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西游记》整本书阅读谈文学何以树人——竺洪波访谈录 被引量:2
1
作者 竺洪波 张硕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3年第9期4-13,共10页
所谓“整本书阅读”即是要调节、整合“节选”与母本整体的关系,弥补“节选”先天的不足,消弭或预防对文学原典产生误读、误解的危险。在中学,它要求超越定编教材“节选”的界限,向上延升,向下拓展,实现对文学名著的整体观览,中学生“... 所谓“整本书阅读”即是要调节、整合“节选”与母本整体的关系,弥补“节选”先天的不足,消弭或预防对文学原典产生误读、误解的危险。在中学,它要求超越定编教材“节选”的界限,向上延升,向下拓展,实现对文学名著的整体观览,中学生“只读教材远远不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本书阅读 《西游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游记》的艺术精神
2
作者 竺洪波 《艺术广角》 2024年第3期34-44,共11页
《西游记》的神话构架与浪漫文风,理想情怀与自由精神,以及相应的象征方法与叙事策略,构成这部文学经典独一无二的艺术本体和审美精神,在浪漫主义、复调结构、游戏精神、人物形塑等方面均有具体表现。
关键词 《西游记》 艺术精神 浪漫主义 复调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域外汉学中的《西游记》叙述 被引量:2
3
作者 竺洪波 王新鑫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5-25,共11页
自20世纪中叶开始,日本和一些欧美国家相继展开《西游记》研究,其丰富的内容和丰硕的成果构成域外汉学的《西游记》叙述。它不仅是域外汉学的重要一翼,也是我国现代性《西游记》研究的延伸,呈现出所谓"中学西传"的文化交流意... 自20世纪中叶开始,日本和一些欧美国家相继展开《西游记》研究,其丰富的内容和丰硕的成果构成域外汉学的《西游记》叙述。它不仅是域外汉学的重要一翼,也是我国现代性《西游记》研究的延伸,呈现出所谓"中学西传"的文化交流意义。同时,它又以世界性、现代性文化视野审察、阐释《西游记》,其在《西游记》叙述中提供了许多新史料和新见解,从而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的《西游记》研究,其反哺之功既大且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域外汉学 《西游记》叙述 文学史评论 专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戏”背后的多重隐喻——对胡适《西游记》“游戏”说的新解释 被引量:5
4
作者 竺洪波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96-203,共8页
20世纪20年代,胡适首倡《西游记》"游戏"说,历经浮沉,几度反复,至今余绪未绝。本文结合当下文艺学认知水平和《西游记》学术背景,对"游戏"说作新的解释,从"第二次天真"、克服对自由的羁绊、人类学游戏结... 20世纪20年代,胡适首倡《西游记》"游戏"说,历经浮沉,几度反复,至今余绪未绝。本文结合当下文艺学认知水平和《西游记》学术背景,对"游戏"说作新的解释,从"第二次天真"、克服对自由的羁绊、人类学游戏结构等不同方面探究《西游记》"游戏"背后的多重性文化蕴涵,从而丰富、革新"游戏"说的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适 《西游记》 “游戏”说 “第二次天真” 人类学游戏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胡适增改《西游记》第八十一难辩护——从接受美学与阐释学出发 被引量:3
5
作者 竺洪波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95-101,共7页
对于胡适早年增改《西游记》第八十一难,学界一直未有肯定性评价。而从现代文艺学科特别是接受美学与阐释学的立场来看,胡适的改作具有充分的合理性:作为文学阅读的"读者反应",主体能动介入理应得到尊重;改作本身的优劣得失... 对于胡适早年增改《西游记》第八十一难,学界一直未有肯定性评价。而从现代文艺学科特别是接受美学与阐释学的立场来看,胡适的改作具有充分的合理性:作为文学阅读的"读者反应",主体能动介入理应得到尊重;改作本身的优劣得失是客观存在,但对其"个性化加工"的评价见仁见智,不宜一概;即使对《西游记》原著有所肢解,但阐释的"误读"中隐含创见,"误解或具创见而引人入胜",故亦不应完全否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适 《西游记》第八十一难 接受美学 阐释学 “误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浒传》与小说的经典化和学术化 被引量:3
6
作者 竺洪波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17-123,共7页
"五四"之际,小说经典走上学术舞台,小说研究成为新文化的重要一翼,在这一小说经典化和学术化的流程中,《水浒传》都处在一个特殊的位置,发生着突出的作用,可以说它正是其中一个醒目的标志。考察《水浒传》的经典化和学术化实... "五四"之际,小说经典走上学术舞台,小说研究成为新文化的重要一翼,在这一小说经典化和学术化的流程中,《水浒传》都处在一个特殊的位置,发生着突出的作用,可以说它正是其中一个醒目的标志。考察《水浒传》的经典化和学术化实际,对于认识中国小说的发展规律,以及小说经典与中国现代学术的关系,揭示《水浒传》丰富而独特的学术文化,都不无启迪和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耐庵《水浒传》 金批 小说经典化 学术化 胡适《(水浒传)考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化与复归:《西游记》的儒学阐释 被引量:2
7
作者 竺洪波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16年第3期19-25,共7页
