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液灌流在小儿急性中毒中的应用与护理 被引量:8
1
作者 符瑞玲 张新萍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65-366,共2页
血液灌流(HP)是利用合成树脂的吸附作用,通过体外循环,直接清除人体内生性和外源性有害物质的一种血液净化治疗方法。近年来,血液净化装置在小型化、高效、安全性能等方面得到了很大改进,其应用领域迅速拓展,接受治疗的患儿年龄... 血液灌流(HP)是利用合成树脂的吸附作用,通过体外循环,直接清除人体内生性和外源性有害物质的一种血液净化治疗方法。近年来,血液净化装置在小型化、高效、安全性能等方面得到了很大改进,其应用领域迅速拓展,接受治疗的患儿年龄也越来越小,过去一些无法救治的病例能得以挽救。我院2005年3月~2007年7月为31例中毒患儿进行39次血液灌流治疗,取得了显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灌流 小儿 急性中毒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性静脉留置针在小儿血液净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符瑞玲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8期1723-1724,共2页
关键词 静脉留置针 儿童 血液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专科医院开展全天候静脉用药集中调配的探讨 被引量:6
3
作者 符瑞玲 刘艳 陈美艳 《中国卫生产业》 2014年第1期167-168,共2页
目的促进儿童专科医院开展静脉用药集中调配服务。方法介绍我院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PIVAS)的基本情况及工作流程,探讨实际运行后的工作成效。结果与结论依据国家新出台的《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质量管理规范》、参照国际JCI认证标准并结... 目的促进儿童专科医院开展静脉用药集中调配服务。方法介绍我院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PIVAS)的基本情况及工作流程,探讨实际运行后的工作成效。结果与结论依据国家新出台的《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质量管理规范》、参照国际JCI认证标准并结合儿科临床实际,对PIVAS进行科学规范管理,有效提高了儿科临床静脉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用药集中调配 儿童医院 运行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性血液净化在儿童危重症中的应用与护理 被引量:2
4
作者 符瑞玲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1229-1230,共2页
关键词 连续性血液净化 儿童 危重症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理盐水加空气回血法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符瑞玲 张铁军 《护理学杂志》 2009年第15期12-13,共2页
目的探讨生理盐水加空气回血法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38例规律透析患者采用自身对照方法,对其分别采用生理盐水回血法(对照法)和生理盐水加空气回血法(观察法),观察比较两种回血方法的残余液红细胞计数、生理盐水用量及患者心... 目的探讨生理盐水加空气回血法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38例规律透析患者采用自身对照方法,对其分别采用生理盐水回血法(对照法)和生理盐水加空气回血法(观察法),观察比较两种回血方法的残余液红细胞计数、生理盐水用量及患者心率、血压和透析后除水符合率。结果观察法生理盐水用量较对照法显著减少,除水符合率显著高于对照法,血压变化显著轻于对照法(P<0.05,P<0.01)。结论采用生理盐水加空气回血法既能将血液完全回输,减少透析失血,又能减少使用的液体量,提高除水符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回血方法 生理盐水回血法 生理盐水加空气回血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9例小儿血液透析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1
6
作者 符瑞玲 《中国血液净化》 2003年第1期47-47,53,共2页
随着血液透析的广泛开展、技术更新、血液透析机各种功能的完善,治疗小儿肾功能衰竭已由过去单纯药物治疗,转向结合透析治疗.特别是针对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见效快、效果好,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我院从1995年~2001年共进行小儿... 随着血液透析的广泛开展、技术更新、血液透析机各种功能的完善,治疗小儿肾功能衰竭已由过去单纯药物治疗,转向结合透析治疗.特别是针对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见效快、效果好,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我院从1995年~2001年共进行小儿血液透析29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个人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护理 儿童 肾功能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S精益管理提升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服务质量的实践与应用 被引量:8
7
作者 罗芳梅 田静 +4 位作者 刘辉 蒋志平 符瑞玲 王婷 赵昕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21年第11期48-51,共4页
