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普洱茶调节肠道菌群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
作者 杨智 蒋洁琳 +4 位作者 官兴丽 邹小林 符宗林 罗赛 代丽凤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303-312,共10页
普洱茶作为一种风味独特的后发酵茶,具有多种保健功能。而肠道菌群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类的代谢健康,正逐渐成为治疗疾病的一个新靶点。普洱茶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肥胖、结肠炎、糖尿病等疾病,但其成分复杂,功能性成分对肠道菌群的... 普洱茶作为一种风味独特的后发酵茶,具有多种保健功能。而肠道菌群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类的代谢健康,正逐渐成为治疗疾病的一个新靶点。普洱茶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肥胖、结肠炎、糖尿病等疾病,但其成分复杂,功能性成分对肠道菌群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这阻碍了普洱茶进一步开发利用。该文简述了普洱茶调节肠道菌群改善疾病的研究现状,探讨了普洱茶中可能调节肠道菌群的功能成分,以期为普洱茶促健康功能的机制研究和产品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洱茶 肠道菌群 功能成分 保健功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褐素理化性质及生物学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
作者 代丽凤 蒋洁琳 +4 位作者 官兴丽 邹小林 符宗林 罗赛 杨智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27-233,240,共8页
茶褐素是一类水溶性非透析性高聚合的褐色物质,主要组分为多酚类、多糖、蛋白质和核酸等,与发酵茶的色泽、功能活性密切相关。由于形成机制的复杂性,其化学结构尚不明确。文章就茶褐素结构特性、形成机制、提取及检测方法、功能活性等... 茶褐素是一类水溶性非透析性高聚合的褐色物质,主要组分为多酚类、多糖、蛋白质和核酸等,与发酵茶的色泽、功能活性密切相关。由于形成机制的复杂性,其化学结构尚不明确。文章就茶褐素结构特性、形成机制、提取及检测方法、功能活性等进行了阐述,并展望了其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褐素 功能活性 形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原素配方茶对黄嘌呤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杨锐 邹小林 +2 位作者 符宗林 罗赛 官兴丽 《热带农业科技》 2021年第4期38-40,共3页
黄嘌呤氧化酶(XOD)是尿酸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抑制该酶的活性可有效降低尿酸的生成。试验对益原素普洱茶与不同药食同源食材复配样品的黄嘌呤氧化酶活性抑制强弱进行检测,发现其在体外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4个组方中以组方2样品的抑制效... 黄嘌呤氧化酶(XOD)是尿酸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抑制该酶的活性可有效降低尿酸的生成。试验对益原素普洱茶与不同药食同源食材复配样品的黄嘌呤氧化酶活性抑制强弱进行检测,发现其在体外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4个组方中以组方2样品的抑制效果最强,依次为组方3样品、组方1样品、组方4样品。将普洱茶与药食同源食材进行复配,兼具茶叶的多种生理功能和食材的降尿酸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洱茶 黄嘌呤氧化酶 尿酸 药食同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洱茶玫瑰花葡萄籽复合饮料的研制及其抗氧化活性评价 被引量:1
4
作者 代丽凤 蒋洁琳 +4 位作者 官兴丽 邹小林 杨智 符宗林 罗赛 《茶叶学报》 2023年第2期1-13,共13页
【目的】以普洱茶、玫瑰花和葡萄籽为主要原料,研制出一种具有独特风味的复合饮料。【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普洱茶浸提液、玫瑰花冷萃液、葡萄籽浸提液、山楂浸提液、枸杞浸提液添加量对复合饮料感官品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设计响... 【目的】以普洱茶、玫瑰花和葡萄籽为主要原料,研制出一种具有独特风味的复合饮料。【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普洱茶浸提液、玫瑰花冷萃液、葡萄籽浸提液、山楂浸提液、枸杞浸提液添加量对复合饮料感官品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设计响应面试验优化复合饮料配比,并进行感官评分及抗氧化活性评价。【结果】最佳配比为普洱茶浸提液添加量14.1%、玫瑰花冷萃液添加量3.2%、葡萄籽浸提液添加量4.9%、枸杞浸提液添加量3%、山楂浸提液添加量0.9%。在此配比下,复合饮料感官评分达85.6,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65.17±1.28%,ABTS自由基清除率为98.78±0.15%。【结论】采用本法研制的普洱茶玫瑰花葡萄籽复合饮料具有良好的风味和较好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洱茶 玫瑰花 葡萄籽 复合饮料 响应面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