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e掺杂ZnO复合中空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5
1
作者 简绍菊 左甜 +1 位作者 杨为森 林维晟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8-60,共3页
以乙酸锌[Zn(CH_3COO)_2·2H_2O]、硝酸铈[Ce(NO_3)_3]为原料,脱脂棉为模板,采用浸渍-热转化法制备出一系列铈(Ce)掺杂量不同的氧化锌(ZnO)复合中空材料,利用SEM、TG、XRD对Ce/ZnO进行表征。借助罗丹明B的脱色降解作为模板反应,考... 以乙酸锌[Zn(CH_3COO)_2·2H_2O]、硝酸铈[Ce(NO_3)_3]为原料,脱脂棉为模板,采用浸渍-热转化法制备出一系列铈(Ce)掺杂量不同的氧化锌(ZnO)复合中空材料,利用SEM、TG、XRD对Ce/ZnO进行表征。借助罗丹明B的脱色降解作为模板反应,考察煅烧温度和Ce掺杂量对Ce/ZnO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700℃煅烧3h制得的Ce掺杂量为1%的Ce/ZnO复合中空材料对罗丹明B的降解效果最佳,紫外灯照射2h可使罗丹明B溶液的降解率达到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掺杂ZnO 复合中空材料 光催化降解 罗丹明B 模板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光活性Ce/Bi2O3生物质模板法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5
2
作者 简绍菊 吴敬林 +2 位作者 何敏慧 杨为森 饶瑞晔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37-240,共4页
以竹纤维为生物模板制备了太阳光活性的Ce掺杂Bi2O3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热失重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方法对样品的形貌、结构和组成进行表征。以亚甲基蓝为目标污染物,探究了浸渍时间和Ce掺杂摩尔分数对Ce/Bi2O3在太阳光作用下光催化... 以竹纤维为生物模板制备了太阳光活性的Ce掺杂Bi2O3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热失重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方法对样品的形貌、结构和组成进行表征。以亚甲基蓝为目标污染物,探究了浸渍时间和Ce掺杂摩尔分数对Ce/Bi2O3在太阳光作用下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e/Bi2O3保留了竹纤维的纤维形貌;浸渍2h制备的前驱物于马弗炉中600℃焙烧2h获得的含Ce摩尔分数为1.0%的Ce/Bi2O3复合材料,经太阳光照射450min后对100mL浓度为10mg/L的亚甲基蓝的降解率为87.14%,且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模板 竹纤维 Ce/Bi2O3 光催化 亚甲基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纺La_(2)O_(3)纳米纤维对氟离子的吸附热力学和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简绍菊 程意婷 +3 位作者 康晓燕 洪慧芳 肖金玉 杨为森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2-177,共6页
以聚丙烯腈为模板,采用高压静电纺丝与烧结相结合制备了La_(2)O_(3)纳米纤维,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和比表面积分析仪(BET)对La_(2)O_(3)纳米纤维进行分析。将其用作除氟剂,探讨了La_(2)O_(3)对氟离子的吸附动力学... 以聚丙烯腈为模板,采用高压静电纺丝与烧结相结合制备了La_(2)O_(3)纳米纤维,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和比表面积分析仪(BET)对La_(2)O_(3)纳米纤维进行分析。将其用作除氟剂,探讨了La_(2)O_(3)对氟离子的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结果表明:La_(2)O_(3)对氟离子的吸附数据遵循准二级动力学和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热力学参数吉布斯自由能(ΔG^(0))0、熵变(ΔS^(0))及焓变(ΔH^(0))均大于零,说明La_(2)O_(3)对氟离子吸附过程为多级控制的自发熵增加吸热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镧 静电纺丝 动力学 热力学 氟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Ce-La-MOFs@Fe_(3)O_(4)的除氟性能 被引量:1
4
作者 宋江燕 翟涛 +5 位作者 温倩 周融融 杨为森 简绍菊 潘文斌 胡家朋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8-44,共7页
通过水热法制备了Ce-La-MOFs@Fe_(3)O_(4)复合材料,研究了Ce-La-MOFs@Fe_(3)O_(4)对水溶液中F^(-)的吸附性能,并通过响应曲面法优化了吸附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在pH=3.6、实验温度为40℃、初始氟离子浓度为17.4 mg/L的条件下,Ce-La-MOFs@... 通过水热法制备了Ce-La-MOFs@Fe_(3)O_(4)复合材料,研究了Ce-La-MOFs@Fe_(3)O_(4)对水溶液中F^(-)的吸附性能,并通过响应曲面法优化了吸附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在pH=3.6、实验温度为40℃、初始氟离子浓度为17.4 mg/L的条件下,Ce-La-MOFs@Fe_(3)O_(4)的吸附效果最佳,F^(-)去除率可达94.5%。除氟特性实验数据更适合用Langmuir模型进行描述,拟合得到最大吸附容量(q_(max))为147.23 mg/g,热力学参数ΔG^(o)、ΔH^(o)和ΔS^(o)表明该吸附反应是一个自发吸热的熵增过程。