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峡大坝抗滑稳定渗流—应力耦合反演分析
1
作者 童广勤 张海龙 +3 位作者 何军 黄书岭 张雨霆 董志宏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2-136,共5页
大坝处于高水头差下,保持其运行稳定至关重要。掌握大坝运行期抗滑稳定状态,是大坝安全定期检查的重要内容。基于三峡大坝14年运行期监测数据,采用渗流—应力耦合反分析,深入研究其控制性坝段运行期抗滑稳定性。采用各项异性渗流,反演... 大坝处于高水头差下,保持其运行稳定至关重要。掌握大坝运行期抗滑稳定状态,是大坝安全定期检查的重要内容。基于三峡大坝14年运行期监测数据,采用渗流—应力耦合反分析,深入研究其控制性坝段运行期抗滑稳定性。采用各项异性渗流,反演获得了基岩渗透系数,并基于位移监测成果,进一步反演获得了基岩力学参数;再模拟分析了库水位上升对大坝及坝基稳定性的影响;通过有限元强度折减,分析了库水位上升后坝基的深层抗滑稳定性。结果表明,库水位上升后,大坝增量变形较小,坝基岩体及结构面仍处于弹性状态,大坝强度储备安全系数满足规范要求,大坝经过长期运行后其稳定性仍有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大坝 抗滑稳定性 参数反演分析 渗流—应力耦合 运行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枢纽泄洪建筑物泄流能力复核研究
2
作者 胡晗 耿峻 +1 位作者 童广勤 丁宇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5-119,128,共6页
三峡大坝自2003年建库蓄水以来,泄洪消能建筑物经历了多场大洪水考验。为进一步总结三峡泄洪消能建筑物设计及实际运行情况,在三峡水利枢纽大坝安全首次定期检查期间,对三峡工程的泄流能力进行了全面复核。通过黄陵庙水文站实测数据复... 三峡大坝自2003年建库蓄水以来,泄洪消能建筑物经历了多场大洪水考验。为进一步总结三峡泄洪消能建筑物设计及实际运行情况,在三峡水利枢纽大坝安全首次定期检查期间,对三峡工程的泄流能力进行了全面复核。通过黄陵庙水文站实测数据复核了电站机组过机流量曲线,实测电站出流数据表明,水轮机出力曲线计算得出的左岸电站、右岸电站和地下电站机组流量均能准确反映真实的电站过机流量。复核了深孔和表孔的实际泄流能力,并和设计值与模型试验值进行了对比,通过对比可知,深孔实测泄流能力和设计值相当;表孔实测泄流能力,较设计值略微偏大;深孔和表孔实测联合泄流能力和设计值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枢纽 深孔 表孔 泄流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电站工程安全监测仪器服役时变模型
3
作者 童广勤 耿峻 +3 位作者 郑栋 陈子寒 张弛 薛奕超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5-164,共10页
水电站工程安全监测仪器服役时长和时变特性,是影响工程安全监测设计、实施和运行管理的核心因素之一,然而国内外却鲜有对于安全监测仪器服役时变规律的研究。收集了我国10个水电站工程安全监测仪器服役表现的实际大样本数据,总结其重... 水电站工程安全监测仪器服役时长和时变特性,是影响工程安全监测设计、实施和运行管理的核心因素之一,然而国内外却鲜有对于安全监测仪器服役时变规律的研究。收集了我国10个水电站工程安全监测仪器服役表现的实际大样本数据,总结其重要时间节点,统计其监测仪器总失效率,揭示了安全监测仪器失效率的时变规律。结果表明:①施工期,7个工程监测仪器失效率增量模型符合正态函数,6个工程监测仪器失效率增量先增后减,拐点出现在施工期的51%~84%处;3个工程失效率持续上升。②运行期,工程监测仪器失效率均呈平稳上升趋势,符合线性模型。提出的安全监测仪器服役时变模型均能有效预估各工程安全监测仪器失效率变化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站工程 安全监测仪器 仪器完好率 仪器服役时变特性 仪器服役时变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传递系数法 被引量:10
4
作者 童广勤 苏爱军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3-48,共6页
根据刚体极限平衡理论,以准超载法为基础,推导了改进的传递系数法的递推公式及累计求和表达式。论证了传递系数法仅仅是滑坡所有条块间作用力均不小0时,改进传递系数法特解的近似解;在此条件下,可用传递系数法替代改进的传递系数法求解... 根据刚体极限平衡理论,以准超载法为基础,推导了改进的传递系数法的递推公式及累计求和表达式。论证了传递系数法仅仅是滑坡所有条块间作用力均不小0时,改进传递系数法特解的近似解;在此条件下,可用传递系数法替代改进的传递系数法求解滑坡稳定系数。给定安全系数后,在滑坡推力较大时(如1 000 kN/m),用传递系数法替代改进的传递系数法基本可行;其他条件下,尤其是当滑坡所有条块间出现拉应力时,用传递系数法计算滑坡稳定系数和滑坡推力均存在安全隐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稳定性评价 传递系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水库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分析与建议 被引量:4
