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背鲈鲤胚胎发育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申安华 王海龙 +5 位作者 符世伟 丁登虎 李光华 李威 宋建宇 刘跃天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11期284-285,288,共3页
对人工干法授精的后背鲈鲤(Percocypris pingi retrodorslis)胚胎发育进行观察,描述了从受精卵到卵黄囊期仔鱼发育时期的时序和形态特征。后背鲈鲤的成熟卵近似于圆球形,呈金黄色,卵径为2.3~2.5 mm;受精后13 min卵膜吸水膨胀,卵... 对人工干法授精的后背鲈鲤(Percocypris pingi retrodorslis)胚胎发育进行观察,描述了从受精卵到卵黄囊期仔鱼发育时期的时序和形态特征。后背鲈鲤的成熟卵近似于圆球形,呈金黄色,卵径为2.3~2.5 mm;受精后13 min卵膜吸水膨胀,卵径达3.3~3.8 mm。水温在12.0~15.5℃的条件下,平均孵化时间为274 h。初孵仔鱼全长为9.5~10.6 mm,8日龄仔鱼初次摄食丰年虫,进入混合营养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背鲈鲤 胚胎发育 初孵仔鱼 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鲱鲇繁殖生物学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薛晨江 雷春云 符世伟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2-106,共5页
研究中华鲱鲇繁殖生物学,为中华鲱鲇的人工繁殖及种质资源保护提供依据。2013-2015年在澜沧江中下游景临桥江段、糯扎渡江段、景洪江段及支流补远江勐仑江段采集中华鲱鲇标本及活体1 000余尾。结果表明:中华鲱鲇繁殖期从5月初一直延续至... 研究中华鲱鲇繁殖生物学,为中华鲱鲇的人工繁殖及种质资源保护提供依据。2013-2015年在澜沧江中下游景临桥江段、糯扎渡江段、景洪江段及支流补远江勐仑江段采集中华鲱鲇标本及活体1 000余尾。结果表明:中华鲱鲇繁殖期从5月初一直延续至8月底,6月中旬至7月中旬为高峰;最小性成熟个体雌性体重27.10 g、体长12.8 cm,雄性体重23.65 g、体长12.1 cm;雌雄比例1.18∶1;每1 g卵巢卵粒数1 208~1 872粒,绝对繁殖力20 143~101 301粒,均值(56 367±26 800)粒;相对繁殖力222~379粒/g,均值(276±61)粒/g。中华鲱鲇为单批产卵类型鱼。绝对繁殖力随着鱼体体长、体重的增长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鲱鲇 性腺发育 繁殖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地区不同养殖模式下罗非鱼肌肉营养成分的比较 被引量:5
3
作者 崔丽莉 缪祥军 +6 位作者 许存泽 徐丽琼 高海涛 符世伟 孙昳 罗燕 李晓辉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22期234-237,共4页
通过对高原区池塘、稻田养殖模式下罗非鱼肌肉营养成分的测试分析比较,为探究高原罗非鱼健康养殖模式以及肉质改良等提供参考。对不同养殖模式(池塘、稻田)的成年新吉富罗非鱼进行背部肌肉营养成分(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微量... 通过对高原区池塘、稻田养殖模式下罗非鱼肌肉营养成分的测试分析比较,为探究高原罗非鱼健康养殖模式以及肉质改良等提供参考。对不同养殖模式(池塘、稻田)的成年新吉富罗非鱼进行背部肌肉营养成分(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微量元素)测定。结果表明,池塘和高原稻田中养殖的罗非鱼肌肉一般营养成分组成蛋白质分别为16.1%、17.2%,粗脂肪分别为3.5%、5.5%,灰分分别为1.3%、1.1%,水分分别为81.3%、81.1%;共检测出16种氨基酸,氨基酸比例分别为池塘组11.95%和稻田组12.12%;包括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所占比例分别为池塘组4.04%与稻田组4.19%;9种非必需氨基酸,所占比例分别为7.90%与7.91%;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均为赖氨酸,必需氨基酸指数分别为池塘组46.29和稻田组48.02;鲜味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池塘组40%和稻田组38%。主要含有6种脂肪酸,其中各包括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及多不饱和脂肪酸各2种,池塘和稻田的含量分别为23.38%和25.75%、45.14%和45.15%、30.98%和28.58%;常量元素中,钙的含量最高,分别为池塘组90.2×10-2 mg/g、稻田组32.4×10-2 mg/g;微量元素中,铁的含量最高,分别为池塘组0.831×10-2 mg/g、稻田组0.846×10-2mg/g。