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紫馚生菜多酚的抗氧化、抑菌活性与稳定性研究
1
作者 卢千山 童舟 +2 位作者 赵海英 常雅宁 周英骏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24年第5期150-159,共10页
通过DPPH、ABTS、羟基自由基清除率、总还原力、细胞氧化损伤后存活率及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评价紫馚生菜多酚的抗氧化活性;通过抑菌圈法评价紫馚生菜多酚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并测定不同条件下多酚的贮藏稳定性... 通过DPPH、ABTS、羟基自由基清除率、总还原力、细胞氧化损伤后存活率及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评价紫馚生菜多酚的抗氧化活性;通过抑菌圈法评价紫馚生菜多酚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并测定不同条件下多酚的贮藏稳定性。结果表明,紫馚生菜多酚提取物对DPPH、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较好,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0.0641±0.0098)和(0.0218±0.0008)mg/mL。同时,多酚提取物能够显著改善H2O2导致的细胞死亡并提升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抑菌实验表明多酚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好的抑菌活性,最小抑菌浓度为50 mg/mL。此外,多酚提取物在多种条件下均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有较大潜力应用于食品添加剂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生菜 多酚 抗氧化 抑菌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嘧菌酯在大豆中的沉积、降解规律及最低有效防控剂量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童舟 孙明娜 +5 位作者 褚玥 胡东强 董旭 王梅 高同春 段劲生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97-602,共6页
嘧菌酯是防治大豆锈病的重要杀菌剂,明确嘧菌酯在大豆上的残留规律是一项亟待开展的课题。本研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技术,建立了大豆种植体系中茎、叶、籽粒及土壤中嘧菌酯的残留分析方法,定量限达0.005 mg/kg。... 嘧菌酯是防治大豆锈病的重要杀菌剂,明确嘧菌酯在大豆上的残留规律是一项亟待开展的课题。本研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技术,建立了大豆种植体系中茎、叶、籽粒及土壤中嘧菌酯的残留分析方法,定量限达0.005 mg/kg。在田间试验点基础上,明确了安徽、山东和吉林3个试验点嘧菌酯在大豆上的沉积与降解规律,发现250 g/L嘧菌酯悬浮剂在施用后主要沉积在大豆叶片中,沉积量由北向南呈逐渐降低趋势,嘧菌酯在上部茎叶中降解速率较快,地区间无明显差异;比较了不同剂量嘧菌酯与大豆锈病防效之间的关系,同时给出了残留量,得到了嘧菌酯的最低有效防控剂量为225 g/hm^(2)。本研究成果对指导嘧菌酯在大豆生产中的科学使用以及对大豆上农药减量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嘧菌酯 大豆 沉积规律 降解规律 最低有效防控剂量 农药减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篮球教学注入游戏的策略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童舟 《成才之路》 2015年第33期92-92,共1页
篮球教学的开展既可以锻炼学生的运动技巧,又能强化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根据现阶段小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文章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对小学体育篮球教学注入游戏的策略进行研究,以强化对小学篮球教学的实际效果。
关键词 小学体育 篮球教学 课堂游戏 教学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唑酰草胺在不同类型土壤中的降解特性 被引量:3
4
作者 朱玉杰 董旭 +5 位作者 王梅 孙明娜 褚玥 童舟 段劲生 高同春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2-118,共7页
为科学评价除草剂三唑酰草胺在土壤环境中的生态风险,采用室内模拟方法,研究了三唑酰草胺在吉林黑土、江西红土和安徽水稻土中的降解特性。结果表明:三唑酰草胺在土壤中的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好氧条件下三唑酰草胺在3种土壤中的降... 为科学评价除草剂三唑酰草胺在土壤环境中的生态风险,采用室内模拟方法,研究了三唑酰草胺在吉林黑土、江西红土和安徽水稻土中的降解特性。结果表明:三唑酰草胺在土壤中的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好氧条件下三唑酰草胺在3种土壤中的降解半衰期分别为86.5、106和91.4 d;厌氧条件下半衰期分别为106、130和127 d;水稻田厌氧条件下半衰期分别为162、219和188 d。研究表明,三唑酰草胺在水稻田厌氧条件下的降解速率明显慢于其他2种试验条件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唑酰草胺 土壤 降解 三唑啉酮类除草剂 风险评估 生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uEChERS-液质联用法同时测定农产品中3种农药及其代谢物残留 被引量:7
