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化场所营造:“场所”认知框架再定义及应用路径研究
1
作者 汤子馨 鲁安东 童芳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0-137,共8页
数字化场所营造是通过对技术的整合和策略性使用,以支持、增强或加速传统的场所营造实践。基于对其类型、内容和关键要素的总结与阐析,在数字化背景下重新定义“场所”的认知框架,并提出数字化场所营造的三种实现路径。设计应用聚焦长... 数字化场所营造是通过对技术的整合和策略性使用,以支持、增强或加速传统的场所营造实践。基于对其类型、内容和关键要素的总结与阐析,在数字化背景下重新定义“场所”的认知框架,并提出数字化场所营造的三种实现路径。设计应用聚焦长江文化呈现与传播,旨在探讨数字化场所营造为文化传承创新和场所感的塑造提供新路径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人文 场所营造 公众参与 设计研究 文化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水安全系统评价新方法探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童芳 董增川 邱德华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0-34,共5页
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压力-状态-响应概念框架,探讨了区域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并改进已有的遗传投影寻踪评价方法,构造了基于多目标决策理想点法(TOPSIS)的相对贴近度概念的投影目标函数,利用蒙特卡罗方法产生的大样本数据,建立... 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压力-状态-响应概念框架,探讨了区域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并改进已有的遗传投影寻踪评价方法,构造了基于多目标决策理想点法(TOPSIS)的相对贴近度概念的投影目标函数,利用蒙特卡罗方法产生的大样本数据,建立了一种适合于区域水安全系统评价的新方法(模型)——遗传投影寻踪-理想点插值模型(GPP-IPIM),并将其成功地应用于我国广东省北江下游及其三角洲地区水安全系统评价,评价结果具有直观性、合理性和通用性。对评价结果基于不确定性分析的敏感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GPP-IPIM是一种稳定、有效的区域水安全系统评价方法,并可应用于各种水资源系统评价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水安全 水安全评价 多目标理想点法 投影寻踪 遗传算法 不确定性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等级评价的GPPIM模型 被引量:5
3
作者 童芳 董增川 金菊良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4,共4页
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评价是一个涉及区域人口、经济、资源、环境与社会5个子系统的复杂大系统评价问题。文中论述了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评价的指标体系的选取,并探讨了用基于实数编码加速遗传算法的改进投影寻踪方法建立的新... 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评价是一个涉及区域人口、经济、资源、环境与社会5个子系统的复杂大系统评价问题。文中论述了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评价的指标体系的选取,并探讨了用基于实数编码加速遗传算法的改进投影寻踪方法建立的新型等级评价模型,即遗传投影寻踪插值模型(GPPIM),并将其成功地应用于我国南方某区域水资源规划的现状年及各规划水平年的可持续利用系统评价的实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系统评价 指标体系 实码加速遗传算法 投影寻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流域文化人机协同设计研究
4
作者 赵书培 童芳 《艺术科技》 2024年第14期231-233,237,共4页
目的:随着全球化和文化同质化趋势的不断加剧,长江流域文化正面临消失的威胁。人工智能时代,探索有效的人机协同设计迫在眉睫。将人工智能协同设计应用于长江流域的文化记忆延续,对传统文化尤其是长江流域不同方言和传统诗歌的传承与发... 目的:随着全球化和文化同质化趋势的不断加剧,长江流域文化正面临消失的威胁。人工智能时代,探索有效的人机协同设计迫在眉睫。将人工智能协同设计应用于长江流域的文化记忆延续,对传统文化尤其是长江流域不同方言和传统诗歌的传承与发展具有深远意义。方法:文章基于分布式认知理论,构建一个融合长江流域文化记忆的人机协同设计框架。首先,收集和训练长江流域相关诗歌,运用人工智能技术为长江流域的不同省市生成新的四言诗歌,利用科大讯飞的方言发音进行朗读,如四川话、湖北话等。其次,运用人工智能绘画工具,如Stable Diffusion、DALL·E等,打造视觉效果。最后,通过雷达硬件与Touch Designer软件协同提升观者与作品的互动参与体验。结果:研究发现,人机协同设计能有效激发数字媒介技术潜能,重塑人与长江流域文化的情感联结。该设计框架不仅能为长江流域文化的数字化保护提供新思路,还能拓展分布式认知理论在文化传承领域的应用,激发传统文化的创新活力。结论:跨文化背景下的人机协同设计需要考虑地域差异、语言多样性和文化认同等因素。此外,研究旨在深化数字人文学科中技术与文化融合的理论探讨,推动文化与技术的双向互动与共同进步,为今后探索文化传承与技术创新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流域文化 人机协同 人工智能 分布式认知 方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水土资源联合优化配置理论框架体系探讨 被引量:4
