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鹅颈藤壶多糖提取、理化性质及N-糖链表达谱分析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茹 姜媛媛 +5 位作者 林川 潘琳 管守德 于广利 吕友晶 李国云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5-103,共9页
本文以南海海域鹅颈藤壶(Lepas anatifera)为原料,提取鹅颈藤壶背甲与肌肉质柄中的多糖,基于其基本理化性质的分析,比较不同生长时期鹅颈藤壶N-糖链表达谱的差异性。经过脱脂、碱水解/蛋白酶解、乙醇沉淀方法提取得到粗多糖;利用高效液... 本文以南海海域鹅颈藤壶(Lepas anatifera)为原料,提取鹅颈藤壶背甲与肌肉质柄中的多糖,基于其基本理化性质的分析,比较不同生长时期鹅颈藤壶N-糖链表达谱的差异性。经过脱脂、碱水解/蛋白酶解、乙醇沉淀方法提取得到粗多糖;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苯酚-硫酸法、考马斯亮蓝法对其单糖组成、分子量分布、总糖含量及蛋白质含量进行分析;采用液质分析(PGC-ESI-MS/MS)方法对鹅颈藤壶成体(A-GB)与幼体(L-GB)肌肉质柄中N-糖链进行分析并比较。表明肌肉质柄中多糖分子量为18.40 kDa;总糖含量为11.99%,蛋白质含量60.14%,富含甘露糖、葡萄糖、氨基半乳糖,其中甘露糖的含量高达80%以上。在鹅颈藤壶成体与幼体中均鉴定得到26条N-糖链,成体中高甘露糖型N-糖链占总糖链的20.81%,且相对丰度较高的糖型组成为F_(1)H_(3)N_(2)(39.06%)、F_(1)H_(3)N_(3)(24.44%)、H_(3)N_(3)(9.35%);幼体中高甘露糖型N-糖链占总糖链的52.17%,相对丰度较高的糖型组成为F_(1)H_(3)N_(2)(21.65%)、H_(6)N_(2)(15.93%)、H_(5)N_(2)(14.75%)。鹅颈藤壶多糖是一类N-糖基化的蛋白复合物,推测N-糖链在鹅颈藤壶长发育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能高甘露糖型N-糖链与其附着黏附能力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鹅颈藤壶多糖 N-糖链 高甘露糖型 表达谱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岛周边海域台风风暴潮-海浪耦合作用机理研究
2
作者 唐梓洋 管守德 +1 位作者 李爱莲 赵玮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1,共11页
本文使用ADCIRC+SWAN耦合模式,针对海南岛特殊地形,建立了基于非结构网格的高分辨率风暴潮-海浪耦合模型。针对在海南省造成严重风暴潮灾害的0518号台风“达维”,开展台风期间风暴潮-海浪耦合与非耦合数值模拟实验,探讨了水位、流场对... 本文使用ADCIRC+SWAN耦合模式,针对海南岛特殊地形,建立了基于非结构网格的高分辨率风暴潮-海浪耦合模型。针对在海南省造成严重风暴潮灾害的0518号台风“达维”,开展台风期间风暴潮-海浪耦合与非耦合数值模拟实验,探讨了水位、流场对波浪的影响和台风特征参数对海南岛台风风暴潮与波浪耦合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1)水位影响在近岸浅水区主要表现为使台风浪的有效波高增加;(2)当风向、流向与平均波向之间夹角为锐角时,流场作用使有效波高降低,当流向与平均波向之间夹角为钝角时,流场作用使有效波高增大;(3)波浪耦合效应对风暴潮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贡献率约在14.2%;(4)当台风强度达到55 m/s或台风尺度达到50 km,波浪增水效应基本达到饱和。本文的研究对台风风暴潮高质量数值模拟预警及保障沿海地区生产生活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CIRC+SWAN耦合模式 风暴潮 波浪耦合效应 台风 波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太平洋超强台风Tembin(2012)引起的海表面降温与强混合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管守德 侯一筠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01-1309,共9页
鉴于台风等极端海洋环境下现场观测资料的匮乏,本文综合了多源卫星遥感和Argo浮标剖面观测资料分析了西北太平洋和南海上层海洋对超强台风Tembin(2012)的响应。Tembin引起了较强的海表面温度降低,降温主要集中在台风路径附近,最大降温为... 鉴于台风等极端海洋环境下现场观测资料的匮乏,本文综合了多源卫星遥感和Argo浮标剖面观测资料分析了西北太平洋和南海上层海洋对超强台风Tembin(2012)的响应。Tembin引起了较强的海表面温度降低,降温主要集中在台风路径附近,最大降温为10.3℃,出现在朝鲜半岛南部的近岸海区;微波+红外遥感融合观测海表面温度数据可以弥补单一微波遥感观测在近岸海区缺测的不足,但观测海表面降温比单一微波遥感观测偏小;基于Argo观测的垂向高分辨率温盐剖面和混合参数化方法,发现台风后上层海洋混合明显增强,其混合率增强可达10倍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强台风Tembin 海表面温度 微波遥感海表面温度数据 微波+红外遥感融合海表面温度数据 ARGO浮标 混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风条件下ERA5再分析数据对中国近海适用性评估 被引量:15