动力学研究表明Ce-La-MOFs@Fe_(3)O_(4)对F^(-)的吸附符合准二级反应动力学过程。对复合材料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分析,并结合吸附热力学和动力学研究探讨了吸附机理,该吸附过程主要是离子交换和静电吸附共同作用。共存离子实验、循环再生实验结果显示,Ce-La-MOFs@Fe_(3)O_(4)对F^(-)具有较好的选择性,该复合材料的再生性能较好,回收率可达96%,两次循环后对F^(-)的去除率仍达81.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Ce-La-MOFs@Fe_(3)O_(4) 除氟 吸附 响应曲面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_2O_3/ZnO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太阳光处理孔雀石绿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杨为森 周美珠 +2 位作者 简绍菊 林维晟 王兆礼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72-275,共4页
以竹纤维为模板,五水合硝酸铋[Bi(NO_3)_3·5H_2 O]和二水合醋酸锌[Zn(OAc)2·2H_2 O]为原料,采用浸渍-热转化法制备一系列Bi含量不同的氧化铋(Bi_2O_3)/氧化锌(ZnO)复合材料。通过热重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等方法... 以竹纤维为模板,五水合硝酸铋[Bi(NO_3)_3·5H_2 O]和二水合醋酸锌[Zn(OAc)2·2H_2 O]为原料,采用浸渍-热转化法制备一系列Bi含量不同的氧化铋(Bi_2O_3)/氧化锌(ZnO)复合材料。通过热重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等方法对复合材料进行分析表征。以孔雀石绿染料为模拟污染物,在太阳光照射下进行光降解实验,探究了煅烧温度和Bi掺杂量对复合材料光催化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保持了竹纤维模板物的纤维形貌;煅烧温度和Bi掺杂量对Bi_2O_3/ZnO光催化性能影响显著。600℃煅烧2h制备的Bi掺杂量为2.5%(摩尔分数)的Bi_2O_3/ZnO催化剂对孔雀石绿降解效果最佳,太阳光照射240min后对100mL质量浓度为20mg/L的孔雀石绿降解率可达95.84%。催化剂重复利用4次后对孔雀石绿的催化降解率仍可保持在92%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铋 氧化锌 太阳光 孔雀石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纺丝制备Ag/ZnO复合纳米纤维及其光催化降解甲基橙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简绍菊 杨为森 饶瑞晔 《宜春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9-13,共5页
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模板,硝酸银(AgNO_3)和二水合醋酸锌(Zn(CH_3COO)_2·2H_2O)为原料,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AgNO_3/Zn (CH_3COO)_2/PVP复合纳米纤维,经高温煅烧获得Ag/ZnO复合纳米材料,采用扫SEM、XRD对复合纳米材料的形貌... 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模板,硝酸银(AgNO_3)和二水合醋酸锌(Zn(CH_3COO)_2·2H_2O)为原料,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AgNO_3/Zn (CH_3COO)_2/PVP复合纳米纤维,经高温煅烧获得Ag/ZnO复合纳米材料,采用扫SEM、XRD对复合纳米材料的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在紫外灯照射下,以甲基橙为模拟污染物,研究了煅烧温度和Ag掺杂量对复合材料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600℃煅烧制得的Ag掺杂摩尔分数为4%的Ag/ZnO复合纳米材料对甲基橙的催化效果最佳,光照210 min后对浓度为10 mg/L甲基橙的降解率高达99. 9%,甲基橙基本矿化。复合材料循环使用4次仍可使甲基橙的降解率在95%以上,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甲基橙 Ag/ZnO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ZnO复合中空材料的制备及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 被引量:14
7
作者 杨为森 简绍菊 +1 位作者 左甜 林维晟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40-143,共4页
以脱脂棉纤维为模板,二水醋酸锌和硝酸银为原料,利用模板法制备了Ag/ZnO复合材料,通过SEM、FT-IR、XRD技术对样品形貌和结构进行了分析。在紫外灯照射下,以罗丹明B染料溶液为目标降解物,探究了浸泡时间和Ag掺杂量对Ag/ZnO复合材料催化... 以脱脂棉纤维为模板,二水醋酸锌和硝酸银为原料,利用模板法制备了Ag/ZnO复合材料,通过SEM、FT-IR、XRD技术对样品形貌和结构进行了分析。在紫外灯照射下,以罗丹明B染料溶液为目标降解物,探究了浸泡时间和Ag掺杂量对Ag/ZnO复合材料催化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保持了模板物的纤维形貌,呈中空结构;浸泡时间和Ag掺杂量对Ag/ZnO复合材料的催化性能影响显著。模板物浸泡2h后于700℃煅烧2h制备的Ag掺杂为1.0%(mol,摩尔百分含量)的Ag/ZnO复合材料对100mL 10mg/L罗丹明B的降解率高达99%,且具有良好的重复使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ZnO 模板法 罗丹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