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PLC与LC-MS/MS测定蛹虫草发酵液中虫草素的方法比较 被引量:8
1
作者 简利茹 杜双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276-279,共4页
目的: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与液质联用(LC-MS/MS)测定蛹虫草发酵液中虫草素的方法比对,评价2种方法的可行性。方法:蛹虫草发酵液经大孔树脂分离纯化后,分别采用紫外检测器和质谱检测器对10种不同发酵液进行测定。结果:HPLC法测定发酵... 目的: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与液质联用(LC-MS/MS)测定蛹虫草发酵液中虫草素的方法比对,评价2种方法的可行性。方法:蛹虫草发酵液经大孔树脂分离纯化后,分别采用紫外检测器和质谱检测器对10种不同发酵液进行测定。结果:HPLC法测定发酵液中虫草素的检出限(LOD)和定量限(LOQ)分别为13.6μg/L和53.6μg/L,LC-MS/MS法测得虫草素的LOD和LOQ分别为2.1μg/L和7.8μg/L,2种方法虫草素的保留时间分别为22.7min和7.8min,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4.68%和93.91%。结论:两种方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操作简便,均可对蛹虫草发酵液中虫草素进行准确的定性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液质联用 蛹虫草发酵液 虫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碳源下蛹虫草的产量及虫草素和腺苷含量 被引量:7
2
作者 简利茹 杜双田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2期110-112,共3页
为获得提高蛹虫草产量及虫草素和腺苷含量的最佳碳源及添加量,以蛹虫草菌株CM-16为研究对象,小麦为主要栽培基质,采用单因素分析法,研究不同碳源对蛹虫草的子座产量及虫草素和腺苷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栽培基质中添加9g/L可溶性淀粉,蛹... 为获得提高蛹虫草产量及虫草素和腺苷含量的最佳碳源及添加量,以蛹虫草菌株CM-16为研究对象,小麦为主要栽培基质,采用单因素分析法,研究不同碳源对蛹虫草的子座产量及虫草素和腺苷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栽培基质中添加9g/L可溶性淀粉,蛹虫草子座产量及虫草素和腺苷的含量有显著提高,此时子座产量(以干质量计)达43.28g/盒,蛹虫草子座中虫草素和腺苷的含量最高,分别为3.43mg/g和2.38mg/g,而添加葡萄糖及蔗糖对其影响较小。碳源是影响蛹虫草子座产量及虫草素和腺苷含量的重要因素,当以小麦为主要原料栽培蛹虫草时,淀粉为最优碳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蛹虫草 碳源 虫草素 腺苷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萃取-HPLC测定外生菌根真菌产生植物激素IAA和GA_3 被引量:7
3
作者 简利茹 李哲斐 +1 位作者 韩青梅 黄雪玲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65-168,共4页
离体发酵培养条件下,外生菌根真菌产生的植物激素释放到培养液中,由于菌液成分复杂,高效液相直接测定培养液中的植物激素有一定困难,应用C18萃取小柱提取纯化培养液中菌根真菌产生的2种植物激素,选择出合适的液相色谱测定条件。结果表明... 离体发酵培养条件下,外生菌根真菌产生的植物激素释放到培养液中,由于菌液成分复杂,高效液相直接测定培养液中的植物激素有一定困难,应用C18萃取小柱提取纯化培养液中菌根真菌产生的2种植物激素,选择出合适的液相色谱测定条件。结果表明,经过纯化富集,采用Waters SymmetryShieldTMRP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以体积分数为35%的乙腈/水溶液(磷酸调pH至3.0)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柱温35℃,波长210 nm下检测,植物激素IAA和GA3分离效果理想,回收率分别大于96.8%和95.4%,最低检出限(S/N=3)分别为0.053和0.072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生菌根真菌 液相色谱法 C18萃取柱 植物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用量和料水比对蛹虫草子座虫草素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简利茹 杜双田 +1 位作者 蒋琪 张园园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736-1741,共6页
探索基质用量和料水比对蛹虫草子座中虫草素产量的影响,为蛹虫草的优质栽培提供依据。以蛹虫草菌株CM-16为研究对象,小麦为主要栽培基质,采用单因素和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2种分析法,研究基质用量和料水比对蛹虫草子座中虫草素产量的影... 探索基质用量和料水比对蛹虫草子座中虫草素产量的影响,为蛹虫草的优质栽培提供依据。以蛹虫草菌株CM-16为研究对象,小麦为主要栽培基质,采用单因素和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2种分析法,研究基质用量和料水比对蛹虫草子座中虫草素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基质用量和料水比的增加,蛹虫草子座中虫草素的产量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当基质用量为每盒350g,料水比(质量体积比)控制在1∶1.5时,蛹虫草子座中虫草素质量分数最高,为3.96mg/g。基质用量和料水比是影响蛹虫草子座中虫草素质量分数的重要因素,当以小麦为主要原料栽培蛹虫草时,小麦用量为每盒350g,最佳料水比(质量体积比)控制在1∶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蛹虫草 栽培基质 料水比 虫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测定苹果树腐烂病菌发酵液中的有机酸和葡萄糖