由此可知,高原组2种模式下养殖的罗非鱼营养成分丰富均衡、味道鲜美,具有很好的食用价值与保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模式 罗非鱼 肌肉营养成分 高原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鲟鱼流水养殖池液氧增氧系统的构建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孙昳 李治金 +4 位作者 崔丽莉 徐丽琼 高海涛 符世伟 缪祥军 《科学养鱼》 2022年第8期42-43,共2页
鲟鱼属冷水性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成分丰富且含量高、兼具食用和药用价值,其卵可以制作成鱼子酱,经济价值较高。鲟鱼养殖对水体溶氧要求较高,人工养殖时通常采用流水池塘养殖,水源多数为山泉水和地下水,易受到季节变化、水质环... 鲟鱼属冷水性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成分丰富且含量高、兼具食用和药用价值,其卵可以制作成鱼子酱,经济价值较高。鲟鱼养殖对水体溶氧要求较高,人工养殖时通常采用流水池塘养殖,水源多数为山泉水和地下水,易受到季节变化、水质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近年来,依靠丰富的山区涌泉、溪流等冷水性资源,我国川、滇、黔西南诸省鲟鱼养殖产业发展极为迅猛,尤以云南发展最快。据《中国渔业年鉴》统计,2020年,云南省鲟鱼养殖产量达到19501吨,位居全国首位。但是,在利益驱动下,养殖场选址往往缺乏科学规划,过度利用水资源、在水源后端盲目建设养殖场情况屡屡出现,导致养殖池溶氧过低,无法保证养殖生产需要。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成鱼销售困难,商品鱼大量压塘,一些养殖企业鲟鱼成鱼存塘量较大,养殖密度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水性鱼 养殖池 水体溶氧 山泉水 鲟鱼养殖 水质环境 人工养殖 鱼子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结构调整时期云南罗非鱼池塘养殖生产经济效益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孙昳 崔丽莉 +3 位作者 符世伟 高海涛 缪祥军 李晓辉 《科学养鱼》 2019年第12期14-16,共3页
云南气候类型多样,水域资源丰富,滇西、滇南一带平均气温在21℃左右,具备罗非鱼养殖的适宜环境和温度,是省内传统养殖区,养殖的商品罗非鱼保证了昆明市场80%以上的需求。自2005年以来,随着云南省主要江河大量水电站的修建,新增了大量的... 云南气候类型多样,水域资源丰富,滇西、滇南一带平均气温在21℃左右,具备罗非鱼养殖的适宜环境和温度,是省内传统养殖区,养殖的商品罗非鱼保证了昆明市场80%以上的需求。自2005年以来,随着云南省主要江河大量水电站的修建,新增了大量的宜渔水面。罗非鱼的网箱养殖成为解决电站库区移民生活的重要方式,养殖规模日益增大,特别是滇南众多水电站库区地处低海拔温热河谷,水体交换量大,水温较高,适合罗非鱼全年生长,是省内网箱养殖罗非鱼的主要产区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调整 水域资源 水电站库区 移民生活 罗非鱼养殖 经济效益分析 水体交换 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心菜浮床对罗非鱼池塘水质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2
6
作者 孙昳 崔丽莉 +3 位作者 符世伟 高海涛 刘中文 缪祥军 《科学养鱼》 2016年第12期52-53,共2页
为改善池塘养殖水质,消除富营养化,提高经济效益,现利用鱼菜共生综合养殖原理,开展空心菜与罗非鱼在池塘中的共生养殖技术,并在1个罗非鱼养殖周期中探究空心菜浮床对罗非鱼池塘水质的改善作用。一、试验条件1.池塘选择及准备试验池塘设... 为改善池塘养殖水质,消除富营养化,提高经济效益,现利用鱼菜共生综合养殖原理,开展空心菜与罗非鱼在池塘中的共生养殖技术,并在1个罗非鱼养殖周期中探究空心菜浮床对罗非鱼池塘水质的改善作用。一、试验条件1.池塘选择及准备试验池塘设置在云南省渔业科学研究院高峣试验基地,池塘面积为1亩,水深1.2米,配备增氧机。对池塘进行清塘、晒塘、消毒后,注入养殖用水,水源为滇池草海水,水质基本符合渔业水质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池塘水质 罗非鱼 空心菜 浮床 渔业水质标准 试验基地 科学研究院 养殖水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唇裂腹鱼苗种培育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申安华 符世伟 +4 位作者 李威 吴敬东 王海龙 宋建宇 刘跃天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6期253-253,260,共2页
