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载列车轮轨动力作用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管天保 雷晓燕 吴祖荣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64-77,共14页
本文运用有限元法,建立了重载列车轮轨动力作用分析模型。该模型考虑了由钢轨初始不平顺引起的轨道结构的竖向振动及由牵引力和制动力引起的轨道结构纵向振动。在模拟列车制动力作用时,文章考虑了列车初始制动速度、制动距离及闸瓦制... 本文运用有限元法,建立了重载列车轮轨动力作用分析模型。该模型考虑了由钢轨初始不平顺引起的轨道结构的竖向振动及由牵引力和制动力引起的轨道结构纵向振动。在模拟列车制动力作用时,文章考虑了列车初始制动速度、制动距离及闸瓦制动波速对轨道结构的影响。运用这一模型.作者对京沪线5000t重载列车对轨道结构的影响,特别是牵引力和制动力对纵向力的影响进行了模拟、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列车 轮轨相互作用 制动 纵向力 动力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车通过时轨道结构振动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管天保 雷晓燕 吴祖荣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1994年第3期41-52,共12页
本文运用有限元法,建立了列车通过时轨道结构振动分析模型。该模型考虑轨道结构竖向和纵向振动效应,计及轨道结构的不平顺影响。模型的动力响应输出量是轮轨竖向接触力、钢轨纵向力、剪力、弯矩、挠度和加速度。作为应用实例,文章对... 本文运用有限元法,建立了列车通过时轨道结构振动分析模型。该模型考虑轨道结构竖向和纵向振动效应,计及轨道结构的不平顺影响。模型的动力响应输出量是轮轨竖向接触力、钢轨纵向力、剪力、弯矩、挠度和加速度。作为应用实例,文章对普通列车和重载列车通过时轨道结构进行了振动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 轨道 振动 轮轨相互作用 轮轨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沪宁线客货列车提速试验 被引量:3
3
作者 管天保 《中国铁路》 1996年第3期6-9,共4页
介绍了沪宁线的特点及其面临的挑战和对策,以及沪宁线旅客列车和货物列车提速试验情况,从而得出了几点结论。
关键词 旅客列车 货物列车 试验 铁路运输 行车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沪线徐州北至南京东5000t重载列车牵引试验 被引量:1
4
作者 管天保 《中国铁路》 1993年第5期33-35,共3页
京沪线是我国运输最为繁忙的干线之一,客货运密度在全路名列前茅。其中符离集至蚌埠东,客车37对货车81对,重车方向货流密度已达到70Mtkm/km以上。为了进一步挖潜扩能,以适应华东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按照铁道部“八五”科技进步规划,将... 京沪线是我国运输最为繁忙的干线之一,客货运密度在全路名列前茅。其中符离集至蚌埠东,客车37对货车81对,重车方向货流密度已达到70Mtkm/km以上。为了进一步挖潜扩能,以适应华东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按照铁道部“八五”科技进步规划,将组织开行5000t重载列车。为此在1992年8月6~9日在徐州北至南京东进行了两次重载列车牵引试验,重点测试了机车牵引、列车制动等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列车 牵引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加快建设东南沿海(上海—广州)铁路大通道的建议
5
作者 管天保 项宝余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23-24,共2页
简要讨论了加快建设东南沿海(上海-广州)铁路大通道的必要性、迫切性,介绍通道走向,并对技术条件和实施步骤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东南沿海 铁路大通道 铁路建设 中国 必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先行号到新曙光号——上海铁路局技术创新的成功探索
6
作者 管天保 《中国铁路》 2000年第1期19-20,24,共3页
总结了京沪线提速是市场需求给企业技术创新带来的动力,采用适用技术进行技术创新是可行和有效的,产学研相结合是企业技术创新的有效途径,市场是检验企业技术创新是否成功的标尺等成功经验。
关键词 技术创新 市场需求 铁路提速 上海铁路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线路设备养护维修实行总成本承包的几点思考
7
作者 管天保 《中国铁路》 1994年第8期14-17,共4页
通过对目前线路养护维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实行养护维修总成本承包的必要性,同时对影响总成本的主要客观因素、如何确定总成本提出了建议,并述及实行总成本承包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开展承包试点工作的设想。
关键词 线路设备 养护 维修 铁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沪宁线行车安全综合监控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24
8
