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连续屏障对Rayleigh波宽频散射三维快速边界元模拟 被引量:7
1
作者 刘中宪 符瞻远 +2 位作者 苗雨 王治坤 李昌俊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89-97,共9页
基于单层位势理论,将快速多极子-间接边界元方法(FMM-IBEM)拓展到弹性半空间群桩对弹性波的宽频散射求解,进而研究了Rayleigh波入射下多排桩屏障体系的隔振效果。数值试验表明该方法能够大幅度降低常规IBEM计算所需的存储量和计算量。... 基于单层位势理论,将快速多极子-间接边界元方法(FMM-IBEM)拓展到弹性半空间群桩对弹性波的宽频散射求解,进而研究了Rayleigh波入射下多排桩屏障体系的隔振效果。数值试验表明该方法能够大幅度降低常规IBEM计算所需的存储量和计算量。针对典型算例,讨论了单排桩净距、排桩桩长、场地波速、排桩排数及多排桩之间净距对Rayleigh波的屏障效应。结果分析表明:排桩排数是影响多排桩隔振效果的主要因素,而多排桩之间的排距对隔振效果影响较小;桩间净距和桩长是影响单排桩隔振效果的重要参数,桩距在0.1倍~0.3倍Rayleigh波波长,桩长大于1倍波长时即可取得较好的隔振效果;对于不同的场地,场地土越软,排桩隔振效果越好。对低频波隔振宜采用多排桩进行隔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多极间接边界元法(FMM-IBEM) RAYLEIGH波 多排桩屏障 隔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埋衬砌隧道-邻近建筑地震动力相互作用IBEM模拟
2
作者 刘中宪 符瞻远 +1 位作者 赵延喜 孙帅杰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80-989,共10页
采用高精度间接边界元方法(IBEM)考察地震波入射下隧道-邻近建筑物二维地震动力相互作用的规律。结果表明:建筑物与邻近隧道存在着明显的相互作用,整体动力反应规律取决于隧道,建筑物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隧道埋深、入射波的频率和角度... 采用高精度间接边界元方法(IBEM)考察地震波入射下隧道-邻近建筑物二维地震动力相互作用的规律。结果表明:建筑物与邻近隧道存在着明显的相互作用,整体动力反应规律取决于隧道,建筑物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隧道埋深、入射波的频率和角度等因素。隧道位于建筑物正下方时,刚性衬砌隧道(相对围岩)对上部结构主要表现为隔震效应;隧道位于建筑物两侧时,隧道对建筑顶部位移有明显放大效应,最大可放大约40%。同时隧道应力也明显增大,最大可放大约43%。因此实际中需根据隧道-建筑物的空间位置关系,适当调整衬砌隧道与沿线建筑物的抗震设防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接边界元 衬砌隧道 SV波 平面波散射 动应力集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饱和土体中管桩屏障对平面SV波的隔离效应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昌俊 刘中宪 +1 位作者 孙帅杰 符瞻远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32-838,996,共8页
采用Biot两相介质理论与间接边界积分方程法(IBIEM),研究了饱和土体中空心管桩屏障二维宽频隔振效应。通过在空心管桩内外交界面附近引入虚拟波源来构造内、外散射场,继而由边界条件建立边界积分方程,以此求得虚拟波源密度。以空心管桩... 采用Biot两相介质理论与间接边界积分方程法(IBIEM),研究了饱和土体中空心管桩屏障二维宽频隔振效应。通过在空心管桩内外交界面附近引入虚拟波源来构造内、外散射场,继而由边界条件建立边界积分方程,以此求得虚拟波源密度。以空心管桩对平面SV波的隔离为例,讨论了不同孔隙率、桩间距、排桩排数以及入射频率等因素对隔振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低频入射时,孔隙率越大隔振效果越好;排桩间距是影响单排桩隔振的主要因素;低频入射时,双排管桩的隔振效果比单排时更加明显,但随着管桩排数进一步增大,其隔振效果不再有明显的提升;当入射频率增大时,三排桩隔振效果比双排桩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土体 空心管桩 非连续屏障 间接边界积分方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仰天洞隧道爆破掘进对邻近引水渠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王佳辉 周晗赟 +1 位作者 任科亮 符瞻远 《施工技术(中英文)》 CAS 2021年第15期1-4,共4页
为确保仰天洞隧道爆破掘进期间邻近引水渠安全,采取控制装药量与爆破时间间隔等措施降低爆破振动速度。对隧道爆破引起的引水渠振动速度进行现场监测与数值模拟分析,并给出引水渠所处地质条件下的萨道夫斯基公式。研究结果表明,引水渠... 为确保仰天洞隧道爆破掘进期间邻近引水渠安全,采取控制装药量与爆破时间间隔等措施降低爆破振动速度。对隧道爆破引起的引水渠振动速度进行现场监测与数值模拟分析,并给出引水渠所处地质条件下的萨道夫斯基公式。研究结果表明,引水渠切向振动速度最大,径向次之,垂向最小;底板眼单段总装药量虽最大,但振动速度较小;径向、垂向、切向最大振动速度均出现在掏槽眼处,且满足规范限值要求,可通过控制掏槽眼装药量减小隧道爆破振动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与现场监测结果误差较小,可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进行隧道爆破振动影响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围岩 爆破 振动控制 监测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距离既有隧道爆破方案优化设计 被引量:2
5
作者 洪祥水 宗辉 +1 位作者 陈佳 符瞻远 《施工技术(中英文)》 CAS 2021年第15期5-8,13,共5页
新建毕浦隧道与既有毕浦隧道间距仅17~26m,为保证新建毕浦隧道在爆破过程中不影响既有毕浦隧道正常运营,通过数值模拟分析,对爆破预设计方案引起的最大振动速度进行验算,并对该方案进行优化,包括减小最大单段装药量、进行减振控制等。... 新建毕浦隧道与既有毕浦隧道间距仅17~26m,为保证新建毕浦隧道在爆破过程中不影响既有毕浦隧道正常运营,通过数值模拟分析,对爆破预设计方案引起的最大振动速度进行验算,并对该方案进行优化,包括减小最大单段装药量、进行减振控制等。爆破方案优化后,结构最大振动速度满足要求,结构安全得到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爆破 掘进 方案优化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