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二氢苊骨架构建的深蓝光有机电致发光材料
1
作者 王妍 张富俊 +4 位作者 张校宇 徐佳惠 童碧海 陈平 孔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3-52,共10页
合成了4种在二氢苊骨架上连接咔唑或三苯胺电子给体和氰基苯电子受体的发光材料,考察了电子给体连接方式及种类对材料光电性能的影响.目标化合物的单晶结构分析结果显示,位阻导致给/受体与二氢苊骨架不共平面,从而降低了共轭程度,消除... 合成了4种在二氢苊骨架上连接咔唑或三苯胺电子给体和氰基苯电子受体的发光材料,考察了电子给体连接方式及种类对材料光电性能的影响.目标化合物的单晶结构分析结果显示,位阻导致给/受体与二氢苊骨架不共平面,从而降低了共轭程度,消除了分子间π⁃π堆积作用,分子间依靠大量的C—H…π分子间相互作用稳定,只有3CzAB存在分子内π⁃π堆积作用.4种化合物均具有非常高的热稳定性,5%热失重温度(Td,5%)高于343℃.这些材料在PMMA薄膜中的发光均为深蓝光发射(403~432 nm),光致发光效率高(0.60~0.94),荧光寿命为5.4~8.6 ns.电致发光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以三苯胺为给体的材料PaAB的电致发光性能最佳,最大亮度可达2427 cd/m,峰值电流效率、功率效率和外量子效率分别为2.43 cd/A,1.53 lm/W和1.58%,色坐标(CIEx,y)为(0.15,0.09),为深蓝光发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蓝光分子 有机电致发光 二氢苊 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邻菲罗啉为第二配体的铱配合物及其电致化学发光性能 被引量:4
2
作者 童碧海 马鹏 +2 位作者 张曼 董超振 华中胜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813-818,共6页
设计合成了一系列以邻菲罗啉为第二配体的离子型环金属铱配合物,通过核磁共振和质谱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循环伏安法对其光物理性质进行了研究,并测试了其电致化学发光性能。结果表明:配合物1[(pq)2Ir(p... 设计合成了一系列以邻菲罗啉为第二配体的离子型环金属铱配合物,通过核磁共振和质谱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循环伏安法对其光物理性质进行了研究,并测试了其电致化学发光性能。结果表明:配合物1[(pq)2Ir(phen)](PF6)和2[(dpq)2Ir(phen)](PF6)波峰在554.5 nm和566.5 nm处,发射黄色光;3[(pqcm)2Ir(phen)](PF6)和4[(pqca)2Ir(phen)](PF6)波峰在621 nm和618.5nm处,发射红色光。几种配合物的荧光量子效率在2.5%~7.9%之间,配合物1的量子效率最高,为7.9%。配合物1的电致发光效率是最好的,在相同条件下为三联吡啶钌([Ru(bpy)3]2+)的9.50倍,表明该铱配合物在电致化学发光领域有很好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铱配合物 光物理性质 电致化学发光 邻菲罗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基噌啉类铱配合物的合成及其铁(Ⅲ)离子传感 被引量:2
3
作者 童碧海 杨子 梅群波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1期1-5,共5页
以3,4-二苯基噌啉为环金属配体,二氢二(l-甲基-2-巯基咪唑)硼为解离配体合成一种中性环金属铱配合物Ir(dpci)2{H2B(mt)2}。配合物的结构通过质谱、核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Ir(dpci)2{H2B(mt)2}在二氯甲烷溶液中的最大发射波长为622 nm,... 以3,4-二苯基噌啉为环金属配体,二氢二(l-甲基-2-巯基咪唑)硼为解离配体合成一种中性环金属铱配合物Ir(dpci)2{H2B(mt)2}。配合物的结构通过质谱、核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Ir(dpci)2{H2B(mt)2}在二氯甲烷溶液中的最大发射波长为622 nm,在固态时的最大发射波长为720 nm;溶液中的磷光寿命为0.5μs,量子产率为0.54。与金属离子的荧光滴定实验表明该配合物具有对Fe3+的选择性磷光淬灭性能,能作为Fe3+的磷光探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铱(III)配合物 苯基噌啉 铁(III)离子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铬(Ⅵ)—溴酸钾-偶氮胂Ⅰ催化光度法测定水中痕量铬(Ⅵ) 被引量:1
4
作者 童碧海 吴芳辉 张千峰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4期394-397,共4页
基于在乙酸—乙酸钠缓冲介质中,铬(Ⅵ)对溴酸钾氧化偶氮胂Ⅰ的催化作用,建立了测定水中微量铬的新方法,研究了影响催化褪色反应速度的最佳条件,方法的检出限4.8×10-7g/L,线性范围为0.12~2.2μg/25mL铬(Ⅵ)。多数常见的离子均不干... 基于在乙酸—乙酸钠缓冲介质中,铬(Ⅵ)对溴酸钾氧化偶氮胂Ⅰ的催化作用,建立了测定水中微量铬的新方法,研究了影响催化褪色反应速度的最佳条件,方法的检出限4.8×10-7g/L,线性范围为0.12~2.2μg/25mL铬(Ⅵ)。多数常见的离子均不干扰测定。用于水中微量铬的测定,快速、准确、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光度法 溴酸钾 偶氮胂Ⅰ 铬(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环金属铱配合物高分子材料的制备及其氧气传感性能
