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高考立体几何试题的几个创新视角
被引量:5
- 1
-
-
作者
童其林
-
机构
福建省永定县城关中学
-
出处
《中国数学教育(高中版)》
2010年第5期24-27,共4页
-
文摘
立体几何历来是高考改革的一块试验田.随着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独具匠心的立体几何创新试题层出不穷,常令人目不暇接,望“题”赞叹.那么高考创新试题是从何处、用什么方法进行创新设计的呢?
-
关键词
立体几何试题
高考改革
创新视角
创新试题
独具匠心
创新设计
试验田
-
分类号
G634.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特殊与一般的思想在解题中的运用
被引量:2
- 2
-
-
作者
童其林
-
机构
福建省永定县城关中学
-
出处
《中国数学教育(高中版)》
2013年第3期42-44,共3页
-
文摘
一个问题可能在整体上模糊到难以认识与鉴别,但在特殊情况下有时却十分清楚明白.既然如此,我们解题时,何不以退为进.由一般退到特殊呢?用特殊与一般的思想解客观题是特别有效的,特殊与一般的思想还是解答某些解答题的绿色通道.
-
关键词
特殊化思想
一般化思想
解题方法
思想运用
-
分类号
G633.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洞察变量的变化趋势 用有限与无限的思想解决问题
被引量:2
- 3
-
-
作者
童其林
-
机构
福建省永定县城关中学
-
出处
《中国数学教育(高中版)》
2010年第1期86-88,共3页
-
文摘
数学研究的对象中有数量关系,即一个量随另一个量的变化而变化,这种变化可能是有限的,也可能是无限的,有限与无限相比,有限显得具体,无限显得抽象,对有限的研究往往有章法可循,并可以积累一定的经验.而对无限个对象的研究.却往往不知如何下手,显得经验不足,于是将对无限的研究转化为对有限的研究,就成了解决无限问题的必由之路.反之,
-
关键词
有限与无限
数量关系
数学研究
经验
-
分类号
G633.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日常写作是数学教师科研能力成长的有效方法
被引量:1
- 4
-
-
作者
童其林
-
机构
福建省永定县城关中学
-
出处
《中国数学教育(高中版)》
2015年第6期26-28,共3页
-
文摘
数学教师应培养写作的习惯.平时多写教学日志,写解题过程,写对理论的思考和实践,写数学文化和数学的应用.通过写作养成思考及研究的习惯.
-
关键词
教师发展
科研能力
日常写作
教学研究
-
分类号
G633.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新课程高考中定积分考查类型分析及其启示
被引量:1
- 5
-
-
作者
童其林
-
机构
福建省永定县城关中学
-
出处
《中国数学教育(高中版)》
2014年第3期52-57,61,共7页
-
文摘
新课程高考中定积分考查的类型主要有概念型、计算型、逆向型、应用型、知识交会型、类比型等.对微积分的考查还有广阔的空间,知识交会可能更广、更灵活一些,在学生易错的地方命题,难度加大等.
-
关键词
定积分
考查类型
启示
-
分类号
G634.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解析几何中参数范围的九个背景
- 6
-
-
作者
童其林
-
机构
福建省永定县城关中学
-
出处
《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
2006年第12期25-28,共4页
-
文摘
解析几何中确定参数的取值范围是高考中一类较为常见的探索性问题.本文通过一些实例介绍这类问题形成的几个背景及相应的解法,期望对考生的备考有所帮助.
-
关键词
解析几何
参数范围
探索性问题
取值范围
解法
题形
高考
备考
-
分类号
G633.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巧用数学思想方法解2016年高考数学难题
被引量:2
- 7
-
-
作者
童其林
-
机构
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城关中学
-
出处
《中国数学教育(高中版)》
2016年第12期46-49,共4页
-
文摘
针对2016年全国Ⅰ卷、全国Ⅱ卷和全国Ⅲ卷中的典型问题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进行了挖掘、分析和求解.
-
关键词
高考数学
思想方法
基本方法
逻辑方法
-
分类号
G634.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三次函数考什么?