5
作者 童广勤 王翔俊 石纲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20-22,41,共4页
自1992年以来,国家投入巨资对三峡库区地质灾害进行了治理,已有1 000余处地质灾害得到妥善防治。而在确保治理效果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强、技术经济指标优的防治措施是十分必要的。结合防治工程所采取工程措施,进行了技术与经济指标的... 自1992年以来,国家投入巨资对三峡库区地质灾害进行了治理,已有1 000余处地质灾害得到妥善防治。而在确保治理效果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强、技术经济指标优的防治措施是十分必要的。结合防治工程所采取工程措施,进行了技术与经济指标的总结分析,并据此提出防治措施建议,即应针对不同的灾害类型,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以期达到效果好、见效快、投资省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工程防治 防治措施 三峡库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水库蓄水后地质灾害活跃性强度指数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童广勤 余祖湛 钟言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23-26,共4页
为了分析评价三峡水库蓄水后库区地质灾害的活动情况,在调查地质灾害发生情况的基础上,对地质体受库水影响的时间、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据此概化、预测了三峡水库蓄水对库区地质体影响的趋势。在此基础上,引入了地质灾害活跃性强... 为了分析评价三峡水库蓄水后库区地质灾害的活动情况,在调查地质灾害发生情况的基础上,对地质体受库水影响的时间、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据此概化、预测了三峡水库蓄水对库区地质体影响的趋势。在此基础上,引入了地质灾害活跃性强度指数对库区地质灾害活跃性强度与面密度比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显示:库区局部地段发生了较强的灾害体演变现象,符合新建水库初期蓄水库周滑坡、塌岸再造的通常规律;目前,库区地质灾害活动处于较强阶段;水库蓄水8~10 a后,区库地质灾害发生水平将渐趋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活跃性评价 水库蓄水 三峡库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降雨过程统计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童广勤 郭其达 谭宏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86-87,共2页
结合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降雨过程,研究给定降雨过程频率后如何寻求降雨过程的方法。降雨过程i=f(t),若以降雨强度的平均值-i表述时,则降雨过程可用-i、降雨历时T和降雨总量Q3个因素描述,此时降雨过程为两两独立的随机变量。... 结合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降雨过程,研究给定降雨过程频率后如何寻求降雨过程的方法。降雨过程i=f(t),若以降雨强度的平均值-i表述时,则降雨过程可用-i、降雨历时T和降雨总量Q3个因素描述,此时降雨过程为两两独立的随机变量。采用概率论方法,用指数函数表述概率分布函数,对降雨系列进行统计分析,以寻求符合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要求的降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地质灾害 降雨过程 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寨坝滑坡稳定性分析及治理工程设计 被引量:1
8
作者 童广勤 刘加龙 薛昌凡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5-37,共3页