5
作者 童碧海 刘远远 +1 位作者 马鹏 张曼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42-447,共6页
通过含乙烯键的三联吡啶单体与甲基丙烯甲酯单体的共聚,制备了含配体的线性共聚物(P(MMA-coTPY))。该共聚物继续与环金属铱二氯桥中间体反应,最终制备出含环金属铱配合物的高分子材料P(MMAco-TPYIr)。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表征了... 通过含乙烯键的三联吡啶单体与甲基丙烯甲酯单体的共聚,制备了含配体的线性共聚物(P(MMA-coTPY))。该共聚物继续与环金属铱二氯桥中间体反应,最终制备出含环金属铱配合物的高分子材料P(MMAco-TPYIr)。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表征了材料的结构,并用紫外-可见光谱仪、荧光光谱仪研究了材料的光物理性能,最后研究了材料在溶液中的氧气传感性能。结果表明,环金属铱配合物已共价连接到高分子链上,固态下为纯红光发射,波长为638 nm,量子效率为0.035。该材料表现出了较好的氧气传感性能,并且在DMF中的效果最好,纯氮气和纯氧气氛围下的发光强度比为6,氧气检测限能达到0.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金属铱配合物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三联吡啶 氧分子传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基酞嗪类三环铱配合物的合成及其电致发光性能
6
作者 童碧海 梅群波 +2 位作者 韩召 张业 董超振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94-399,共6页
通过含苯氧基团的苯基酞嗪衍生物配体与IrCl3一步反应生成了三环铱配合物Ir(mppppz)3。在480nm光激发下其二氯甲烷溶液的发光波长为608 nm,量子产率约为0.31,磷光寿命为268 ns,其纯固态发光波长为640 nm。配合物的HOMO能级为5.14 eV,LUM... 通过含苯氧基团的苯基酞嗪衍生物配体与IrCl3一步反应生成了三环铱配合物Ir(mppppz)3。在480nm光激发下其二氯甲烷溶液的发光波长为608 nm,量子产率约为0.31,磷光寿命为268 ns,其纯固态发光波长为640 nm。配合物的HOMO能级为5.14 eV,LUMO能级为2.91 eV。当Ir(mppppz)3以2%的质量分数掺杂于PVK-PBD中做成电致发光器件后,电致发光波长为616 nm。器件的启亮电压为3.9 V,最大外量子效率为1.48%,最大亮度为1 030 cd/m2,对应的流明效率为0.81 cd/A,所发出的光的色坐标是(0.64,0.35),接近标准红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环铱(Ⅲ)配合物 苯基酞嗪 红光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吩噻嗪基团8-羟基喹啉的合成及其DPPH清除自由基活性(英文)
7
作者 童碧海 梅群波 +1 位作者 倪现花 张千峰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1期60-64,共5页
报道了一种新颖的带吩噻嗪基团8-羟基喹啉衍生物抗氧化剂,该化合物通过5-氯甲基-8-羟基喹啉与吩噻嗪在有机碱三乙胺存在下的反应而制备,并通过核磁共振谱、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进行了表征,其羟基扫描活性通过可见-紫外吸收光谱进行了测定... 报道了一种新颖的带吩噻嗪基团8-羟基喹啉衍生物抗氧化剂,该化合物通过5-氯甲基-8-羟基喹啉与吩噻嗪在有机碱三乙胺存在下的反应而制备,并通过核磁共振谱、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进行了表征,其羟基扫描活性通过可见-紫外吸收光谱进行了测定,抗氧化活性用2,2-二苯基-1-苦基肼(DPPH)模型系统进行了测定。与叔丁对氧酚相比,5-吩噻嗪甲基-8-羟基喹啉表现出了很高的抗氧化活性,当其质量浓度分别为0.2,0.5,0.8和1.0mg/mL时,相应的最大自由基清除率分别37.55%,76.16%,83.94%和84.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除自由基活性 抗氧化剂 8-羟基喹啉 吩噻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嗪类有机光电功能材料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8
8