作者 康熊 管天保 +1 位作者 黎国清 宋仪龄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5,共5页
沪宁线行车安全监控系统是监督、处理铁路行车安全问题的综合性解决方案 ,由行车安全监测系统、信息系统、安全管理系统、维修支持系统、事故灾害快速救援支持系统共同组成 ,实现对固定设施、移动装备的实时有效监测 ,并利用信息系统实... 沪宁线行车安全监控系统是监督、处理铁路行车安全问题的综合性解决方案 ,由行车安全监测系统、信息系统、安全管理系统、维修支持系统、事故灾害快速救援支持系统共同组成 ,实现对固定设施、移动装备的实时有效监测 ,并利用信息系统实现资源共享、监督决策 ,以保证沪宁线的行车安全。目前已经安装或正在试验的设备有 :地对车装置包括车辆运行状态地面安全监测装置、铁路货运安全监测门、车站平过道予警装置、道岔状态监测系统、倒岔转换力监测系统 ;车对车装置包括旅客列车走行安全监测诊断报警系统、机车运行监控装置、机车故障监测系统 ;车对地监测子系统包括安全综合检测车、快速钢轨探伤车、轨道检查车、车载轨道动态检测单元、机车信号记录仪、红外轴温探测设备故障检测车等。已经获得了大量有价值的数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车安全 综合监控系统 监测控制 技术装备 铁路运输 车辆检测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轨局部接触应力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雷晓燕 管天保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1995年第2期20-25,共6页
运用接触摩擦单元理论,在文献[1]工作的基础上,对轮轨局部接触应力进行了有限元分析,文章考虑了无纵向力和由于牵引力和制动力引起纵向力时轮轨相互作用两种情况。计算中,将列车轴重分别取为210、230、250和300kN... 运用接触摩擦单元理论,在文献[1]工作的基础上,对轮轨局部接触应力进行了有限元分析,文章考虑了无纵向力和由于牵引力和制动力引起纵向力时轮轨相互作用两种情况。计算中,将列车轴重分别取为210、230、250和300kN,作用在单轮上的纵向力分为10、15、20、25和30kN五种工况。由计算得到了轮轨局部法向接触应力和切向接触应力分布规律及主应力和变形,据此,文章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应力 轮轨相互作用 有限元 轮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速140km/h列车对道岔的冲击影响
10
作者 雷晓燕 管天保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1996年第1期33-38,共6页
本文论述了机车车辆通过道岔时轮对与辙叉相互作用的机理,建立了简化的计算模型.在此基础上,应用轮轨冲击力计算方法,分析了时速140km/h列车对道岔的冲击影响.根据计算,建议当列车速度提高至140km/h后,辙叉容许垂... 本文论述了机车车辆通过道岔时轮对与辙叉相互作用的机理,建立了简化的计算模型.在此基础上,应用轮轨冲击力计算方法,分析了时速140km/h列车对道岔的冲击影响.根据计算,建议当列车速度提高至140km/h后,辙叉容许垂直磨耗应限制在4mm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岔 冲击 铁路 列车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曲率导曲线在12号道岔上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吴祖荣 管天保 《铁道标准设计》 1984年第8期25-30,共6页
一、概述导曲线是道岔的重要组成部分。导曲线的平面形式及其曲率大小,是影响道岔侧向通过速度的主要因素。导曲线的平面形式中,最常用的是固定曲率圆曲线型,但也有采用复曲线,或变曲率线型,这样在导曲线始点和终点,可以设计为较大的曲... 一、概述导曲线是道岔的重要组成部分。导曲线的平面形式及其曲率大小,是影响道岔侧向通过速度的主要因素。导曲线的平面形式中,最常用的是固定曲率圆曲线型,但也有采用复曲线,或变曲率线型,这样在导曲线始点和终点,可以设计为较大的曲线半径,从而减小列车侧向进入道岔时的冲角和突然出现的离心加速度。因而,可以提高侧向过岔速度。据有关参考文献介绍,用变曲率线型的导曲线,平面位置稳定,导曲线钢轨的弹性挤开较小。而在固定曲率圆曲线型的导曲线上,弹性挤开可达5~8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岔 钢轨 侧向 列车 弹性挤开 变曲率 导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客列车速度141~200km/h区段建筑物、设备、机车车辆、行车组织技术管理和运营细则
12
作者 管天保 《中国铁路》 1997年第11期40-42,共3页
本细则尽管是前苏联铁路1985年的资料,其内容却对我国铁路当前开行快速、准高速列车,以及将来开行高速列车的区段的建筑物、设备、机车车辆、行车组织技术管理和运营规则均有借鉴意义,特此刊出供参考。
关键词 铁路 旅客列车 行车组织 技术管理 运营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沪宁线60kg/m钢轨12号可动心轨道岔试铺工作综述
13
作者 管天保 《中国铁路》 1995年第1期29-32,共4页
详细介绍了60kg/m钢轨12号可动心轨道岔在沪宁线试铺的测试结果和上道使用情况,在肯定可动心轨道岔在使用中的优越性的基础上,也指出了其在设计和制造工艺上的不足,并就此提出了改进措施,最后还就道岔的管理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道岔 可动心轨道岔 试铺 沪宁线 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