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针改善干眼小鼠眼表炎症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吴霞 丁宁 +7 位作者 郇梦婷 甘丽祯 管抒扬 范一梦 韩雨桐 高卫萍 韦庆波 吴云川 《眼科新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1-95,共5页
目的 探讨电针改善干眼小鼠眼表炎症的作用机制。方法 取30只SPF级健康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5组,即空白组、模型组、假电针组、西药组、电针组,每组6只。空白组分别于每天8:00、11:00、14:00和17:00在小鼠皮下注射200μL无菌生理盐水,其... 目的 探讨电针改善干眼小鼠眼表炎症的作用机制。方法 取30只SPF级健康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5组,即空白组、模型组、假电针组、西药组、电针组,每组6只。空白组分别于每天8:00、11:00、14:00和17:00在小鼠皮下注射200μL无菌生理盐水,其余4组每天于相同时间点在小鼠皮下注射200μL氢溴酸东莨菪碱(0.5 mg溶于0.2 mL无菌生理盐水中),各组均连续注射35 d。从第22天开始,假电针组给予小鼠双侧睛明穴和太阳穴处钝头针点刺干预,不刺入皮下;西药组分别于每天8:00、13:00、18:00给予小鼠氟米龙滴眼液滴双眼,每次1滴;电针组给予小鼠电针干预,取穴部位和针刺时间同假电针组,电针仪频率2 Hz/20 Hz,疏密波,强度1 mA,每天1次,每次15 min。各组均干预14 d。检测各组小鼠造模前、造模后和干预后的角膜荧光素染色(FL)评分情况,光镜下观察角膜组织形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角膜组织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和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蛋白表达水平,qRT-PCR法检测角膜组织中HMGB1和RAGE mRNA表达情况。结果 与造模前相比,模型组、假电针组、西药组和电针组造模后和干预后小鼠FL评分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与造模后相比,电针组、西药组小鼠干预后FL评分均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与模型组相比,干预后电针组、西药组小鼠FL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HE染色显示:干预后,电针组和西药组小鼠可见角膜上皮层数基本正常,上皮细胞无明显脱落,基质层胶原纤维排列整齐、稍肿胀。模型组和假电针组小鼠角膜组织中HMGB1和RAGE蛋白相对表达量较空白组均显著升高,电针组和西药组小鼠角膜组织中HMGB1和RAGE蛋白相对表达量较模型组均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模型组和假电针组小鼠角膜组织中HMGB1和RAGE mRNA相对表达量均较空白组显著升高,电针组和西药组小鼠角膜组织中HMGB1和RAGE mRNA相对表达量均较模型组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结论 电针可改善干眼模型小鼠角膜上皮损伤,降低角膜组织中HMGB1的表达,从而抑制HMGB1和RAGE结合,进一步改善干眼眼表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 电针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