5
作者 童芳 赵静 +1 位作者 金菊良 董增川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2-95,共4页
以区域水土资源联合优化配置的多学科综合与新技术的应用成果相结合,探讨了区域水土资源联合优化配置的内涵及其体系的主要构成要素。将涉及水土资源联合优化配置的所有要素与社会、经济、环境系统耦合成一个复杂的水–土–社会经济–... 以区域水土资源联合优化配置的多学科综合与新技术的应用成果相结合,探讨了区域水土资源联合优化配置的内涵及其体系的主要构成要素。将涉及水土资源联合优化配置的所有要素与社会、经济、环境系统耦合成一个复杂的水–土–社会经济–生态系统的模拟系统,研究在社会、经济和自然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区域水资源与土地资源配置的相互作用趋势。基于多级递阶结构的分解协调方法,讨论了水土资源联合配置的递阶结构及求解思路,提出了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概念框架的区域水土资源联合优化配置的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体系的设计方法,建立了区域水土资源联合优化配置系统的理论框架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资源 优化配置 框架体系 系统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SD的区域水土资源联合配置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童芳 金菊良 董增川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43-48,共6页
将区域水土资源联合配置的多学科综合与新技术的应用成果相结合,以水土资源联合配置的体系为基础,定量刻化了水资源、土地资源配置系统与社会、经济、环境发展之间的互动影响关系,将包括需水、供水、土地需求及供给和生态环境影响等相... 将区域水土资源联合配置的多学科综合与新技术的应用成果相结合,以水土资源联合配置的体系为基础,定量刻化了水资源、土地资源配置系统与社会、经济、环境发展之间的互动影响关系,将包括需水、供水、土地需求及供给和生态环境影响等相关的水资源、土地资源联合配置的要素,与社会、经济、环境系统耦合成一个复杂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社会经济-生态模拟系统,利用基于图论改进的流率基本入树的系统动力学(SD)规范建模方法,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区域水土资源优化配置的系统动力学流率基本入树模型。运用该模型,对位于苏南丘陵地区的句容市按照不同水土资源联合配置方案(情景)的水资源、土地资源与社会经济环境耦合系统进行模拟计算,该计算结果可为水资源、土地资源的联合统一管理提供基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动力学 图论 流率基本入树建模法 水土资源联合配置 句容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叙事:新技术背景下的博物馆设计研究 被引量:38
7
作者 童芳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65-171,I0012,共8页
文章介绍了博物馆传播模式发展背景下博物馆叙事主体发生转变,以及新技术介入的艺术展示正在重塑当前的博物馆叙事。通过对国际著名博物馆的最新数字设计案例分析,总结了基于新技术的五类博物馆数字叙事,以此说明数字设计重新定义了观... 文章介绍了博物馆传播模式发展背景下博物馆叙事主体发生转变,以及新技术介入的艺术展示正在重塑当前的博物馆叙事。通过对国际著名博物馆的最新数字设计案例分析,总结了基于新技术的五类博物馆数字叙事,以此说明数字设计重新定义了观众观看博物馆和艺术品的方式。文章探索在当前参与式传播模式下,博物馆如何利用新技术采用数字化特有的叙事,实现和提升博物馆"传播、展览、教育及研究"的文化职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叙事 博物馆叙事 新技术 博物馆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娱乐与教育并存:文化遗产类VR设计 被引量:13
8
作者 童芳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48-154,共7页
随着VR技术的产业化发展和公众的非正式教育需求,博物馆机构采用VR技术作为传播文化的途径,全球数字内容平台也发布了文化遗产类VR应用,但这类VR的内容设计开发落后于产业技术的发展,用户期待多样化学习环境下的优秀VR作品。文章通过介... 随着VR技术的产业化发展和公众的非正式教育需求,博物馆机构采用VR技术作为传播文化的途径,全球数字内容平台也发布了文化遗产类VR应用,但这类VR的内容设计开发落后于产业技术的发展,用户期待多样化学习环境下的优秀VR作品。文章通过介绍当前文化遗产类VR作品案例,以及对原创实例"释迦塔VR探索"的设计分析,提出基于娱乐性与教育性共存的多元化教育情境下,如何开展可信内容、交互设计、游戏心理、情境化设计等方面的设计尝试,找寻文化遗产类VR设计的反思路径和适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文化遗产类VR VR内容设计 VR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乘员胸部钝性冲击下主动脉瓣的动力学响应 被引量:1
