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小儿股骨干骨折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
作者 管小红 徐凌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4期59-61,共3页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小儿股骨干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60例行股骨干骨折手术患儿,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儿行单纯全身麻醉,研究组患儿行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小儿股骨干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60例行股骨干骨折手术患儿,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儿行单纯全身麻醉,研究组患儿行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患儿术后各阶段生命指标、疼痛评分及穿刺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切皮阶段、复位阶段及术后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6、12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分别为(4.03±1.06)、(4.63±1.28)分,低于对照组的(7.04±2.28)、(7.31±2.29)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穿刺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股骨干骨折手术期间行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有助于平稳患儿心率和血压,减轻患儿术后疼痛,使患儿及早恢复健康,在临床中值得不断推广和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股骨干骨折 全身麻醉 超声引导 股神经阻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比右美托咪定滴鼻与咪达唑仑口服在小儿麻醉前镇静中的效果 被引量:5
2
作者 管小红 徐凌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7期108-109,共2页
目的探究小儿麻醉前镇静中右美托咪定滴鼻与口服咪达唑仑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 90例入院手术患儿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儿麻醉前镇静药物为口服咪达唑仑,观察组患儿麻醉前镇静药物为右... 目的探究小儿麻醉前镇静中右美托咪定滴鼻与口服咪达唑仑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 90例入院手术患儿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儿麻醉前镇静药物为口服咪达唑仑,观察组患儿麻醉前镇静药物为右美托咪定滴鼻给药。对比两组患儿用药后10、20、30 min时心率、呼吸频率以及血氧饱和度情况, 30 min时镇静、镇痛评分镇静满意度、面罩及静脉穿刺接受情况,用药后入睡时间、苏醒时间、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以及呼吸道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患儿用药后10、20、30 min时心率、呼吸频率以及血氧饱和度均有显著下降,且在麻醉前镇静要求内。两组患儿不同时间段心率、呼吸频率以及血氧饱和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用药后30 min时Ramsay镇静评分、镇痛评分、面罩及静脉穿刺接受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用药后入睡时间为(18.57±3.12)min、术后发生躁动7例(15.56%)、呼吸道不良事件发生2例(4.44%),均优于对照组的(23.51±4.58)min、20例(44.44%)、10例(22.2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用药后苏醒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麻醉前镇静药物使用中右美托咪定滴鼻的应用效果明显优于口服咪达唑仑药物,值得进行广泛的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咪达唑仑 小儿麻醉前镇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芳砜纶织物的纳米抗紫外整理 被引量:8
3
作者 管小红 朱苏康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28-331,共4页
室温条件下,将经过一定浓度氢氧化钠处理的芳砜纶织物,用自制的TiO2-SiO2复合溶胶整理.整理后芳砜纶织物上原位生长有纳米TiO2,红外光谱测试表明纳米TiO2原位生长于芳砜纶纤维上.紫外老化实验证明,纳米TiO2可以有效地提高芳砜纶织物的... 室温条件下,将经过一定浓度氢氧化钠处理的芳砜纶织物,用自制的TiO2-SiO2复合溶胶整理.整理后芳砜纶织物上原位生长有纳米TiO2,红外光谱测试表明纳米TiO2原位生长于芳砜纶纤维上.紫外老化实验证明,纳米TiO2可以有效地提高芳砜纶织物的紫外光老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SiO溶胶 原位生长 紫外光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全麻方法对学龄期儿童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手术后近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于生喜 管小红 刘宏 《四川精神卫生》 2017年第2期136-139,共4页
目的探讨全麻术对学龄期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手术患儿近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以2015年1月-12月在大连市儿童医院接受股骨干骨折内固定的手术患儿为患者组,符合入组标准共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全凭静脉麻醉组(T组)和吸入麻醉组(I组),... 目的探讨全麻术对学龄期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手术患儿近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以2015年1月-12月在大连市儿童医院接受股骨干骨折内固定的手术患儿为患者组,符合入组标准共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全凭静脉麻醉组(T组)和吸入麻醉组(I组),每组各30例。采用抽签法随机抽取大连市西岗区两所小学6~12岁健康学龄期儿童3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于术前和术后第7天采用中国修订韦氏儿童智力量表(C-WISC)评定患者组与对照组的认知功能。结果共84例儿童完成研究,其中T组、I组、对照组分别为27例、29例、28例。术前三组的C-WISC各条目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第7天,I组联想学习、数字符号评分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T组联想学习、数字广度和数字符号评分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患者组的各条目评分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均>0.05)。结论全麻可能会导致学龄期患者近期认知功能受损,不同的全麻方法对学龄期患者认知功能的损害程度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全麻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唇腭裂手术麻醉中应用超声引导下喉上神经阻滞复合全麻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5
作者 管小红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26期73-76,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喉上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全麻)在小儿唇腭裂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60例小儿唇腭裂手术患儿,随机分为C组和U组,每组30例。C组应用常规气管插管全麻,U组应用超声引导下喉上神经阻滞复合全麻。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喉上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全麻)在小儿唇腭裂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60例小儿唇腭裂手术患儿,随机分为C组和U组,每组30例。C组应用常规气管插管全麻,U组应用超声引导下喉上神经阻滞复合全麻。比较两组患儿入室后(T_(0))、可视喉镜置入声门即刻(T_(1))、导管进入气管即刻(T_(2))、插管后3 min(T3)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以及诱导时间、清醒时间、拔管时间、术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T_(0)、T_(1)、T_(2)、T3时,两组患儿HR、MAP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一次插管成功,插管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组患儿清醒时间(7.39±2.25)min和拔管时间(9.44±2.72)min明显短于C组的(13.05±4.38)、(16.36±4.87)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U组患儿呛咳分级低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U组患儿术后躁动发生率为6.67%(2/30),低于C组的26.67%(8/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恶心呕吐、低氧血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喉上神经阻滞复合全麻应用在小儿唇腭裂手术麻醉中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麻醉安全性高,可更快的清醒与拔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下 喉上神经阻滞 全身麻醉 小儿唇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