作者 梅群波 翁洁娜 +4 位作者 童碧海 田汝强 蒋渊知 华庆芳 黄维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89-607,共19页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有机电子学作为一个新兴领域迅猛发展,为科学技术的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有机材料被应用在各种电子器件中,并取得了卓越的成效.作为使用在电子器件中最基本的组分,有机光电材料更是备受瞩目.二嗪类化合物具有优异的...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有机电子学作为一个新兴领域迅猛发展,为科学技术的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有机材料被应用在各种电子器件中,并取得了卓越的成效.作为使用在电子器件中最基本的组分,有机光电材料更是备受瞩目.二嗪类化合物具有优异的光电性能,是光电材料领域最活跃的研究方向之一.两个N原子相对位置的不同,可以构成三种异构体,分别为哒嗪(1,2-二嗪)、嘧啶(1,3-二嗪)和吡嗪(1,4-二嗪),从而有效地调控材料的电子结构,且可以影响二嗪化合物不同位置的修饰,从而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对近年来二嗪类化合物在光伏材料、薄膜半导体材料、液晶材料、传感材料和电致发光材料等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较全面的总结和评述,指出目前基于二嗪类化合物的光电材料所面临的困难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最后展望了二嗪类化合物作为杂环类有机光电功能材料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哒嗪 嘧啶 吡嗪 光电功能材料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塑性甲壳素衍生物N,O-苄基壳聚糖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1
9
作者 董炎明 郭振楚 +4 位作者 吴玉松 阮永红 童碧海 赵雅青 王惠武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2330-2332,共3页
Chitin derivatives are difficult to be melten because of their very strong inter-molecular and intra-molecular hydrogen bonds. In this paper, N,O-benzyl chitosan was synthesized by means of phase-transfer method. The ... Chitin derivatives are difficult to be melten because of their very strong inter-molecular and intra-molecular hydrogen bonds. In this paper, N,O-benzyl chitosan was synthesized by means of phase-transfer method. The total degree of substitution for this derivative was 0 8 as determined with 1H NMR and the degree of substitution on nitrogen was 0 3 as determined with elemental analysis. This is a thermoplastic chitin derivative. Its melting point was 470 K as measured with DSC. A viscous isotropic melt occurred at the temperatures between the melting point and the decomposition temperature(513 K) while N,O-benzyl chitosan was heated on a hot stage. DSC results agreed with the results of microscopy observation. The benzyl group can not form hydrogen bonds. It is also non-polar and has larger volume. These factors weaken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chitosan chains, and therefore decrease the melting point, which was lower than the decomposition temperature. As a result, N,O-benzyl chitosan was able to mel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塑性 甲壳素衍生物 N O-苄基壳聚糖 合成 表征 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取代吩噻嗪衍生物的合成及其铜离子传感性能
10
作者 张曼 马鹏 +1 位作者 童碧海 张千峰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2期152-156,217,共6页
以1-氯-4(4-氯苯基)酞嗪为原料,用吩噻嗪上氮原子取代1号位的氯原子生成新化合物1-吩噻嗪-4(4-氯苯基)酞嗪(PzCBP),采用核磁、质谱、单晶X射线衍射对其分子结构进行表征.选择14种主要的过渡金属及碱土金属阳离子对其进行荧光滴定... 以1-氯-4(4-氯苯基)酞嗪为原料,用吩噻嗪上氮原子取代1号位的氯原子生成新化合物1-吩噻嗪-4(4-氯苯基)酞嗪(PzCBP),采用核磁、质谱、单晶X射线衍射对其分子结构进行表征.选择14种主要的过渡金属及碱土金属阳离子对其进行荧光滴定实验,研究PzCBP对金属离子的荧光响应性质.结果表明:PzCBP在乙腈溶液中的紫外吸收波长为288 nm,最大发射波长为413 nm;该化合物具有对Cu2+的选择性荧光淬灭性能,其与Cu2+的物质的量比值为1.0,在0~10 μmol/L范围内对Cu2+的响应曲线进行拟合,检测限达到0.09 μmol/L,能作为Cu2+的荧光探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氯-4(4-氯苯基)酞嗪 吩噻嗪 荧光滴定 铜(Ⅱ)离子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定色氨酸的流动注射阻抑化学发光新体系
