999—2016年(生态输水后)缓慢恢复了6.9%,说明生态输水工程起到了积极作用;1992—1999年间,保护区所有湿地类型变化速率均较大,人类活动扰动剧烈,人工湿地面积增大但其他湿地面积严重萎缩;在实施生态输水的17年间,湿地面积变化速度趋缓,快速退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但恢复过程缓慢,恢复效果还有待改善。【结论】生态输水恢复性增加了湿地面积,但因生态输水主要是沿塔里木河干流沿线实施,人为干扰还在逐年加剧,导致湿地的保护与破坏共存,增加的湿地面积主要是永久性河流等临时性水域湿地,真正发挥生态效益的沼泽湿地却未明显增加,湿地生态功能的恢复还有限,说明目前的生态输水策略还需要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胡杨国家自然保护区 湿地 面积变化 生态输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绿洲林果产业用地时空变化——以新疆迪那河流域为例 被引量:3
8
作者 张谱 管文轲 +4 位作者 张和钰 邓学林 李志鹏 刘洪霞 冯益明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14-122,共9页
【目的】探讨新疆迪那河流域轮台人工绿洲林果产业用地时空变化,评估林果产业发展状况,为小流域绿洲林果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方法】在RS和GIS支持下,通过解译1992、1998、2007和2018年4期卫星遥感影像数据及野外... 【目的】探讨新疆迪那河流域轮台人工绿洲林果产业用地时空变化,评估林果产业发展状况,为小流域绿洲林果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方法】在RS和GIS支持下,通过解译1992、1998、2007和2018年4期卫星遥感影像数据及野外调查获取的无人机影像数据,提取迪那河流域轮台人工绿洲林果产业用地信息,采用数理统计、动态度、转移矩阵和重心模型分析林果产业用地26年间时空变化。【结果】1)迪那河流域轮台人工绿洲林果产业用地不断增加,从1992年的2138 hm^2增至2018年的7626 hm^2;林果产业用地面积占人工绿洲总面积比例稳定中有所波动,从1992年的10%增至1998年的14%,2007年达到最大值18%,2018年又回落到12%;2)林果产业用地面积动态度与人工绿洲面积动态度差异较大:1992—1998年、1998—2007年林果产业用地面积年均增长速度(11%)高于人工绿洲面积年均增长速度(4%和5%);2007—2018年林果产业用地面积增长缓慢(1%),远小于人工绿洲(7%);3)1992—2018年,其他类型土地转入林果产业用地面积(6645 hm^2)远大于林果产业用地转出面积(1362 hm^2);林果产业扩张土地主要来源于耕地(2671 hm^2)、人工绿洲内未利用地(2345 hm^2)和人工绿洲外围土地(1421 hm^2),而转出土地主要是耕地(918 hm^2);4)26年间,林果产业用地分布重心和辐射范围变化较小。【结论】迪那河流域轮台人工绿洲林果产业发展受政策影响较大,1992—1998年增长显著,1998—2007年进入跨越式发展阶段,2007—2018年平稳增长,发展趋势与所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林果产业发展趋势一致;林果产业对人工绿洲扩张的推动作用小于耕地;林果产业用地面积增加多来源于原有人工绿洲内耕地的转化和未利用土地的开垦,少量来源于人工绿洲外围戈壁区土地的转入;相比于沙漠区,戈壁区更适合林果产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绿洲 林果产业 土地利用 动态度 转移矩阵 重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渭河下游垂向潜流通量动态特征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霍艾迪 韦红 +5 位作者 管文轲 侯志强 郑小路 杜伟宏 温轶然 李聪怡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7-22,共6页
潜流交换控制着潜流带内水量的变化及各种物质(氧气、有机质)的滞留时间,对地下水的水量和水质变化具有重要的影响。精确计算潜流带内的潜流通量及其动态变化特征,对河流的综合治理及生态恢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采用热量运移解析模型... 潜流交换控制着潜流带内水量的变化及各种物质(氧气、有机质)的滞留时间,对地下水的水量和水质变化具有重要的影响。精确计算潜流带内的潜流通量及其动态变化特征,对河流的综合治理及生态恢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采用热量运移解析模型求解潜流通量,利用温度示踪技术,重点研究潜流交换过程的空间非均质特征和动态变化特征;以渭河下游草滩段为研究区,进行河床浅层沉积物潜流通量的计算。结果表明:监测时段内研究区地下水流为河水补给地下水,河道内不同位置的浅层潜流带内呈现出不同的潜流通量动态特征,其变化范围在0.873~8.900μm/s之间,潜流带厚度约为0.75 m,呈现比较复杂的动态变化特征。