5
作者 简利茹 王海瑛 韩青梅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04-207,共4页
建立了一种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苹果树腐烂病菌发酵液中有机酸和葡萄糖的方法。采用Atlantis C18色谱柱(150mm×4.6mm,3.5μm),以5g/LNH4H2PO4(用磷酸调pH=2.5)溶液为流动相,流速为0.6mL/min,柱温30℃,应用... 建立了一种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苹果树腐烂病菌发酵液中有机酸和葡萄糖的方法。采用Atlantis C18色谱柱(150mm×4.6mm,3.5μm),以5g/LNH4H2PO4(用磷酸调pH=2.5)溶液为流动相,流速为0.6mL/min,柱温30℃,应用紫外检测器检测有机酸,示差检测器来分析葡萄糖。在此色谱条件下,葡萄糖和有机酸能很好地被分离检出,平均回收率为96.2%-102.2%,精密度RSD(n=5)为0.26%-0.75%,每一样品的分析时间不超过15min。该方法能够简便、快速测定苹果树腐烂病菌发酵体系中有机酸及葡萄糖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 苹果树腐烂病菌 发酵液 有机酸 葡萄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高效液相测定小麦胚芽中的β-胡萝卜素
6
作者 简利茹 李哲斐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第5期55-56,67,共3页
研究了反相高效液相法测定小麦胚芽中β-胡萝卜素,以Waters Symmetry300TMC18柱为固定相,以甲醇-乙腈-正己烷(20+70+10)为流动相进行三元等度洗脱,流速1.5 mL.min-1,柱温30℃,利用紫外2487检测器进行外标法检测,检测波长450 nm,方法平... 研究了反相高效液相法测定小麦胚芽中β-胡萝卜素,以Waters Symmetry300TMC18柱为固定相,以甲醇-乙腈-正己烷(20+70+10)为流动相进行三元等度洗脱,流速1.5 mL.min-1,柱温30℃,利用紫外2487检测器进行外标法检测,检测波长450 nm,方法平均回收率为98%,相关系数为0.999 8(n=6)。用该方法测定小麦胚芽样品中的β-胡萝卜素具有分析时间短,灵敏度高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液相色谱 Β-胡萝卜素 小麦胚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皂荚果实中皂苷O的分离鉴定及毒性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张宏利 简利茹 +2 位作者 韩崇选 王明春 杨清娥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34-1238,共5页
采用乙醇提取、正丁醇萃取、常压硅胶柱反复层析的方法,并结合杀鼠活性追踪,从豆科植物皂荚(Gleditsiasinensis Lam.)的果实中分离到一个含有7个糖基的三萜皂苷,通过TLC、mp、IR、MS、1 H-NMR和13 C-NMR等方法鉴定为3-O-β-D-吡喃木糖基... 采用乙醇提取、正丁醇萃取、常压硅胶柱反复层析的方法,并结合杀鼠活性追踪,从豆科植物皂荚(Gleditsiasinensis Lam.)的果实中分离到一个含有7个糖基的三萜皂苷,通过TLC、mp、IR、MS、1 H-NMR和13 C-NMR等方法鉴定为3-O-β-D-吡喃木糖基-(1→2)-α-L-吡喃阿拉伯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基齐墩果酸28-O-β-D-吡喃木糖基-(1→3)-β-D-吡喃木糖基-(1→4)-α-L-吡喃鼠李糖基-(1→2)-[(6S,2E)-6-羟基-2,6-二甲基-2,7-辛二烯醇-(1→3)-(6′S,2′E)-6′-羟基-2′,6′-二甲基-2′,7′-辛二烯醇-(1→6)]-β-D-吡喃葡萄糖酯[即皂荚皂苷O(GleditsiosidesO)]。对小鼠的急性毒性测定结果表明,试鼠对皂荚皂苷O经口灌胃的耐受量为160~400mg/kg,半数致死剂量LD50=249.52mg/kg,95%可信区间为224.81~276.95mg/kg;皂荚皂苷O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大于皂荚皂苷A。研究结果表明,皂荚皂苷O为皂荚的主要杀鼠活性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皂荚 皂荚皂苷O 活性成分 急性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NMR技术同时测定几种果汁中的葡萄糖、果糖和蔗糖 被引量:4
8
作者 张宏利 简利茹 高保卫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17-220,共4页