11
作者 吴芳辉 童碧海 张千峰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27-730,共4页
基于硫酸介质中一定量的色氨酸(Trp)对铱配合物[(dpci)2Ir(pca)](dpci=3,4-二苯基邻二氮杂萘,pca=吡啶-2-羧酸)-Ce(Ⅳ)-Na2SO3体系的化学发光阻抑作用,建立了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Trp的新方法。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化学发光抑制程度与... 基于硫酸介质中一定量的色氨酸(Trp)对铱配合物[(dpci)2Ir(pca)](dpci=3,4-二苯基邻二氮杂萘,pca=吡啶-2-羧酸)-Ce(Ⅳ)-Na2SO3体系的化学发光阻抑作用,建立了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Trp的新方法。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化学发光抑制程度与Trp浓度在1.5×10-7~1.0×10-4 mol.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3σ)为4.3×10-8 mol.L-1。对1.0×10-5 mol.L-1 Trp进行10次平行测定,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3%。方法可用于氨基酸注射液中Trp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金属铱配合物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 色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2-氰基吡啶电子受体的热激活延迟荧光材料 被引量:1
12
作者 汪青松 张富俊 +5 位作者 徐慧慧 陈思浛 张千峰 童碧海 陈平 孔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3-83,共11页
合成了4种以2-氰基吡啶为电子受体的发光材料,考察了不同电子给体对材料发光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化合物5-(10H-吩噻嗪-10-基)吡啶腈(PTPN)的单晶结构中,吡啶环之间的分子间氢键及吩噻嗪基团之间的C-H···π分子间相... 合成了4种以2-氰基吡啶为电子受体的发光材料,考察了不同电子给体对材料发光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化合物5-(10H-吩噻嗪-10-基)吡啶腈(PTPN)的单晶结构中,吡啶环之间的分子间氢键及吩噻嗪基团之间的C-H···π分子间相互作用使吡啶环与噻吩基团之间形成共平面的构型,导致其发光由薄膜中的520 nm蓝移至400 nm.4种化合物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薄膜中的发光波长在434~520 nm之间.化合物5-(10H-吩噁嗪-10-基)吡啶腈(PXPN),PTPN和5-[9,9-二甲基吖啶-10(9H)-基]吡啶腈(DAPN)的光致发光量子效率(PLQY)在0.17~0.57之间,具有热激活延迟荧光(TADF)发光性质,延迟荧光寿命在4.1~5.3μs之间,单重态/三重态能隙(ΔEST)在0.045~0.069 eV之间.化合物5-(3,6-二叔丁基-9H-咔唑-9-基)吡啶腈(BCPN)的PLQY为0.91,发光寿命为12.4 ns,为荧光发射.电致发光器件性能测试表明,4种材料均发射绿光,其中DAPN的综合器件性能最佳,掺杂器件的最大亮度可达2855 cd/m^(2),峰值电流效率(CE)、功率效率(PE)和外量子效率(EQE)分别为37.6 cd/A,12.6 lm/W和10.4%.基于化合物BCPN的器件形成了高效的电致激基复合物,器件的最大亮度可达2367 cd/m^(2),峰值CE,PE和EQE分别为29.3 cd/A,11.5 lm/W和9.4%.该研究表明,氰基吡啶受体能形成稳定的分子间氢键,可用于TADF材料的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激活延迟荧光 有机电致发光 氰基吡啶 电子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间相互作用对苯甲酮类聚集诱导延迟荧光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英杰 潘泽晖 +4 位作者 陶正煜 王妍 童碧海 冯敏强 宋明星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2-73,共12页