监测时段内各深度间潜流通量总体变化趋势为上升趋势,在垂向分布上存在差异,而且这种差异随时间变化。温度示踪方法简单易行,在潜流通量的计算中具有较好的准确性,适用于潜流带内水动力交换量的精确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流带 潜流通量 热量 示踪剂 渭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鲁木齐市4种绿化树种叶片滞尘量对叶片光合气体交换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吴天忠 蔡寅潮 管文轲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19期128-130,135,共4页
[目的]研究绿化树种叶面滞尘能力和蒙尘对叶片光合气体交换参数的影响,可为绿化树种的科学选择、栽培以及抗逆性品种的培育提供依据。[方法]以乌鲁木齐主要绿化树种刺槐、丁香、圆叶榆、大叶白蜡为观测对象,分别测定了4种绿化树种叶片... [目的]研究绿化树种叶面滞尘能力和蒙尘对叶片光合气体交换参数的影响,可为绿化树种的科学选择、栽培以及抗逆性品种的培育提供依据。[方法]以乌鲁木齐主要绿化树种刺槐、丁香、圆叶榆、大叶白蜡为观测对象,分别测定了4种绿化树种叶片在洁净时和蒙尘后的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等气体交换参数,运用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了不同植物的滞尘能力、蒙尘前后光合气体参数的损失率变化以及滞尘量与光合气体参数损失率之间的关系。[结果]4种植物的滞尘能力有所差异,由大到小为刺槐、丁香、圆冠榆、大叶白蜡。植物叶片在受到蒙尘时不同植物叶片光合气体参数损失率有明显区别。[结论]4种植物的滞尘量与光合气体参数损失率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植物叶片光合气体交换参数损失率随着植物叶面滞尘量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化树种 滞尘量 光合气体交换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新疆农田防护林设计及主要树种选择 被引量:2
11
作者 吴天忠 管文轲 +2 位作者 海妮肯·山台 张和钰 朱玉伟 《防护林科技》 2020年第9期72-74,共3页
通过对新疆农田防护林营造模式及防护效果进行调查总结的基础上,将各种营造模式及其防护效果、生态、经济和社会综合效应进行对比分析,认为林网占地比率达4%~6%较适宜,但南疆风沙危害严重区域及果园应相应增加占比;主林带的防护距离在20... 通过对新疆农田防护林营造模式及防护效果进行调查总结的基础上,将各种营造模式及其防护效果、生态、经济和社会综合效应进行对比分析,认为林网占地比率达4%~6%较适宜,但南疆风沙危害严重区域及果园应相应增加占比;主林带的防护距离在20~25 H;林带宽度以6~18 m为宜;树种选择应以冠窄、主根系深而侧根幅较小的树种为主,提出了适宜的模式结构、造林树种,为防护林营造提供合适的配置模式,可在发展节水林业的目标下,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生态及经济效益,并在生产实践中发挥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防护林 林带 林网 结构 树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腐殖酸肥对砾土质戈壁区域林木生长促进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吴天忠 管文轲 海妮肯山台 《防护林科技》 2019年第9期4-7,共4页
以砾土质戈壁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此类土壤分别施用不同量的农家肥(N)、腐殖酸有机肥(Fu),以空白(CK)为对照,进行林地土壤肥力测定,并对春季、夏季、秋季生长期生长量进行调查,以了解对砾土质戈壁区林木生长情况与土壤肥力变化关系。... 以砾土质戈壁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此类土壤分别施用不同量的农家肥(N)、腐殖酸有机肥(Fu),以空白(CK)为对照,进行林地土壤肥力测定,并对春季、夏季、秋季生长期生长量进行调查,以了解对砾土质戈壁区林木生长情况与土壤肥力变化关系。结果表明:土壤改良方面,处理6(腐殖酸有机肥3 kg株^-1)和处理3(农家肥3 kg株^-1)各项指标最优;处理5(腐殖酸有机肥2 kg株^-1)的树高、茎粗的增加量分别提高了16.27%、8.29%,处理3的这2项指标分别提高了16.94%、5.29%。在砾土质戈壁区域荒山造林中可按穴施肥,农家肥和腐殖酸肥料均以每株2 kg为宜,对林木促进生长效果最好,同时为降低成本,可将农家肥(N)、腐殖酸有机肥(Fu)搭配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砾土质戈壁 农家肥 腐殖酸有机肥 生长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砾土质戈壁滴灌湿润模型研究