被引量:1
- 8
-
-
作者
童其林
-
机构
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城关中学
-
出处
《中学生数理化(高二数学、高考数学)》
2018年第12期37-39,共3页
-
文摘
三次函数是一类重要函数,三次函数的导数为二次函数,而二次函数是高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并且三次函数可交汇函数、不等式、方程等众多知识点,所以三次函数已经成为高考命题一个新的热点和亮点。下面归纳整理三次函数的主要考点,并剖析三次函数有关问题的基本思路,以飨读者。
-
关键词
三次函数
二次函数
高中数学
高考命题
归纳整理
不等式
知识点
导数
-
分类号
G633.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构造法——实现解题转化的重要方法
被引量:1
- 9
-
-
作者
童其林
-
机构
福建
-
出处
《中学生数理化(高二数学、高考数学)》
2012年第2期4-6,共3页
-
文摘
所谓构造法,是指构造一个与原问题相关的新问题,通过对新问题的研究达到解决原问题的目的的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构造法是一种重要的数学解题方法,在解题过程中被广泛应用.构造法是一种极其富有技巧性和创造性的解题方法,体现了数学中发现、类比、转化的思想,渗透着猜想、探索、特殊化等重要的数学方法.构造法的核心是构造,要善于将数与形结合,将式与方程、函数、图形等建立联系,构造出新的数学形式,如方程、函数、图形、模型等,在数学的几种表达形式之间找出相互关系.
-
关键词
解题方法
构造法
数学方法
解题过程
数学形式
创造性
技巧性
特殊化
-
分类号
G633.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平面向量中的创新性问题
被引量:1
- 10
-
-
作者
童其林
-
机构
福建
-
出处
《中学生数理化(高二数学、高考数学)》
2011年第11期12-12,共1页
-
文摘
高考数学命题一般遵循“相对稳定,重点突出,稳中有变,变中求新,适度创新”的基本原则.面对高考中创新的部分,很多考生会感到无从下手.现结合平面向量试题,具体分析高考创新题的主要命题形式.
-
关键词
平面向量
创新题
性问题
相对稳定
数学命题
命题形式
高考
考生
-
分类号
G633.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外接球和内切球半径的求解策略
- 11
-
-
作者
童其林
-
机构
龙岩市永定区城关中学
-
出处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20年第7期53-58,共6页
-
文摘
多面体的外接球和内切球是立体几何的重要内容,也是一个热点、难点内容.掌握特殊多面体的外接球和内切球的半径的求法,是基础知识,也是解决较难问题的依托,文章例举了补形法、定义法、方程法、坐标法、等体积法、利用轴截面等方法求外接球或内切球的半径.教学启示是:在必修课程涉及的空间几何体时就应重视内切球和外接球的教学;在高三复习时要专题讲授和训练;利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
关键词
外接球
内切球
半径
求解策略
教学启示
-
分类号
G633.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数学举例题的命制与评价实践
- 12
-
-
作者
童其林
-
机构
龙岩市永定区城关中学
-
出处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22年第4期47-52,共6页
-
文摘
数学举例题的命制是一个命题老师创造力的表现,也是学生解题富有创造力的表现.举例题的命制或设计方向还比较广泛,一是提出一个逆向的数学问题;二是提出一个正向的数学问题;三是提出一个有实际背景的应用问题,四是提出一个语言问题等.举例题的评价,一是要看其答题的完整性;二是要看其答题叙述的准确性;三是要看其举例问题提出的创新性.
-
关键词
举例题
命制
评价
实践
-
分类号
G633.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高三第一轮复习策略(续)
被引量:1
- 13
-
-
作者
沈荣才
童其林
葛立人
马蔚
张必忠
姜永均
-
机构
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校长办公室
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教学处
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
-
出处
《中国高校招生》
2002年第12期24-34,共11页
-
文摘
获得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语文成绩是毕业班同学语文学习的重要目的,长期以来大规模的训练是毕业班同学学习的传统模式,但综观毕业班同学的现状及考试结果,总觉得付出和结果的比例不尽如人意。那么,毕业班同学应如何在较短时间内进行第一轮复习呢?根据笔者多年来的教学经验,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采实践。
-
关键词
高三
复习策略
学习习惯
工具书
书写工整
复习计划
语文
数学
英语
-
分类号
G632.4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概率”问题的几个考查方式
- 14
-
-
作者
童其林
-
机构
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城关中学
-
出处
《中学生数理化(高二数学、高考数学)》
2017年第5期10-11,共2页
-
文摘
概率与统计在高中数学中具有独立性,由于和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同时又是大学统计学的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现已成为高考持续考查的热点。从历年高考概率题来看,命题的“触角”或“背景”已经伸向中学数学的各块知识,下面举例说明。
-
关键词
随机模拟
考查方式
中学数学
频率分布直方图
抽样调查数据
等可能事件
阴影部分
应用意识
图形的
化归
-
分类号
G633.6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在素质教育中中学教师自身应做些什么?