在对三峡库区寨坝滑坡形成机制分析的基础上,对滑坡稳定性进行各工况组合的计算,认为寨坝滑坡整体稳定性较好,不存在整体、深层滑移破坏的可能,结合区内环境要求及城市规划,提出防治工程设计原则和相应的治理方案,即对崩滑堆积区消坡减... 在对三峡库区寨坝滑坡形成机制分析的基础上,对滑坡稳定性进行各工况组合的计算,认为寨坝滑坡整体稳定性较好,不存在整体、深层滑移破坏的可能,结合区内环境要求及城市规划,提出防治工程设计原则和相应的治理方案,即对崩滑堆积区消坡减载;前缘次级滑坡堆积区进行清理;修建排水设施,充分降低滑体介质的地下水位。对三峡库区其他新建城市具有类似地质问题的情况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稳定性分析 减载 三峡库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西宜昌地区寒武系水井沱组页岩储层地应力特征及成因
9
作者 童广勤 苗凤彬 +3 位作者 李培军 秦维秉 罗胜元 陈林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6-101,I0006,I0007,共18页
以四川盆地宜昌地区水井沱组页岩储层为对象,采用钻井实测、岩心测试分析及测井解释等技术,获取多井点现今地应力信息,研究地应力特征,探讨应力差异分布成因。结果表明:宜昌地区水井沱组现今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总体为NEE向,东、西部靠... 以四川盆地宜昌地区水井沱组页岩储层为对象,采用钻井实测、岩心测试分析及测井解释等技术,获取多井点现今地应力信息,研究地应力特征,探讨应力差异分布成因。结果表明:宜昌地区水井沱组现今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总体为NEE向,东、西部靠近边界断裂的区域呈多向性;现今地应力的离散性较强,平面上呈中部高、东西部低的主体分布特征,纵向上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埋藏深度是导致地应力纵向上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三个主应力随埋深呈线性增加,主体区域的应力关系表现为水平最大主应力>垂向主应力>水平最小主应力,属于走滑断层应力状态;不同岩性层间的水平应力及方向变化,由灰岩、粉砂岩到页岩,应力总体上呈减小趋势;边界断裂的影响是地应力平面上分布差异的主要成因,造成地应力降低及最大水平主应力趋于平行断层走向的偏转,地应力降低与偏转幅度主要受断裂距离控制。该结果可为宜昌地区水井沱组页岩气藏后续勘探部署及压裂施工方案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应力特征 成因 页岩储层 水井沱组 鄂西宜昌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工程安全监测多业务系统集成研究与设计 被引量:2
10
作者 童广勤 耿峻 +3 位作者 徐化伟 刘顶明 秦维秉 梅晓龙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82-189,共8页
作为“国之重器”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应利用成熟的数据中心技术和资源,为现存多业务系统提供安全监测数据的存储、计算、分析和服务,实现数据的集中管理和高效利用。梳理并总结了三峡工程现有的安全监测体系建设与运行现状,以问题与需... 作为“国之重器”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应利用成熟的数据中心技术和资源,为现存多业务系统提供安全监测数据的存储、计算、分析和服务,实现数据的集中管理和高效利用。梳理并总结了三峡工程现有的安全监测体系建设与运行现状,以问题与需求为导向,提出了三峡工程安全监测相关多业务系统的集成方案,研究了如何优化升级原有大坝安全监测自动化系统,探讨了相关最新技术的应用,提出了三峡枢纽工程安全监测智能化的合理近期目标及达成目标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以此为例,提出了基于数据服务中心思想的业务系统集成的需求、目标、方法、效果、优势和建议等,旨在探索数据服务思想在安全监测管理实际应用中的价值和意义,成果可以为三峡工程安全监测管理下一步工作提供指导,也可以为同类同阶段的超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安全监测智慧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水利 三峡大坝 安全监测 系统集成 数据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大坝巴东地震动力响应分析与强震监测比对研究
11
作者 童广勤 梁辉 +3 位作者 耿峻 涂劲 张弛 秦维秉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3-83,共11页