13
作者 吴天忠 李建贵 +1 位作者 管文轲 海妮肯.山台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859-1864,共6页
【目的】通过对砾土质戈壁进行滴灌试验,研究不同灌溉时间和滴头流量对土壤湿润体特征的影响,为滴灌系统的科学设计和水分精确管理制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砾土戈壁土质为研究对象,设计不同灌溉时间(4、6和8 h)与不同滴头流量(4.0... 【目的】通过对砾土质戈壁进行滴灌试验,研究不同灌溉时间和滴头流量对土壤湿润体特征的影响,为滴灌系统的科学设计和水分精确管理制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砾土戈壁土质为研究对象,设计不同灌溉时间(4、6和8 h)与不同滴头流量(4.0、6.0和8.0 L/h)的双因素试验,观测土壤湿润体水平扩散距离和垂直入渗深度。【结果】砾土戈壁滴灌湿润体近似旋转抛物体,随着灌溉时间和滴头流量的增加,土壤湿润体水平扩散距离和垂直入渗深度均呈现增加的趋势;并得出湿润模型的非线性回归方程D=(17.353+0.788q)Q^(0.512)(R=0.954,P<0.001)和H=(56.887+1.541q)Q^(0.271)(R=0.966,P<0.001),根据经验公式计算出滴头流量为5.0 L/h为宜,灌水时间以6~8 h为宜,不宜超过8 h,滴头间距为100 cm左右。【结论】初步探索出砾土质戈壁滴灌湿润模型,为滴灌设计参数和滴灌灌溉制度的确定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砾土质戈壁 滴灌湿润模型 湿润体 滴灌流量 灌水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胡杨自然保护区胡杨林更替及光合特性分析
14
作者 吴天忠 丁健 +2 位作者 管文轲 阮成江 关莹 《防护林科技》 2020年第8期1-4,23,共5页
为探讨塔里木胡杨自然保护区内胡杨林的更新演替特征,采用野外样方资源调查和光合作用测定方法,对保护区内胡杨林的消长和主要植物区系分布及胡杨的光合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保护区内胡杨林面积已由2006年的96097 hm^2下降到2015... 为探讨塔里木胡杨自然保护区内胡杨林的更新演替特征,采用野外样方资源调查和光合作用测定方法,对保护区内胡杨林的消长和主要植物区系分布及胡杨的光合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保护区内胡杨林面积已由2006年的96097 hm^2下降到2015年的57742 hm^2;(2)在塔河南岸,离河道越近,胡杨、柽柳和芦苇的植株数量均明显增加,且植被覆盖度从10%上升到100%;(3)胡杨在水源地附近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高于沙漠干旱地区;(4)异形叶的净光合速率排序为:卵形叶>锯齿叶>条形叶。水分条件是影响胡杨更新演替的决定性因素。保护区的生态劣变严重抑制胡杨林的繁衍更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杨 塔里木河 更新演替 光合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荒漠化地区土壤理化性质及其对胡杨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3
15
作者 钟家骅 管文轲 +4 位作者 易秀 霍艾迪 秦媛 刘德林 何晓霞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34-138,共5页
天然植被是抑制荒漠化过程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因素。为探讨荒漠化地区的土壤理化性质及其与胡杨林生长间的关系,以塔里木胡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采用样地调查、取样试验与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比较了区内不同样地的土壤理化性... 天然植被是抑制荒漠化过程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因素。为探讨荒漠化地区的土壤理化性质及其与胡杨林生长间的关系,以塔里木胡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采用样地调查、取样试验与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比较了区内不同样地的土壤理化性质与胡杨长势。