9
作者 童芳 兰凤崇 +1 位作者 陈吉清 李雄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3-122,152,共11页
在交通事故中,乘员及行人的胸部钝性冲击导致的主动脉瓣功能受损会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或死亡。为了深入认识人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不同胸部碰撞时刻对主动脉瓣损伤产生的影响,引入光滑粒子动力学方法(SPH)建立了血流-瓣膜的流固耦合(FSI)模... 在交通事故中,乘员及行人的胸部钝性冲击导致的主动脉瓣功能受损会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或死亡。为了深入认识人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不同胸部碰撞时刻对主动脉瓣损伤产生的影响,引入光滑粒子动力学方法(SPH)建立了血流-瓣膜的流固耦合(FSI)模型,并通过人体正常生理状态下瓣膜的响应进行有效性验证。为保证具有生命特征的边界条件,将活体动物碰撞试验的动态血压过程与人体正常生理血压联合加载,对不同冲击时刻下主动脉瓣的生物动力学响应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冲击时刻(心脏舒张期或收缩期),瓣膜会产生不同的应力应变场和开关速率;瓣膜处于开启状态(如收缩中期)时受到冲击损伤的几率较小,瓣膜处于关闭状态(如舒张中后期)时更容易受到冲击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力学 主动脉瓣 流固耦合 冲击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袋博物馆”的用户体验要素设计 被引量:10
10
作者 童芳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26-133,共8页
本文以原创移动应用设计项目《云锦织道》和《斗栱》展开实例分析,梳理文化教育类应用的用户体验设计方法:以"口袋博物馆的"概念,以不同非遗文化主题的特征为基础,从用户体验要素设计的战略层、范围层、结构层、框架层和表现... 本文以原创移动应用设计项目《云锦织道》和《斗栱》展开实例分析,梳理文化教育类应用的用户体验设计方法:以"口袋博物馆的"概念,以不同非遗文化主题的特征为基础,从用户体验要素设计的战略层、范围层、结构层、框架层和表现层五个不同方面开展文化教育类移动应用设计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移动应用设计 用户体验设计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初期之网络艺术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童芳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7-131,共5页
互联网是当代艺术活动一个重要语境。一些艺术家将网络作为作品的发布系统,另有些在艺术作品中探索网络的科技特质,作品建立在与远程他人之间的联系上,或需要利用远程场所的信息,即将网络作为必须的基础设施。文章阐述网络艺术的特性和... 互联网是当代艺术活动一个重要语境。一些艺术家将网络作为作品的发布系统,另有些在艺术作品中探索网络的科技特质,作品建立在与远程他人之间的联系上,或需要利用远程场所的信息,即将网络作为必须的基础设施。文章阐述网络艺术的特性和相关理论,介绍若干网络艺术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艺术 远程通信技术 用户参与 文档与信息类网络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技术背景下的博物馆参与文化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童芳 《美术大观》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18-120,共3页
数字技术背景下参与文化概念在博物馆为主体的文化机构中日益深入。本文对参与文化在博物馆机构实践应用进行探讨,聚焦参与文化与文化机构互相作用的三个方面——机构方、参与方与数字技术,希望通过深入理解博物馆应用参与文化的现象与... 数字技术背景下参与文化概念在博物馆为主体的文化机构中日益深入。本文对参与文化在博物馆机构实践应用进行探讨,聚焦参与文化与文化机构互相作用的三个方面——机构方、参与方与数字技术,希望通过深入理解博物馆应用参与文化的现象与规律,帮助公众在文化的生产与传播中实现广泛的、有意义的文化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与文化 参与方 互动技术 AI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OC的混合教学与设计人才培养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童芳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66-72,共7页