在《西游记》佛道架构背后,隐伏着深厚的儒学蕴涵。相对于释道主流,"劝学"一派虽然薄弱,但影响持久、深远。考察明清两代《西游记》的儒学解读史,特别是围绕儒学"异化"与"复归"的线索,可以清晰地发现《... 在《西游记》佛道架构背后,隐伏着深厚的儒学蕴涵。相对于释道主流,"劝学"一派虽然薄弱,但影响持久、深远。考察明清两代《西游记》的儒学解读史,特别是围绕儒学"异化"与"复归"的线索,可以清晰地发现《西游记》的儒学精神与现实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游记》 儒学精神 异化 复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文本《西游记》对世本夹批的几例误解 被引量:2
8
作者 竺洪波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09年第1期93-93,共1页
关键词 百回本《西游记》 误解 世本 文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游记》文化研究的总结与反思 被引量:2
9
作者 竺洪波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11年第2期46-54,共9页
《西游记》是古典小说巨著,也是一部传统文化宝典,20世纪80年代兴起了《西游记》文化研究热,而后构成了一股浩大、持久的学术潮流。本文在新的时代条件和学术背景下,从神话原型批评、童话学批评、审美研究和宗教文化研究等方面作必要的... 《西游记》是古典小说巨著,也是一部传统文化宝典,20世纪80年代兴起了《西游记》文化研究热,而后构成了一股浩大、持久的学术潮流。本文在新的时代条件和学术背景下,从神话原型批评、童话学批评、审美研究和宗教文化研究等方面作必要的总结与反思,并对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提出建设性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游记》 文化研究 学术潮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首流芳”:《三国演义》曹操形象的另一面 被引量:2
10
作者 竺洪波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30-34,共5页
《三国演义》对曹操总体上持贬诋态度,但对其文治武功和诗文风采并非一概斥责。本文试图通过审阅作品对曹操文化活动的零星描绘,结合有关史载的考察,揭示《三国演义》中"奸雄"形象的另一面——文化功臣的风采。
关键词 《三国演义》 曹操 文化功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祆庙”:《西游记》校勘60年之惑 被引量:3
11
作者 竺洪波 《长江学术》 2015年第3期56-60,共5页
《西游记》作为文化典籍,校勘工作复杂繁难。人民文学出版社整理本《西游记》和人民出版社新版《西游记整理校注本》等当代通行本在校勘过程中,都纠正了古代版本的一些错误,但同时自身也滋生出一些新的错误。"祆庙"一词,几度... 《西游记》作为文化典籍,校勘工作复杂繁难。人民文学出版社整理本《西游记》和人民出版社新版《西游记整理校注本》等当代通行本在校勘过程中,都纠正了古代版本的一些错误,但同时自身也滋生出一些新的错误。"祆庙"一词,几度订正,至今依然存在瑕疵,成为"《西游记》校勘60年之惑",其校勘实际真切地反映了这种古籍校勘工作中特殊而又带有普遍性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游记》校勘 祅庙 佛庙 仸庙 仸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孙楷第关于《西游记》的版本目录学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竺洪波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14年第1期43-48,共6页
在中国现代学术史中,孙楷第极富学术个性,且硕果累累,但由于某些原因,其学术地位一直未得到充分重视。本文以《西游记》为中心,从诸多新版本的发现、鉴定、考论等方面,审察孙楷第小说目录学研究的学术成就与学术特征,从而准确认识他在... 在中国现代学术史中,孙楷第极富学术个性,且硕果累累,但由于某些原因,其学术地位一直未得到充分重视。本文以《西游记》为中心,从诸多新版本的发现、鉴定、考论等方面,审察孙楷第小说目录学研究的学术成就与学术特征,从而准确认识他在现代学术史上特别是《西游记》学术史上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楷第 小说目录学 《西游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版电视剧《水浒传》的四处“内伤” 被引量:1
13
作者 竺洪波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12年第1期137-142,共6页
2011年下半年,电视巨制新《水浒传》热播银屏,引起广泛关注,且好评如潮。本文结合《水浒传》原典的文化取向和艺术精神,从底本、消解暴力、女性形象、先验结构等四个方面提出看法,目的是对古典名著翻拍作必要的反思,并提出一些建设性的... 2011年下半年,电视巨制新《水浒传》热播银屏,引起广泛关注,且好评如潮。本文结合《水浒传》原典的文化取向和艺术精神,从底本、消解暴力、女性形象、先验结构等四个方面提出看法,目的是对古典名著翻拍作必要的反思,并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版电视剧《水浒传》 内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刘修业的吴承恩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竺洪波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177-184,共8页
对于明代作家、《西游记》作者吴承恩的研究,刘修业是实际上的集大成者,其成就和影响独步海内外,然而一直未能得到学界足够的关注。在当下《西游记》学术背景发生重大变化之际,更应对刘修业作公正、合理的评价。