在混凝土坝抗震研究中,大坝强震监测与数值模拟的成果相互比对验证分析对于认识大坝抗震特性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采用地震波动反应分析方法,将三峡大坝在2013年巴东5.1级地震的实测自由场强震记录作为输入,开展了不同阻尼比下的... 在混凝土坝抗震研究中,大坝强震监测与数值模拟的成果相互比对验证分析对于认识大坝抗震特性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采用地震波动反应分析方法,将三峡大坝在2013年巴东5.1级地震的实测自由场强震记录作为输入,开展了不同阻尼比下的大坝地震反应分析,将不同阻尼比下的成果与泄2#坝段坝体不同高程的实际强震监测记录进行比对和分析,一方面证明了考虑辐射阻尼作用的地震波动分析方法能够合理反映大坝的地震响应,另一方面结果也表明对于远小于设计地震水平的较小地震动输入,混凝土坝结构体系的阻尼比应取为5%以下的较小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震监测记录 地震动力响应 三峡大坝 巴东地震 辐射阻尼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大坝深孔工作闸门流激振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童广勤 张海龙 +2 位作者 李奇 伍友富 齐文强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18-226,共9页
为深入探究三峡大坝深孔弧形工作闸门运行时的流激振动特性,对其进行了原型观测研究。结果表明:在闸门启闭动态运行时,其动位移极值和加速度极值都相对较小,振动较小;在启门、停门瞬间,闸门的动位移极值和加速度极值都明显增大,振动较大... 为深入探究三峡大坝深孔弧形工作闸门运行时的流激振动特性,对其进行了原型观测研究。结果表明:在闸门启闭动态运行时,其动位移极值和加速度极值都相对较小,振动较小;在启门、停门瞬间,闸门的动位移极值和加速度极值都明显增大,振动较大;当闸门开度在0.6~0.7时,闸门发生了强迫振动;1号、12号深孔弧形闸门在运行时都不同程度受到了流激振动的影响,但都属于微小或中等振动,处于安全范围内。相关成果可供大坝安全运行管理及闸门设计制造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激振动 深孔弧形闸门 时程分析 频谱分析 三峡大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头下深孔弧形工作闸门地震响应分析研究
13
作者 童广勤 胡剑杰 +4 位作者 翟可凡 齐文强 李奇 冯慧慧 胡友安 《中国港湾建设》 2024年第5期35-39,共5页
水工钢闸门被广泛应用于我国西南地震高烈度地区。为了确保在脉动水流与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安全可靠运行,需要分析不同水头下闸门的抗震性能。采用ANSYS建立三峡大坝某深孔弧形工作闸门有限元模型,基于动力时程法,对其开展地震响应分析,... 水工钢闸门被广泛应用于我国西南地震高烈度地区。为了确保在脉动水流与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安全可靠运行,需要分析不同水头下闸门的抗震性能。采用ANSYS建立三峡大坝某深孔弧形工作闸门有限元模型,基于动力时程法,对其开展地震响应分析,研究闸门在无水、20 m、40 m、60 m和85 m水头下动水压力与地震荷载对闸门强度、刚度的耦合影响。结果表明:水头越高,闸门在有、无动水时的最大应力及主横梁径向位移差值越大,动水压力对闸门的地震响应影响越显著。该研究对于同类水工钢闸门的地震响应分析具有参考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形闸门 ANSYS 动力时程法 地震响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工程库区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及处置对策 被引量:2
14
作者 苏爱军 陈蜀俊 童广勤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3-57,共5页
三峡工程库区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存在着塌岸、滑坡崩塌、浸没等7个方面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在移民迁建工程建设过程中还遇到了诸如回填砂地基、人工高边坡等问题。在对主要环境工程地质问题进行综合性概括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人为本... 三峡工程库区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存在着塌岸、滑坡崩塌、浸没等7个方面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在移民迁建工程建设过程中还遇到了诸如回填砂地基、人工高边坡等问题。在对主要环境工程地质问题进行综合性概括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人为本、安全第一,以防为主、防治结合,主动介入、效益优先"的处置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环境地质问题 处置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典型水利水电工程安全监测仪器服役完好率分析
