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粤北南雄盆地县域土地利用变化与生境质量演变
被引量:
2
1
作者
邓光蔓
杨现坤
+7 位作者
徐国良
符加方
莫凌梓
杨漫
凌雨楠
李俐宽
李委庭
蔡志云
《中国城市林业》
2024年第4期139-146,共8页
南雄位于广东省“一核一带一区”发展格局中的北部生态发展区,是广东省重要生态屏障的组成部分,但由于早期不合理的农耕发展生成了大量的未利用地,对生境质量造成负面影响。基于2000、2005、2010、2015和2020年的土地利用数据,运用InVES...
南雄位于广东省“一核一带一区”发展格局中的北部生态发展区,是广东省重要生态屏障的组成部分,但由于早期不合理的农耕发展生成了大量的未利用地,对生境质量造成负面影响。基于2000、2005、2010、2015和2020年的土地利用数据,运用InVEST模型,对4个周期(2000—2005年、2005—2010年、2010—2015年、2015—2020年)的生境质量演变特征进行评价,并利用生境质量贡献率探究影响生境质量变化的土地利用转移类型。结果表明:1)2000—2020年南雄市土地利用变化以耕地与林地之间的相互转化以及耕地转化为建设用地为主;2)南雄市生境质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中部丘陵生境质量低,西北部以及东南部高山是高生境质量的分布区;3)2000—2020年,耕地向林地转化是研究区生境质量提升的最主要原因,林地向耕地转化以及耕地向建设用地转化是研究区生境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因此,协调林地与耕地、耕地与建设用地之间的转化将会有效缓解南雄市生境质量下降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InVEST模型
生境质量
南雄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华南红层地貌区不同利用方式土壤质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以南雄盆地为例
被引量:
13
2
作者
陈金凤
余世钦
+6 位作者
符加方
徐国良
于波
赖晓群
胡思源
张开渠
刘家华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18-930,共13页
红层地貌在中国,乃至世界,都有广泛的分布。以往对红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成因、分布和地貌特征等方面,但对于红层区土壤在不同土地利用下的质量变化缺乏了解。为了研究华南典型红层地貌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质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在粤...
红层地貌在中国,乃至世界,都有广泛的分布。以往对红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成因、分布和地貌特征等方面,但对于红层区土壤在不同土地利用下的质量变化缺乏了解。为了研究华南典型红层地貌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质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在粤北韶关南雄红层盆地,选择红层强蚀岗地、红层裸岩岗地、草丛地、灌木地、乔木地、农用地6种土地利用类型,采集94个土壤样品并测试pH、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和微量元素有效铜、有效锌、有效铁、有效锰等土壤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计算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质量综合指数及土壤退化指数。研究结果表明,南雄盆地红层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质量差异显著,受自然和人为因素共同影响。(1)南雄红层区土壤质量特征明显受到红层母岩的影响。由于红层区土壤主要是由紫红色砾岩、砂岩和泥质岩等发育而成,土壤总体上呈中性或弱碱性,土壤速效钾含量较高。(2)植被覆盖差异对土壤质量有显著影响。红层强蚀岗地是研究区土壤退化的极端表现,其表层缺乏植被覆盖,土壤质量综合指数最低;乔木地土壤综合质量最高,有效锌、有效铁和有效锰的含量最多,但pH值最低,可能是受到凋落物分解酸化和南方暴雨淋洗等的作用。不同乔木林地土壤质量的差异可能与凋落物类型、产生和分解能力的差异有关。(3)人类活动对红层区土壤质量具有深远影响,历史上人类开荒和农耕活动造成连片的红层荒漠化;近年农户的拾薪、踩踏和收胶也使马尾松林地出现大面积的地表裸露,导致土壤质量退化;农用地人为输入养分一定程度也可以明显提升土壤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层地貌
土地利用类型
土壤质量
土壤退化
主成分分析
南雄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粤北南雄盆地县域土地利用变化与生境质量演变
被引量:
2
1
作者
邓光蔓
杨现坤
徐国良
符加方
莫凌梓
杨漫
凌雨楠
李俐宽
李委庭
蔡志云
机构
广州大学地理科学与遥感学院
广东省农村水环境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南雄市自然资源局
出处
《中国城市林业》
2024年第4期139-146,共8页
基金
2024年度市校[院]企联合资助项目(2024A03J0386)
南雄市红砂岭综合治理工程监测分析与评价项目(ZPSG2020ZB010,ZPSG2020ZB045)
广州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20231078005)。
