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氟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5
1
作者 管东波 蔡中义 +2 位作者 方程 邱小明 窦艳丽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20-125,共6页
以二苯基硅二醇、甲苯二异氰酸酯和八氟戊醇为主要原料合成了一种含氟有机硅改性剂(FSM),将其与环氧树脂及固化剂混合制备环氧复合材料,这种材料具有机硅和有机氟的特性。通过热失重分析、接触角分析、表面元素分析、冲击强度分析,得出... 以二苯基硅二醇、甲苯二异氰酸酯和八氟戊醇为主要原料合成了一种含氟有机硅改性剂(FSM),将其与环氧树脂及固化剂混合制备环氧复合材料,这种材料具有机硅和有机氟的特性。通过热失重分析、接触角分析、表面元素分析、冲击强度分析,得出该复合材料中当含氟有机硅改性剂的含量达到20 phr时,最大热失重速率温度达到375℃,接触角达到120.8°;当含氟有机硅改性剂的含量达到15 phr时,冲击强度相比于纯环氧树脂上升了83%。同时该改性剂的分子结构中含有能与环氧树脂固化的活性基团,在与异佛尔酮二胺的复配使用中,既起到了改性剂的作用,又起到了固化剂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含氟有机硅 热稳定性 疏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膨胀石墨阻燃半硬泡聚氨酯材料的性能 被引量:12
2
作者 窦艳丽 张天琪 +2 位作者 姚卫国 付涛 管东波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0-56,共7页
聚氨酯半硬质泡沫(SPUF)性能优异,应用广泛,但它属于易燃材料,且燃烧时极易产生烟毒,进而会对环境造成不利的影响。文中选用可膨胀石墨(EG)以及硅烷偶联剂KH791改性EG对全水发泡聚氨酯半硬泡进行阻燃,利用热重分析和残炭形貌对聚氨酯泡... 聚氨酯半硬质泡沫(SPUF)性能优异,应用广泛,但它属于易燃材料,且燃烧时极易产生烟毒,进而会对环境造成不利的影响。文中选用可膨胀石墨(EG)以及硅烷偶联剂KH791改性EG对全水发泡聚氨酯半硬泡进行阻燃,利用热重分析和残炭形貌对聚氨酯泡沫的热降解行为进行了研究,对比了EG改性前后对全水发泡聚氨酯半硬泡阻燃性能、热稳定性、力学性能和泡孔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当EG的质量分数为20%时制得的可膨胀石墨阻燃聚氨酯泡沫氧指数可达29.4%,达到了UL94HB防火测试中HF-1级水平测试的要求;KH791改性EG后,阻燃效果略微降低,但是改性EG对于泡沫的泡孔形貌影响较小,能够提高全水发泡聚氨酯半硬泡的密度和压缩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膨胀石墨 半硬泡聚氨酯 表面改性 阻燃性能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组分加成型硅橡胶交联固化过程的流变学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张欢欢 许东华 +2 位作者 管东波 姚卫国 石彤非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88-793,共6页
采用流变学方法研究了双组分加成型硅橡胶的交联固化过程,并研究了反应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随着加成反应的进行,体系中的交联程度逐渐增加;反应温度升高,硅橡胶完全交联固化所需时间减少.