采用尤先科孵化器孵出的光唇裂腹鱼仔29 800尾,在有微流水、充气装置的室内苗种车间,水温在17.00~23.93℃的条件下,用直径为1.07 m和1.98 m、体积为0.66 m^3和2.56 m^3的圆形玻璃钢养殖水槽培育鱼苗;初孵仔鱼全长8.5 mm,呈金黄色,卵黄... 采用尤先科孵化器孵出的光唇裂腹鱼仔29 800尾,在有微流水、充气装置的室内苗种车间,水温在17.00~23.93℃的条件下,用直径为1.07 m和1.98 m、体积为0.66 m^3和2.56 m^3的圆形玻璃钢养殖水槽培育鱼苗;初孵仔鱼全长8.5 mm,呈金黄色,卵黄囊很大,经64 d的培育,获平均全长45 mm的鱼种28 500尾,鱼种成活率为9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唇裂腹鱼 苗种培育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背鲈鲤苗种培育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威 刘跃天 +4 位作者 吴敬东 符世伟 王海龙 宋建宇 申安华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8期243-243,255,共2页
采用尤先科孵化器孵出的后背鲈鲤鱼仔鱼24 557尾,在有微流水、充气装置的室内苗种车间,水温16.53~24.90益的条件下,用直径为1.07 m和1.98 m,体积为0.66 m3和2.56 m3的圆形玻璃钢养殖水槽培育鱼苗;初孵仔鱼全长10.05 mm,呈金黄色,卵黄囊... 采用尤先科孵化器孵出的后背鲈鲤鱼仔鱼24 557尾,在有微流水、充气装置的室内苗种车间,水温16.53~24.90益的条件下,用直径为1.07 m和1.98 m,体积为0.66 m3和2.56 m3的圆形玻璃钢养殖水槽培育鱼苗;初孵仔鱼全长10.05 mm,呈金黄色,卵黄囊很大,经74d的培育,获平均全长50 mm的鱼种21 300尾,鱼种成活率为8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背鲈鲤 苗种培育 成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罗非鱼池塘养殖经济效益分析
9
作者 孙昳 崔丽莉 +3 位作者 符世伟 高海涛 缪祥军 李晓辉 《云南农业》 2019年第11期17-20,共4页
通过对2018年云南罗非鱼池塘养殖中单养和混养两种养殖模式的经济效益分析,得出结果,单养模式的单位面积成本高于混养模式,混养模式成本利润率高于单养模式,单养模式的固定成本高于混养模式。云南气候类型多样,水域资源丰富。滇西、滇... 通过对2018年云南罗非鱼池塘养殖中单养和混养两种养殖模式的经济效益分析,得出结果,单养模式的单位面积成本高于混养模式,混养模式成本利润率高于单养模式,单养模式的固定成本高于混养模式。云南气候类型多样,水域资源丰富。滇西、滇南一带年平均气温在21℃左右,具备罗非鱼养殖的适宜环境和温度,是省内传统的养殖区,养殖的商品罗非鱼保证了昆明市场80%以上的需求。自2005年以来,随着云南省主要江河水电站的修建,新增了大量的宜渔水面。罗非鱼的网箱养殖,成为解决电站库区移民生活的重要方式,养殖规模日益增大,特别是滇南众多水电站库区地处低海拔温热河谷,水体交换量大,水温较高,适合罗非鱼全年生长,是省内网箱养殖罗非鱼的主要产区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本利润率 固定成本 水域资源 水电站库区 移民生活 年平均气温 罗非鱼养殖 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鲈鲤池塘人工驯养试验
10
作者 张四春 符世伟 +5 位作者 夏黎亮 王春勇 张友存 杨崇保 董学文 黄茂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21期261-262,共2页
花鲈鲤是抚仙湖特有土著肉食性鱼类,开展花鲈鲤人工驯养繁育试验,对维护抚仙湖鱼类多样性具有积极作用。2008年以来,收集抚仙湖捕捞所获花鲈鲤28尾,在池塘条件下开展花鲈鲤人工驯养试验,驯养成活12尾。通过多年驯养培育,目前驯养培育的... 花鲈鲤是抚仙湖特有土著肉食性鱼类,开展花鲈鲤人工驯养繁育试验,对维护抚仙湖鱼类多样性具有积极作用。2008年以来,收集抚仙湖捕捞所获花鲈鲤28尾,在池塘条件下开展花鲈鲤人工驯养试验,驯养成活12尾。通过多年驯养培育,目前驯养培育的花鲈鲤已达到性成熟,为下一步开展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鲈鲤 池塘 人工驯养 繁殖 苗种培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