合成了4种以吩噁嗪为给体的苯甲酮类发光材料,考察了不同芳烃取代基对材料分子间相互作用及光电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共平面的稠环芳烃修饰会使分子间存在大量的强π-π堆积作用,而三维的三蝶烯基团则能避免这些作用的产生.4种化合... 合成了4种以吩噁嗪为给体的苯甲酮类发光材料,考察了不同芳烃取代基对材料分子间相互作用及光电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共平面的稠环芳烃修饰会使分子间存在大量的强π-π堆积作用,而三维的三蝶烯基团则能避免这些作用的产生.4种化合物均具有非常高的热稳定性,5%热失重温度(Td,5)在400℃以上,分子间π-π堆积会明显提高材料的热稳定性.除苝修饰的化合物外,其它3种化合物都具有明显的聚集诱导延迟荧光,单线态-三线态能隙(ΔEST)值不超过0.01 eV;光致发光效率高,在PMMA薄膜中的发光效率在0.60~0.78之间,且随分子间作用力的降低先增加后降低.电致发光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三蝶烯修饰的化合物的电致发光性能最佳,掺杂器件的最大亮度可达48480 cd/m^(2),峰值功率效率(PE_(max))和峰值外量子效率(EQE_(max))分别为54.4 lm/W和19.0%,且非掺杂器件的PE_(max)和EQE_(max)依然高达33.5 lm/W和13.4%.这说明其浓度猝灭现象得到了很好的抑制,有应用于有机电致发光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集诱导延迟荧光 有机电致发光 苯甲酮 分子间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化环金属铱(Ⅲ)配合物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倪现花 童碧海 张千峰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1期1-7,13,共8页
综述了近几年来环金属铱(Ⅲ)配合物在有机电致发光以外其它方面的功能应用进展,重点评述了环金属铱(Ⅲ)配合物在生物、氧气、离子传感、敏化其它金属离子发光、光催化及太阳能转换等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展望了环金属铱(Ⅲ)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环金属铱(Ⅲ)配合物 磷光 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13-二硫杂苯并-18-冠-6的合成及对Ag^+的选择性萃取 被引量:7
15
作者 田欢 张梦龙 +2 位作者 王莉莎 童碧海 赵卓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91-1196,共6页
以邻苯二酚为原料,经酯化、还原及亲核取代反应合成了4,13-二硫杂苯并-18-冠-6(DSB18C6);采用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和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对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采用溶剂萃取法考察了其银离子选择键合行为.结果表明,该类冠醚对Ag^+表... 以邻苯二酚为原料,经酯化、还原及亲核取代反应合成了4,13-二硫杂苯并-18-冠-6(DSB18C6);采用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和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对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采用溶剂萃取法考察了其银离子选择键合行为.结果表明,该类冠醚对Ag^+表现出很高的萃取性能和选择性,在多种离子(Cu^(2+),Pb^(2+),Zn^(2+),Ni^(2+))共存的复杂体系中,DSB18C6对Ag^+的萃取效率高达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醚合成 晶体结构 选择性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亚磷酸酯和联吡啶羧酸酯配体的铱配合物及其聚集诱导发光增强和电致发光性能 被引量:2
16
作者 魏良晨 胡伟康 +6 位作者 周世雄 束俊 周会东 胡旭成 姜毅 童碧海 张千峰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371-1377,共7页
以三苯基亚磷酸酯为双环金属化配体,2,2'-联吡啶-4,4'-二甲酸乙酯为辅助配体,合成了一种中性铱配合物(1).通过核磁共振波谱(NMR)、高分辨质谱(HRMS)及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对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确认.对配合物的光物理性能进行了表... 以三苯基亚磷酸酯为双环金属化配体,2,2'-联吡啶-4,4'-二甲酸乙酯为辅助配体,合成了一种中性铱配合物(1).通过核磁共振波谱(NMR)、高分辨质谱(HRMS)及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对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确认.对配合物的光物理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掺杂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中的配合物表现出黄光发射,波长为581 nm,量子效率高达29.4%,是含联吡啶羧酸类配体的铱配合物中最高的,发光寿命为1.08μs.配合物最高已占轨道(HOMO)能级为-5.43 e V,最低未占轨道(LUMO)能级为-3.18 e V.配合物表现出明显的聚集诱导发光增强性质,在水/四氢呋喃混合溶剂中,聚集后发光增强了17倍.用该配合物制备的掺杂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外量子效率高达8.9%,最大电流效率和功率效率分别为9.7 cd/A和5.2 lm/W.研究结果表明,双环金属化的亚磷酸酯配体对提高联吡啶羧酸酯类铱配合物的发光效率和扩展应用范围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金属铱(Ⅲ)配合物 三苯基亚磷酸酯 2 2'-联吡啶-4 4'-二甲酸乙酯 聚集诱导发光增强 有机电致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代吡啶甲酸解离的环金属铱配合物及其电致化学发光性能 被引量:2