关键词 刘修业 吴承恩研究 《西游记》学术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游记》杂剧对《西游记》小说影响的再认识 被引量:1
15
作者 竺洪波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150-156,共7页
通过考察中国戏曲与小说的发展轨迹,结合两者的整体关系,指出《西游记》杂剧记叙唐僧取经内容完整,结构宏大,由此演进为小说具有必然性,并进而对它在后世百回本小说《西游记》成书过程中的影响和作用作了具体、客观的评析。
关键词 《西游记》杂剧 《西游记》小说 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典在大众传媒时代的命运——“恶搞”版《西游记》之我见 被引量:4
16
作者 竺洪波 《中文自学指导》 2007年第5期14-17,共4页
当下流行之各种“恶搞”版《西游记》是大众传媒时代的产物,其对经典的消解和颠覆作用只发生在大众消费的娱乐性层面上,从本质上并未涉及到作品文化蕴涵和艺术精神的硬核,但我们对于古代经典在当代的现状和命运这一宏大主题也应予重视... 当下流行之各种“恶搞”版《西游记》是大众传媒时代的产物,其对经典的消解和颠覆作用只发生在大众消费的娱乐性层面上,从本质上并未涉及到作品文化蕴涵和艺术精神的硬核,但我们对于古代经典在当代的现状和命运这一宏大主题也应予重视并作深入的反思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搞”版《西游记》 大众传媒时代 消解与颠覆 命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今天我们应该怎样评价鲁迅?——再评周锡山先生对鲁迅的否定性论断 被引量:1
17
作者 竺洪波 《长江学术》 2016年第1期44-51,共8页
2015年8月,周锡山先生发表《鲁迅为何否定金圣叹评论?》一文,对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及其小说理论作出否定性论断,笔者随即撰述商榷文章予以批评,争论由此发生。本文围绕"怎样评价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及其小说理论?"和"... 2015年8月,周锡山先生发表《鲁迅为何否定金圣叹评论?》一文,对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及其小说理论作出否定性论断,笔者随即撰述商榷文章予以批评,争论由此发生。本文围绕"怎样评价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及其小说理论?"和"鲁迅是否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两个重要命题与周锡山先生展开进一步讨论,对前后两篇周文所涉的一些具体问题也一并作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金批《水浒》周锡山 争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共同的诱惑面前——从武松与燕青的比较看《水浒传》新旧价值取向的交织 被引量:2
18
作者 竺洪波 《中文自学指导》 2006年第4期43-46,共4页
武松与燕青都曾遭遇来自女性形体和情感的诱惑,但由于所持的态度不同,以及采取的应对方式不同,潘金莲与李师师两位女性的命运归宿也随之截然不同:武松成了一场血腥杀戮的刽子手,燕青则成了一个美丽神话的缔造者。将两者比较,可以... 武松与燕青都曾遭遇来自女性形体和情感的诱惑,但由于所持的态度不同,以及采取的应对方式不同,潘金莲与李师师两位女性的命运归宿也随之截然不同:武松成了一场血腥杀戮的刽子手,燕青则成了一个美丽神话的缔造者。将两者比较,可以看出《水浒传》新旧价值取向的交织,从女性观念这一特殊的侧面加深对作品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浒传》女性诱惑价值取向 武松燕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文论视阈中的《西游记》成书考察
19
作者 竺洪波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3-69,共7页
《西游记》成书研究面临困境:既有的阶段划分不为认同,相关"新史料"遭到质疑,对其经典化机制的认识至今模糊不清。在这一背景下,引入当下西方文论的新视阈、新方法成为必要的选择。"互文六法"和拼贴法在文学理念与... 《西游记》成书研究面临困境:既有的阶段划分不为认同,相关"新史料"遭到质疑,对其经典化机制的认识至今模糊不清。在这一背景下,引入当下西方文论的新视阈、新方法成为必要的选择。"互文六法"和拼贴法在文学理念与创作技法两方面揭示出《西游记》演化的内部机制,现代经典理论从"经典的修复"与"经典的再生"两重流向印证了《西游记》长达千年的演化史和作为伟大文学经典的当代性命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游记》成书 互文性 拼贴法 经典的修复 经典的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英雄”:《三国演义》的当代性阐释
20
作者 竺洪波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09年第4期64-69,共6页
"反英雄"是一种当代西方流行的社会思潮,也是一种重要的文学现象,在全球化语境中,引入这一新的文化视野,对于《三国演义》研究无疑是一种合理和必要的选择。以"反英雄"——一种全新的当代性阐释来丰富《三国演义》... "反英雄"是一种当代西方流行的社会思潮,也是一种重要的文学现象,在全球化语境中,引入这一新的文化视野,对于《三国演义》研究无疑是一种合理和必要的选择。以"反英雄"——一种全新的当代性阐释来丰富《三国演义》的文化意蕴,是对小说经典具有时代意义的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演义》 英雄崇拜 反英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