文摘
南雄位于广东省“一核一带一区”发展格局中的北部生态发展区,是广东省重要生态屏障的组成部分,但由于早期不合理的农耕发展生成了大量的未利用地,对生境质量造成负面影响。基于2000、2005、2010、2015和2020年的土地利用数据,运用InVEST模型,对4个周期(2000—2005年、2005—2010年、2010—2015年、2015—2020年)的生境质量演变特征进行评价,并利用生境质量贡献率探究影响生境质量变化的土地利用转移类型。结果表明:1)2000—2020年南雄市土地利用变化以耕地与林地之间的相互转化以及耕地转化为建设用地为主;2)南雄市生境质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中部丘陵生境质量低,西北部以及东南部高山是高生境质量的分布区;3)2000—2020年,耕地向林地转化是研究区生境质量提升的最主要原因,林地向耕地转化以及耕地向建设用地转化是研究区生境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因此,协调林地与耕地、耕地与建设用地之间的转化将会有效缓解南雄市生境质量下降问题。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InVEST模型
生境质量
南雄市
Keywords
land use change
InVEST model
habitat quality
Nanxiong City
分类号
X2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F301.24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华南红层地貌区不同利用方式土壤质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以南雄盆地为例
被引量:
13
2
作者
陈金凤
余世钦
符加方
徐国良
于波
赖晓群
胡思源
张开渠
刘家华
机构
广州大学地理科学与遥感学院
广东省农村水环境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南雄市自然资源局
广东省环境地质勘查院
出处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18-930,共1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71061)
南雄市红砂岭综合治理工程监测分析与评价项目(ZPSG2020ZB010,ZPSG2020ZB045)
广州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202011078004,202111078002)。
文摘
红层地貌在中国,乃至世界,都有广泛的分布。以往对红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成因、分布和地貌特征等方面,但对于红层区土壤在不同土地利用下的质量变化缺乏了解。为了研究华南典型红层地貌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质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在粤北韶关南雄红层盆地,选择红层强蚀岗地、红层裸岩岗地、草丛地、灌木地、乔木地、农用地6种土地利用类型,采集94个土壤样品并测试pH、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和微量元素有效铜、有效锌、有效铁、有效锰等土壤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计算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质量综合指数及土壤退化指数。研究结果表明,南雄盆地红层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质量差异显著,受自然和人为因素共同影响。(1)南雄红层区土壤质量特征明显受到红层母岩的影响。由于红层区土壤主要是由紫红色砾岩、砂岩和泥质岩等发育而成,土壤总体上呈中性或弱碱性,土壤速效钾含量较高。(2)植被覆盖差异对土壤质量有显著影响。红层强蚀岗地是研究区土壤退化的极端表现,其表层缺乏植被覆盖,土壤质量综合指数最低;乔木地土壤综合质量最高,有效锌、有效铁和有效锰的含量最多,但pH值最低,可能是受到凋落物分解酸化和南方暴雨淋洗等的作用。不同乔木林地土壤质量的差异可能与凋落物类型、产生和分解能力的差异有关。(3)人类活动对红层区土壤质量具有深远影响,历史上人类开荒和农耕活动造成连片的红层荒漠化;近年农户的拾薪、踩踏和收胶也使马尾松林地出现大面积的地表裸露,导致土壤质量退化;农用地人为输入养分一定程度也可以明显提升土壤质量。
关键词
红层地貌
土地利用类型
土壤质量
土壤退化
主成分分析
南雄盆地
Keywords
red bed landform
land use type
soil quality
soil degradation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Nanxiong basin
分类号
S15 [农业科学—土壤学]
X14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粤北南雄盆地县域土地利用变化与生境质量演变
邓光蔓
杨现坤
徐国良
符加方
莫凌梓
杨漫
凌雨楠
李俐宽
李委庭
蔡志云
《中国城市林业》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华南红层地貌区不同利用方式土壤质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以南雄盆地为例
陈金凤
余世钦
符加方
徐国良
于波
赖晓群
胡思源
张开渠
刘家华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