南京艺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数字媒体专业方向的“互动媒体设计”课程于2017年上线中国大学MOOC和爱课程平台,实现将特色课程转化成资源共享课程。教材《互动媒体设计》为“十三五”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本文记述并分析在设计学... 南京艺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数字媒体专业方向的“互动媒体设计”课程于2017年上线中国大学MOOC和爱课程平台,实现将特色课程转化成资源共享课程。教材《互动媒体设计》为“十三五”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本文记述并分析在设计学专业人才培养中,通过线下原创性课题实践让学生完成基础项目的学习,利用线上资源实现翻转课堂促进师生角色的转变,提升人才真实设计能力,最终通过线上与线下的混合教学达到深层学习目的。文章希望为设计学专业才人培养的混合式教学实践,提供一些教学应用方法的观点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OC 混合教学 课题设计 设计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辆乘员主动脉钝性损伤仿真分析
14
作者 童芳 李雄 +1 位作者 兰凤崇 陈吉清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78-885,共8页
基于Abaqus的流体腔功能对前期建立的精细化心脏主动脉模型进行血液填充,构建血液-心脏主动脉流固耦合模型,并在主动脉瓣上根据实时的压差设置不同流率的流体交换接触。进行不同工况下驾驶员正面撞击转向盘的仿真,分析心脏血输出量和转... 基于Abaqus的流体腔功能对前期建立的精细化心脏主动脉模型进行血液填充,构建血液-心脏主动脉流固耦合模型,并在主动脉瓣上根据实时的压差设置不同流率的流体交换接触。进行不同工况下驾驶员正面撞击转向盘的仿真,分析心脏血输出量和转向盘角度对主动脉钝性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1)碰撞过程中左心室向主动脉输出的血液降低了左心室的峰值血压,同时减缓主动脉内的血压波动,但对于主动脉的最大应力影响不明显;(2)转向盘倾角为30°时主动脉的最大应力达2 417 kPa,是由前胸壁对升主动脉的挤压导致的;(3)转向盘倾角为60°时主动脉的最大应力降至1 375 kPa,是由主动脉根部和降主动脉的相对拉伸位移导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碰撞 驾驶员 主动脉钝性损伤 转向盘 流固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闭症儿童App的情感化设计——以公益App《触》为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童芳 《创意与设计》 2016年第4期83-88,共6页
本文分析比较全球多款自闭症App的设计方法,并结合唐纳德·诺曼的情感设计理论,将本能设计、行为设计与反思设计与案例《触》App结合,说明三种层次情感设计方法如何给用户带来生理、心理和思想上的正面情绪。笔者通过归纳案例设计... 本文分析比较全球多款自闭症App的设计方法,并结合唐纳德·诺曼的情感设计理论,将本能设计、行为设计与反思设计与案例《触》App结合,说明三种层次情感设计方法如何给用户带来生理、心理和思想上的正面情绪。笔者通过归纳案例设计中的情感设计的经验与准则,为自闭症App项目提供设计思路、设计理念与视觉执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闭症App 情感设计 正面情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专业微任务”为导向——文化教育App的设计策略
16
作者 童芳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76-82,共7页
本文提出在公众日益习惯通过移动端获取信息和娱乐的背景下,文化教育类App项目以"专业微任务"为设计导向的目的与意义,并以南京艺术学院自主开发的一系列六款文化教育App项目为例,分析基于"专业微任务"设计策略所... 本文提出在公众日益习惯通过移动端获取信息和娱乐的背景下,文化教育类App项目以"专业微任务"为设计导向的目的与意义,并以南京艺术学院自主开发的一系列六款文化教育App项目为例,分析基于"专业微任务"设计策略所采用的具体方法与实现路径:以核心内容讲述故事而开展叙事设计;以严肃游戏吸引受众,扩大文化教育传播范围。文章通过探讨以"专业微任务"为导向的设计策略,为进一步展开同类实践项目提供新的思路与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教育App 专业微任务 核心内容 严肃游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联系数的安徽省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及空间差异诊断分析 被引量:19
17
作者 李辉 金菊良 +2 位作者 童芳 张礼兵 周玉良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2-27,共6页