关键词 硅橡胶 双组分加成反应 交联固化 流变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笼型倍半硅氧烷形态分析及对杂化材料相容性和机械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白雪涛 孙国恩 +4 位作者 管东波 牟建新 刘博 江春梅 张春玲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56-860,共5页
采用水解缩合方法制备了八乙烯基笼型倍半硅氧烷(OVPOSS),并将其引入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自凝树脂中,得到有机-无机杂化材料.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差示扫描... 采用水解缩合方法制备了八乙烯基笼型倍半硅氧烷(OVPOSS),并将其引入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自凝树脂中,得到有机-无机杂化材料.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塑料球压痕硬度计、高温高速摩擦磨损测试仪和悬臂梁冲击实验等对其形貌和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OVPOSS以晶体状态存在于PMMA树脂中.通过DSC热性能曲线、FOX方程和Gordon-Talyor方程曲线发现,当POSS含量较高时,PMMA-POSS杂化体系能够发生相分离,对杂化材料的机械性能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乙烯基笼型倍半硅氧烷 晶体聚集体 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温度下环氧树脂代木搪塑模具的固化过程 被引量:3
5
作者 张欢欢 许东华 +2 位作者 管东波 姚卫国 石彤非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99-306,共8页
采用流变学的方法研究了环氧树脂代木搪塑模具在不同温度下的固化过程。为了找到合适的测试条件,首先研究了应变和振荡频率对环氧树脂代木搪塑模具的测试结果的影响。环氧树脂代木搪塑模具固化过程中,体系交联程度逐渐变大;在不同的固... 采用流变学的方法研究了环氧树脂代木搪塑模具在不同温度下的固化过程。为了找到合适的测试条件,首先研究了应变和振荡频率对环氧树脂代木搪塑模具的测试结果的影响。环氧树脂代木搪塑模具固化过程中,体系交联程度逐渐变大;在不同的固化阶段,固化程度的变化快慢不同,先缓慢增加,然后迅速增加,最后缓慢增加至平台值;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的变化速度在不同阶段的变化与固化程度的变化相似,根据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的最快增长速率与温度的关系得到体系的活化能约为27.2 k J/mol;随着固化温度升高,环氧树脂代木搪塑模具固化完全所需的时间减少,同时环氧树脂的施工容留时间也相应地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搪塑模具 固化 流变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车翼子板的滚塑成型技术 被引量:2
6
作者 梁策 李义 +3 位作者 柳承德 程小锋 管东波 李加成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12-115,共4页
对卡车翼子板滚塑成型原料、工艺条件、制件和模具设计进行了研究。采用热氧老化法确定高密度聚乙烯(HDPE)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的最佳共混配比;通过研究加工热稳定性和制件的抗冲击强度两项指标确定最佳工艺条件;对制品结构及成... 对卡车翼子板滚塑成型原料、工艺条件、制件和模具设计进行了研究。采用热氧老化法确定高密度聚乙烯(HDPE)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的最佳共混配比;通过研究加工热稳定性和制件的抗冲击强度两项指标确定最佳工艺条件;对制品结构及成型模具进行了优化设计,并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LLDPE/HDPE=70∶30可作为滚塑成型原料;最佳成型时间15 min,最佳成型温度290℃;制件壁厚为6 mm,近距平行壁距离为3倍壁厚,圆角处内表面半径为6.5 mm,外表面半径为3.2 mm,加强筋采用高度较小的多条平式加强筋;模具为铸铝合金材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车翼子板 滚塑成型 冲击强度 制品设计 模具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仪表板用聚氨酯搪塑粉料:组成、加工及流变性能 被引量:1
7
作者 张万喜 常海建 +6 位作者 窦艳丽 黄刚 张欢欢 许东华 石彤非 管东波 姚卫国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4392-4397,共6页
本工作研究了汽车仪表板用聚氨酯搪塑粉料的组成与其加工及流变性能的关系。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波谱仪、示差扫描量热仪、扫描电镜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热重分析仪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研究发现,商用聚氨酯搪塑粉料的主... 本工作研究了汽车仪表板用聚氨酯搪塑粉料的组成与其加工及流变性能的关系。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波谱仪、示差扫描量热仪、扫描电镜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热重分析仪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研究发现,商用聚氨酯搪塑粉料的主要成分为热塑性聚酯型聚氨酯,无机填料为二氧化硅、二氧化钛和高岭土等无机粒子。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聚氨酯搪塑粉料的熔融合并过程,得到了搪塑加工过程中适宜的加工温度和塑化时间。利用流变仪的线性频率扫描实验方法研究发现,聚氨酯搪塑粉料的熔体在高频区(短时间尺度)表现为类液性(损耗模量大于储能模量),在低频区(长时间尺度)表现出类凝胶特性(储能模量与损耗模量接近,且低频区模量出现平台)。