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土壤机械组成在塔河南岸以粉粒为主,北岸以细砂粒占优势,胡杨林在粉质、砂质壤土上长势良好;胡杨生长良好地区土壤pH值在7.83~8.00;0—20cm土层有机质在0.33%~0.80%,含盐量在0.42%~6.28%,盐分以水溶性硫酸盐与氯化物为主,不同样地土壤理化指标差异显著。在塔河中游荒漠绿洲地带,土壤盐碱化是影响胡杨林繁衍发育的主要因素,排盐在促进胡杨更新复壮过程中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化 土壤理化性质 胡杨 塔里木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河干流胡杨林下土壤的水盐特征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杜伟宏 管文轲 +2 位作者 霍艾迪 易秀 韦红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2-99,共8页
基于塔里木河干流不同生境胡杨林10个采样点的土壤样品和胡杨胸径等调查情况,采用统计学的方法对塔里木河干流不同胡杨下土壤的水盐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含水量随土壤深度呈增加趋势,不同土层深度的含水量不存在显著差异... 基于塔里木河干流不同生境胡杨林10个采样点的土壤样品和胡杨胸径等调查情况,采用统计学的方法对塔里木河干流不同胡杨下土壤的水盐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含水量随土壤深度呈增加趋势,不同土层深度的含水量不存在显著差异。距塔里木河干流横向距离越近,各土层的土壤含水量越高,土壤含盐量有增加的趋势。土壤含水量为16.75%~18.76%、土壤总盐量为0.08%~0.47%,有胡杨幼苗生长;土壤含水量为4.55%~16.75%、总盐量为0.47%~1.36%,大龄胡杨所占比例较大;土壤含水量低于4.55%、总盐量超过1.36%,胡杨呈老龄化趋势。塔里木河干流不同胡杨下土壤水盐存在一定差距,在胡杨的自然更复壮中,灌溉、排盐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河干流 胡杨 土壤 水盐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树龄对胡杨叶片水势与光合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史智欣 武胜利 +3 位作者 管文轲 韩玮 岳永江 何宇翔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19-1127,共9页
【目的】研究不同树龄对胡杨叶片水势与光合特征的影响。【方法】选取2个树龄(3 a、5 a)胡杨,分析叶水势和光合参数。【结果】(1)2种树龄胡杨在快速生长期内叶水势日进程总体上均呈“V”型,且树龄越小对应的胡杨光合能力越弱,叶水势越高... 【目的】研究不同树龄对胡杨叶片水势与光合特征的影响。【方法】选取2个树龄(3 a、5 a)胡杨,分析叶水势和光合参数。【结果】(1)2种树龄胡杨在快速生长期内叶水势日进程总体上均呈“V”型,且树龄越小对应的胡杨光合能力越弱,叶水势越高;(2)树龄不同,其光合因子变化亦有所差异,其中5年生胡杨胞间CO_(2)浓度、气孔导度、水分利用效率日均值显著高于3年生(P<0.05);(3)快速生长期2个树龄胡杨叶水势均与生理因子蒸腾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且均表现由气孔限制因素引起的光合作用减弱。【结论】2个树龄胡杨叶水势的变化因树龄不同而异,不同树龄胡杨光合日变化特征差异不显著。随着树龄的增加,胡杨光合能力提升,胡杨的水分利用效率较高,生产力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杨 叶水势 光合特性 不同树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灌水量对胡杨幼龄林叶水势与土水势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何宇翔 武胜利 +1 位作者 韩炜 管文轲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10-1118,共9页
【目的】研究不同灌水量对胡杨幼龄林叶水势、土水势的影响,为引洪灌水胡杨幼龄林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塔里木河中下游沿岸2~4年的胡杨幼龄林为研究对象,设置不同灌水量(20、40、60 L/m^(2))处理,采用WP4C露点水势仪、TPSBR-SZL传... 【目的】研究不同灌水量对胡杨幼龄林叶水势、土水势的影响,为引洪灌水胡杨幼龄林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塔里木河中下游沿岸2~4年的胡杨幼龄林为研究对象,设置不同灌水量(20、40、60 L/m^(2))处理,采用WP4C露点水势仪、TPSBR-SZL传感器测定胡杨叶水势、土水势,采用WET型土壤三参数速测仪测定灌水前后土壤含水量、温度、电导率。