15
作者 童广勤 耿峻 +3 位作者 薛奕超 刘顶明 赵鹏 郑栋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4-124,共11页
【目的】水利水电工程安全监测领域尚未系统地开展监测仪器服役完好率分析。为深入分析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安全监测仪器服役完好率特性,并为监测设计、仪器选型和更新维护等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了我国12个典型水利水电工程的安全监... 【目的】水利水电工程安全监测领域尚未系统地开展监测仪器服役完好率分析。为深入分析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安全监测仪器服役完好率特性,并为监测设计、仪器选型和更新维护等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了我国12个典型水利水电工程的安全监测仪器服役表现的大样本数据,通过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与配对样本T检验方法,统计了各工程安全监测仪器的完好率,分析了整体完好率与服役时长间的相关性,检验了主要监测项目监测仪器完好率差异性,以及主要监测量差阻与弦式监测仪器完好率差异性。【结果】结果显示:仪器服役总年数与整体完好率之间的相关系数绝对值为0.65,主要监测项目监测仪器完好率之间的差异显著性水平为0.049,主要监测量差阻与弦式仪器完好率分别是78.87%与85.36%,主要监测量差阻与弦式仪器完好率之间的差异显著性水平为0.298。【结论】结果表明:水利水电工程安全监测仪器整体完好率与运行总年数呈中等程度的线性相关关系;主要监测项目监测仪器完好率表现存在差异,渗流渗压监测仪器完好率明显高于应力应变及温度监测仪器完好率;主要监测量差阻与弦式监测仪器完好率表现不存在显著差异,振弦式仪器完好率表现略高于差阻式仪器完好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水电工程 安全监测仪器 仪器完好率 相关性和差异性 服役完好率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工期分层浇筑与温度荷载对重力坝坝踵应力影响研究
16
作者 耿峻 程恒 +3 位作者 张国新 童广勤 周秋景 丁宇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4-92,共9页
【目的】坝踵应力是评价重力坝安全的关键性控制指标。重力坝设计时自重按一次施加,并未考虑施工期大坝实际浇筑过程及温度荷载,因此,【方法】以三峡重力坝工程泄2坝段为例,基于大坝设计资料和温度监测数据,对大坝混凝土的关键热学参数... 【目的】坝踵应力是评价重力坝安全的关键性控制指标。重力坝设计时自重按一次施加,并未考虑施工期大坝实际浇筑过程及温度荷载,因此,【方法】以三峡重力坝工程泄2坝段为例,基于大坝设计资料和温度监测数据,对大坝混凝土的关键热学参数进行反演。在此基础上,模拟大坝施工过程、材料性能变化过程、气温变化过程、纵缝接缝灌浆过程、通水冷却过程以及表面保温措施,进行大坝施工期全过程工作性态仿真分析,研究施工期分层浇筑与温度荷载对大坝应力尤其坝踵应力的影响。【结果】结果显示:仿真计算得到的监测点的温度变化规律与实测值吻合较好;分层浇筑模拟时自重产生的坝踵竖向压应力为7.32 MPa,自重一次施加产生的坝踵竖向压应力为7.70 MPa;施工期温度荷载引起坝踵观测部位的竖向压应力增量最大值为1.1 MPa。【结论】结果表明:自重荷载的施加方式对重力坝坝踵应力影响较小,分层浇筑自重荷载引起的坝踵竖向压应力略小于自重荷载一次施加的情况;纵缝接缝灌浆后坝体温度回升导致中块挤压上块,进而引起坝踵部位产生较大竖向压应力,这可部分解释目前重力坝实测坝踵应力多为较大压应力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坝 施工期 自重 温度 坝踵应力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大坝排沙孔原型观测及通气管阀门操作优化研究
17
作者 耿峻 胡晗 +1 位作者 童广勤 丁宇 《水利水电快报》 2024年第4期106-110,126,共6页
三峡大坝排沙孔工作门在高水头条件下启闭,且闸门后为有压流,闸门启闭过程中的水力特性复杂,水流空化等问题一直受到各方关注。研究介绍了三峡大坝排沙孔工作闸门启闭的水力学原型观测成果,三峡大坝设有7个排沙孔、2个冲沙孔和1个排沙洞... 三峡大坝排沙孔工作门在高水头条件下启闭,且闸门后为有压流,闸门启闭过程中的水力特性复杂,水流空化等问题一直受到各方关注。研究介绍了三峡大坝排沙孔工作闸门启闭的水力学原型观测成果,三峡大坝设有7个排沙孔、2个冲沙孔和1个排沙洞,以左厂1号、2号排沙孔为监测对象,重点监测了通气孔风速、空气噪声、工作闸门区水下空化噪声。观测结果显示:当闸门处于开高3.8 m以上位置时,通气管被水流充满而不能补气,并开始成为分流通道,而且排沙孔工作闸门后通气管在大开度和全开状态下的分流会造成局部空化和声振的问题。经研究制定了合理的排沙孔工作闸门与通气管阀门适时配合操作原则。经过现场验证,采用该优化操作原则,初步解决了排沙孔工作闸门区的局部空化问题及闸门启闭过程中的声振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沙孔 通气管 水流空化 声振 三峡大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水利枢纽工程运行安全管理实践