上述实验结果表明,聚氨酯搪塑粉料的组成导致其熔体具有特殊的流变性能,即搪塑粉料中的热塑性聚酯型聚氨酯赋予搪塑粉料熔体类液性,而搪塑粉料中的无机粒子与聚氨酯相互作用形成网络结构,导致其熔体在长时间尺度下具有类凝胶特性。同时,研究发现,在搪塑加工过程中(搪塑模具上下旋转),由于聚氨酯搪塑粉料的熔体在长时间尺度下的类凝胶行为,当搪塑粉料粘附在搪塑模具表面时,熔体只熔融合并而不滴落或流挂,从而得到厚度更均匀的汽车仪表板表皮。并且搪塑成型的表皮不同位置的花纹粗糙度一致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搪塑 加工 流变 汽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C搪塑粉的热降解特征及其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菲 姚卫国 +3 位作者 管东波 王守军 安慧 贾玉玺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5-60,共6页
粉末搪塑表皮被广泛应用在各种中高档汽车仪表板上.为了优化设计搪塑粉、提高热加工性能从而促进高档汽车国产化,本文首先利用热重分析和裂解气相色谱/质谱实验探讨搪塑粉的热降解失重特征,分析升温速率、实验气氛和搪塑加工对其热降解... 粉末搪塑表皮被广泛应用在各种中高档汽车仪表板上.为了优化设计搪塑粉、提高热加工性能从而促进高档汽车国产化,本文首先利用热重分析和裂解气相色谱/质谱实验探讨搪塑粉的热降解失重特征,分析升温速率、实验气氛和搪塑加工对其热降解行为的影响,继而结合X射线荧光光谱实验对其热降解动力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搪塑粉的热降解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PVC和增塑剂的相互作用使其热降解过程更加复杂;随升温速率的增加,热降解失重曲线向高温区偏移;搪塑粉在有氧气氛中更易发生热降解,失重率较大;与搪塑粉相比,搪塑表皮的热稳定性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第1热降解阶段氮气条件下的热降解活化能和反应级数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搪塑粉 热降解 升温速率 气氛 热解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辅成型制品的气道设计
9
作者 柳承德 梁继才 +2 位作者 李义 管东波 程小峰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35-138,共4页
以气辅成型制品结构设计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和物理模拟的研究方法,分别对矩形和半圆形气道的气辅成型制品进行了设计研究,达到了减小气指缺陷程度的设计目的。在数值模拟实验中,采用Catia软件进行三维实体造型,采用Moldflow软件进... 以气辅成型制品结构设计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和物理模拟的研究方法,分别对矩形和半圆形气道的气辅成型制品进行了设计研究,达到了减小气指缺陷程度的设计目的。在数值模拟实验中,采用Catia软件进行三维实体造型,采用Moldflow软件进行数值模拟流动分析;在物理模拟实验中,设计了160 mm×140 mm2的平板件,选取不同尺寸的十字交叉型气道,研究气道形状对气指缺陷的影响。结果表明,半圆形气道气辅成型制品的气道半径与制件板厚的比值存在一个最佳值范围;正方形气道的气指程度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辅助注射成型 气道设计 数值模拟 物理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氯乙烯表皮成分对加成型硅橡胶固化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晓伟 付志磊 +6 位作者 刘芳 潘鸽 许东华 管东波 窦艳丽 石彤非 姚卫国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2-39,共8页
采用流变学方法研究了双组分加成型硅橡胶在不同聚氯乙烯(PVC)表皮上的固化动力学,并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波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等手段分析了PVC表皮成分,以确定导致双组分加成型硅橡胶不固化的具体原因。结果表明,PVC表皮中... 采用流变学方法研究了双组分加成型硅橡胶在不同聚氯乙烯(PVC)表皮上的固化动力学,并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波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等手段分析了PVC表皮成分,以确定导致双组分加成型硅橡胶不固化的具体原因。结果表明,PVC表皮中导致硅橡胶不固化的主要元素为P元素。在固定硅橡胶厚度为1 mm的情况下,当PVC表皮中的P元素质量分数低于3×10^-3%时,浇注在其上的双组分加成型硅橡胶依然能固化;而当PVC表皮中的P元素质量分数超过约2.4×10^-2%时,虽然浇注在其上的双组分加成型硅橡胶的中间层依然能固化,但与PVC表皮接触部分的硅橡胶不固化,且不固化层厚度随P元素质量分数增加而增加。本文还研究了在P元素质量分数低于3×10^-3%的PVC表皮上,降低硅橡胶厚度至微米级时的固化行为,在P元素质量分数低于3×10^-3%的PVC表皮上,当硅橡胶厚度低于2μm时,硅橡胶出现不完全固化现象。双组分加成型硅橡胶在含有P元素的PVC表皮表面的固化行为主要是由硅橡胶样品中铂催化剂总含量及PVC表皮中的P元素含量确定的,同时也会受到双组分加成型硅橡胶反应速率以及铂催化剂、P元素在硅橡胶中的扩散速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氯乙烯 硅橡胶 模具 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真空成型设备的自主研发及应用
11
作者 杨帆 姚卫国 +1 位作者 管东波 窦艳丽 《汽车工艺与材料》 2018年第1期68-72,共5页
主要介绍了一种自主研发的真空成型机,并对真空成型机的上料区域、表皮传输工位、表皮加热工位、成型工位及模具部分分别进行介绍说明。给出了真空成型机自主研发过程中遇到如表皮脱落、掉件、表皮拉破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关键词 真空成型 高效 自主研发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