采用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技术,以邻苯二甲酸氢钾作内标,测定了几种果汁中葡萄糖、蔗糖和果糖的含量,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的其中3种果汁中葡萄糖、蔗糖和果糖的含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二者的测定结果无明显差异,核磁共振波谱法测定的葡萄... 采用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技术,以邻苯二甲酸氢钾作内标,测定了几种果汁中葡萄糖、蔗糖和果糖的含量,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的其中3种果汁中葡萄糖、蔗糖和果糖的含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二者的测定结果无明显差异,核磁共振波谱法测定的葡萄糖、蔗糖和果糖的回收率达到了98.00%、97.31%和98.75%,标准偏差0.174、0.134和0.783,可以达到定量分析的要求。该法取样量少,样品不必进行任何处理,直接定性和定量测定,所得结果重现性好、准确度高,为葡萄糖、蔗糖和果糖的同时定量测定提供了一种简单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 果汁 定量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耐碱性芘降解菌的筛选及特性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哲斐 孙然 +1 位作者 简利茹 韦革宏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40-144,共5页
以长庆油田油井口附近的土壤为材料,芘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的BH培养基中分离到一株高效芘降解菌株b2,经形态学观察和16SrDNA测定,将其鉴定为分枝杆菌属(Mycobacteriumsp.)。研究发现,在培养温度为37℃、转速为175r/min,培养起始pH 10,接种... 以长庆油田油井口附近的土壤为材料,芘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的BH培养基中分离到一株高效芘降解菌株b2,经形态学观察和16SrDNA测定,将其鉴定为分枝杆菌属(Mycobacteriumsp.)。研究发现,在培养温度为37℃、转速为175r/min,培养起始pH 10,接种量为2.0%时菌体生长较快。最佳培养条件下,在芘质量浓度为250mg/L的BH培养基中,经菌株b2降解4d后质量浓度下降76%。说明培养条件对菌株的生长和芘降解速度有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 降解菌 分枝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条件对人工培养蛹虫草子座产量及虫草素和腺苷的影响 被引量:19
10
作者 简利茹 纪晓鹏 杜双田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63-167,共5页
以蛹虫草菌株CM-16为研究对象,小麦为主要栽培基质,研究不同的光条件对蛹虫草的子座产量及虫草素和腺苷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光照度为150lx时,子座产量及2种有效成分质量分数均较高,此时子座产量(以干质量计)达到每盒52.66g,虫草素和腺... 以蛹虫草菌株CM-16为研究对象,小麦为主要栽培基质,研究不同的光条件对蛹虫草的子座产量及虫草素和腺苷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光照度为150lx时,子座产量及2种有效成分质量分数均较高,此时子座产量(以干质量计)达到每盒52.66g,虫草素和腺苷的质量分数分别为4.56mg/g和2.11mg/g;光照时间为8h/d时,子座产量及虫草素质量分数较高,此时子座产量达到每盒54.30g,虫草素质量分数为4.41mg/g,光照时间对腺苷的积累影响不大;蓝光有利于蛹虫草生长和子座积累虫草素,但其他光质对子座中的腺苷的作用没有太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蛹虫草 光条件 生长 虫草素 腺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蛹虫草子座培养剩余基质中虫草素提取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3
11
作者 孟胜楠 杜双田 +3 位作者 简利茹 徐鸿雁 张园园 张疏雨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31-136,142,共7页
【目的】优化蛹虫草子座培养剩余基质中虫草素的提取工艺。【方法】以蛹虫草子座培养剩余基质为材料,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液料比及提取液pH对虫草素提取得率的影响,建立虫草素提取得率与4个因素间的关系... 【目的】优化蛹虫草子座培养剩余基质中虫草素的提取工艺。【方法】以蛹虫草子座培养剩余基质为材料,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液料比及提取液pH对虫草素提取得率的影响,建立虫草素提取得率与4个因素间的关系模型,分析其单因子和交互影响效应,通过参数优化得到虫草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4个因素对虫草素提取得率的影响大小依次为液料比>提取温度>提取液pH>提取时间。在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即提取温度为63.3℃、提取时间为4.8h、液料比为36.8、提取液pH为6.7时,虫草素得率可达1.32‰。【结论】获得了从蛹虫草子座培养剩余基质中高效提取虫草素的优化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蛹虫草 子座培养剩余基质 虫草素 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白副产绿矾生产聚合硫酸铁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熊国宣 张展适 +1 位作者 陈循军 简利茹 《华东地质学院学报》 1998年第4期350-356,共7页
本文以钛白副产品绿矾为原料,氧化后,加入聚合剂生产聚合硫酸铁。该工艺具有反应时间短、操作控制方便、生产成本低和产品聚合度高等优点,同时又治理了钛白粉厂的环境污染,既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又有一定的社会效益。
关键词 钛白 副产品 绿矾 聚合剂 聚合硫酸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