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光照及隐蔽物对波纹龙虾栖息和摄食的影响
- 1
-
-
作者
童燕玲
梁华芳
温崇庆
王成桂
李卓波
秦海鹏
-
机构
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
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
出处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82-389,共8页
-
基金
广东省现代化海洋牧场适养品种核心技术攻关项目(2024-MRB-00-001)。
-
文摘
为了解波纹龙虾(Panulirus homarus)对光适应能力和对隐蔽物的选择,以体长为(13.0±0.9)cm波纹龙虾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光照强度、光色及隐蔽物对其栖息行为和摄食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波纹龙虾喜栖息在暗光环境中,具有负趋光性;波纹龙虾对光色选择有偏好性,在红光环境中栖息率最高,达58.61%,显著高于其他光色组(P<0.05);就光照影响摄食而言,光强越强,波纹龙虾摄食恢复所需要时间越长,光照强度300 lx试验组,第2天的摄食恢复率为101.0%,而光照强度1200 lx试验组,第6天的摄食恢复率为97.2%;但在4种光色中,波纹龙虾在第2天都恢复到了正常摄食水平;在波纹龙虾对隐蔽物高度的选择中,隐蔽物越低栖息率越高,底部1 cm的隐蔽物,栖息率最高,为66.48%,与其他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栖息率最低的为高度80 cm的隐蔽物,仅有0.74%;在试验范围内,直径越大的隐蔽物,栖息率越高,栖息率最高的为直径20 cm的隐蔽物,为44.76%,与其他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表明,波纹龙虾喜欢栖息在弱光环境,且对红光有显著偏好性;对于隐蔽物的选择,应选择铺设于底层高度不超过40 cm且口径大小为其触角鞭长0.8~1.0倍的隐蔽物。
-
关键词
波纹龙虾
光照
隐蔽物
栖息
摄食
-
Keywords
Panulirus homarus
light
shelter
habitation
feeding behavior
-
分类号
S968.22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
-
题名二噁英类化合物检测标准及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7
- 2
-
-
作者
童燕玲
薛健
-
机构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
出处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14-120,共7页
-
基金
国家重大创新药专项:中药中农药残留
重金属检测与分析关键技术研究(2009ZX09502-027)
-
文摘
二噁英类化合物是斯德哥尔摩公约中的首批持久性环境污染物之一,对人类社会有巨大的危害性。对二噁英类化合物进行监控和防治一直是各国环境政策研究的重点任务,二噁英类化合物的检测方法也是国内外科学家门研究的热点。通过查阅大量国内外近年关于二噁英类化合物文献及一些国家和国际组织制定的二噁英类化合物检测标准,归纳总结了近年来二噁英类化合物的化学检测法和生物分析方法的前处理技术和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比较了不同方法的特点及适用范围,为建立灵敏度更高、实用性更强的检测方法提供依据。为我国开展二噁英类化合物的研究和制定相关标准提供参考,以进一步完善监控和防治措施。
-
关键词
检测标准
二噁英类化合物
研究进展
检测技术
-
Keywords
testing standard
dioxin-like compound
research progress
detection technology
-
分类号
X830.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