4
作者 李爱莲 刘泽 +2 位作者 洪新 侯一筠 管守德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71-80,共10页
2019年第9号台风“利奇马”是自1949年以来在浙江登陆的第三强台风,对中国近海沿岸地区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以及人员伤亡。为了研究ERA5再分析数据在渤黄东海的适用性,本文利用统计方法,针对台风“利奇马”期间位于渤海(QF104)、黄海(Q... 2019年第9号台风“利奇马”是自1949年以来在浙江登陆的第三强台风,对中国近海沿岸地区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以及人员伤亡。为了研究ERA5再分析数据在渤黄东海的适用性,本文利用统计方法,针对台风“利奇马”期间位于渤海(QF104)、黄海(QF108)和东海(QF5003)的三套浮标观测数据对ECMWF最新推出的ERA5再分析数据进行评估分析。评估结果表明:1)ERA5再分析风速、风向、有效波高数据与浮标观测数据的匹配度较好,平均周期与海面温度数据次之;2)ERA5再分析平均波向数据相对平滑,而实测数据波动性大,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利奇马” ERA5再分析资料 浮标观测 10 m风速 有效波高 海面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带气旋各个要素对于海表面降温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梁朋 管守德 +1 位作者 赵玮 张军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1-17,共7页
热带气旋的经过会引起海洋内部强烈的剪切,由剪切不稳定触发的强混合可以将温跃层的冷水卷挟上来,导致海洋混合层加深和海表面温度的下降。本文利用3-Dimensional Price Weller and Pinkel(3DPWP)模式模拟了不同热带气旋下的海表面降温... 热带气旋的经过会引起海洋内部强烈的剪切,由剪切不稳定触发的强混合可以将温跃层的冷水卷挟上来,导致海洋混合层加深和海表面温度的下降。本文利用3-Dimensional Price Weller and Pinkel(3DPWP)模式模拟了不同热带气旋下的海表面降温,分别研究了热带气旋各个要素(气旋的强度,最大风速半径和移动速度)对于海表面降温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海表面降温的空间分布主要受到气旋移动速度的影响,移动速度越快的降温,右偏现象越明显。海表面降温的幅度以及降温的区域随着气旋强度和最大风速半径的增大而单调递增,随移动速度增加而单调递减。海表面降温与热带气旋3个要素的拟合结果表明,气旋各个要素对于海表面降温影响作用的大小不同:在气旋移动速度较慢(小于4.5m/s)时,海表面降温主要受到气旋级别和移动速度的影响,在气旋移动速度较快(大于4.5m/s)时,气旋移动速度的影响作用减弱,海表面降温主要受气旋级别的影响。气旋最大风速半径的影响作用始终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气旋 3DPWP 海表面降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太平洋深海与中国近海对超强台风“灿都”(2021)的响应差异分析
6
作者 鲁启钰子 刘宇皓 管守德 《海洋与湖沼》 2025年第4期792-805,共14页
台风登陆常常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近海海洋环境影响着台风登陆前的发展过程,深入研究其响应特征与机制及其与深海响应的异同对提高台风强度预测及登陆预报等具有重要意义。在近海海区,受径流、水深及海岸线等影响,上层海... 台风登陆常常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近海海洋环境影响着台风登陆前的发展过程,深入研究其响应特征与机制及其与深海响应的异同对提高台风强度预测及登陆预报等具有重要意义。在近海海区,受径流、水深及海岸线等影响,上层海洋对台风的响应过程往往更加复杂。基于多源卫星遥感数据、混合坐标海洋模型(hybrid coordinate ocean model,HYCOM)数据集和一维Price-Weller-Pinkel(1DPWP)模式,分析了2021年第14号台风“灿都”分别在经过西北太平洋深海与中国近海海域期间,上层海洋的海表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海表面盐度(sea surface salinity,SSS)和海表面叶绿素a浓度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与深海海域相比,东海近海对台风的响应更为显著,近海上层海洋物理与生态响应最大变化均出现在台风路径的左侧,主要是由于受到黄海冷水团的影响。夏季太阳辐射增强使海表温度升高并形成强烈层化,从而增强了垂向温度梯度,对左侧海洋响应的影响超过了右侧的风-流共振效应。1DPWP模式模拟结果表明,在中国近海及同纬度西北太平洋海域,深海和近海的上层海洋响应的主导因素及相关过程存在显著差异,深海SST降温主要依赖台风自身的最大风速等参数,而近海降温则主要受温度层结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灿都” 上层海洋响应 深海和近海 PWP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