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灸治疗68例血管性痴呆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4
1
作者 管叶明 唐巍 汪青松 《安徽医学》 2009年第4期452-453,共2页
目的评价针灸在血管性痴呆治疗上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68例轻、中度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成针灸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口服欣络舒;针灸组在口服欣络舒同时针刺百会、风池、内关、神门、三阴交、足三里穴,艾灸神阙穴。应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 目的评价针灸在血管性痴呆治疗上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68例轻、中度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成针灸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口服欣络舒;针灸组在口服欣络舒同时针刺百会、风池、内关、神门、三阴交、足三里穴,艾灸神阙穴。应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l指数)评定疗效。结果12周末针灸组和对照组患者MMSE和Barthel指数评分较入组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12周末针灸组患者MMSE和Barthel指数评分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百会、风池、内关、神门、三阴交、足三里穴和艾灸神阙穴可明显提高血管性痴呆患者的MMSE和Barthel指数评分,改善认知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针刺 认知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度认知障碍的相关生物学标记 被引量:6
2
作者 管叶明 汪青松 《安徽医学》 2009年第2期140-142,共3页
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是介于正常老化与痴呆之间的一种过渡阶段,如不能早期诊断并予以干预,绝大多数MCI患者将进展为痴呆。目前对MCI尚无统一的临床诊断标准,因此开展MCI相关生物学标记的研究对MCI诊断有重要的... 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是介于正常老化与痴呆之间的一种过渡阶段,如不能早期诊断并予以干预,绝大多数MCI患者将进展为痴呆。目前对MCI尚无统一的临床诊断标准,因此开展MCI相关生物学标记的研究对MCI诊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就轻度认知障碍的相关生物学标记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度认知障碍 痴呆 TAU蛋白 AΒ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出血患者载脂蛋白E基因型分布及相关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黄海丽 周可青 +4 位作者 汪青松 刘红娟 刘学春 管叶明 王雯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92-495,共4页
目的研究脑出血患者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分布特点,探讨脑出血患者apoE基因型与神经功能缺损和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脑出血患者78例(脑出血组)和健康体检者91例(对照组),利用PCR-RFLP技术,测定apoE基因型... 目的研究脑出血患者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分布特点,探讨脑出血患者apoE基因型与神经功能缺损和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脑出血患者78例(脑出血组)和健康体检者91例(对照组),利用PCR-RFLP技术,测定apoE基因型;采用生化全自动仪分别对TC、TG、LDL-C、HDL-C、空腹血糖和血清hs-CRP水平等进行测定;脑出血患者入院时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脑出血组apoEε4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apoEε2基因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脑出血组TC、TG、LDL-C、空腹血糖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H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脑出血组apoEε4携带者NIHSS评分明显高于非apoEε4携带者(P<0.05);脑出血组apoEε2和apoEε4携带者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非apoEε2和非apoEε4携带者(P<0.05)。结论 apoEε4可能是脑出血的危险因素;脑出血急性期炎性反应可能与apoEε2和apoEε4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载脂蛋白E类 基因型 C反应蛋白质 基因频率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改善大鼠脑梗死免疫炎性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周晶晶 徐芳 +2 位作者 俞明明 管叶明 汪青松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6年第1期81-84,共4页
目的研究人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MSC)移植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炎性因子表达和调节性T细胞(Treg)数量及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MSC组、生理盐水组,每组10只。于缺血... 目的研究人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MSC)移植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炎性因子表达和调节性T细胞(Treg)数量及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MSC组、生理盐水组,每组10只。于缺血前、缺血后30min、缺血再灌注2、3、6h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IL)-6、干扰素γ(IFNγ)、IL-10、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变化,于1、3、7、14d对大鼠神经功能进行评分,并检测外周血中Treg表达。结果 MSC组缺血后IL-6、IFNγ水平升高,分别在缺血再灌注2h、缺血后30min达高峰,显著小于缺血再灌注组和生理盐水组;缺血后缺血再灌注组和生理盐水组IL-10、TGF-β水平降低,MSC组升高。MSC组缺血再灌注3、7、14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和生理盐水组(P<0.05)。结论人脐带血MSC移植可促进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功能恢复,诱导CD4CD25Treg细胞增殖,促炎性因子IL-6、IFNγ水平下降,抗炎性因子IL-10、TGF-β水平升高,从而减轻缺血性脑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干细胞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10 脑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丰富康复训练对缺血性脑损伤神经干细胞的影响及研究思路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正龙 唐巍 +6 位作者 倪朝民 房慧岭 程杰 管叶明 陈朝晖 张慧 刘成英 《安徽医学》 2009年第12期1373-1376,共4页