目的:探讨10S精益管理在提升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服务质量中的作用,以美化环境、减少浪费、提升医务人员素养。方法:实施10S精益管理,对物品和药品进行分类、定位、标识,完善制度,加强学习,并建立监督机制。结果:PIVAS实施10S精益... 目的:探讨10S精益管理在提升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服务质量中的作用,以美化环境、减少浪费、提升医务人员素养。方法:实施10S精益管理,对物品和药品进行分类、定位、标识,完善制度,加强学习,并建立监督机制。结果:PIVAS实施10S精益管理后,我院内外环境焕然一新,整洁有序,标识正确率提高(P<0.05),药品调配差错减少(P<0.05),医务人员素养提升。结论:10S精益管理可有效改善工作环境,提升医务人员素养,减少药品调配差错,提升药学服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S精益管理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药品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准-执行-检查-改进循环管理对儿童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药物配制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刘会会 符瑞玲 彭晓玲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2年第12期89-92,共4页
目的探讨标准-执行-检查-改进循环管理(standard-do-check-action,SDCA)对儿童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PIVAS)药物配制质量的控制效果。方法于2020年7月至2020年12月应用SDCA优化PIVAS药物配制流程,... 目的探讨标准-执行-检查-改进循环管理(standard-do-check-action,SDCA)对儿童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PIVAS)药物配制质量的控制效果。方法于2020年7月至2020年12月应用SDCA优化PIVAS药物配制流程,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比较实施前(2020年1月—2020年6月)与实施后(2020年7月—2020年12月)药物配制质量、配药差错率及儿科医护人员满意度。结果与实施前比较,实施后PIVAS审方时间、排药时间、药物配制时间明显缩短(P<0.05);实施后药品配制不符合、液体渗漏、溶液标签贴错、配制失误、配制时间失误的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实施后儿科医护人员对药物配制满意率较实施前显著提高(P<0.05)。结论SDCA循环管理能有效优化PIVAS药物配制流程,提高药物配制质量,降低配药差错率,提高儿科医护人员对药物配制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DCA循环法 儿童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药物配制质量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科用细胞毒性药物集中调配技巧
9
作者 王灿 符瑞玲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6年第9期74-76,共3页
总结了本院利用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进行细胞毒性药物的集中调配经验。主要包括操作流程、调配批次的合理安排、分签与排药、设备要求及环境保护、自身准备及人员防护、配药操作、细胞毒药物的运送以及残留药液和废弃物的处理等内容。... 总结了本院利用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进行细胞毒性药物的集中调配经验。主要包括操作流程、调配批次的合理安排、分签与排药、设备要求及环境保护、自身准备及人员防护、配药操作、细胞毒药物的运送以及残留药液和废弃物的处理等内容。认为在静脉药物集中调配中心标准环境下,按照标准程序对细胞毒性药物进行集中配制,既可保证药物的质量,又能避免对工作人员的损害和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细胞毒性药物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操作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透析穿刺针眼止血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6
10
作者 符瑞玲 《中国血液净化》 2003年第11期623-623,共1页
血液透析须使用16G穿刺针,才能保证血流量充足.但对患者血管损伤较大,透析后止血较困难,需按压20分钟以上,有时还可能出现青紫、瘀血现象.我们从1999年起改进了止血方法,通过数千例临床应用,取得了很好效果.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关键词 血液透析 穿刺针眼 止血方法 医用创可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会阴三维超声诊断子宫全切术盆底功能障碍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8
11
作者 罗燕拿 游佳 +1 位作者 符瑞玲 李晓红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3期528-530,共3页
目的探讨经会阴三维超声诊断子宫全切术盆底功能障碍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子宫全切术患者40例,手术前后行经会阴三维超声检查,对比静息状态下、最大Valsalva动作下的膀胱颈同耻骨联合下缘的垂直距离、膀胱尿道后角,同时对比不同时期的... 目的探讨经会阴三维超声诊断子宫全切术盆底功能障碍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子宫全切术患者40例,手术前后行经会阴三维超声检查,对比静息状态下、最大Valsalva动作下的膀胱颈同耻骨联合下缘的垂直距离、膀胱尿道后角,同时对比不同时期的膀胱颈移动度、尿道旋转角、肛提肌最大裂孔面积。结果手术前1天、手术后1、3、6个月时,静息状态下的膀胱颈同耻骨联合下缘的垂直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手术后6个月的膀胱尿道后角高出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大Valsalva动作下膀胱颈同耻骨联合下缘的垂直距离、膀胱尿道后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1天、手术后1、3个月时,膀胱颈移动度、尿道旋转角、肛提肌最大裂孔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手术后3个月的各指标均高出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后经会阴三维超声检查,能够有效判断患者盆底功能,为临床开展康复治疗措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功能 子宫全切术 会阴 尿道旋转角 膀胱颈移动度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