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特种稻紫两优737 在南靖县作菜后稻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2
1
作者 简明星 《福建稻麦科技》 2022年第1期61-63,共3页
紫两优737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利用母本紫392S与父本福恢737组配育成的紫糯两系杂交稻新品种,先后通过云南、福建、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20年南靖县引进紫两优737作为菜后稻轮作种植,2021年在多个家庭农场进行菜后稻栽培示... 紫两优737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利用母本紫392S与父本福恢737组配育成的紫糯两系杂交稻新品种,先后通过云南、福建、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20年南靖县引进紫两优737作为菜后稻轮作种植,2021年在多个家庭农场进行菜后稻栽培示范,获得高产和较好的经济效益。总结紫两优737特征特性、示范表现和菜后轮作高产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种稻 两系杂交稻 紫两优737 轮作 高产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稻新组合Ⅱ优航2号示范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2
作者 简明星 《福建稻麦科技》 2006年第1期27-28,共2页
关键词 高产栽培技术 杂交稻 新组合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种植表现 福建省农科院 示范 Ⅱ-32A 水稻研究所 中晚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光型杂交稻新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被引量:1
3
作者 简明星 《福建稻麦科技》 2014年第4期66-69,共4页
引进13个感光型杂交稻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元优6582、臻优70、元优2105、元优2108等4个品种丰产性好、生育期比CK迟熟在5 d以内,可在南靖县大部分双季稻区进一步试验;益优3550、益优70、元优2106、广优制西、元优2112等5个品种... 引进13个感光型杂交稻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元优6582、臻优70、元优2105、元优2108等4个品种丰产性好、生育期比CK迟熟在5 d以内,可在南靖县大部分双季稻区进一步试验;益优3550、益优70、元优2106、广优制西、元优2112等5个品种生育期比CK长5~11 d,只适宜在南靖县平原双季稻区试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光型 杂交稻 比较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笋栽培技术 被引量:1
4
作者 简明星 《长江蔬菜》 1999年第6期28-28,共1页
关键词 玉米笋 栽培 播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新品种“满仓515”示范小结
5
作者 简明星 《福建稻麦科技》 1993年第4期30-32,共3页
“满仓515”系福建省农科院稻麦研究所以籼稻品种和粳稻材料杂交育成的早籼中迟熟早、晚兼用型优良新品种。具有分蘖力较强、穗大粒多、结实率高、株叶态好、成熟期转色佳、丰产性和稳产性好、适时性广、抗稻瘟病等优良性状,1991年~199... “满仓515”系福建省农科院稻麦研究所以籼稻品种和粳稻材料杂交育成的早籼中迟熟早、晚兼用型优良新品种。具有分蘖力较强、穗大粒多、结实率高、株叶态好、成熟期转色佳、丰产性和稳产性好、适时性广、抗稻瘟病等优良性状,1991年~1993年在南靖县及漳州市各县(区)试种、示范共22万亩,显出较强的增产优势。一、示范产量表现 1991年参加漳州市早稻区试,11个试点平均亩产439.94公斤,比对照“78130”增产8.59%,居第一名。1991年晚季,南靖县良种场繁殖良种90.34亩,平均亩产481.3公斤。 1991年晚季,在南靖、龙海、长泰等地试种示范1200亩,亩产均在500公斤以上。1992年该品种在漳州市的面积迅速扩大,全市早晚两季推广7万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稻品种 熟期转色 福建省农科院 增产优势 早籼 分蘖力 迟熟 稳产性 试种示范 稻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两优676示范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3
6
作者 卢哲理 简明星 《福建稻麦科技》 2015年第1期63-64,共2页
广两优676系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广占63-4S与福恢676配组育成的籼型两系杂交稻新品种,2013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南靖县2012年开始引进试种,2013-2014年连续2 a示范种植,考察其产量表现和主要特征特性,并总结了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两系杂交稻 广两优676 示范种植 高产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