神经干细胞(NSC)的增殖、迁移和分化是脑可塑性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缺血性脑损伤康复研究的一个新的热点。康复训练和丰富环境干预对脑损伤后的功能恢复有可靠疗效,能调控NSC生存的特殊微环境中的多种因子,促进NSC增殖、迁移和分化,影... 神经干细胞(NSC)的增殖、迁移和分化是脑可塑性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缺血性脑损伤康复研究的一个新的热点。康复训练和丰富环境干预对脑损伤后的功能恢复有可靠疗效,能调控NSC生存的特殊微环境中的多种因子,促进NSC增殖、迁移和分化,影响脑损伤后的神经发生和脑的可塑性,促进脑结构和功能恢复。本文分析NSC增殖分化在缺血性脑损伤康复中的作用机制以及丰富环境刺激对NSC的影响,提出丰富环境刺激、康复训练和传统中医药等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可能通过干预NSC增殖分化机制,提高脑损伤患者的康复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 丰富康复训练 缺血性脑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改善兔脑梗死神经生长因子和神经元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朱尧 汪青松 +1 位作者 黄海丽 管叶明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316-1320,共5页
目的研究人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移植对兔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生长因子(NGF)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及皮质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新西兰大白兔3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 目的研究人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移植对兔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生长因子(NGF)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及皮质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新西兰大白兔3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MSC组、生理盐水组,每组8只。于3、7、14d对兔神经功能进行评分,并测定血清NGF、BDNF含量变化,14dTUNEL法检测缺血灶周围大脑皮质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MSC组缺血再灌注7、14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和生理盐水组(P<0.05)。缺血再灌注组和生理盐水组3、7、14d血清NGF和BDNF含量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P<0.05)。MSC组3、7、14d血清NGF和BDNF含量明显高于缺血再灌注组和生理盐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再灌注组神经细胞凋亡指数明显升高(P<0.05);MSC组神经细胞凋亡指数较缺血再灌注组和生理盐水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C移植可促进脑缺血再灌注兔的神经功能缺损恢复,增加血清NGF、BDNF分泌,并可抑制脑缺血再灌注诱导的神经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血 间质干细胞 脑梗死 神经生长因子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细胞凋亡 再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例脑梗死致前岛盖综合征患者临床特点及康复治疗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王雯 俞明明 +2 位作者 张嵘 管叶明 汪青松 《安徽医学》 2017年第1期65-68,共4页
目的探讨脑梗死引起前岛盖综合征(FCMS)的临床特征、影像学特点及康复预后。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5年6月解放军第105医院收治的12例脑梗死引起FCMS患者,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定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用非语言性认知功... 目的探讨脑梗死引起前岛盖综合征(FCMS)的临床特征、影像学特点及康复预后。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5年6月解放军第105医院收治的12例脑梗死引起FCMS患者,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定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用非语言性认知功能评定量表(NLCA)评估患者认知功能,采用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表(ABC)测定语言功能,采用医院版卒中后失语患者抑郁问卷(SADQ-H)评估患者抑郁状态,并进行口运动及进食能力评定。给予患者脑梗死治疗及康复锻炼,6个月后随访评估患者各项功能,并与急性期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2例患者均存在明显口运动障碍,表现为言语功能障碍及进食功能障碍;经过综合治疗后,患者口运动评分较前改善(P=0.034),进食能力有所改善(P=0.025),语言功能、认知功能及抑郁状态有所好转。口运动与患者认知功能及抑郁症状具有相关性(r=0.91、-0.68),进食能力与患者认知功能及抑郁症状具有相关性(r=0.88、-0.73)。结论 FCMS严重影响患者语言功能及进食能力,通过积极治疗及康复锻炼,语言功能、口运动及进食能力可得到较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岛盖综合征 脑梗死 运动性失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