18
作者 张海龙 童广勤 郭棉明 《中国水利》 2024年第22期36-40,共5页
三峡工程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和综合效益最广泛的水电工程,是治理、保护和开发利用长江的关键性骨干工程。2020年三峡工程完成整体竣工验收转入正常运行期。通过强化责任落实、健全制度体系、加强风险管控、落实政府监管等,... 三峡工程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和综合效益最广泛的水电工程,是治理、保护和开发利用长江的关键性骨干工程。2020年三峡工程完成整体竣工验收转入正常运行期。通过强化责任落实、健全制度体系、加强风险管控、落实政府监管等,三峡大坝安全管理取得显著成效,2012年以来连续3次获得甲级注册等级,2021年顺利完成大坝安全首次定期检查;对三峡工程的安全监测不仅为指导大坝施工、验证设计和进行运行安全评价等提供了数据支撑,更极大推动了我国安全监测管理水平。聚焦深化大坝安全新技术融合应用,推进监测感知、分析预警、三峡枢纽安全监测在线监控系统、三峡升船机数字孪生工程等新技术研究与应用,大力提升大坝安全性态管控水平,确保三峡水利枢纽工程长期安全运行和持续发挥巨大综合效益。结合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要求,从持续强化大坝安全管理能力建设、加快构建“天空地水工”一体化监测体系、推动三峡枢纽工程关键部位安全监测数字孪生建设等方面,对进一步提高三峡工程安全能力和水平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工程 大坝安全 北斗 数字孪生 风险管控 动态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巫溪县王家河库岸139段塌岸预测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彭辉 刘德富 童广勤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07-110,113,共5页
随着三峡工程库水位的不断上升,库区长江支流水位相应增长,不仅造成库区土地淹没和移民问题,而且时刻有发生库岸塌岸的危险。通过采用卡丘金塌岸预测方法,对重庆市巫溪县花台乡王家河库岸进行塌岸预测,其结果是可靠的,为选定工程处理措... 随着三峡工程库水位的不断上升,库区长江支流水位相应增长,不仅造成库区土地淹没和移民问题,而且时刻有发生库岸塌岸的危险。通过采用卡丘金塌岸预测方法,对重庆市巫溪县花台乡王家河库岸进行塌岸预测,其结果是可靠的,为选定工程处理措施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工程 库岸塌岸预测 卡丘金法 重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敏感性分析的沥青心墙堆石坝渗流观测布置及其改进分析
20
作者 童广勤 张海龙 +2 位作者 佘成学 王静云 汪昌港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23年第5期99-104,共6页
为了给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渗流观测设施升级改造提供参考依据,结合某已建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工程,对现有观测设施进行分析,并对渗流观测设施布置改进进行探讨。通过三维有限元渗流敏感性计算分析,论证实测渗流量与计算渗流量存在很... 为了给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渗流观测设施升级改造提供参考依据,结合某已建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工程,对现有观测设施进行分析,并对渗流观测设施布置改进进行探讨。通过三维有限元渗流敏感性计算分析,论证实测渗流量与计算渗流量存在很大差异与上游坝壳料、心墙等的渗透性变异与否相关;分析现有渗流观测布置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针对上游坝壳材料和沥青混凝土心墙,设计渗流观测布置改进方案,并通过敏感性计算分析,论证方案的可行性。该分析加深了对现有渗流观测设施监控功能的认识,同时为改进现有渗流观测设施提供了理论参考,也可为同类大坝渗流安全监控布置设计及安全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石坝 渗透系数 有限元 敏感性 沥青混凝土心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