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玉米新品种综合评估的探讨 被引量:8
1
作者 童有才 张会南 左晓龙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8年第4期296-296,298,共2页
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玉米新品种各性状进行了综合评估。这种综合评估结果能较全面地反映一个品种的优劣,较之仅用产量这一性状评价一个品种更合理。同时,在育种实践中,为了提高选择效果,可根据育种目标,赋予各性状不同的权数。
关键词 灰色关联分析 玉米 品种 综合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皖玉4号高产栽培技术初报 被引量:2
2
作者 童有才 左晓龙 +1 位作者 张会南 刘玉恒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6年第2期130-132,共3页
为探索皖玉4号9000kg/ha以上最佳栽培方案,对其种植密度、播期、磷肥、氮肥4项栽培措施进行五水平试验。采取正交回归旋转设计,利用微机进行模型分析和模拟寻优,得到其在本试验地区的最佳栽培方案为:密度79395~82500株/ha,6月12... 为探索皖玉4号9000kg/ha以上最佳栽培方案,对其种植密度、播期、磷肥、氮肥4项栽培措施进行五水平试验。采取正交回归旋转设计,利用微机进行模型分析和模拟寻优,得到其在本试验地区的最佳栽培方案为:密度79395~82500株/ha,6月12~14日播种,施磷酸钙(作基肥)600~690kg/ha,施尿素405~435kg/ha,其中20%作基肥,80%作追肥,于播种后30d施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玉4号 高产 栽培 模拟分析 玉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玉米区试点设置合理性的分析评价 被引量:2
3
作者 童有才 张会南 左晓龙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9年第4期340-340,347,共2页
采用 Ham blin 的方法,利用1988~1997 年安徽省玉米区试试验的产量数据,对我省玉米试点设置的合理性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灵壁、霍山、宣城、界首、阜阳、宿县、合肥这几个试验点设置较合理,试验结果准确、可靠。
关键词 玉米 区试点 设置合理性 安徽 区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阜阳颍州玉米良种良法配套技术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童有才 张会南 +4 位作者 左晓龙 曹承富 孔令聪 郝桂林 李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0年第2期152-154,共3页
针对阜阳地区玉米新老品种良莠不齐 ,良种良法不配套的现状 ,研究筛选出适合该地区种植的玉米良种及农大 10 8的配套栽培技术。结果表明 :适合该地区种植的良种有 :农大 10 8、9988、豫玉 2 2等 ;农大 10 8的配套栽培技术是 :6月中旬播... 针对阜阳地区玉米新老品种良莠不齐 ,良种良法不配套的现状 ,研究筛选出适合该地区种植的玉米良种及农大 10 8的配套栽培技术。结果表明 :适合该地区种植的良种有 :农大 10 8、9988、豫玉 2 2等 ;农大 10 8的配套栽培技术是 :6月中旬播种 ,密度为65 685株 /hm2 ,每公顷施氮量 3 15kg ,分 2次施 ,苗期施 60 %,喇叭口期施 40 %。最高产量潜力为 93 5 8.45kg/hm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种良法 玉米 产量 密度 氮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皖单3号等玉米杂交种稳定性参数的估测
5
作者 童有才 张会南 +1 位作者 左晓龙 龙正容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3年第2期173-176,共4页
本文运用Tai稳定性的参数的估算方法,对我省1989年玉米区域试验的参试品种皖单3号等6个杂交种进行稳定性和丰产性分析。结果表明,皖单3号是一个高产稳产新品种,特别适应于阜阳、宣城、固镇、霍山种植。
关键词 玉米 杂种 皖单3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74~1998年安徽省玉米生产及品种特性比较分析
6
作者 童有才 张会南 左晓龙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9年第2期119-120,共2页
通过对安徽省1974~1998年间玉米区试结果的对比分析,了解不同时期玉米品种特性及玉米生产情况,弄清当前生产上推广品种的优缺点,为今后的玉米育种和推广提供指导。
关键词 玉米 区域试验 品种更换 品种特点 安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密度和施氮量对郑单958产量及农艺性状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张玮 左晓龙 +2 位作者 张会南 童有才 刘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5910-5911,共2页
[目的]研究不同施氮量和密度水平对郑单958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方法]以郑单958为供试品种,尿素为供试氮肥,研究不同施氮量和密度水平下郑单958在本地区的农艺性状和产量效应。[结果]在相同的密度下,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千粒重逐渐增加... [目的]研究不同施氮量和密度水平对郑单958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方法]以郑单958为供试品种,尿素为供试氮肥,研究不同施氮量和密度水平下郑单958在本地区的农艺性状和产量效应。[结果]在相同的密度下,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千粒重逐渐增加,穗粒数逐渐减少,其他性状无明显差异。在相同的施氮水平下,穗粗、穗行数和行粒数随着播种密度的增加而明显增加,达到一定密度时又有所下降。在一定密度下,随着施氮量的提高,郑单958的产量也相应增加。在相同氮肥处理的情况下,不同密度处理的产量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达到一定密度时又有所下降。郑单958在该地区的最佳种植密度为82 500株/hm2,最适宜的追肥量为225.0 kg/hm2。[结论]该研究为郑单958在江淮地区的合理种植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单958 施氮量 密度 农艺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茎尖组培和植株再生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汪强 童有才 王本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1年第6期718-719,721,共3页
