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太子参多糖经Let-7d-3p下调伪狂犬病病毒感染小鼠的炎症基因转录水平
1
作者
罗诗师
陈蓓蕾
+9 位作者
张蕾
冯启贤
吴瑞森
陈佳祺
王媛
简子昕
许丽惠
陈秋勇
马玉芳
王全溪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438-2450,共13页
本研究旨在探究太子参多糖(Radix pseudostellariae polysaccharide,RPP)调控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miRNA)Let-7d-3p对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感染引起炎症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其机理。体外培养猪肾细胞(porcine kidney 15,...
本研究旨在探究太子参多糖(Radix pseudostellariae polysaccharide,RPP)调控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miRNA)Let-7d-3p对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感染引起炎症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其机理。体外培养猪肾细胞(porcine kidney 15,PK-15),使用不同浓度RPP(0.5~32.0 mg·mL^(-1))处理PK-15细胞,通过细胞增殖与活性检测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接着将PK-15细胞分为空白组、PRV组、0.5 mg·mL^(-1)RPP组、1.0 mg·mL^(-1)RPP组、2.0 mg·mL^(-1)RPP组,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检测各组细胞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IL-17的mRNA转录水平。转染Let-7d-3p抑制物至PK-15细胞,经0或0.5 mg·mL^(-1)RPP干预后,采用qPCR检测Let-7d-3p和炎症因子mRNA转录水平。选择15只健康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PRV组、RPP(10 mg·kg^(-1))组(每组5只),qPCR检测小鼠肾组织中Let-7d-3p和炎症因子mRNA转录水平。结果显示,在0~4.0 mg·mL^(-1)浓度RPP无细胞毒性。与空白组相比,PRV感染PK-15细胞会显著上调炎症因子IL-6、TNF-α、IL-17的mRNA转录水平(P<0.01),显著下调Let-7d-3p转录水平(P<0.01)。与PRV组相比,三个浓度的RPP作用细胞后均显著上调Let-7d-3p的转录水平(P<0.01),同时显著下调3个炎症因子的mRNA转录水平(P<0.01)。抑制Let-7d-3p后,与PRV组相比Let-7d-3p抑制组的IL-6、TNF-α、IL-17的mRNA转录水平呈现显著上调(P<0.01)。而与PRV+RPP组相比,抑制Let-7d-3p后加入RPP干预,细胞炎症因子的mRNA转录水平显著上调(P<0.01)。体内试验结果表明,与空白组相比,PRV感染组小鼠肾中Let-7d-3p的转录水平显著下降(P<0.01),且炎症因子IL-6、TNF-α、IL-17的mRNA转录水平显著上调(P<0.01)。与PRV组相比,RPP处理小鼠后肾脏中Let-7d-3p转录水平显著上升(P<0.01),炎症因子IL-6、TNF-α、IL-17的转录水平显著下降(P<0.01)。体内体外结果表明,RPP可通过Let-7d-3p下调PRV感染引起的炎症基因转录水平,在mRNA水平上发现RPP具有一定的抗炎效用,为后续研究太子参多糖缓解PRV引起的炎症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子参多糖
伪狂犬病病毒
Let-7d-3p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太子参多糖经Let-7d-3p下调伪狂犬病病毒感染小鼠的炎症基因转录水平
1
作者
罗诗师
陈蓓蕾
张蕾
冯启贤
吴瑞森
陈佳祺
王媛
简子昕
许丽惠
陈秋勇
马玉芳
王全溪
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福建农林大学中西兽医结合与动物保健福建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出处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438-2450,共13页
基金
福建省对外合作项目(2024I01010067)。
文摘
本研究旨在探究太子参多糖(Radix pseudostellariae polysaccharide,RPP)调控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miRNA)Let-7d-3p对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感染引起炎症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其机理。体外培养猪肾细胞(porcine kidney 15,PK-15),使用不同浓度RPP(0.5~32.0 mg·mL^(-1))处理PK-15细胞,通过细胞增殖与活性检测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接着将PK-15细胞分为空白组、PRV组、0.5 mg·mL^(-1)RPP组、1.0 mg·mL^(-1)RPP组、2.0 mg·mL^(-1)RPP组,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检测各组细胞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IL-17的mRNA转录水平。转染Let-7d-3p抑制物至PK-15细胞,经0或0.5 mg·mL^(-1)RPP干预后,采用qPCR检测Let-7d-3p和炎症因子mRNA转录水平。选择15只健康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PRV组、RPP(10 mg·kg^(-1))组(每组5只),qPCR检测小鼠肾组织中Let-7d-3p和炎症因子mRNA转录水平。结果显示,在0~4.0 mg·mL^(-1)浓度RPP无细胞毒性。与空白组相比,PRV感染PK-15细胞会显著上调炎症因子IL-6、TNF-α、IL-17的mRNA转录水平(P<0.01),显著下调Let-7d-3p转录水平(P<0.01)。与PRV组相比,三个浓度的RPP作用细胞后均显著上调Let-7d-3p的转录水平(P<0.01),同时显著下调3个炎症因子的mRNA转录水平(P<0.01)。抑制Let-7d-3p后,与PRV组相比Let-7d-3p抑制组的IL-6、TNF-α、IL-17的mRNA转录水平呈现显著上调(P<0.01)。而与PRV+RPP组相比,抑制Let-7d-3p后加入RPP干预,细胞炎症因子的mRNA转录水平显著上调(P<0.01)。体内试验结果表明,与空白组相比,PRV感染组小鼠肾中Let-7d-3p的转录水平显著下降(P<0.01),且炎症因子IL-6、TNF-α、IL-17的mRNA转录水平显著上调(P<0.01)。与PRV组相比,RPP处理小鼠后肾脏中Let-7d-3p转录水平显著上升(P<0.01),炎症因子IL-6、TNF-α、IL-17的转录水平显著下降(P<0.01)。体内体外结果表明,RPP可通过Let-7d-3p下调PRV感染引起的炎症基因转录水平,在mRNA水平上发现RPP具有一定的抗炎效用,为后续研究太子参多糖缓解PRV引起的炎症提供思路。
关键词
太子参多糖
伪狂犬病病毒
Let-7d-3p
炎症
Keywords
Radix pseudostellariae polysaccharide
pseudorabies virus
Let-7d-3p
inflammatory
分类号
S853.7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太子参多糖经Let-7d-3p下调伪狂犬病病毒感染小鼠的炎症基因转录水平
罗诗师
陈蓓蕾
张蕾
冯启贤
吴瑞森
陈佳祺
王媛
简子昕
许丽惠
陈秋勇
马玉芳
王全溪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