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彩超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观察和护理 被引量:14
1
作者 简小兰 陈丽娟 +2 位作者 郭敏莹 温碧珣 周惠娜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66-768,共3页
肝癌是人类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手术切除仍然是肝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但由于受肿瘤的部位、大小、数量、肝功能储备及全身情况等影响,只有10%~20%的患者适合手术切除,大多患者无法接受手术。
关键词 肝癌 射频消融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宫颈癌中医证型分布特点 被引量:4
2
作者 简小兰 蒋益兰 +1 位作者 曾普华 何凤姣 《江西中医药》 2015年第8期30-32,共3页
目的:观察探讨晚期宫颈癌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根据纳入标准筛选病例,根据预先设计的观察表及临床证型诊断标准,归纳证型,将调查表数据输入数据库,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收集到199例晚期宫颈癌病例,其中36例存在... 目的:观察探讨晚期宫颈癌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根据纳入标准筛选病例,根据预先设计的观察表及临床证型诊断标准,归纳证型,将调查表数据输入数据库,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收集到199例晚期宫颈癌病例,其中36例存在复合证型,总计235个证候。各证型构成如下:气滞血瘀证72例(30.6%)所占比最多,其次为脾肾两虚证,60例(25.5%),两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其他中医证型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气血亏虚证46例(19.6%),与湿热结毒证、痰湿下注证、肝肾阴虚证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晚期宫颈癌的中医证型以气滞血瘀、脾肾两虚为主,其次为气血两虚。宫颈癌的证型分布与临床分期有关,与病理类型相关性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宫颈癌 中医证型 分布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曾普华基于方证辨证治疗大肠癌的经验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卓 简小兰 +2 位作者 李可心 李克雄 曾普华 《江西中医药》 CAS 2023年第6期25-28,共4页
曾普华提出“癌毒致虚”理论,认为大肠癌以“癌毒内生、脾虚气滞”为基本病机,常兼夹湿热、痰浊、瘀血、气血亏虚、阳虚,遵循“六腑以通为用”,以“健脾益气、通腑解毒、化瘀散结”为基本治法,配合行气导滞、清热利湿、补益气血、温肾... 曾普华提出“癌毒致虚”理论,认为大肠癌以“癌毒内生、脾虚气滞”为基本病机,常兼夹湿热、痰浊、瘀血、气血亏虚、阳虚,遵循“六腑以通为用”,以“健脾益气、通腑解毒、化瘀散结”为基本治法,配合行气导滞、清热利湿、补益气血、温肾补阳等法。曾普华认为癌毒和脾虚贯穿于大肠癌的各个阶段,针对肠癌常见症状、术后、放疗、化疗后分别进行方证辨证。通过把握疾病本质,灵活运用方证辨证,总结临床常见证型及对应方药,构建专病效验方,随症加减,以达见其主证、出其验方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癌毒致虚 方证辨证 中医药治疗 曾普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消癌方对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的SW620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罗吉 李勇敏 +3 位作者 简小兰 罗燕 谭小宁 蒋益兰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2期42-46,共5页
目的观察健脾消癌方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SW620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探讨其防治结直肠癌的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结直肠癌细胞SW620。CCK-8法和Transwell小室实验测定细胞增殖、侵袭及迁移能力,qRT-PCR和Western blot... 目的观察健脾消癌方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SW620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探讨其防治结直肠癌的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结直肠癌细胞SW620。CCK-8法和Transwell小室实验测定细胞增殖、侵袭及迁移能力,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E-cadherin和Vimentin的基因和蛋白表达。结果健脾消癌方药物血清能抑制SW620细胞体外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与空白组比较,TGF-β1诱导组细胞E-cadherin表达水平下降,Vimentin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TGF-β1诱导组比较,健脾消癌方+TGF-β1组细胞E-cadherin表达水平升高,Vimentin表达水平下降(P<0.05)。结论健脾消癌方可通过调控TGF-β1诱导的SW620细胞上皮间质转化过程,抑制结肠癌的生长、侵袭和迁移能力,达到防止结直肠癌复发和转移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消癌方 结直肠癌 肿瘤转移 上皮间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