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丙烯催化剂预聚合工艺优化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李栋 王兴仁 +3 位作者 杨爱武 笪文忠 徐宏彬 梅利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36-240,共5页
考察了釜式淤浆预聚合对Hypol聚合工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对丙烯催化剂进行预聚合可以改善聚丙烯粒子的形态,减少聚丙烯中细粉(粒径小于200μm)的含量,提高聚阿烯粒子的规整性,提高粒子强度。预聚合度的提高会降低催化剂的初... 考察了釜式淤浆预聚合对Hypol聚合工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对丙烯催化剂进行预聚合可以改善聚丙烯粒子的形态,减少聚丙烯中细粉(粒径小于200μm)的含量,提高聚阿烯粒子的规整性,提高粒子强度。预聚合度的提高会降低催化剂的初始催化活性,但有利于催化活性的平稳释放。当预聚合温度由10℃升高到40℃时,聚合产率降低。预聚合过程中增加助催化剂(三乙基铝)的用量,可以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催化活性存在一个最佳值)。预聚合过程中加入外给电子体,可提高聚丙烯粒子的规整性,减少细粉含量,但降低催化剂的催化活性。预聚合后的催化剂在储存时间10—20h内催化活性衰减最快,最大衰减幅度达到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预聚合 催化剂 助催化剂 外给电子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烯烃聚合的研究进展——(Ⅰ)聚合工艺及工业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尤侯平 曹堃 +10 位作者 范荣 霍志宏 姚小利 王齐 柏基业 笪文忠 杨爱武 王兴仁 姚臻 梅利 陈振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7-41,共5页
超临界流体是一种特殊的热力学状态,在此状态下进行烯烃聚合具有提高催化活性、拓宽氢调范围、改善颗粒形态及促进共聚等优点,特别是作为高熔体指数双峰分布聚烯烃的制备方法,近年来备受关注。文中综述了国外乙烯、丙烯均聚及共聚的超... 超临界流体是一种特殊的热力学状态,在此状态下进行烯烃聚合具有提高催化活性、拓宽氢调范围、改善颗粒形态及促进共聚等优点,特别是作为高熔体指数双峰分布聚烯烃的制备方法,近年来备受关注。文中综述了国外乙烯、丙烯均聚及共聚的超临界工艺和工业化应用现状,并对我国正在进行的超临界烯烃聚合工艺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聚合 聚烯烃 乙烯 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聚合法等规聚丙烯的结晶行为 被引量:2
3
作者 曹堃 霍志宏 +8 位作者 姚臻 王齐 范荣 王兴仁 杨爱武 笪文忠 柏基业 姚小利 尤侯平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10-112,117,共4页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及带热台在线偏光显微镜直接观察法,研究了超临界聚合与常规淤浆聚合这两种不同聚合工艺所制备等规聚丙烯的等温结晶行为。结果表明,超临界法聚丙烯(sc-iPP)由于其较低的分子量及较窄的分布,使得等温结晶速率比常规...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及带热台在线偏光显微镜直接观察法,研究了超临界聚合与常规淤浆聚合这两种不同聚合工艺所制备等规聚丙烯的等温结晶行为。结果表明,超临界法聚丙烯(sc-iPP)由于其较低的分子量及较窄的分布,使得等温结晶速率比常规淤浆法聚丙烯(c-iPP)快,结晶度高,且sc-iPP的晶体呈负光性,倾向于异相成核。而c-iPP的晶体则呈混光性,倾向于均相成核,但两者均为典型的球晶,均体现热成核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聚合 淤浆聚合 等规聚丙烯 结晶 成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规共聚聚丙烯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魏玉函 柯卓 +1 位作者 秦艳 笪文忠 《胶体与聚合物》 2012年第2期81-83,共3页
通过核磁共振(13CNMR),红外光谱(IR)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等表征分析手段对无规共聚聚丙烯(PPR)的物理结构与机械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PPR具有典型的无规共聚物的结构,乙烯基团较均匀的无规分散于丙烯分子长链中;在分子序列结构中,E... 通过核磁共振(13CNMR),红外光谱(IR)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等表征分析手段对无规共聚聚丙烯(PPR)的物理结构与机械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PPR具有典型的无规共聚物的结构,乙烯基团较均匀的无规分散于丙烯分子长链中;在分子序列结构中,EE和EEE联排的结构并不多;乙烯含量低的EP接点的含量偏低,相应的抗冲击强度偏低,乙烯含量高的EP接点的含量偏高,相应的抗冲击强度较高。乙烯在丙烯分子长链中的无规插入也适当的降低了共聚物的熔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规共聚聚丙烯 分子序列 抗冲击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