5
作者 孙明娜 余璐 +7 位作者 王雯雯 王梅 董旭 童舟 褚玥 杨通 高同春 段劲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18期211-214,共4页
[目的]建立同时检测农产品中甲拌磷、丙硫菌唑和氟虫腈及其代谢物残留的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方法。[方法]样品用乙腈提取,经C 18 净化,采用UPLC-MS/MS检测,基质匹配外标法进行定量。[结果]在5种基质(糙米、面... [目的]建立同时检测农产品中甲拌磷、丙硫菌唑和氟虫腈及其代谢物残留的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方法。[方法]样品用乙腈提取,经C 18 净化,采用UPLC-MS/MS检测,基质匹配外标法进行定量。[结果]在5种基质(糙米、面粉、玉米、白菜、苹果)中,农药及代谢物在0.005~0.500 mg/L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大于0.996,定量限均小于10 μg/kg。在0.01、 0.10 和1.00 mg/kg添加水平下,平均回收率为71.2%~105.0%,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28%~16.70%。[结论]该方法灵敏度、准确度和精密度均满足农药残留分析的要求,可用于农产品中甲拌磷、丙硫菌唑和氟虫腈及其代谢物残留的同时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ECHERS UPLC-MS/MS 农药残留 农产品 代谢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高技术产业聚集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利 童舟 《西安邮电大学学报》 2018年第2期95-101,共7页
提出了一种计算高技术产业聚集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方法。该方法首先运用区位熵计算了高技术产业聚集度,其次运用非参数数据包络分析指数法测算了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最后构建高技术产业聚集度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回归模型。选取2006... 提出了一种计算高技术产业聚集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方法。该方法首先运用区位熵计算了高技术产业聚集度,其次运用非参数数据包络分析指数法测算了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最后构建高技术产业聚集度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回归模型。选取2006—2016年"一带一路"沿线地区高技术产业数据,测算结果表明,"一带一路"高技术产业聚集水平省级差异较为明显;"一带一路"沿线18省(市、区)的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呈增长趋势,但东北地区和西南地区全要素生产率有减弱趋势;高技术产业聚集水平的提高能够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华东地区和东北地区高技术产业聚集出现了一定的聚集拥挤现象,导致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逐年递减;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高技术产业聚集对全要素生产率促进作用强于华南地区,优于华东和东北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高技术产业 产业聚集 全要素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桑质量安全现状与对策
7
作者 褚玥 孙明娜 +5 位作者 董旭 童舟 王梅 高同春 邓永进 段劲生 《农学学报》 2022年第4期61-66,共6页
果桑是药食同源的保健产品原料,是近10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兴健康型特色产业,为了保障其产业健康发展,本文通过概述果桑生产、病虫危害与防治、桑果(椹)产品标准制定、农业投入品使用情况及质量安全状况,归纳了影响果桑质量安全的主要因素... 果桑是药食同源的保健产品原料,是近10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兴健康型特色产业,为了保障其产业健康发展,本文通过概述果桑生产、病虫危害与防治、桑果(椹)产品标准制定、农业投入品使用情况及质量安全状况,归纳了影响果桑质量安全的主要因素,即病虫危害大、农药不规范使用及产地污染引起的农药与重金属残留问题、质量安全标准不完善等,提出了加快推进桑园专用农药筛选及登记工作、完善质量标准体系、加强果桑质量安全监管力度等建议,在果桑安全生产方面为果桑产业健康发展及政策制定提供对策与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桑 质量安全 病虫防治 农药残留 重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