为定量评价安徽省水资源承载力的整体状况,诊断分析导致水资源承载力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采用集对分析理论中的联系数方法诊断评价安徽省水资源承载现状,并利用减法集对势识别导致水资源承载力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安徽省江南... 为定量评价安徽省水资源承载力的整体状况,诊断分析导致水资源承载力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采用集对分析理论中的联系数方法诊断评价安徽省水资源承载现状,并利用减法集对势识别导致水资源承载力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安徽省江南地区水资源承载力最好,皖中地区次之,淮北地区的水资源承载力最差;从子系统层面分析,江南地区水资源承载支撑力子系统最好,皖中地区次之,淮北地区最差,但淮北地区水资源承载压力最小;从指标层面诊断分析,人均水资源量是导致安徽省各市水资源承载状况存在空间差异的最主要因素。研究成果可为安徽省水资源合理配置与调控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空间差异 诊断分析 联系数 减法集对势 安徽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水资源综合规划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卞戈亚 董增川 +1 位作者 陈康宁 童芳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54-257,共4页
从区域水资源复合系统出发,建立水资源支撑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多层次评价体系,并对评价方法进行研究,以系统的发展系数、协调系数、公平系数综合反映区域可持续发展状况.以海南省水资源综合规划为例,对区域各规划水平年的发展进行可持续... 从区域水资源复合系统出发,建立水资源支撑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多层次评价体系,并对评价方法进行研究,以系统的发展系数、协调系数、公平系数综合反映区域可持续发展状况.以海南省水资源综合规划为例,对区域各规划水平年的发展进行可持续性的定量评价,结果表明该评价体系合理、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可持续发展 指标体系 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联系云和风险矩阵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被引量:7
19
作者 金菊良 陈磊 +3 位作者 沈时兴 陈梦璐 汪明武 童芳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28-134,共7页
为结合定量模型和水资源承载力的内在机理评价安徽省16个地级市的水资源承载力状况,构建基于非对称联系云和风险矩阵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模型。首先确定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基于加速遗传算法的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 为结合定量模型和水资源承载力的内在机理评价安徽省16个地级市的水资源承载力状况,构建基于非对称联系云和风险矩阵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模型。首先确定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基于加速遗传算法的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然后结合规定的评价标准构建基于非对称联系云和风险矩阵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模型(ACCRMM)。将该模型对2015年安徽省的水资源承载力进行应用的评价结果显示:16个地级市的水资源承载状况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从南到北有依次减弱的趋势;皖北地区6个地级市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等级均为Ⅲ级;皖中地区4个地级市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等级为Ⅱ级;皖南地区的马鞍山、芜湖市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等级为Ⅱ级,而铜陵、池州、黄山、宣城市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等级为Ⅰ级。评价结果与安徽省水资源现状基本一致,表明ACCRMM用来评价区域水资源承载力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非对称联系云 风险矩阵 安徽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环境脆弱性评价的遗传投影寻踪插值模型 被引量:9
20
作者 刘卫林 董增川 +1 位作者 童芳 贺新春 《水电能源科学》 2006年第3期21-24,共4页
针对传统地下水环境脆弱性评价方法的不足,提出了基于大样本数据、投影寻踪、遗传算法以及插值型曲线评价地下水环境脆弱性的遗传投影寻踪插值模型(GPPIM),并给出了该模型建模的一般步骤。以宁陵县为例,在分析地下水环境脆弱性评价因素... 针对传统地下水环境脆弱性评价方法的不足,提出了基于大样本数据、投影寻踪、遗传算法以及插值型曲线评价地下水环境脆弱性的遗传投影寻踪插值模型(GPPIM),并给出了该模型建模的一般步骤。以宁陵县为例,在分析地下水环境脆弱性评价因素的基础上制定了宁陵县地下水环境脆弱性分级标准,分析了样本容量对评价模型参数的稳定性影响后,选取样本容量为4 000建立了GPPIM模型,并对该区的地下水环境脆弱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GPPIM的评价结果可靠、可比性强,比模糊综合评价更为合理、精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脆弱性 投影寻踪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