17
作者 潘淼 胡媛媛 +4 位作者 张曼 童碧海 张千峰 周会东 时鹏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35-742,共8页
以2-苯基吡啶为主配体、以氟修饰的吡啶-2-甲酸为辅助配体合成出一系列环金属中性铱配合物。产物结构通过核磁及质谱进行了确认,对其光物理性能研究表明,这些配合物的发光波长在498~516 nm之间,属于绿光发射。没有氟取代的配合物Ir1量... 以2-苯基吡啶为主配体、以氟修饰的吡啶-2-甲酸为辅助配体合成出一系列环金属中性铱配合物。产物结构通过核磁及质谱进行了确认,对其光物理性能研究表明,这些配合物的发光波长在498~516 nm之间,属于绿光发射。没有氟取代的配合物Ir1量子效率最高,达到32%,而由于2位氟取代的位阻影响Ir4的量子效率最低只有6%,其他氟取代配合物的量子效率在13%~16%之间。引入氟原子后配合物的氧化电位都有所增加,氧化电位由511 mV增加到547~574 mV之间。热稳定性也在氟取代后增加,由142℃提高到187~380℃之间,Ir4提高的最少,为187℃。应用于电致化学发光时,除Ir4外,氟取代都能增加其电致化学发光强度,由332增加到333~370之间。而配合物Ir4的发光强度只有203。以上结果表明氟取代的效果跟位置有很大关系,2位氟取代由于位阻效应,使配合物的量子效率及稳定性都有不利影响,而其他位置的取代则能提高配合物的这些性能。该研究结果对设计开发综合性能优异的发光材料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金属铱配合物 吡啶甲酸 氟化学 电致化学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接近二酰胺的多米诺类型反应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18
作者 张佳玲 吴源源 +6 位作者 张曼 陶正煜 田勇攀 张千峰 童碧海 何谷峰 孔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8-46,共9页
发现了空间接近的双温勒伯(Weinreb)酰胺与格氏试剂在温和条件下的单取代反应,该反应普适性强、操作简便且产率高,反应存在动力学控制和热力学控制2种产物.机理分析表明,该反应发生了分子内亲核取代反应,并生成了稳定的单取代中间体,从... 发现了空间接近的双温勒伯(Weinreb)酰胺与格氏试剂在温和条件下的单取代反应,该反应普适性强、操作简便且产率高,反应存在动力学控制和热力学控制2种产物.机理分析表明,该反应发生了分子内亲核取代反应,并生成了稳定的单取代中间体,从而避免了双取代反应的发生.通过该反应制备了一系列4-取代酞嗪酮类化合物,合成了基于酞嗪基团的纯红光三环金属化铱(Ⅲ)配合物,采用该配合物制备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表现出高效率[最大外部量子效率(EQE_(max))=10.3%]和低浓度猝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酞嗪酮 双温勒伯酰胺 格氏试剂 铱(Ⅲ)配合物 有机发光二极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樟脑基辅助配体铱配合物的合成及光电性能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会东 张浩清 +1 位作者 洑阳成真 童碧海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8年第4期324-329,共6页
以2-苯基喹啉为主配体,以乙酰丙酮和樟脑基配体为辅助配体,分别合成铱配合物1和2,通过核磁共振氢谱、红外光谱及质谱表征配合物的结构,并研究其光物理性能和电致发光性能。结果表明:配合物1和2的发光波长分别为603,619 nm,分别属于橙光... 以2-苯基喹啉为主配体,以乙酰丙酮和樟脑基配体为辅助配体,分别合成铱配合物1和2,通过核磁共振氢谱、红外光谱及质谱表征配合物的结构,并研究其光物理性能和电致发光性能。结果表明:配合物1和2的发光波长分别为603,619 nm,分别属于橙光和红光发射,量子效率分别为34%和53%,樟脑基辅助配体能有效提高配合物的发光量子效率;配合物1和2的电致发光波长分别红移到612,622 nm,樟脑基辅助配体能有效降低电致发光光谱的发光红移;配合物1器件的最大外量子效率为0.014%,最大亮度30.2 cd/m^2,与配合物1器件相比,配合物2的外量子效率提高到3倍以上,最大外量子效率达0.044%,最大亮度48.6 cd/m^2,且其色坐标为(0.64,0.35),接近标准红色的色坐标,配体中引入樟脑基团能有效提高配合物的发光效率,发光颜色对掺杂浓度不敏感。该研究结果对设计开发综合性能优异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铱配合物 樟脑 有机电致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