【结果】胡杨叶水势与土水势均呈现出60 L/m^(2)>40 L/m^(2)>20 L/m^(2)>CK的规律,胡杨叶水势日变化整体呈现早晚高、中午低的单峰“V”型特征;不同灌水量处理的土壤含水量均高于CK,而土壤温度、电导率均低于CK,40和60 L/m^(2)处理的叶水势与土水势日变化均小于20 L/m^(2)与CK;土壤含水量多少影响胡杨幼树水势的高低,土壤电导率与温度降低有利于降低土壤盐分。【结论】多次灌水对干旱区胡杨幼树的生长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叶水势与土水势日变化差异为60 L/m^(2)<40 L/m^(2)<20 L/m^(2)<对照;2年生、3年生、4年生胡杨最优的灌水量分别为60、40、20 L/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杨 幼龄林 叶水势 土水势 灌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河中下游胡杨叶内外水汽压差和气孔导度对蒸腾速率的生理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林兵 武胜利 +1 位作者 管文轲 宋川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8期47-55,共9页
【目的】研究速生期内胡杨蒸腾速率影响机制和适应干旱气候环境的生理调控,为塔里木河中下游胡杨林的人工更新复壮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携式光合仪于2018年6—8月对极端干旱区塔里木河沿岸天然荒漠胡杨(Populus euphratica)林进行实... 【目的】研究速生期内胡杨蒸腾速率影响机制和适应干旱气候环境的生理调控,为塔里木河中下游胡杨林的人工更新复壮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携式光合仪于2018年6—8月对极端干旱区塔里木河沿岸天然荒漠胡杨(Populus euphratica)林进行实测,分析胡杨蒸腾速率Tr与叶内外水汽压差VPDL、气孔导度Gs的相关性。【结果】观测期内胡杨Tr和Gs日变化呈"单峰"曲线,峰值出现时间不同,7月Tr和Gs呈"双峰"曲线。VPDL均呈"单峰"曲线,峰值时间在16:00。Tr和VPDL峰值时间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滞后Gs峰,滞后性强。出现"双峰"曲线主要是受非气孔限制因子的影响,导致Tr和气孔导度Gs达到第一峰后,下降而后上升再下降。胡杨Tr和VPDL、Gs均呈二次曲线,叶内外水汽压差、气孔导度是调控蒸腾速率的重要因子。观测期内胡杨Tr受到气孔限制和非气孔限制交替影响,各月气孔和非气孔限制所影响的时间段不尽相同,并对植物造成不同的生理反馈。【结论】塔里木河中下游地区胡杨Tr对VPDL响应敏感度高于对Gs,非气孔限制也是维持水分平衡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杨 叶内外水汽压差 气孔导度 蒸腾速率 干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加热条件对文冠果油脂肪酸和生育酚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赵思阳 杨伞伞 +2 位作者 管文轲 赵振 阮成江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9-43,共5页
为考察文冠果油在高温加热条件下品质的变化,将文冠果油在140、160、180、200、220℃下分别加热5、10、15、20 min,采用GC-MS、HPLC分别测定不同加热条件下文冠果油中脂肪酸和生育酚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文冠果油中油酸相对含量随加热... 为考察文冠果油在高温加热条件下品质的变化,将文冠果油在140、160、180、200、220℃下分别加热5、10、15、20 min,采用GC-MS、HPLC分别测定不同加热条件下文冠果油中脂肪酸和生育酚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文冠果油中油酸相对含量随加热温度的升高及加热时间的延长而增加,220℃加热5 min时,文冠果油油酸相对含量从未加热时的21.31%升高至26.78%,升高了25.67%;亚油酸相对含量随加热温度的升高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加;神经酸相对含量随加热温度的升高而下降,140~220℃加热5~20 min文冠果油的神经酸相对含量较未加热时下降了1.62%~66.13%;亚油酸和神经酸相对含量随加热时间延长呈波动变化,无规律性;高温长时间加热均会导致文冠果油中α-生育酚和(β+γ)-生育酚的损失,而δ-生育酚含量随加热时间延长而升高。因此,若想充分利用文冠果油中的神经酸,可将烹饪条件控制在140℃加热5 min以内或不加热食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冠果油 加热温度 加热时间 脂肪酸 生育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