- 15
-
-
作者
童其林
-
出处
《高校招生(高考升学版)》
1999年第1期40-41,共2页
-
文摘
近几年的教育改革中,呼声最高的是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中强调较多的是如何提高学生的素质。但笔者认为,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他所教学生的素质。因此,学生素质要提高,关键在于教师素质要提高。教师素质如何提高,怎样提高呢?这里谈点浅见。一、教师应全面理解与认同素质教育据笔者对一些学校的调查。
-
关键词
推进素质教育
教师素质
中学教师
中小学教师队伍
正确理解
全面理解
教学生
实施素质教育
问题与不足
直接影响
-
分类号
G635.1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构造函数,利用函数性质比较不等式大小
- 16
-
-
作者
童其林
-
机构
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城关中学
-
出处
《中学生数理化(高二数学、高考数学)》
2022年第8期16-18,共3页
-
文摘
2020年高考,不管是新高考还是老高考,全国3套试卷都出现了比较不等式大小的问题,而且以选择题的压轴题的面目出现。2021年高考,全国卷乙卷选择题的压轴题再次出现比较不等式大小的问题。此类问题,通常需要构造函数,利用函数的性质,才能够解决问题,需要同学们有较强的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
-
关键词
压轴题
构造函数
函数性质
探索能力
创新能力
选择题
高考
解决问题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提高解决数列问题能力的几个对策
- 17
-
-
作者
童其林
-
机构
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城关中学
-
出处
《中学生数理化(高二数学、高考数学)》
2020年第8期40-42,共3页
-
文摘
一、重视基本量解题意识,厘清知识网络,切实掌握数列的概念与性质在高考试题中,选择题和填空题主要考查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性质,解答题主要考查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通项与前n项和公式及简单的递推关系(主要是Sn与an的关系),一般是中档题,注重通性通法。而等差、等比数列常涉及a1,an,n,d(q),Sn五个量和两组基本公式,而这两组公式可看作多元方程,利用这些方程可将等差、等比数列中的运算问题转化为解关于基本量的方程(组),所以加强用基本量法解题是一种常用且行之有效的方法。
-
关键词
等比数列
解题意识
通性通法
等差数列
递推关系
数列问题
数列的概念
高考试题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浅谈高考中离心率问题的三大题型
- 18
-
-
作者
童其林
-
机构
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城关中学
-
出处
《中学生数理化(高二数学、高考数学)》
2018年第2期37-41,共5页
-
文摘
求圆锥曲线的离心率或取值范围问题是一类较为常见的问题,也经常出现在历年高考试题中。不少同学在处理离心率的取值范围问题时,常常无从下手,不知道确定参数范围的函数关系或不等关系从何而来。下面通过一些实例介绍圆锥曲线的离心率的求法,及离心率取值范围问题形成的几个背景及相应的解法,期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
关键词
高考试题
离心率
取值范围问题
题型
圆锥曲线
不等关系
函数关系
参数范围
-
分类号
G632.479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立体几何与解析几何好题欣赏
- 19
-
-
作者
童其林
-
机构
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城关中学
-
出处
《中学生数理化(高二数学、高考数学)》
2017年第4期17-19,共3页
-
文摘
或许,我们做了不少数学题,这些做过的题目在我们的心中留下的印象——有些深刻,有些容易忘记。印象深刻的题往往是我们认真思考研究过的,最终豁然开朗解出来的问题,或者绞尽脑汁仍然没有得出结果的题。如果我们以鉴赏的眼光来看待这些问题,反思这些问题,不仅能体会到题目的精彩,也能感受到思维的美、数学的美,进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在试题的百花园中采撷几朵出彩的题、让人回味的题,供同学们参考、欣赏和借鉴。
-
关键词
解析几何
立体几何
欣赏
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题
印象
考研
同学
-
分类号
G633.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猜一猜:立体几何解答题考什么
- 20
-
-
作者
童其林
-
机构
福建
-
出处
《中学生数理化(高二数学、高考数学)》
2014年第3期12-15,共4页
-
文摘
立体几何解答题一般考查线线、线面、面面之间的平行、垂直关系,线线角、线面角、面面角,面积、体积、三视图等问题,难度属于中等,主要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的理解、掌握和应用情况以及空间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和推理运算能力。
-
关键词
立体几何
解答题
空间想象能力
推理运算能力
垂直关系
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
思维能力
-
分类号
G633.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