以 0 .5mm以下的花生茎尖为外植体 ,在MS附加不同激素和有机物的培养基上进行诱芽和诱根培养 ,结果表明 :①在MS + 1.0mg/LBA + 1.0mg/LNAA培养基上愈伤组织和丛生芽发生率分别达到 90 .0 %和 80 .6% ;在 1/2MS(I) +MS(Ⅱ、Ⅲ、Ⅵ )+ 2 ... 以 0 .5mm以下的花生茎尖为外植体 ,在MS附加不同激素和有机物的培养基上进行诱芽和诱根培养 ,结果表明 :①在MS + 1.0mg/LBA + 1.0mg/LNAA培养基上愈伤组织和丛生芽发生率分别达到 90 .0 %和 80 .6% ;在 1/2MS(I) +MS(Ⅱ、Ⅲ、Ⅵ )+ 2 .0mg/LNAA + 0 .1mg/LBA培养基上生根率和单个外植体产根数分别达到 86.7%和 5 .1个。② 2 ,4 D可促进愈伤组织增生 ,但无诱根效果 ;烟酸和VB6 可促进丛生芽发生 ;NAA对促进生根和生芽均有效果。③不同基因型间诱导愈伤组织和丛生芽存在一定差异。茎尖经诱芽、诱根培养出完整植株 ,炼苗后移至室外能正常开花、结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茎尖组培 植株再生 激素 愈伤组织 丛生芽诱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新品种皖玉4号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2
9
作者 左晓龙 张会南 +2 位作者 童有才 龙正容 李纯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5年第3期255-256,共2页
皖玉4号系安徽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选育出的一个双高产组合。在1992~1993年两年安徽省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产量均名列各参试品种的首位,比对照种掖单2号增产10%以上。该品种品质优良、适宜密植、丰产性好、抗性较强、... 皖玉4号系安徽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选育出的一个双高产组合。在1992~1993年两年安徽省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产量均名列各参试品种的首位,比对照种掖单2号增产10%以上。该品种品质优良、适宜密植、丰产性好、抗性较强、适合我省春夏播种。在高产栽培措施下,亩产可达650kg左右。本省制种亩产量200kg以上。1994车4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玉4号 高产 栽培 玉米 选择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综合系选育研究初报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会南 左晓龙 +1 位作者 童有才 龙正容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3年第3期241-243,共3页
通过对来源不同的10对玉米自交系与综合系以及它们测交种的观察和鉴定,结果表明:玉米综合系农艺性状有改善的趋势,自身产量高于自交系,两者之间的配合力没有显著差异。为玉米生产上要求的“双高”杂交种(杂交种、制种产量均高),提出新... 通过对来源不同的10对玉米自交系与综合系以及它们测交种的观察和鉴定,结果表明:玉米综合系农艺性状有改善的趋势,自身产量高于自交系,两者之间的配合力没有显著差异。为玉米生产上要求的“双高”杂交种(杂交种、制种产量均高),提出新的育种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综合系 配合力 杂交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裂玉米品种间杂交种研究初报 被引量:1
11
作者 左晓龙 张会南 童有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8年第1期21-22,共2页
选择地理远缘、优良的爆裂玉米品种进行杂交可以获得超过优良亲本(综合种)产量10%左右的杂交种。增产的主要贡献是双穗率提高,空秆率下降——每公顷有效穗数的增加。杂交种农艺性状无显著改变,杂交种籽粒的爆裂性状与优良亲本相似。
关键词 爆裂玉米 杂交种 玉米 种间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播期对玉米自交系结实力的影响
12
作者 张会南 左晓龙 +2 位作者 童有才 龙正容 李纯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2年第2期150-153,共4页
在我省夏播制种中,玉米自交系结实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制种产量。通过两年对7个主要玉米自交系的研究,我们认为:掖单12号、掖单13号的亲本系对环境反应迟钝,其自交和杂交结实力较强,制种时应注重栽培管理;皖单3号的亲本系肖沙3—2结实力较... 在我省夏播制种中,玉米自交系结实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制种产量。通过两年对7个主要玉米自交系的研究,我们认为:掖单12号、掖单13号的亲本系对环境反应迟钝,其自交和杂交结实力较强,制种时应注重栽培管理;皖单3号的亲本系肖沙3—2结实力较差,制种时要应用改良系来提高结实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种期 玉米 自交系 结实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弘大8号特征特性及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3
作者 卓越 童有才 王秀梅 《现代农业科技》 2008年第7期139-139,143,共2页
介绍弘大8号的特征特性,提出其配套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适时播种、增施基肥、合理密植、肥水管理、综合防治病虫草害、人工辅助授粉、适时收获等内容,以供玉米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 玉米 弘大8号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