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孟荀人性异见的辨析与调和——基于刘殿爵观点的展开
- 1
-
-
作者
简佳星
-
机构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
-
出处
《江淮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5-63,共9页
-
文摘
刘殿爵为孟荀人性论比较提供了新视角,但也存在局限:他以“性”与“第二天性”区分孟荀道德观,这启发我们思考社会文化变迁对成德的影响;他认为行善在孟子处能带来愉悦而在荀子处不能、孟子以心论性而荀子将心排除出性,这误解了荀子;他以“性能力发育”和“语言学习”来区分孟荀功夫论、以“发现唤醒”和“发明创制”道德来区分孟荀思想中的圣人角色,但失之偏颇;他批判了以往调和孟荀人性论的三种方案并提出“道德主体”说,但批判理由并不充分。其实,孟荀人性异见背后的共识才是调和二者的关键,即二人均持普遍的静态人性观,且对心及其道德能力与感官物质欲望有相似的分类与取舍。探讨孟荀人性异见在当代有助于反思道德与欲望、利人与利己的关系,从内在与外在共同推进社会道德化,激发对人性二分框架的创新。
-
关键词
刘殿爵
孟子
荀子
人性论
-
分类号
B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B26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